第三章神经系统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18124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PPT 页数:216 大小:24.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神经系统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6页
第三章神经系统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6页
第三章神经系统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6页
第三章神经系统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6页
第三章神经系统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神经系统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神经系统课件.ppt(2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神经系统,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神经的兴奋与传导第三节 神经元间的功能联系及活动第四节 神经系统结构第五节 神经系统的功能,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大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延髓,脑干,按与中枢连接的部位分,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按所分布的部位分,躯体N内脏N,内脏运动N内脏感觉N,第一节 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脑,脊髓,躯体运动N躯体感觉N,二.神经系统的进化无脊椎动物中的原生动物,如变形虫,仅有一个单细胞,没有神经系统。原始的后生动物,如海绵动物,虽有多细胞组成,但仍不具有神经细胞。腔肠动物,如水螅,已开始分化出感觉细胞和原始的神经细胞,一般具有多个突起,神经

2、细胞依赖突起相互连接形成疏松的网状神经系统。,扁形动物,如涡虫,集中为两条并行的神经索,前后贯穿于体内。神经索上有许多膨大的神经节,是神经胞体的所在地,它们发出的神经又互相连接并分布全身。整个神经系统像一个梯子,称为梯状神经系统。,环节动物,如蚯蚓;节肢动物,如蝗虫;开始有了链状神经系统。即不再是两条神经索(梯状神经系统),而归并为一条位于身体腹面的腹神经索,上有神经节(膨大),像一条项链 ,故称为链状神经系统。脊椎动物已有了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之分。,第二节 神经的兴奋与传导一、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活的组织细胞在生命活动中所伴有的电位变化,称为生物电。细胞水平的生物电现象主要有两种表

3、现形式,一种是在安静时所具有的静息电位,另一种是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动作电位。(一)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静息电位都表现为膜内较膜外为负,如规定膜外电位为0,则膜内电位大都在-10-100mV之间。细胞在安静(未受刺激)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膜的极化;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增大的方向变化,称为超极化;相反,使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去极化或除极化;细胞受刺激后,细胞膜先发生去极化,然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称为复极化。,(二)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细胞膜在原来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迅速而短暂的,可向周

4、围扩布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它一般在0.52.0 ms的时间内完成,这使它在描记的图形上表现为一次短暂而尖锐的脉冲样变化,称为锋电位。 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神经纤维和肌细胞在安静状态时,其膜的静息电位约为-70-90mV.当它们受到一次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膜内原来存在的负电位将迅速消失,并进而变成正电位,即膜内电位由原来的-70-90mV变为+20+40mV的水平,由原来的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这样整个膜内外电位变化的幅度为90130mV,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上升相。上升相中零位线以上的部分,称为超射。但是,由刺激引起的这种膜内外电位的倒转只是暂时的,很快就出现了膜内电位的下

5、降,由正值的减小发展到膜内出现刺激前原有的负电位状态,这就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下降相。,(三)生物电现象产生的原理 生物电产生的原理可用“离子学说”解释。该学说认为: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分布和浓度是不同的,以及膜在不同情况下,对不同的离子具有选择通透性。,1.静息电位产生原理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有较高的通透性,而膜内K+又高于膜外,K+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细胞膜对带负电荷大分子有机物(A-)无通透性,从而形成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电位差。这种电位差产生后,可阻止K+的进一步向外扩散,使膜内外电位差达到一个稳定的数值,即静息电位。因此,静息电位主要是K+外流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2.动作电位产生

6、原理 细胞膜受刺激而兴奋时,膜上Na+通道迅速开放,由于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所以,Na+顺浓度差和电位差内流,使膜内的负电位迅速消失,并进而转为正电位。这种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电位梯度,阻止Na+继续内流。当促使Na+内流的浓度梯度与阻止Na+内流的电位梯度相等时,Na+内流停止。因此,动作电位的上升相的顶点是Na+内流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在动作电位上升相达到最高值时,膜上Na+通道迅速关闭,膜对Na+的通透性迅速下降,Na+内流停止。此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K+外流使膜内电位迅速下降,直到恢复静息时的电位水平,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相。,(四)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变化可兴奋细胞在接受一

7、个刺激而兴奋后的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无论再受到了多么强大的刺激,都不能再产生兴奋,即在此期间内出现的任何刺激均“无效”,称这一时期为绝对不应期。此期兴奋性等于零。在绝对不应期后紧跟着出现相对不应期,在此期间使用大于该组织正常的阈强度的第二个刺激,有可能引起新的兴奋。此期兴奋性低于正常。在相对不应期之后兴奋性高于正常,即用小于组织正常的阈强度的第二个刺激就能引起新的兴奋,称为超常期。最后出现的是低常期,组织的兴奋性又低于正常。以上各期的长短,在不同细胞可以有很大差异。,二、神经冲动的传导(一)神经纤维传导的基本特征 1.完整性:神经纤维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必须完整。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损伤,其结构完整

8、性便遭到破坏;在应用麻醉药或低温状态下,可使离子跨膜运动发生障碍(如普鲁卡因阻断钠通道),会使神经纤维功能完整性被破坏,在这两种情况下,局部电流均不能扩布,神经冲动的传导便会发生阻滞。 2.绝缘性:一根神经干内含有许多条神经纤维,但每条纤维传导兴奋一般互不干扰,表现为传导的绝缘性。 3.双向性:人为刺激神经纤维上任何一点,引起的兴奋可沿纤维同时向两端传播,表现为传导的双向性。但在整体情况下,神经冲动的传导是单向性。 4.相对不疲劳性:连续电刺激神经9-12小时,神经纤维仍能保持其传导兴奋的能力,表现为不容易发生疲劳。神经纤维传导的相对不疲劳性是与突触传递比较而言的。突触传递容易发生疲劳。 5.

9、非递减性:在传导过程中,神经冲动的幅度、速度、数目不因传导距离的远近而减少。 6.跳跃式传导:有髓神经纤维上冲动的传导是从一个郎飞氏结传到另一个郎飞氏结,如此一结一结跳跃式的进行。故有髓神经纤维传导的速度比无髓神经纤维快得多。,(二)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阈刺激而出现动作电位时,该处出现了膜两侧电位的暂时性倒转,由静息时的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但和该段神经相邻的神经段仍处于安静时的极化状态;由于膜两侧的溶液都是导电的,于是在已兴奋的神经段和与它相邻的未兴奋的神经段之间,将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有电荷移动,称为局部电流。它的运动方向是:在膜外正电荷由未兴奋段向已兴奋段移,而

10、膜内的正电荷则由己兴奋段向未兴奋段移。这样流动的结果,是造成未兴奋段膜内电位升高而膜外电位降低,亦即引起该处膜的去极化;当膜的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时,就会大量激活该处的Na+通道而导致动作电位的出现。所谓动作电位的传导,实际是已兴奋的膜部分通过局部电流“刺激”了未兴奋的膜部分;使之出现动作电位。这样的过程在膜表面连续进行下去,就表现为兴奋在整个细胞上的传导。,局部电流学说,第三节 神经元间的功能联系及活动一、突触的结构及传递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稍与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之间的功能接触部位,称为突触。(一)突触的结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囊泡内含化学物质)、突触间隙(与细胞外液相连)和突触后膜(

11、受体、离子通道)组成。,(二)突触的分类1.根据突触接触部位分类(1)轴突树突突触(axo-dendritic synapse)指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发生接触。(2)轴突胞体突触(axo-somatic synapse)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发生接触。(3)轴突轴突突触(axo-axonic synapse)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轴丘(轴突始段)或轴突末梢发生接触。2.根据突触的功能分类:兴奋性突触(excitatory synapse)和抑制性突触 (inhibitory synapse)。 突触的信息传递使突触后膜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的突触

12、后电位的称为兴奋性突触。突触的信息传递使突触后膜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的突触后电位的称为抑制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兴奋 动作电位传到突触前膜 前膜Ca2+通道开放,Ca2+内流 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 递质与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 后膜电位发生变化,产生局部 的突触后电位,(三)突触传递的过程与原理,二、突触后电位 根据递质对突触后膜通透性影响的不同,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的突触后电位。(一)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当动作电位传至轴突末梢时,使突触前膜兴奋,并释放兴奋性化学递质(excitatory transmitter),递质经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与后膜的受体结合,使后膜对Na+、K+、Cl

13、-,尤其是对Na+的通透性升高,Na+内流,使后膜出现局部去极化,这种局部电位变化,叫做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它能以电紧张形式扩布,并能总和。如同一突触前末梢连续传来多个动作电位,或多个突触前末梢同时传来一排动作电位时,则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就可叠加起来,使电位幅度加大,当达到阈电位时,即膜电位大约由-70mV去极化达-52mV左右时,便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轴突始段首先爆发动作电位,产生扩布性的动作电位,并沿轴突传导,传至整个突触后神经元,表现为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此过程称兴奋性突触传递。,(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14、) 当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时,其末梢释放抑制性化学递质(inhibitory transmitter)。递质扩散到后膜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后膜对K+、Cl-,尤其是对Cl-的通透性升高,K+外流和Cl-内流,使后膜呈现超极化,这种超极化电位叫做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表现为突触后神经元不易去极化,突触后神经元活动的抑制。此过程称抑制性突触传递。,三、兴奋由神经向肌肉传递(一)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 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在接近肌肉时,失去髓鞘并分出若干末梢分支,一般情况下每一分支支配一根肌纤维。因此,一个运动神经元可支配若干根

15、肌纤维。一个运动神经元连同它支配的肌纤维一起构成一个运动单位。 在电镜下观察到,神经纤维末梢与所支配的肌纤维之间并无原生质的联系,二者之间有20nm的间隙。神经纤维末梢膜仅与肌膜相接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神经纤维末梢的膜称为接头前膜,与之对应的肌膜称为接头后膜(或称终板),二者之间的间隙称为接头间隙。突触小体内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和大量突触小泡,其中含有乙酰胆碱。,(二) 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过程,运动神经冲动传至末梢N末梢对Ca2+通透性增加 Ca2+内流入N末梢内接头前膜内囊泡向前膜移动、融合、破裂ACh释放入接头间隙 ACh与终板膜受体结合受体构型改变终板膜对Na+、K+(尤其Na+)的通透

16、性增加产生终板电位(EPP)EPP引起肌膜AP,(三)骨骼肌的收缩 1.骨骼肌细胞的结构,(1)肌原纤维内部结构(由粗肌丝和细肌丝组成)H带:暗带中间着色较淡的部分 肌节: 是肌细胞收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2明带暗带1/2明带 = 2条Z线间的区域,(2)肌管系统:环绕肌原纤维的膜状微管系统 横管系统:T管(肌膜内凹而成。肌膜AP沿T管传导)。 纵管系统:L管(也称肌浆网。肌节两端的L管相互吻合称终池,富含Ca2+)。 三联管:T管+终池2,2.骨骼肌收缩机制(1)兴奋-收缩耦联:联系以膜电位变化为特征的细胞兴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肌肉收缩的中介过程通常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肌膜电兴奋

17、的传导:指肌膜产生AP后,AP由横管系统迅速传向肌细胞深处,到达三联管和肌节附近。 纵管系统中Ca2+的释放:指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的Ca2+ 顺浓度梯度进入肌浆,触发肌丝滑行,肌细胞收缩。 Ca2+是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物,(2)肌丝滑行学说1)肌原纤维的分子结构: 粗肌丝: 由肌球或称肌凝蛋白组成,其头部有一膨大部横桥:能与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发生可逆性结合;具有ATP酶的作用,与结合位点结合后,分解ATP提供横桥扭动(肌丝滑行)和作功的能量。 细肌丝:肌动蛋白:表面有与横桥结合的位点,静息时被原肌球蛋白掩盖;原肌球蛋白:静息时掩盖横桥结合位点;肌钙蛋白:与Ca2+结合变构后,使原肌

18、球蛋白位移,暴露出结合位点。,2)肌丝滑行过程肌膜AP沿横管膜传至三联管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Ca2+进入肌浆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引起肌钙蛋白的构型改变原肌球蛋白发生位移暴露出细肌丝上与横桥结合位点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激活ATP酶作用,分解ATP横桥摆动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3.骨骼肌的机械收缩(1) 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 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增加而长度不变的收缩,称为等长收缩。 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缩短而张力不变的收缩,称为等张收缩。(2) 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单收缩:肌肉受到一次刺激,引起一次收缩和舒张的过程。不完全强直收缩:当新刺激落在前一

19、次收缩的舒张期,所出现的强而持久的收缩过程称之。 强直收缩: 当新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缩短期,所出现的强而持久的收缩过程称之。 机制:强直收缩是各次单收缩的机械叠加现象,具有加和特征( 并非动作电位的叠加,动作电位始终是分离的),所以,强直收缩的收缩幅度和收缩力比单收缩大。,四、递质和受体(一)神经递质:指神经末稍释放的,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作用并能发挥快速而精确调节的物质。递质可分为:胆碱类 : 乙酰胆碱(ACh) 单胺类: 多巴胺、NE、5HT、组胺、肾上腺素(E)氨基酸类: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GABA肽类:下丘脑调节肽、ADH、催产素、阿片肽、脑-肠肽、心房钠尿肽等嘌呤类 : 腺苷

20、、ATP气体:NO、CO脂类: PG类根据神经递质对突触后神经元作用的性质,可分为: 兴奋性递质:谷氨酸、门冬氨酸、乙酰胆碱等 抑制性递质:GABA、甘氨酸等注:同一递质在不同部位由于结合受体不同,对突触后膜产生的影响可能不同。,(二)受体:能与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是镶嵌在细胞膜上或存在与细胞膜内的蛋白质复合体。可分为:胆碱能受体(N、M) M型受体:广泛分布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上。可产生如心脏活动的抑制,胃肠平滑肌、瞳孔括约肌的收缩以及消化腺的分泌增加等,以抑制为主。(晚上睡觉) N型受体:存在于交感、副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和终板膜上,导致节后

21、神经元和骨骼肌兴奋。肾上腺素能受体(、) 受体:NE与平滑肌的受体结合,以兴奋效应为主,但使小肠平滑肌舒张。(白天活动) 受体:NE与平滑肌的受体结合,以抑制效应为主,但使心肌收缩。故NE作为强心剂用于临床。突触前受体:存在于突触前膜,调节递质释放。中枢递质受体:多巴胺受体、5-HT受体等,五、神经反射活动的特征(一)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传递过程的特征1 单向传递:突触前N元突触后N元。2 突触延搁:需时0.50.9ms/个突触。3 总和:时间总和、空间总和4 后放:表现为刺激停止后,中枢兴奋还会延续一段时间的现象。 5 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缺氧、二氧化碳过多、药物敏感6 易疲劳性:,(二)中

22、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1.辐散:一个神经元通过其轴突末梢与许多神经元建立的突触联系。,2.聚合:许多神经元通过其轴突末梢与同一神经元建立的突出联系。,3.连锁状与环状联系:兴奋通过链锁状联系,在空间上扩大其作用范围。兴奋通过环状联系时,由于环路中神经元的性质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效应。,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解剖一、脊髓和脊神经(一)脊髓1.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脊髓位于椎管内,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上端在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下端终止于第一腰椎下缘称脊髓圆锥,自脊髓圆锥向下延为细长的终丝 。 脊髓有两个膨大,在颈部的称颈膨大,与人的上肢功能相关;在腰部的称腰膨大,与下肢的神经支配有关 脊髓的表面分别有六条贯穿脊

23、髓全长的纵沟,前方的一条为前正中裂;后部的一条稍浅称后正中沟。前正中裂的两侧有一对浅沟称前外侧沟,有脊髓前根走出脊髓,由运动神经纤维组成;后正中沟的两侧有一对浅沟称后外侧沟,有脊髓后根进入脊髓,为感觉神经纤维。在后根上有一个膨大的部分,称为脊神经节。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并为脊神经。与每一对脊神经相连的一段脊髓,称为一个脊髓节。因此,脊髓有相应的31个脊髓节,即颈段8节,胸段12节,腰段5节,骶段5节,尾段1节。,2.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横断面上,可见位于中央呈蝴蝶状的灰质和其周围的白质。灰质是神经元胞体的集合部位,而白质则有神经纤维构成。,前角:前端彭大部分(运动神经元)侧角:T1-L3(交感

24、经节前纤维) 后角:后端细窄部分(感觉神经元)中央管,灰质,(1)脊髓灰质,(2)脊髓白质 前索:前根的腹侧 白质 侧索:前后根之间 后索:后根的背侧索是由具有一定功能的上行或下行的纵向神经纤维束或称传导路所组成。,脊髓白质,后索,侧索,前索,白质前连合,后正中沟,后外侧沟,前外侧沟,前正中裂,脊髓白质内纤维束示意图,白质,上行传导束,下行传导束,薄束楔束(后索)脊髓小脑前、后束,皮质脊髓束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顶盖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内侧纵束,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侧束,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束(侧索),组成: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汇合而成共31对 颈神经8对 胸神经12对 腰神经5对

25、 骶神经5对 尾神经1对,(二)脊神经 (spinal nerves),1.前支(混合性) 2.后支(混合性)3.脊膜支(含感觉纤维和交感神经纤维) 4.交通支(含交感神经纤维),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支,脊膜支:分布于脊髓及其被膜、血管壁、骨 膜、韧带和椎间盘等。交通支:连于交感神经节, 有白交通支和灰交 通支。后支:分布于后正中线两旁的皮肤、肌肉。前支:吻合成丛(除胸神经外),再由神经丛发 出分支支配颈、胸、腹、会阴和四肢的肌肉 和皮肤。,脊神经各分支的分布,脊神经前支的组成,颈丛,臂丛,腰丛,骶丛,胸神经前支,脊神经前支,起源于C1- 4脊神经,其分支支配舌骨的肌肉,以及颈部和头后部的肌肉。

26、,1.颈丛,起源于C5-T1脊神经,形成5个主要分支(肌皮神经、腋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分别支配上肢和肩部肌肉。,2.臂丛,3.腰丛,起源于T1前支一部分、L1-3前支和 L4前支一部分脊神经。如股神经、闭孔神经,分别支配低位肢体的肌肉。,起源于L4前支一部分、L5腰神经前支(合称腰骶干)和全部骶、尾神经前支脊神经,如坐骨神经。,4.骶丛,脑干,:,二、脑和脑神经(一)脑 1.脑干(1)脑干外形,脑干腹面观,脑干背面观,延髓的外形界限:上界:腹侧面以一横沟与脑桥相隔。下界:平枕骨大孔,与脊髓相连。 锥体:前正中裂两旁的一对纵行隆起。下端有锥体交叉腹面 橄榄体:锥体外侧的卵圆形隆起。

27、 锥体和橄榄体之间(即前外侧沟)有舌下神经出脑 橄榄体背侧,橄榄后沟内,自上而下排列有舌咽、迷走和副神经 薄束(内侧)深面为薄束核继而向外上 下部:形似脊髓,有背面 楔束(外侧)为小脑下脚,深面为楔束核 上部:中央管敞开,形成菱形窝的下部,即第四脑室底,向下与脊髓 中央管相通,向上与中脑水管相通。,脑干腹侧面观,延髓,脑干外形(腹面),延髓脑桥沟锥体锥体交叉橄榄舌下神经根舌咽神经根迷走神经根副神经根,延髓,髓纹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小脑下脚舌下神经三角迷走神经三角,脑干外形(背面),脑桥的外形界限:上界:在腹侧面与中脑之间隔一横沟。下界:延髓脑桥沟。 基底部:宽阔的隆起 脑桥臂:基底部向外逐渐变窄部

28、分,与小脑相连。 腹侧面 基底部与脑桥臂之间有三叉神经根 脑桥下缘与延髓交界处,由内向外依此有展神经、面神经 和位听神经。 下部:第四室底的上半背面 上部:与中脑移行有小脑上脚、前髓帆,脑干腹侧面观,脑桥,脑桥基底部小脑中脚基底沟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中脑的外形界限:上界一视一束。下界一同脑桥上界 大脑脚:腹侧的一对纵行隆起(锥体束)腹面 脚间窝:左右大脑脚之间的凹陷。由此发出动眼神经 上丘:视觉反射中枢。背面 下丘:听觉反射中枢。下丘的下方发出一对滑车神经中脑内的管腔称为中脑水管,与第三第四脑室相通。,脑干腹侧面观,中脑,大脑脚脚间窝动眼神经根滑车神经,中脑,上丘下丘滑车神经,四叠体

29、,(2)脑干内部结构,脑干由灰质与白质构成,与脊髓比较,脑干有下列特点:1.经脑干的上下行纤维有不少在脑干内交叉到对侧。2.灰质被交叉的纤维分割成不连续的细胞团块(神经核)。3.由于中央管在延髓上部和脑桥背侧敞开成为第四脑室底,运动核与感觉核从在脊髓的背、腹关系变成为内、外关系。4.脑干网状结构复杂。,脑干内部结构,灰质,白质,网状结构,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上行纤维束下行纤维束,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外侧丘系三叉丘系,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顶盖脊髓束,脑干中除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及特异性长传导束外的细胞和纤维交织的区域,脑神经核:直接与对脑神经相连的核团,分运动核和感觉核。在脑干内机能相似的脑神经核间

30、断排列成纵行的细胞柱,称机能柱。脑干内有六个机能柱,呈有规律的排列。 1.躯体运动柱 2.特殊内脏运动柱 3.一般内脏运动柱 4.一般和特殊内脏感觉柱 5.一般躯体感觉柱 6.特殊躯体感觉柱,支配由肌节衍化的骨骼肌。包括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舌下神经核,支配由鳃弓衍化的骨骼肌。包括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和副神经核。,由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组成,轴突组成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纤维,至副交感神经节换神经元后,节后神经纤维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包括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和迷走神经背核。,接受一般内脏感觉纤维和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主要是孤束核。,接受来自头面部皮肤、眼

31、和口鼻腔粘膜等处的痛温觉纤维,以及咀嚼肌等的本体感觉纤维。包括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包括前庭核群和蜗神经核团。前者接受平衡觉的纤维,后者接受听觉的纤维。,非脑神经核: 脑干的灰质中除了有与相应脑神经纤维直接相连的特定的脑神经核外,还有很多与上下行传导束相联系的神经核,称为非脑神经核。它们是脊髓、小脑和大脑之间传导 信息的中继核团。主要有薄束核、楔束核、下橄榄核、脑桥核、下丘核、上丘核、红核、黑质。,脑神经核在脑干背侧的投影,脑神经核模式图,脑神经核模式图(侧面),延髓横切面 (经锥体交叉),薄束核,楔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副神经核,椎体交叉,脑桥横切面 (经上丘),

32、上丘灰质层,三叉神经中脑核,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核,中脑导水管,锥体束,内侧丘系,中脑横切面 (经下丘),下丘核,三叉神经中脑核,滑车神经核,内侧丘系,小脑上脚交叉,中脑导水管,2.小脑 1.小脑的外形与分叶 2.小脑的内部结构 1)小脑皮质的组织结构 2)小脑核 3.小脑脚,2.小脑,位于大脑半球枕叶的下方,延髓与脑桥的背侧,盖在菱形窝的上方。,小脑的外形,小脑蚓,原裂,小脑 (上面),小脑 (下面),小结,绒球,蚓垂,蚓锥体,小脑扁桃体,小脑两侧膨隆的部分称为小脑半球,中间狭窄的部分称为小脑蚓。,小脑的分叶(根据系统发生分为三叶),前叶(旧小脑),后叶(新小脑),前叶(旧小脑),绒球小结

33、叶(古小脑),后叶(新小脑),小脑 (上面),小脑 (下面),前叶: 与后叶蚓部的蚓垂、蚓锥体合称脊髓小脑或旧小脑, 主要接受脊髓小脑前、后束的纤维,此束传导深部的感觉,与调节肌紧张有关。后叶: 又称新小脑,在进化中出现最晚,随大脑皮质的发展而发展。接受大脑皮质通过脑桥核中继的信息,主要参与大脑皮质起动的随意运动的调节,是锥体外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绒球小结叶: 又称古小脑,接受前庭神经与前庭核来的纤维,最初是水栖动物平衡器调节躯体运动的整合中枢,在高等动物仍然保留了下来。调节前庭刺激引起的肌紧张变化以维持身体平衡。,齿状核,栓状核,顶 核,球状核,小脑的内部结构,顶核 接受旧小脑的纤维,它发出的

34、纤维经小脑下脚止于前庭神经核和网状结构。球状核和栓状核 此二核接受新、旧小脑皮质的纤维,发出纤维和齿状核发出的纤维一起组成小脑上脚。齿状核 接受小脑半球皮质的纤维,并发出纤维组成小脑上脚的主要部分。,3.间脑 位于中脑的上方,左右大脑半球之间。两侧间脑之间为一狭小的空隙,为第三脑室,下通中脑水管,上方借室间孔与左右大脑半球内的侧脑室相通。间脑分为丘脑和下丘脑。,(1) 丘脑 位于间脑的背侧部,是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块,被Y形的白质纤维分为前核群、内侧核群、外侧核群。 丘脑的主要核团: 感觉接替核:腹后核的内侧部与外侧部,内、外膝状体。 功能特点:接受第二级感觉投射纤维(感觉纤维在脊髓换元后),换元

35、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联络核:丘脑枕、丘脑前核、外侧腹核。 功能特点:接受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髓板内核群:束旁核、中央中核、中央外侧核。 功能特点:接受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纤维,换元后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丘脑核团模式图,脑干背面观,脑干腹面观,(2)下丘脑 位于丘脑的前下方,包括第三脑室侧壁下部的一些灰质核团。下丘脑前下方有两侧视神经汇合而成的视交叉;视交叉后下方的小突起为乳状体;视交叉与乳状体之间为灰结节,向下以漏斗与脑垂体相连。 下丘脑由前向后分为: 视上区:位于视交叉上方,如视上核和室旁核 结节区:位于漏斗的后方,如腹内侧核、背内侧核

36、乳状体区:位于后下方的乳状体部,是边缘系统的重要结构,如下丘脑后核、乳状体核 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活动的中心,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结合起来,形成自主神经的皮质下中枢,对体温、摄食、生殖、水盐平衡和内分泌等活动进行广泛的调节。此外还参与情绪反应。,下丘脑核团模式图,4.大脑:包括左、右大脑半球。,脑底面,脑侧面,大脑 (1)大脑半球的外形和分叶 (2)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 大脑皮层 基底核 大脑髓质,(1)大脑半球的外形和分叶,每个半球分为三个面:彭隆的背外侧面,垂直平坦的内测面,凹凸不平的底面,大脑半球表面凹凸不平,布满了许多深浅不同的沟和裂,沟和裂之间的隆起称为脑回。主要沟裂有: 中央沟:半球上

37、缘近中央处,斜向前下方,几乎到达外侧裂。 外侧裂:半球底面近前端处伸向后上方。 顶枕沟:半球内侧面,胼胝体后端向后上方至脑上缘。,五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分叶,(2)大脑半球内部结构,大脑半球内部结构:皮质,髓质,基底核,侧脑室,大脑皮质: 覆盖在大脑半球表面的灰质,由大量神经元的胞体组成,分为6层。,分子层,外粒层,外锥体层,内粒层,内锥体层,多形层,分子层:含少量水平细胞、和许多与皮质表面平行的神经纤维外粒层:含小锥体细胞和少量颗粒(星形)细胞外锥体层:含中、小形锥体细胞,以中形锥体细胞为主内粒层:多数是颗粒(星形)细胞。内锥体层:主要由大中形锥体细胞构成多形层:以梭形细胞为主,有少量

38、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基底神经节:埋藏在髓质内的灰质核团。主要核团为纹状体,主要功能在于协调肌肉运动,维持躯体姿势。,(2)豆状核,(3)杏仁核,壳核苍白球,(4)屏状核,纹状体:指尾状核和豆状核新纹状体:指尾状核和壳核旧纹状体:指苍白球,(1)尾状核,大脑髓质:位于大脑皮层深部的白质,由大量的神经纤维组成。主要的髓质联系纤维结构有:胼胝体、内囊。胼胝体:两半球底部,联系左右半球的大量横行联合纤维。,内囊:位于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投射纤维,内含皮质延髓束、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及视觉听觉传导束。,内囊,(二)脑神经,I 嗅神经 II 视神经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展神经 面神经

39、前庭蜗神经(位听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舌下神经口诀:I嗅II 视动眼滑叉 外展,面VIII听舌咽,迷 副,舌下,脑神经连脑的部位, 嗅三角 视交叉 脚间窝 下丘下方 脑桥基底 延髓脑桥沟 橄榄后沟 橄榄前方,感觉性神经(只含感觉纤维)、运动性神经(只含运动纤维) 、混合性神经(含感觉、运动纤维)、,脑神经的分类,脑神经,I 嗅神经(感觉神经),II 视神经(感觉神经),III 动眼神经(运动神经,含副交感纤维),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副核,支配提上睑肌,四条眼外肌(除上斜、外直肌外)(睫状神经节)瞳孔括约肌、睫状肌,IV 滑车神经(运动神经),滑车神经核,支配:上斜肌,V 三叉神经

40、(混合神经),三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感觉核,管理头面部皮肤、粘膜、脑膜等的浅、深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三叉神经节,VI 展神经(运动神经),展神经核,外直肌,分布范围,面肌泪腺舌下腺,下颌下腺舌前2/3味蕾,VII面神经(混合神经,含副交感纤维),面神经核 上泌涎核 孤束核,起始核:,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膝神经节,VIII 前庭蜗神经(感觉神经),蜗神经节,前庭神经节,蜗核,前庭神经核,IX 舌咽神经(混合神经, 含副交感纤维),茎突咽肌腮腺舌后1/3粘膜、味蕾、颈动脉窦耳后皮肤,起始核:,疑核 下泌涎核 孤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分布:,耳神经节,下神经节,上神经节,上神经节,下神经节,耳

41、神经节,胸腔器官、心肌、腺体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的内脏运动和内脏感觉。,X 迷走神经(混合神经,含副交感纤维),起始核:,疑核 迷走神经背核 孤束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分布范围,咽缩肌、软腭的肌、喉外肌,硬脑膜、耳廓、外耳道,上神经节,下神经节,耳支,颈心支,前干,后干,胃前支,腹腔支,咽支,喉上神经,喉返神经,肝支,胃后支,支气管支,食管丛,XI 副神经(运动神经),咽喉肌,疑核、副神经核,脑根(加入迷走神经):咽喉肌脊髓根:胸锁乳突肌、斜方肌,XII. 舌下神经(运动神经),舌下神经核,全部舌内肌大部分舌外肌,三、脑脊髓被膜、脑室、脑脊液、脑屏障(一)脑脊髓被摸 是覆盖在脑和脊髓表面的结缔

42、组织膜,由外向内依次分为硬膜、蛛网膜和软膜。它们的作用是保护、支持脑和脊髓。,硬脑膜,蛛网膜,蛛网膜粒,蛛网膜下腔,脑的被膜,脊髓的被膜,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蛛网膜下腔,终池,硬脊膜,软膜,珠网膜,(二)脑室:是脑内的腔隙,其中充满脑脊液。脑室包括:,侧脑室(大脑) 室间孔第三脑室(间脑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延髓脑桥背面及小脑之间) 左、右外侧孔 正中孔(蛛网膜下腔),脑室的铸型,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第四脑室,第四脑室正中孔,左右侧脑室 室间孔第三脑室 中脑水管第四脑室 左、右外侧孔 后正中孔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粒上矢状窦颈内静脉,(三)脑脊液:由各脑室脉络丛产生。 脉络丛:由软脑膜

43、上的血管和室管膜 细胞突入脑室而形成。,循环途径,(四)脑屏障:为血液与脑组织及脑脊液之间存在着的一种屏障,由三部分构成:,血-脑屏障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脑屏障,第五节 神经系统的功能,一.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二.神经系统的躯体运动功能三.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四.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一、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一)概述 感受器是指分布于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和装置。其结构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感受器就是感觉神经末梢,如与痛觉有关的神经末梢,有些感受器在裸露的神经末梢周围包绕一些细胞或数层结构,共同形成一个特殊结构,如与触压觉有关的触觉小体和环层小体等。另外还有一些在结

44、构上和功能上都高度分化了的感觉细胞,它们以类似突触形式与神经末梢相连,如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耳蜗中的声波感受细胞等。感觉器官是指机体内的特殊感受器,其结构包括感受器及其附属器。高等动物具有的一些重要感受器主要有眼、耳、前庭器官等。,1.感受器的分类: 根据感受器的分布位置可分为内感受器和外感受器,可根据所接受的刺激性质把感受器分为机械感受器(压觉、触觉感受器),化学感受器(味觉、嗅觉感受器)和电磁感受器(包括光和热)等。 外感受器是指感受外界环境变化的感受结构和装置。这些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一般都能引起清晰的意识感觉。如温度感受器热、冷感受器、机械感受器压觉、触觉感受器、痛觉感受器皮肤感受器、化

45、学感受器味觉、嗅觉感受器、声感受器听觉感受器、光感受器视觉感受器等。 内感受器多分布于血管壁,内脏、骨骼肌、肌腱、前庭器官等部位,其特点是它们感受到刺激后所引起的意识感觉,一般不清晰或不引起意识感觉。如本体感受器,肺牵张感受器,颈动脉窦和颈动脉体感受器、血浆渗透压感受器等。,2.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1)各类感受器具有各自的适宜刺激 2)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3)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4)感受器的适应,对于特定感受器而言,敏感性最高的刺激称为适宜刺激。,刺激强度通过单一神经纤维上冲动的频率高低以及参与该刺激信息传输的神经纤维的数量多少来编码。,指长时间的连续刺激使感觉减弱、消失,出现抑制过程的现象。,

46、1)各类感受器具有各自的适宜刺激:所谓适宜刺激是指只需要极小强度的某种刺激即能引起感受器发生兴奋,这种刺激形式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引起感受器发生兴奋的最小适宜刺激强度称之为该感受器的感觉阈值。2)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即能把作用于它们的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转变为相应传入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相应部位。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众多传入神经纤维获得来自各感受器的传入信号。,3)感受器的编码作用:感受器把外界刺激转换成神经动作电位,不仅仅是发生能量形式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把刺激所包涵的环境变化的信息也转移到新的电信号系统中,这就是所谓编码作用。关于外界刺激的质和量以及其它属性为何编码在神经特有的电

47、信号中,是十分复杂的问题,目前尚不清楚。仅知不同感觉的引起,不仅决定于刺激的性质和被受刺激的感受器。也决定于传入冲动达到大脑皮层的终点部位。例如用电流刺激病人的视神经,冲动传至枕叶皮层即产生光亮的感觉。又如临床上遇有肿瘤等病变压迫听神经时,会产生耳鸣的症状。这是由于病变刺激引起听神经冲动传到皮层听觉中枢所致。由此可见,感觉的性质决定于传入冲动达到高级中枢的部位。至于在同一感觉类型的范围内,对刺激强度(或量)如何编码问题,目前认为感受器可通过改变相应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频率来反应刺激的强度。刺激加强时,还可使一个以上的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向中枢发放冲动。 4)感受器的适应:指在刺激感受器的刺激仍

48、存在时,而感觉逐渐消失。这种现象也常体现于生活中,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反应嗅觉对刺激的适应现象。实验也证明,当刺激仍继续作用于感受器时,而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频率有所下降,这些都证明感受器具有适应现象。,(二)躯体感觉的传入通路 1特异性投射系统 1)浅感觉传导路: 头面部的浅部感觉传导路 躯干和四肢的浅部感觉传导路 2)深感觉传导路: 躯干和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 特异性投射系统指由感受器发出的神经冲动沿特定的传入通路传到大脑皮质的特定区域而产生特异性感觉的传导径路。其功能是引起特定的感觉和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1)浅感觉传导路 浅感觉是指皮肤与粘膜的痛、温、触、

49、压等感觉而言,由于它们的感受器位与身体的表面,因此由这些感受器上行的感觉传导系统称为浅感觉传导路。躯干、四肢的痛、温、触觉传导通路:第一级感觉神经元位于脊神经节内,树突构成脊神经中的感觉纤维,分布在皮肤和粘膜内,其末稍形成感受器。轴突形成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在脊髓灰质后角更换神经元。第二级神级元的轴突越至对侧,痛觉与温觉在脊髓侧索上行,触觉和压觉在脊髓前索上行,二者共同组成脊髓丘脑束,上行至丘脑。在丘脑外侧核的腹后部再次更换神经元,第三级神经元发出纤维组成丘脑皮质束,经内囊,投射至大脑皮层中央后回的上2/3 ,躯干和四肢的感觉区。,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通路: 头面部的浅感觉是经三叉神经传入的

50、,第一级感觉神经元位于三叉神经半月节内,其树突构成三叉神经内的感觉纤维,分布至头面部皮肤;轴突经三叉神经根进入脑桥后,其中传导触觉的纤维止于三叉神经感觉主核,而传导痛、温觉的纤维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二者均为第二级神经元,换元后的纤维交叉到对侧上行,组成三叉丘系,经脑干各部止于丘脑外侧核的腹后部(第三级神经元),更换神经元后的纤维组成丘脑皮质束经内囊投射至中央后回下1/3 的感觉区。,2)深感觉(本体感觉)传导路 深感觉是指感受肌肉、肌腱、关节和韧带等深部结构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所谓精细触觉是指能辨别物体形状和纹理粗细,以及两点之间距离的感觉。 躯干、肢体的深感觉传导路第一级神经元的细胞体也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