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及其他原核生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线菌及其他原核生物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放 线 菌,一、概念,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状生长、主要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革兰氏阳性原核微生物。,放线菌常以孢子或菌丝状态极其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土壤、河流、湖泊、海洋、淤泥、空气、食品、动植物的体表和体内)。土壤中最多,一般分布在含水量较低、有机物丰富和呈微碱性的土壤中。 107个g土壤左右,二、分布特点,三、形态结构,多数放线菌具有发育良好的分支状菌丝体,少数为杆状或原始丝状的简单形态。,根据菌丝的形态与功能不同,分为三类: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放线菌菌丝比较,横隔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四、繁殖,1、由大量产生分枝的和气生菌丝的菌种形成的菌落(链霉菌),四、菌落特征,菌落质地致
2、密,表面呈紧密的绒状或坚实、干燥、多皱,菌落小而不致广泛延伸,2、由不产生大量菌丝的种类形成的菌落(诺卡氏菌),菌落粘着力差,结构呈粉质状,质地松散,用针挑取易粉碎。,五、与人类的关系,能产生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抗生素,有的放线菌可用于生产维生素、酶制制;此外,在石油脱蜡、烃类发酵、污水处理等方面也有应用,少数寄生型放线菌可引起人、动物(皮肤、脑、肺和脚部感染)、植物(马铃薯和甜菜的疮痂病)的疾病。,具固氮作用,用于生产生物菌肥,蓝 细 菌,蓝细菌也称蓝藻或蓝绿藻,是一类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有叶绿素a、具有放氧性光合作用的、古老的大型原核微生物。,一、概念,地球上生命进化过程中第一个产氧的
3、光合生物,对地球环境从无氧到有氧的转变、真核生物的进化起着里程碑式的作用。,广泛地分布在各种河流、湖沼、海洋等水体中和土壤中可与各类植物的叶腔,裸子植物的根,以及地衣进行共生(真菌、苔类、蕨类、苏铁科植物、珊瑚甚至一些无脊椎动物)可在贫瘠的沙质海滩和荒漠的岩石上找到它们,并有“先锋生物”的美称,二、分布特点,单细胞的球状、腰鼓形、椭圆形或短柱形、杆状、长丝状体,或有分枝,或有分化 丝状体是由许多细胞排列而成的、肉眼可见的群体,外有共同胶质衣鞘,三、形态结构,异形胞(Heterocyst),蓝细菌所特有的一种形态和功能都很独特的细胞,在蓝细菌丝状体中间隔存在,比普通细胞稍大、有较透亮的厚壁。异形
4、胞不含有光合系统,但含有固氮系统,无性繁殖,主要为二分分裂法,丝状蓝细菌可通过丝状体断裂形成若干段殖体,每个段殖体可长成新个体。少数种类形成孢子进行繁殖。,四、繁殖,固氮蓝细菌对水体的营养状况和保持土壤氮素营养有较大作用有些蓝细菌可食用,具有经济价值水体营养状况的指示生物之一,五、与人类的关系,其他原核微生物,Microbiology,其他几种原核微生物,支原体(Mycoplasma)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衣原体(Chlamydia),Microbiology,一类天然无细胞壁、整个生物界中能离开活细胞独立生活的最小型原核微生物。,一、支原体(Mycoplasma),发现,18
5、98年,ENocard等从患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牛中首次分离出支原体。1967年,日本学者土居养二等发现患“丛枝病”的桑、马铃薯、矮牵牛和泡桐的韧皮部中常有相应的支原体,从此发现了植物支原体病原。目前,一般把植物支原体称为类支原体。,Microbiology,二、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一类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许多方面又类似于细菌的、专性寄生于真核活细胞内的致病性革兰氏阴性原核生物。,H.T.Ricketts (18711910) 1909年,首次发现落基山斑疹伤寒的病原体,并因研究此病而牺牲,1916年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这类病原体作为纪念。,发现,谢少文微生物学家、免疫学家在国
6、际上首次用鸡胚培养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成功(1934)。,三、衣原体(Chlamydia),一类能通过细菌滤器,严格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性微生物。广泛寄生于人类、鸟类及哺乳动物。,发现,1907年,两个捷克学者在患沙眼的人结膜细胞内发现了包涵体,当时他们误认为它由“支原虫”引起。1956年,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及其助手在国际上首次分离到沙眼的病原体。1970年,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沙眼及有关疾病的国际会议上,才正式把这类病原微生物称作衣原体。,汤非凡教授1897-1958,生活史,二分裂,整个周期约48小时,不须媒介,直接感染宿主,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致盲眼病之一。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思考,1、放线菌的菌丝的种类及生理功能2、什么是异形胞?3、蓝细菌的概念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