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19639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10.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课件.ppt(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2,第一章 绪论,本章在这里主要介绍平法识图概述、钢筋计算的主要内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便为后面各章具体的技术内容讲述奠定基础。1.1 平法识图概述1.1.1 平法及其产生1)什么是平法我们先来看看几个大家相对熟悉的例子,3,4,5,6,传统结构施工图梁,7,采用平法标注特点:减少图纸量平面表示整体标注,8,平法图集介绍什么是平法?,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平法)表达形式,概括来讲,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9,陈青来被国家科委列为

2、“九五”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项目编号:97070209A)建设部列为一九九六年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项目编号:96008)。,平法图集介绍平法的产生,10,“平法”它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由于它把构件尺寸和配筋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使其结构施工图的数量大大减少,这不但减少了绘图的工作量,而且,结构设计的后期计算,如每根钢筋形状和尺寸的具体计算、工程钢筋表的绘制等,也都免去而不作了。这样,它不仅精简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设计(绘图)的程序,极大地的解放了结构设计师的繁重劳动,加快了结构设计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3、了结构设计的质量。平法实施以后,对施工企业来讲,首先是施工人员到工地携带的图纸少了,并且还减少了结构施工图的阅读时间。因此,“平法”制图规则不仅是结构设计师者完成柱、墙、梁平法施工图的设计依据,而且也是施工、监理人员准确理解和实施平法结构施工图的依据。(“查字典”),平法图集介绍重要意义和作用,11,平法图集介绍与其他标准图集的区别,(1)一般标准图集所含的内容我们以往使用的一般标准图集,都是“构件类”标准图集,例如预制混凝土板图集、预制混凝土拱形屋架图集等,该类图集对每一个具体的构件,除标明了其工程的做法外,还给出了明确的工程量,如混凝土体积、各种钢筋的用量及预埋铁件的用量等。(2)平法图集

4、所含的内容 平法图集的实质是:一方面,把结构设计中的重复性部分,做成标准化的节点构造;另一方面,把结构设计中的创造性部分,使用标准化的设计表示法“平法”来进行设计,从而达到简化设计的目的。所以,看每一本平法标准图集,一半的篇幅看到的是“平法”的标准设计规则,另一半的篇幅看到的是标准的节点构造。,12,平法图集介绍与其他标准图集的区别,结论:两者的区别 从上述可以了解到,平法图集不是“构件类”标准图集,它不是指某一类构件,它表示的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也就是“平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问题:给施工和预算编制带来了麻烦解决办法: 利用“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自动计算出“工程钢筋表

5、”!,13,平法图集介绍适用范围,03G101系列图集是指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包括:03G101-1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03G101-2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04G101-3筏形基础04G101-4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14,平法图集介绍适用范围,03G1011标准图集的适用范围,就是指在建筑物的“0.000”以上的整个结构部分03G1012标准图集的适用范围,该图集同样适用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砖混结构的建筑工程。不过,它只适用于矩形的板式楼梯,而不能用于梁式楼梯和旋转楼梯。04G1013标准图集的适用于采用筏型基础的框架结构、

6、剪力墙结构和砖混结构的建筑工程。04G1014标准图集,解决了现浇楼板的平法设计和施工问题,适用于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砖混结构的建筑工程。,15,平法图集介绍最新图集,11G101系列图集是指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包括:11G101-1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替代03G101-1、04G101-4 )11G101-2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承台(补充了新的基础形式)12G101-4剪力墙边缘构件(单起一章),16,平法图集介绍应用“平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注意“竖向尺寸”,它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竖向尺寸”中,首先

7、是“层高”,一些竖向的构件,如框架柱、剪力墙等,都与层高有密切的关系。“建筑层高”的定义是指从本层的地面到上一层地面的高度(含地面抹灰层),而“结构层高”的定义是指本层现浇楼板上表面到上一层现浇楼板上表面的高度。注意“分层”时如何认识“层号”的概念在建筑图和结构图中,对“层号”是认识刚好差一层。在建筑施工中,如果我们正在“抹三层的地面”,那就是在抹结我们脚下的那个地面;如果我们正在进行“三层主体结构的施工”那就是对“面前的柱、墙以及头顶的梁、板”的施工。“三层”头顶上的楼板,正好是“四层”脚下的地面。,17,平法图集介绍应用“平法”需要注意的问题,结论: 对“层号”的概念最好与施工人员的习惯保

8、持一致,以便于分层施工和分层做预算。就是把“当前五楼层”的主体结构定义为“面前的柱、墙,以及头顶上的梁、板”,其五层的顶板则是“六层”脚下的地面。,18,平法图集介绍正确划定“标准层”,(1)层高不同的两个楼层,不能作为同一“标准层”(2)“顶层”不能与普通楼层划为同一标准层(3)根据框架柱变截面情况决定“标准层”的划分(4)注意框架柱变截面的“关节”楼层不能列入标准层(5)根据剪力墙变截面的情况修正划分“标准层”(6)剪力墙变截面的“关节”楼层不能列入“标准层”(7)注意剪力墙中的墙身与暗柱的问题实际工程中,经常出现能够划入标准层的楼层寥寥无几的情况,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19,第一章 绪

9、论,在第一章中,我们介绍了平法的基本概念和钢筋计算的基本知识。下面,我们将从平法梁开始讲述。其讲述顺序与平法图集顺序不同,因为在平法技术中,平法梁技术是最成熟的,也是所有设计人员最喜欢使用的,所以也是应用得最为广泛的。,20,写在平法梁之前的内容,首先,从绪论我们知道本教材更像是一本教你如何“查字典”的辅导书,所以有下面几个要注意的问题:1、所谓的“字典”当然就是我们所说的101图集,虽然最新版101图集是11、12版的,但是本书所涉及的仍然是03、04版的,所以教学中我们依然以老版的101图集授课,希望所有同学都可以人手一册101图集,这对你的学习将大有帮助!(道理很简单,要学查字典,没字典

10、怎么学呢?)2、本书中涉及到很多设计方面的知识,比如某钢筋为什么这么设计而不是那样设计,受制于课时所限,请原谅我无法对此类问题一一解答,我会尽可能多的予以简单的解释;同时这些问题在同学们本学期所学的另外一门课程建筑结构里面有更多的解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研究下,21,写在平法梁之前的内容,3、本书每部分内容后都会有大量的钢筋计算案例,同样是受制于课时所限,请原谅我无法对此部分内容一一讲解;同时,此部分知识点在同学们本学期所学的另外一门课程钢筋算量里面有更多的阐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研究下。案例是消化新知识最好的一种方式,希望同学们重视!这几点都清楚了后,我们可以开始进入到最成熟的平法知识平法梁

11、的学习中了!,22,首先要关注的问题:,梁内有什么钢筋?,23,梁钢筋的标注方法,梁中常见钢筋形式,梁钢筋:,上:上通筋中:侧面钢筋下:下部钢筋(通长或不通长)左:左支座钢筋中:架立钢筋或跨中钢筋右:右支座钢筋箍筋附加钢筋,26,梁平法图中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梁钢筋的标注方法,27,返回,在平法施工图上表示梁的各构件尺寸和配筋的注写方式分为平面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两种。一般施工图都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所以我们下面只介绍平面注写方式!,2.1 梁钢筋的标注方法,28,返回, 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见下图)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

12、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中,原位标注优先于集中标注。,梁钢筋的标注方法,29,梁钢筋的标注方法,原位标注,集中标注,30,2.2 梁钢筋的集中标注方法,集中标注:(参见下图) 1、梁编号、梁截面尺寸 2、箍筋: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及非加 密区、肢数 3、梁上部通长筋和架立筋, 4、梁侧面纵筋:构造腰筋及抗扭腰筋 5、下部通长筋、梁顶面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31,梁钢筋的标注方法,梁编号,集中标注,截面尺寸,箍筋,上部通长钢筋,侧面纵筋,梁顶面相对于楼板面的标高高差,32,集中标注梁编号,33,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关于“梁编号”的问题次梁的概念一般是非框架梁,编号为L

13、,而不是LL!两个梁编成同一编号的条件(p11)注:在平面图上布置的位置(轴线正中或偏中)不同,不影响编为同一编号!,34,练习,JZL2(1A)KL7(3B),35,集中标注截面尺寸,梁截面尺寸,该项为必注值。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h表示;当为竖向加腋梁时,用bh GYC1C2 表示,其中C1 为腋长,C2 为腋高;(加腋部分在平面中无法绘制)如果某一跨不做竖向加腋,则在该跨原位标注尺寸(因为是否加腋在平面中看不出来)当为水平加腋梁时,用bh PYC1C2 表示,其中C1 为腋长,C2 为腋宽,加腋部分应在平面中绘制;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 bh

14、1 /h2参见p12,36,练习,JZL2(3) 300*500KL7(2B) 300*700/500,37,集中标注箍筋,三、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该项为必注值。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情况1)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例 : 10100/ 200(4) 8100(4) /150(2),抗震框架梁,38,集中标注箍筋,当钢筋规格标注前标注了数字,等于规定了相应钢筋(一般对应于加密区)布置的区域长度。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悬挑梁、井

15、字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情况2)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 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例: 1310150/200(4), 1812150(4)/200(2),,39,集中标注通长筋、架立筋,四、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通长筋可为相同或不同直径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对焊接连接的钢筋),该项为必注值。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号“+”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联。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注:

16、架立筋属于纵向构造钢筋!同构造柱原理及作用!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例 : 222 + (412) 222 + 420 vs 420+222,什么情况下有架立筋?(见p14),有什么不同?,40,集中标注下部通长筋,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为全跨相同,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为选注项),用分号“ ;”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即进行下部通长筋的集中标注),少数跨不同者,按原位标注处理(为必注项)。 例 322;320,41,集中标注侧面纵筋,五、梁侧面纵筋包括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配置,该项为必注值。 相同点通常把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都称为“腰筋”。不同

17、点1、构造钢筋是按照构造设置,不需要进行力学计算;而抗扭钢筋是根据抗扭计算确定的!2、代号不同,“G”打头的是构造钢筋,“N”打头的是抗扭钢筋!,当梁腹板高度hw450 mm时,需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所注规格与根数应符合规范规定。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G开头,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如:G41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412的纵向构造钢筋,每侧各212。由于是构造钢筋,其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为15d。,当梁侧面需配置纵向受扭钢筋时,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N开头,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受扭纵向钢筋应满足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间距要求,且不再重复配置纵向构造钢筋。

18、,如:N62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622的受扭纵向钢筋,每侧各配置322。由于是受力钢筋,其搭接长度为La或LaE,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44,集中标注梁顶面标高高差,六、梁顶面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值。一般楼层顶板结构是梁顶与板顶(楼面标高)为同一标高,俗称的“一平”。当时当“不一平”的时候,就需要标注粱顶面标高高差。粱顶面标高高差,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对于位于结构夹层的粱,则指相对于结构夹层楼面标高的高差有高差时,须将其写入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注。 一般情况下,需要注写梁顶面高差的梁有:洗手间梁、楼梯平台梁、楼梯平台板边梁等。 如:(-0.100)表示梁顶面比楼板

19、顶面低0.100m。,45,1、解释下列集中标注的含义:10100/ 200(4)8100(4) /150(2)1310150/200(4)1812150(4)/200(2)225+322;525,梁平法集中标注作业,46,2.3 梁钢筋的原位标注方法,原位标注的内容包括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所有纵筋)、梁下部纵筋、附加箍筋或吊筋、集中标注不适合于某跨时标注的所有数值。,47,2.3 梁钢筋的原位标注方法,首先需要分清楚几个概念:1、左支座vs支座的左边(右支座vs支座的右边)支座的概念?2、(梁支座)上部纵筋vs上排上部纵筋(梁支座)上部纵筋vs下排上部纵筋 (梁支座)下部纵筋v

20、s上排下部纵筋 (梁支座)下部纵筋vs下排下部纵筋,48,原位标注梁支座上部纵筋,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1 “/”分隔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p19,第一、二排的概念)例: 625 4/22 “+”相联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例:225+2223缺省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缺省对称原则),49,原位标注梁支座上部纵筋,4、当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

21、座两边分别标注。(见p20,图2-5)5、当梁某跨支座与跨中上部纵筋相同,且其配筋值与集中标注的梁上部纵筋相同时,不需要在该跨上部任何部位标注。 (见p20,图2-6),50,原位标注梁跨中上部纵筋,梁跨中上部纵筋:(格式完全同支座上部纵筋标注的格式)当梁某跨支座与跨中上部纵筋相同,且其配筋值与集中标注的梁上部纵筋不同时,仅在该跨上部跨中标注,支座省去不标注。换句话说:当某跨梁的跨中上部进行了原位标注时,表示该跨梁的上部纵筋按原位标注的配筋值、从左支座到右支座贯通布置。 (见p22,图2-7),51,原位标注梁跨中上部纵筋,看看p22中间的问题:原位标注在梁上部跨中,与同时标注左右支座等效吗?

22、,52,原位标注梁跨中下部纵筋,梁跨中下部纵筋:(当集中标注没有梁的下部通长筋的时候,在梁的每一跨都必须进行下部纵筋的原位标注,因为每跨梁不可能没有下部纵筋!) 1 “/”分隔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p24,第一、二排的概念)2 “+”相联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 3“”不伸入支座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见下页图)例 625 2(-2)/4, 225+322(-2)/525(1)不伸入支座的纵筋仅限于梁下部纵筋的上排(第二排)钢筋。(2)不伸入支座的纵筋仅

23、限于“(-k)”前面所定义规格的钢筋。,53,注:不伸入支座的纵筋可与支座负筋对比理解!(借助弯矩图),原位标注梁跨中下部纵筋,54,原位标注梁下部纵筋,梁下部纵筋: 4、当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通长筋的纵筋值时,则不需要在梁的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5、当梁设置竖向加腋时,加腋部位下部斜纵筋应在支座下部以Y打头注写在括号里。当梁设置水平加腋梁时,水平加腋内上下部(类似于梁竖向)斜纵筋应在加腋支座上部以Y打头注写在括号内,上下部斜纵筋之间用“/”分隔。当多跨梁的集中标注中已经注明加腋,而该梁某跨的根部却不需要加腋时,则应在该跨原位标注等截面的bh,以修正集中标注中的加腋信息。,55

24、,原位标注梁下部纵筋,G,竖向加腋示例,56,原位标注梁下部纵筋,57,原位标注梁箍筋、截面尺寸,6、梁箍筋原位标注的格式同集中标注。(1)当某跨梁原位标注的箍筋规格或间距与集中标注不同的时候,以原位标注的数值为准。(2)梁箍筋应该在优先集中标注中进行定义。(而不是逐跨原位标注相同的箍筋标注,那属于重复工作!)7、梁变截面信息的原位标注(相邻两跨梁顶面标高一致而底面标高不一样,有利于梁的上部通长筋贯穿整道梁),58,原位标注梁悬挑端,8、梁悬挑端的原位标注(1)应在悬挑端的“上部跨中”的位置进行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因为其上部纵筋是全跨贯通的。(2)在悬挑端一定要进行下部钢筋的原位标注,因为梁的

25、下部通长筋一般不延伸到悬挑端(钢筋直径配置不同)。(3)悬挑端的箍筋要进行原位标注,因为悬挑端箍筋只有一种间距。(4)截面尺寸的原位标注。,原位标注附加箍筋或吊筋,9、 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内)。图上的箍筋根数仅仅是示意图!,60,吊筋和次梁加筋,62,2、解释下列原位标注的含义:10100/ 200(4)8100(4) /150(2)1310150/200(4)1812150(4)/200(2)625 2(-2)/4225+322(-3)/525625 2/4625 4/2,梁平法原位标注练习,63,大作业:试解释下图当中梁的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的

26、含义,并画出梁布筋效果图。,。,64,2.4 (介绍)框架梁节点构造,1、框架梁(梁体)上部纵筋的构造上部通长筋支座负筋(又称支座上部纵筋)架立筋2、框架梁(梁体)下部纵筋的构造按跨布置3、框架梁中间支座的构造上部纵筋下部纵筋4、框架梁端支座的构造5、框架梁侧面纵筋的构造构造钢筋(拉筋)抗扭钢筋,65,配筋构造分析,66,配筋构造分析,67,2.4 (介绍)框架梁节点构造,1、框架梁(梁体)上部纵筋的构造上部通长筋抗震框架梁应该(至少)有2根上部通长筋。通长筋可为相同或不同直径采用绑扎搭接、机械连接或对焊连接的钢筋。注:搭接vs连接,68,计算效果:,69,2.4 (介绍)框架梁节点构造,1、

27、框架梁(梁体)上部纵筋的构造上部通长筋(两种情况,以第二种为佳),70,2.4 (介绍)框架梁节点构造,1、框架梁(梁体)上部纵筋的构造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支座负筋的概念(p42)“扁担筋”(见下页图)为方便施工,凡框架梁的所有支座和非框架梁(不包括井字梁)的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 a0值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统一取值为:第一排非通长筋及与跨中直径不同的通长筋从柱(梁)边起延伸至 ln/3 位置;第二排非通长筋延伸至 ln/4 位置。ln 的取值规定为:对于端支座,ln 为本跨的净跨值;对于中间支座,ln 为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净跨值。(依旧以上页图为例),71,支座负筋,72,2.4 (介绍)框架

28、梁节点构造,1、框架梁(梁体)上部纵筋的构造架立筋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架立筋?架立筋与支座负筋的搭接?(与通长筋和支座负筋的搭接的比较),73,架立钢筋,74,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上部纵筋,75,2.4 (介绍)框架梁节点构造,2、框架梁(梁体)下部纵筋的构造按跨布置并在中间支座锚固!,76,下部钢筋-通长配置,77,2.4 (介绍)框架梁节点构造,3、框架梁中间支座的构造上部纵筋中间支座的上部纵筋一般是支座负筋!根据支座两边的支座负筋直径和根数情况,分为(1)直径相同、根数相等贯通中间支座(2)直径相同、根数不同根数相同部分贯通、多出来的部分弯锚入柱内(就是梁的支座)(3)直径、根数都

29、不同尽量避免,保证“能通则通”!,78,2.4 (介绍)框架梁节点构造,3、框架梁中间支座的构造下部纵筋中间支座的下部纵筋一般都是以“直形钢筋”在中间支座锚固!(图同前面框架梁下部纵筋构造图),79,2.4 (介绍)框架梁节点构造,3、框架梁中间支座的构造注意:搭接vs锚固搭接两根钢筋之间的行为锚固一根钢筋对支座的行为,80,2.4 (介绍)框架梁节点构造,4、框架梁端支座的构造(参p50介绍)首先了解:端支座和中间支座的区别! 窄支座宽支座,81,2.4 (介绍)框架梁节点构造,5、框架梁侧面纵筋的构造框架梁侧面纵筋俗称“腰筋”,包括构造钢筋(拉筋)和抗扭钢筋。(前面章节已介绍)拉筋的三种构

30、造做法(图集56页),82,2.5 (介绍) “顶梁边柱”的节点构造,本节要讲的是抗震屋面框架梁和边框架柱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妨把这种关系成为“顶梁边柱”!这种关系主要分为“柱梁纵筋贯通”(新增)(A类)、“柱插梁” (B、C类)和“梁插柱” (E类)。(分别见下页图)其中以第一种为最好!(参p72),83,84,2.6 (介绍)抗震框架梁箍筋的构造,1、加密区靠近梁支座(50mm)设置,加密区长度2选1!2、弧形梁间距沿着凸面线度量。,85,2.7(介绍) 非抗震框架梁的构造,1、非抗震框架梁包括KL和WKL。2、各种非抗震框架梁的构造基本与抗震框架梁类似,只是在锚固长度方面有所调整:LabE

31、 Lab,LaE La3、在钢筋锚固进支座的形式方面(直锚or弯锚)要求比较宽松!详见图集81、82、85,86,2.8(介绍) 非框架梁的构造,参照非抗震框架梁的构造,自行了解!,87,2.9关于“大箍套小箍”问题,对于各种梁的一个统一规定“大箍套小箍”,88,2.9关于“大箍套小箍”问题,关于箍筋的几个问题:1、尺寸度量所有钢筋尺寸中,只有箍筋是量“净内尺寸”!2、新规范关于保护层概念的修正尤其是针对箍筋的变化!影响到箍筋的计算问题!,89,2.9关于“大箍套小箍”问题,“大箍套小箍”的形状问题:,90,2.9关于“大箍套小箍”问题,“大箍套小箍”的形状问题:构造原则(结论)使“内箍”的上下水平边与外箍的重叠部分尽可能短!,91,2.13关于梁的几个相关问题,教材p103重点关注关于梁原位标注几种“缺省”情况下的配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