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育改革十大热点问题的思考上海市教科院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18980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教育改革十大热点问题的思考上海市教科院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当前教育改革十大热点问题的思考上海市教科院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当前教育改革十大热点问题的思考上海市教科院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当前教育改革十大热点问题的思考上海市教科院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当前教育改革十大热点问题的思考上海市教科院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教育改革十大热点问题的思考上海市教科院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教育改革十大热点问题的思考上海市教科院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当前教育改革十大热点问题的思考 上海市教科院 顾志跃,当前教育改革的十大热点问题包括:1、学校的主体性发展研究2、学校的课程建设研究3、经验知识的培养途径与方法研究(态度、 情感、价值观、能力等)4、针对学生差异的学校教学组织研究5、学校文化建设研究6、课堂教学研究7、教与学的评价研究8、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9、师生关系研究研究10、学生学习指导研究,学校主体性发展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之一,因为:1、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学校将承担越来越多的办学责任,必须考虑自主发展。2、学校要有地位首先要得到社会的认可。而自主发展,创建特色,是赢得社会认可,建设优质教育资源的必由之路。,学校主体性发展

2、涉及:1、以政校关系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制度研 究。2、学校发展规律研究。3、以人文管理为主的学校管理文化研究。4、特色学校建设研究。5、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集团化办学研究。6、用于促进学校发展的发展性评价研究。,现代学校制度的关键是研究政校关系,政府对学校的管理主要是基建、财政、与政策管理,包括人事、招生、课程、教学等方面。学校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法人,应该享有哪些权益。,学校发展的阶段理论 初级 中级 高级 规范化 个性化 核心化 管理 科研 输出 新学校 合格学校 特色学校 核心学校 稳定秩序 成熟经验 向外辐射 稳定质量 成熟队伍 带动一片,初级 规范化 学校管理文化研究 新学校 合格学校 建

3、立规范 实施规范 超越规范 没有规范不行,规范太死了也不行。,中级 个性化 学校办学特色研究 合格学校 特色学校 寻找生长点 护持生长点 形成特色,如:学校有几个课上得非常好的教师。学校某些学科的教研和质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学校在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方面有自己的传统做法。学校有一些传统的活动水平非常高。学校有一套完整的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系列。学生的整体质量比较高。学校一直会在一些领域出尖子学生。学校形成了有个性的学校文化,包括校风、教风、学风和人际关系。,高级 核心化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特色学校 核心学校 输出人员管理 优化其他学校 形成教育集团,当今学校教育集团的几种模式:1、一体三翼模式:母校

4、+国际部+民办学校 +网校2、重点带薄弱模式:母校+若干所薄弱学校3、中心校模式:中心校+若干所村校4、学区模式:中心校+若干所普通校5、联合体模式:牵头校+若干所其他学校,课程建设是现代学校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领域世界中学生文凭组织把是否能给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能激励学生持续发展的课程作为衡量一个学校是否一流的标志。我国的教育改革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把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什么是现代学校课程现代学校课程应该理解为: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全部学习经历。,教学内容的改革:大课程观念学习经历 讲授式 活动式 学间接经验 习直接经验公民 必修 国家规定的 主题活动 学科课

5、程 社会实践 校园文化人才 选修 拓展课程 研究性学习基础 社团活动,对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提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两个“创作”。一是从教材到教案的创作,二是从教案到实际教学过程的创作。因为好的课堂教学应该具有生成性,是师生共同参与,教与学和谐共振的过程,而不是完全按预设的教案执行的过程。,拓展性课程要从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出发,因人而异地按学生的兴趣开设每个人需要的内容。如:学科知识的加深、拓展,新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服务。要注意到高考改革方案对特长生的认可。,系列主题活动既是学校形成教学特色的抓手,又是培养学生情感和智力能力的有效途径。这种学习经历过去的学校教育是不重视的,

6、现在必须从学校课程建设和特色创建的高度于以重视。可以按时间序列,也可以从学校的地域文化或传统出发。,社会实践也是开拓教学资源,进行大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实践证明现代社会这方面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并不亚于学校教育,因此同样必须于以关注。校外教学基地的建设也是形成学校特色的内涵之一。要充分利用社区、家长、和周围的共建单位,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与学校内的学习经历整合。,校园文化除了学校的物质环境文化之外,还有人文环境文化,应该包括学校的校风、学风和人际关系。这是一个影响学生学习的“场”,每时每刻都在对学生产生着教育作用,而且这种教育作用具有持久、经常、渗透等特点。必须引起学校的高度重

7、视,把它作为一门课程来建设。,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提出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它的最大价值是让学生体验什么是主体性学习,为学生学会学习提供经历。因此它的评价标准不是看学生研究出了什么成果,而是看他们是不是参加了主体性学习,有没有学会学习。,社团活动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还是锻炼学生人际交往、社会活动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学校特色的内涵之一。作为学校内部的特殊教育,要从特教的规律出发,强调课程的特殊性、个别化。,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培养与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不一样的。知识、技能的学习主要靠教师的传授与练习,理解、记忆、练习巩固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培养是经验知识的习得,

8、体验、感悟、内化是主要的习得方式。,国外知识测量与评价研究的新发展:,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 组织。,知识作为个体头脑中的一种内部状态,分为陈述性 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指可以用文字、符号、图表、公式表 述的知识,一般表现为书面知识,又称为显形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指经验知识,更多地以一种经验状态 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很难明确表示,称为隐性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培养目标大多属于此 类知识。,教学途径的改革: 培养目标: 学力 创新精神 双基 + 智能 + 非智力因素 个性 素质 人格 实践能力,教学途径:编码知识(间接经验) 经验知识(直接经验) 学到

9、习得接受、理解、巩固、应用 参与(感知)、体验、感悟、内化 教 培养 传授式教学 活动式教学,以直接经验的习得为目的的活动式教学主要有以下形式: 课题研究 现状调查 现场考察 专题信息 情景模拟 作品制作 竞赛 辩论这些教学活动的关键是要打破原来课堂教学的时空观与程式,教师通过创设各种在课堂里或超越课堂的学习任务与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在感知、体验、感悟的基础上习得有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能力。,差异性的研究首先要认识差异,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差异具有多元性(多元智能)和发展动态性。差异教学应该包括多种教学方法、多种课程、和多种教学组织方式。差异教育要有差异性评价作保障,差异性评价的

10、关键是增加评价的个别化程度。,差异性主要涉及学校教学组织方式的改革学生差异:个性 学习速度个别化教学 矛盾 班级授课制 分层教学(组织同质班) 学校分层 班内分层 课程分层,中西方学校教育组织形式的比较 我国 西方 班级课程教学制 个别课程教学制 班级教室 固定 学科教室 走班 一班一表 一人一表优点有利于班集体教育与发 有利于满足学生的挥学生之间的互动效应 个别差异缺点捆绑教育,无法满足学 兴趣第一,难以保证生的个别差异 教学质量,班级课程教学制 个别课程教学制 一班一表 一人一表 混合课程教学制 以班级课程为主加上部分个人课程 混合编班,教学分流, 兴趣分组,程度分班, 个别设计,集体授课

11、, 因材施教,充分学习。,混合课程教学制 混合班 兴趣班 程度班 小学低年级 14/15 1/15 / 小学高年级 12/15 1/15 2/15 初中 10/15 2/15 3/15 高中 8/15 2/15 5/15,学校文化应该是一种教育价值观与理念的表现与载体。学校文化建设就是以这种教育价值观与理念为核心,从校园环境、教学氛围、人际关系、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设计、实施、教养和培育,既有硬件的建设,更多的是环境、氛围、关系、行为等方面的养成。因此,这是一个长期培育和积淀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风应该是其中一个比较核心的因素,教风好了可以带动校风和学风。,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是简单

12、的形式改革,而是实际效果的变化,要理解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注意:1、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程度 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了解备课备学生 训练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能力(会提问、会讨论)2、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程度 增强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实施开放性教学,教育评价改革的主要走势是多元化包括:评价目的从证明到改进 评价内容更加全面 评价时机从结果到全过程 评价方法从单一量化到定量与定性 相结合,由于教师角色的变化,要提高教育评价对教育的渗透性,注重表现性评价的开发与应用。知识传授者关注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测验、考试学习引领者关注学习过程,随时需要诊断矫正过程性评价将教育评价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伴随在教学之中。,对实施小

13、班教学的学校来说,就是要加强学生学业管理和评价的个别化程度。要建立个别化学生学业档案,包括学习表现和学业成就两大部分。学习表现可以从课堂、作业、课外预复习、学习习惯等方面,对学生的动机、态度、规范、方法、能力等用标准句的方式加以描述。学业成就则主要以各种测验与考试加以描述。,几种常用的学校教育评价模式:观察与访谈过程性评价中常用的方法,格式化记录。 档案袋评价质的评价,标准格式+全程记录。 (班级教学日志、学生学习日记) 代表作评价间接评价,反映潜在特质(能力、智力) 的水平。测验与考试组合式替代综合式,加强分析性。评议与评定量表自评、互评、他评,多角度聚焦。,教师专业化发展涉及两个问题的研究

14、:1、教师成长发展的规律研究。2、教师成长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措施研究。动力:外部政策、待遇 内部责任感、事业心机制:外驱动培训(观念讲座,技能参 与式) 内驱动行动反思措施:学习型组织(教研组建设)、发展性评价,教师成长发展的阶段 初级 中级 高级 规范化 个性化 核心化新教师 合格教师 特长教师 学科带头人 胜任教学 创作教学 发展教学 (一级) (高级) (特级) 学会操作 学会创作 学会研究,对教师的要求应该明确为:一级教师:会备课、会上课高级教师:创作教案、创作教学特级教师:研究教学、发展教学,名师与模范教师的最大区别是: 缺点 特点模范教师 没有 没有名师 可能有 有名师必须在教学中有特点,可以表现在教学风格、讲课艺术、情绪调动、师生关系、板书、现代教学技术运用等方面。因此名师的评价应该以个案评价为主,主要看其教学风格、特长的成熟性,以及产生的实际教学效果。评价方案应包括师德修养,工作实绩,教学能力,教育研究,以及教学特色。,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师生关系改革的前提是转变教师的质量观、教学观与学生观。 关键是教师要尊重学生 特征是能平等对话可以用教师课堂用语分析法进行师生关系的监测与研究。,主体性发展要求学生学会学习 包括:提高学习动机好学 规范学习行为范学 改善学习方法巧学 增强学习能力会学 要进行学习指导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