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建设经验交流材料.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1520393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建设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组织建设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组织建设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组织建设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组织建设经验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建设经验交流材料.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2+3+X”提升村级党组织建设水平今年以来,*市*区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以创建“红旗党支部”为抓手,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村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1+2+3+X”的工作目标,即一年内制度建设“软件规范”、两年内阵地建设“硬件达标”、三年内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硬”、干部管理“长期从严”,不断提升村级党组织建设水平,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础,以组织振兴助推乡村振兴。实行月审月报,推动制度建设“提质增效”。2022年*区创建了基层党建基础台账月审月报制,并作为2022年全区基层党建工作要点。严格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各乡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和组织干

2、事等党建业务能手组建的审查小组,每月定期审查各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管理、党费收缴等基础台账情况,同时将审查的情况统一报送区委组织部复审。区委组织部安排专人进行严格复查,同时充分发挥区委基层党建工作指导站的作用,5个工作指导站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区委组织部在复审和党建工作指导站督查的基础上,定期对执行月审月报制度的情况进行通报,对于规范党组织生活、做好基层党建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真正把基层党建工作抓在经常、做在平常、严在日常。通过月审月报不断压实党建工作责任,较好地解决了“三会一课”开展不经常、不规范的问题,解决了“三会一课”记录填写不够规范以及基础台账完善不够及时的问题,促

3、使党组织生活“严起来”“活起来”“实起来”。强化经费保障,实现阵地建设“提档升级:村级阵地建设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直接关乎村级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区紧盯阵地建设短板,加大基础设施、活动场所等硬件设施的经费投入,按照“六有”(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进行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同时完善“三务”公示栏、宣传栏、文化广场等配套基础设施,做到办公设备齐全、基础设施完备、功能布局合理、标牌悬挂规范,实现阵地建设“提档升级”。一方面是“立标杆”,以“红旗党支部”创建为契机,打造一批村级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样板村”,对于创建成功的市、区“红旗党支部”,区财政分别奖

4、励10万元、5万元。另一方面是“守底线”,开展阵地建设不达标村的清零行动,严格按照党建“三化”标准,在今明两年内高质量完成提升改造,区委将对未按期完成的乡镇党委书记进行约谈。与此同时也紧盯阵地建设“后半篇”文章,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活动阵地的作用,将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为服务群众的“新高地”,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注重统筹谋划,助推集体经济“换挡提速:*区坚持党建引领,制定了村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规划方案,全力破除村集体经济发展痛点、堵点、难点,通过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发展优势产业等举措,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20XX年全区34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通过区级统筹和乡镇特色相结

5、合,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一方面区级层面统筹谋划、精心遴选有实力、效益好的龙头企业,通过建设基地、做好服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方式形成一批引领带动项目,在全区范围内大力发展蔬菜、生猪及光优产业,实现产业融合村集体经济发展全覆盖。另一方面乡镇党委结合自身实际,充分挖掘资源、人才、交通等方面优势,全力做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文章,如高坪镇的生猪养殖、龙溪镇的瓜萎子种植以及青泥镇的花卉种植等。不断完善政策保障,确保土地、税收等各种优惠政策及时向村集体经济倾斜,着力解决项目用地、林地指标、环保审批等基层亟待破解的难题,同时建立了村干部报酬待遇与集体经济收入挂钩的长效激励机制,对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中,作

6、出突出贡献的村“两委”干部,允许各地拿出当年集体经济净利润不超过20%的部分进行奖励,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坚持严管厚爱,激励乡村干部“担当作为二对于村干部管理,*区始终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村干部队伍。一方面,关心关爱村干部,不断落实村干部激励政策,逐步提高村干部福利待遇,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开展村干部学历提升行动和致富能手能力提升行动(简称“双提升”行动),帮助一批村干部进行学历提升,每年培养一批村干部成为致富能手,推动全区村干部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注重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选聘乡镇事业编制

7、人员,20XX年通过“五方面人员”考试选拔了3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大大提高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坚持严的主基调,制定了“365天服务不打烂”规定,坚持村干部坐班值班制,确保群众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随时找得到人、办得了事,切实提高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加强了村干部任免管理,严格落实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制度,加强对村干部入职资格审查,坚持事前监督,坚决避免“带病人员”进入村干部队伍;严格按“四议两公开”程序议事决策,未经“四议两公开”程序进行决策的,乡镇和有关部门不予审批项目和拨付资金。“点线面”推动“最强党支部”齐抓共建基层党组织强不强直接关系到党的领导力、凝聚力、战斗

8、力能否有效发挥,也检验着党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今年以来,*市紧紧围绕“五化协同、大抓基层”,将“最强党支部”建设作为提升基层党建引领能力的主抓手,突出“建强一个点、连成一条线、带动一个面”,立体式、全方位、全覆盖推动“最强党支部”齐抓共建、提质升级。坚持“建”有标准,建强典型示范“点:聚焦全领域党支部创先争优、晋位升级目标,围绕“五强”建设标准,实现“试点”向“示范”转变。制定印发“最强党支部”建设提质升级工作方案,配套出台“最强党支部”示范点评定工作方案。全面建立领导干部“最强党支部”建设工作联系点台账,推动全市584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建立联系点639个,帮助解决各类问题4200余个,推动工作

9、在一线开展、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体现。”最强党支部”建设列入市、县、乡(街道)、嘎查村(社区)“四级党建”责任体系,逐级定任务,层层抓落实。农村牧区、城市、机关、“两新”组织、国有企业、中小学、公立医院7个领域分别制定党建工作清单,完善细化”最强党支部”标准体系,提高创建标准,提升创建质量。目前,全市2114个党支部达到创建标准,占比50.9%o坚持“创”有载体,链好领域贯穿“线工坚持以领域为轴,创新特色活动载体,着力打造“最强党支部”精品示范线,实现“盆景”向“风景”转变。农村牧区聚焦乡村振兴,开展嘎查村党组织“强党建、促振兴”比武争星活动;街道社区持续深化“1+N”区域化党建模式,开

10、展社区党组织“大比武”活动;机关事业单位围绕“走在前、作表率”,开展模范机关和“最强党支部”“两个示范点”创建活动;“两新”党组织着眼提升“两个覆盖”质量,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边境地区持续深化“五个一”边疆特色党建模式,引导党员干部和民族地区群众听党话、跟党走,逐步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最强党支部”建设体系。目前挂牌命名市级“最强党支部”示范点50个,示范基地10个。坚持“抓”有效果,提升引领覆盖“面:深入实施基层党建“三强三优”工程,严格落实“最强党支部”评先评优、待遇保障、经费倾斜等保障机制,提升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创建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势能”向“动能”转变。目前,组织部门从市管党费中累计下拨383万元,用于支持“最强党支部”建设,带动旗县区和市直部门投入专项资金776.6万元,231个“最强党支部”被评为县级及以上“先进基层党组织”,96个党支部书记在提拔使用、职称评聘等予以优先,嘎查村“一肩挑”人选平均待遇报酬提高到4.5万元,15个嘎查村集体经济达到100万元以上,社区办公活动经费提高到19万元,每名党员300元活动经费全部列入财政预算,经费保障和倾斜机制更加稳定有力。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对46个出现不符合建设标准情形的党支部,及时取消命名评定及相关待遇保障,不断巩固提升创建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