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法治建设体会发言.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520317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卷法治建设体会发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四卷法治建设体会发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四卷法治建设体会发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四卷法治建设体会发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卷法治建设体会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卷法治建设体会发言.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卷法治建设体会发言伟大时代诞生伟大理论,伟大理论引领伟大征程。第四卷第十一篇章“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实施好民法典、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保障以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三篇文章为主体,为我们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第四卷,要感悟法治思想伟力,壁画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一、深刻理解民法典的重要意义,加强民法典普法工作*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公民的人身权

2、、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详实的规定,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一是顺应时代潮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二是汲取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

3、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二、感悟法治思想伟力,深刻理解法治思

4、想的深邃内涵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对外开放深入推进,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依法执政规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人类社会法治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作出了历史性、原创性贡献,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一是法治思想彰显社会主义法治的生命力和优越性,确保全面依法治国正确方向。法治思想深刻阐释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客观必

5、然性和巨大优越性,深刻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政治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深刻领会法治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开创性,进而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凝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磅礴力量。二是法治思想凝聚法治建设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为世界法治文明进步作出中国贡献、提供中国方案。法治思想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世界视野,深刻揭示世界法治文明发展规律,为发展中国家走向法治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了中国贡献,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

6、想,科学回答中国之间、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努力让国际社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扩大中国法治在全球法治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三是法治思想擘画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开创了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推动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法治思想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创造性提出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图景、战略布局、目标任务,引领法治建设战略实现历史性转变、法治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进展、法治工作质效取得历史性突破、法治保障能力实现历史性提升,开创了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深刻领悟法治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投身法治中国建设的

7、巨大热情,引领法治中国建设迈向良法善治新境界。三、以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新征程上,谱写全面依法治国新篇章,必须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一是深学笃行法治思想,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指出:“党领导人民,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各种复杂的政治关系,始终保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必须深刻领会法治思想蕴含的坚定理想信念、鲜明政治导向、深远战略思维、强烈历史担当、真挚人民情怀、科学思想方法,自觉做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牢牢把握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定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等重大问题上做到头脑特别清晰、立场特别坚定。二是加强法治思想宣传阐释,推动法治思想深入人心。要深入学习宣传法治思想,持续推动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全面准确把握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扎实推进全民普法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推动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进一步推动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法治人才。加强法治思想的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提升我国法治体系和法治理论的国际影响力、话语权。三是坚持以

9、法治思想为引领,发展中国特色。总结我国法治体系建设和法治实践的经验,阐发我国优秀传统法治文化,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加强对我国法治的原创性概念、判断、范畴、理论的研究,加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不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取得新成果。四是坚持以法治思想指导法治实践,全面提升法治工作质效。指出:“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以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检验法治建设成效,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要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目标导向,紧密结合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把法治思想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转化为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并在新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