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第二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20960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4.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用第二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有用第二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有用第二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有用第二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有用第二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用第二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用第二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第二节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J.Piaget,1896-1980),皮亚杰生平,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最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之一,生于瑞士纳沙特尔。是发生认识论的提出者,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皮亚杰早年学习生物学,1915年和1918年分别在瑞士纳沙特尔大学获生物学学士和博士学位。其毕生的工作就是试图用生物学观点来解释认识论问题。,父亲是一个具有自由思想的大学教授,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新教徒。父亲的自由思想和母亲炽热的宗教感情经常造成家庭中的紧张气氛。皮亚杰在后来谈到他早年的生活时曾经说过,他在童年时代就体验到科

2、学和宗教之间的强烈冲突。,皮亚杰在童年时代就表现出对生物学观察方面的浓厚兴趣和突出才华,这对他后来的研究工作和学术思想又很大的影响。十岁那年,他看到一只患有白花病的麻雀,这只麻雀引起了他很大的兴趣。他对这只麻雀进行仔细的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写成一篇短文白花病麻雀,这篇文章居然被一家自然科学杂志刊登出来。,皮亚杰童年时代经常去故乡的一家博物馆参观,那些品种众多的生物标本对他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在他的恳求下,馆长同意皮亚杰课余时间义务帮助馆长做一些工作。从此,皮亚杰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消磨在博物馆。皮亚杰的主要工作是帮助馆长给贝壳样本贴标签,这一方面锻炼了他的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另一方面,他认识了许

3、多贝壳和软体动物,学会对它们进行分类,从而使自己这方面的知识系统化。,他利用课余时间对软体动物进行观察,并发表了一系列观察报告,使16岁的他就成为国际知名的软体动物学家。国内外同行并不知道他是一个中学生,纷纷请他做客,日内瓦的一家博物馆写信请他担任该馆软体动物藏品部主任。,1920年,他来到与比奈共同发明智力测验量表的西蒙的实验室工作。皮亚杰的工作是制定出适合法国儿童的“推理测验”,并使之标准化。这一偶然的事情竟意外地使皮亚杰确定了他今后一生的研究方向。 在该项工作中,皮亚杰发现:儿童对推理测验中的一些项目经常会作出不同寻常的、成人意想不到的回答。从测验的角度看,这些回答是错误的,但正是这些错

4、误的回答强烈地吸引了皮亚杰的注意。 他注意到两个事实:,1、同年龄儿童的回答中存在相似的错误2、儿童回答中的错误随年龄的增长而有规律地变化皮亚杰认为,儿童回答的错误内容和导致错误回答的思维过程不是偶然的,而是同他们的心理结构或认知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一)发生认识论,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发生”可以解释为“出现”或“发展”。研究主题:认识是如何发生或起源的,以及认识是如何逐渐发展的。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思维的基础。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有机体取得与环境的平衡。如果机体与环境失去平衡,有机体需要

5、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这种动作的本质是 主体对客体的适应(adaptation),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外部的动作 动作 目的都是适应 内化了的思维动作,(二)建构主义发展观,在皮亚杰看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操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具体来讲:(1)从哲学的高度,皮亚杰坚持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即他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2)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内因),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外因),而是起源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即主体的动作。 (3)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

6、环境取得平衡;有机体通过同化与顺应的机制来适应环境。(4)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建构主义发展观中的基本概念,重要概念认知结构 个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关客体的动作组织或运算组织。(思维、行为方式)图式是认知结构的一个单元。是人们为了应付某一特定情境而产生的认知结构。图式:经验的认知结构,是有组织的动作或思维的模式。最初的图式是遗传的,表现为一些简单的反射,如抓握反射。,图式(schema,scheme,schemata)1、人类吸收知识的基本架构2、图式是个体经过组织而形成的思维以及行为的方式3、皮亚杰将智力或认知发展,解释为个体的图式随年龄增长而产生的改

7、变。4、例如:吸吮图式,组织(organization) 个体处理事物时,能综合运用身心各种功能,从而达到的一种身心活动历程。 例如:抓取玩具,为视、听、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之配合运用,适应(adaptation) 是通过同化与顺应的方式来调整图式,以对环境做出反应的过程。1.同化(assimilation)个体运用既有图式处理所面对之问题,也就是将新遇见的事物吸纳到既有图式之内,或是既有知识的类推运用。例如:(1)吸吮,用小奶瓶,尔后用大奶瓶吸吮(2)从公共汽车学到图式,后遇见游览车喊它公 交车,同化过程:T + IAT + ENOTE:T指结构,I指刺激(环境因素);A是大于1的系数,E是刺

8、激中被排除于结构之外的东西。 例如,概念:狗+大狼狗“狗”+大小因素,2.顺应(或顺化,accommodation) 在既有图式不能直接同化新知识时,个体为符合环境要求,主动修改其既有图式,从而达到目的的一种心理历程。质变过程,引起新的图式.,经同化和顺应两种互补的适应过程,儿童的知识因其与环境中事物的互动而增加,且智力随生活经验的扩大而成长。个体能适应环境,就表示其认知结构或图式的功能,可以在同化和顺应之间维持一种动态的心理状态。,平衡(equilibration) 当个体既有图式能轻易同化环境中新知识经验时,在心理上会感到平衡。失衡(disequilibrium) 当个体既有图式不能同化环

9、境中新知识经验时,在心理上就会感到失衡。,(三)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成熟(maturation):有机体的成长,尤其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成熟,为儿童形成新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提供了生理基础。物理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尤其是从对物体发出的动作中获得经验。这种经验有两类:一类是物理经验,指个体作用于物体,获得物体的特性;另一类是逻辑数理经验,它是个体对动作与动作之间关系理解的结果,这类经验来源于动作,而不是来源于物体。,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s):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社会文化传递,即社会环境也会加速或阻碍认知发展。具有

10、自我调节的平衡化过程(equilibration):当儿童用已有的图式不能应对眼前的问题时,就产生了一种不平衡状态,他们很自然会试图通过某些方式来减少这种不平衡,直至达到一种新的平衡,这种恢复平衡的过程称为平衡作用。,主体为什么会对环境因素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每个主体的图式不同。,二、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感知运动阶段(02岁),首先,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Object permanent)其次,开始区分自己和物体,逐渐了解动作与效果之间的关系,

11、获得初步的时空观念。第三,表现出因果性认识的萌芽。,其主要表现为感觉(简单输入)和运动(简单输出)机能的发展。在这阶段,婴儿主要以一种反射(reflexes)或先天的方式进行反应。 婴儿通过外显的行为影响世界,以此来认识世界。 典型表现:开始出现自觉运动思维(拉桌布得到玩具),通过尝试动作获得问题解决的方法。把动作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 客体的永久性,当客体在视野中消失时,仍知道客体的存在。,贝拉吉恩的客体永久性测验图b,开始时有箱子,后来偷偷拿走了,出生到一个月,儿童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外界环境,并且通过反射练习使先天的反射结构更加巩固(如使吮吸奶头的动作变得更有把握),还扩展了原先的

12、反射(如从本能的吸吮扩展到吸吮拇指、玩具,在东西未接触到嘴时就作吸吮动作等)。这一阶段称为反射练习期。,一个月到四、五个月,在先天反射的基础上,儿童通过整合作用,把个别的动作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些新的习惯,如寻找声源,用眼睛追随运动的物体。这一阶段称为习惯动作时期。,48个月,婴儿偶然发现,除了自己的身体外,还能使物体变得有趣,如挤压一只橡胶的小鸭子,让它发出嘎嘎声。这些新的图式被称为二级循环反应。由于这些动作能够带给婴儿乐趣,所以被不断重复。根据皮亚杰的观点,48个月的婴儿对外界物体突然产生兴趣,可以表明他们已经开始能把自己和周围环境中的可控物体区分开来了。,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

13、nal stage,27岁)婴儿只能通过实际的操作物体才能学习和理解外部世界,而学前儿童由于语言的发展,已能运用符号在头脑中表征事物,然而,他们的思维仍是相当原始的。,基本特征,儿童能够利用表征(心理表象、图画、词汇、姿态)而不仅仅是动作来思考客体和事件。这时思维受自我中心化的限制,即专注于直觉状态,依赖于外表,并显得绝对化、刻板化,缺乏灵活性。,什么是运算,皮亚杰所说的运算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而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是指一种内化了的动作,即能在头脑中进行的思维活动。,皮亚杰发现,年幼儿童不能理解守恒(conservation)原理。,守恒:指物体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起

14、了变化,但个体认识到物体的量(或内部性质)并未改变。途径:同一性、补偿性、可逆性,皮亚杰守恒任务的经典实验,主要认知特点,自我中心(egocentrism)不可逆性直觉性泛灵论(Animism)现象学因果性(Phenomenalistic Causality) 指若两件事情连续发生,儿童会认为第一件事情是引起第二件事情的原因。自我中心言语,自我中心现象,指儿童往往只能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协调。,自我中心三山实验,泛灵论,儿童认为运动的、但本身无生命的物体是具有生命的,有动机和意愿。花儿开了是因为它喜欢小朋友原因:自我投射,不能很好地区分心理的、物理

15、的现象这个孩子性格开朗、活泼,平时在幼儿园里很受小朋友的喜欢。因此,在她的绘画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张笑脸,太阳、花、草、云都在笑,这样的幼儿很可能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这就是皮亚杰“泛灵论”的看法,整个世界充满阳光。,自我中心言语,受自我中心思维影响,儿童往往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来说话 分为三个阶段(或三种表现形式): 重复:感受说话的愉悦 独白:帮助自己进行思维,伴随或强化儿童的思维、 动作 集体独白:一个孩子的说话似乎刺激了另一个孩子的言语,但事实上他们都是各说各的,互不相干。,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712岁)儿童的思维具有如下之特征

16、:1 类包含2 序列和传递推理序列:把很多根小棍按长度排序传递推理:小明比小强高,小亮比小强矮,小明比小亮高。3 守恒4 自我中心(self-centration)和去自我中心(decentration),基本原理:空间距离改变,数目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A A B B问儿童:两排珠子一样多?不一样多? “B行多(不守恒)” “一样多(守恒)”,数目守恒(6-7岁),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 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 A与B一样大小 B球变了 A B A B 问儿童:两个球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 “B更大” (不守恒) “一样大” (守恒),物质守

17、恒(7-8岁),长度守恒(7-8岁),基本原理:不管一根线段或棒在形状或空间安排上有何变化,长度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A A B B问儿童:两根棒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 “B更长”或“A更长”(不守恒) “一样长” (守恒),基本原理:不管一个图形分成几部分,它们总体的表面积不变 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 A B 问儿童:两张图上的表面积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 “B更大” (不守恒) “一样大” (守恒),面积守恒(8-9岁),重量守恒(9-10岁),基本原理:不管形状如何改变,客体的重量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 A 两块叠在一起 B 两块分放两边 问儿

18、童:两堆东西是一样重,还是不一样重? “A更重” (不守恒) “一样重” (守恒),基本原理:不管放入水中的东西形状如何改变,杯中水的体积不变 向儿童呈现() 向儿童呈现() 两颗球放入杯中,杯中水的数 将橡皮泥球B改变形状, 量是一样的,儿童看到水平面 准备放入水中 上升到一样的高度。 A B A B 问儿童:若将B放入杯子中,水平面会高出A杯?一样高?低于A杯? “高一些”或“低一些” (不守恒) “一样高” (守恒),体积守恒(12-13岁),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11岁到成人)儿童的思维特征: 1、能形成关于抽象事物与具体事物的心理表象并对这些

19、表象进行操作。 2、能认识到二级关系(second-order relation),或者说关系之间的关系。如猫狗之间哪方面的相似点在知更鸟和麻雀之间也具备? 3、已具备抽象思维能力。 4、能进行系统地思维。,维果茨基的发展观,维果茨基(L.S. Vygotsky 1896-1934),维果茨基的生平,维果茨基(L.S. Vygotsky 1896-1934)出生在莫斯科,是一位犹太人,父亲是银行管理人员,母亲是教师。1917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和沙尼亚夫斯基大学历史-哲学系,他原来的主要兴趣是文学,后来转而从事心理学研究。他先后工作于莫斯科实验心理学研究所、缺陷研究所、莫斯科心理学研究所,

20、并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哈尔科夫等城市的高等院校讲授心理学。1934年,维果茨基38岁时死于肺结核。,维果茨基的主要思想,维果茨基虽然一生短暂,但著述甚多,在仅有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他系统地陈述他的观点。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创立了著名的社会历史文化学派,被公认为当代社会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理论的先驱。维果茨基毕生研究心理发展问题,重点是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生与发展,强调人类文化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强调语言、实践活动对心理发展的意义,并重视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提出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和通过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思想。,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1、社会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受社会文

21、化历史发展以及社会规律制约的。两类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它们分别依赖于生物进化和人类发展的历史。两种工具:物质生产工具和精神生产工具,后者也即心理工具,是指人类社会特有的语言与符号,它使人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上升到高级心理机能。,2、心理发展观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之下,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掌握对高级心理机能起中介作用的工具语言、符号,以语言为中介,在各种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高级心理机能的过程。,3、内化说儿童心理发展是其高级心理机能本身不断内化的结果。内化是指儿童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将外部的人类经验不断转化为自我头脑中内部活动的过程。

22、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维果茨基强调:(1)心理机能的发展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2)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从而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3)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二、教育与发展的关系,1、最近发展区,(二)教学与发展1、教学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头;通过教学促进儿童的发展。2、尽量组织、安排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是促进儿童在最近发展区内发展的最有效的方式。3、提倡支架式教学、交互式教学与认知学徒制等教学形式。,支架式教学: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合作学习:三种方式(1)

23、拼图式教学:重视小组内部的相互依赖。将小组的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一名成员,成员在学习后成了各自那一部分的“专家”,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教学。(2)相互提问:指学生两人或三人一组相互提问教师讲授的内容或自学的内容,并回答。(3)脚本化合作:一种成对学习方法,两个学生轮流承担总结学习内容和评论总结的任务。几乎所有的学习任务都可以采用这种学习方式。,比较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的儿童发展心理学思想,一、儿童言语的发展通过观察学前儿童的日常活动,你就会发现他们在游戏或探索周围事物的时候,经常会大声地自言自语。如:一天,一个五岁的小孩在玩拼图,他说:”那红色的块呢?我需要一块红的,现在我有一块蓝的,不,它不合适,

24、让它在这里试试。”皮亚杰称这种言语为自我中心言语(egocentrism speech),它反映了前运算阶段儿童不能想象到别人的观点。所以,皮亚杰说:儿童经常自言自语,不介意别人是否理解。无论发生什么事,他们都运用这种方式进行自己的思维。他认为认知成熟和某种社会经验最终会导致自我中心言语的消失。,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分歧,维果茨基强烈反对皮亚杰“儿童言语是自我中心的、非社会的”论断。他认为儿童自言自语是为了自我指导和自我指向,因为语言帮助儿童考虑自己的行为并选择行动过程,他认为这是高级心理机能(包括持久注意,长时记忆,分类,计划,问题解决和自我思考)的基础。随着儿童的成长,活动任务变得越来越容易

25、,他们的自我指向语言逐渐消失,而内化成一种内部言语,也就是我们每天在思考和行动时使用的一种和自己的对话。,在过去20年中,人们做了大量研究,试图从两大理论中决定取舍。几乎所有的发现都支持维果茨基。现在人们一致认为,儿童的自言自语是一种个人言语,而不是自我中心言语。研究发现,当面临困难任务,在出了错或不知怎样继续做时,儿童会更多地使用自言自语。维果茨基预测:随着年龄的变化,自言自语会逐渐消失,出声的言语转化为一种无声言语或轻微的嘴唇运动。在困难任务下运用自言自语较多的儿童,比沉默寡言的儿童注意力更集中,更投入,成绩进步更快。,二、认知的起源如果说自言自语是认知发展的主要动力,那么,它是从哪来的呢

26、?维果茨基认为,所有的高级心理机能都起源于社会相互作用。维果茨基强调认知的社会起源,这是他和皮亚杰最主要的意见分歧。通过和社会中更加成熟的人一起活动,儿童开始支配自己的行为,开始运用一种在本民族文化中有意义的方式进行思考。当儿童和成熟的搭档交谈时,他们会把这些对话语言内化成自己的个人言语的一部分,并用类似的方式组织自己的语言。,维果茨基是马克思主义的环境决定论 .皮亚杰是交互决定论 .,三、知识的建构按照皮亚杰的理论,认识的最重要源泉是儿童本身,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他们是自发的探索者,他们形成自己的思想并加以检验。但是,皮亚杰强调知识的个体建构,知识是个体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环境的探索

27、建构起来的。维果茨基也认为儿童是积极的求知者,但他不把儿童看成单一的自然人,他认为儿童和社会环境共同导致了认知发展。他认为,一旦婴儿学会了感情表达,特别是能借助言语进行表达之后,他们参与社会交流的能力就得到迅速发展。其基本的感情能力就会转化成一种人类的独特的高级认知过程。所以,维果茨基是社会建构论者,强调知识的社会建构。,四、教学与认知发展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必须先于教学,儿童只有处于特定的阶段,才能掌握某些概念。维果斯基认为,发展与教学相互影响,甚至教学要先于发展。因而,维果茨基强调教学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教育上,皮亚杰和维果茨基都主张为受教育者提供机会,都承认个体差异。但是,

28、维果茨基式的教学不强调自我启蒙发现,而重视合作。同伴的合作也可以促进协同学习,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学设疑,在诗歌欣赏课上,李老师正在讲解诗词中所采用的象征手法。考虑到许多5年级的学生不能理解“何谓象征手法”这一抽象概念,为测试学生的理解水平,李老师问:“象征是什么”。 “象征就是,比如,好象”,有学生说。 “象征就是一个东西代表另一个东西”,还有学生说。 大多数学生仍茫然不解,李老师则举例说,“我是在说一种象征,比如戒指是结婚的象征,心形是爱的象征,或者” 有学生插话说:“五星红旗象征国家”,“绿色象征和平”,“鸽子也象征和平” “小林,奥运会的五个圈象征什么呢?”李老师问。“象征象征。”小林还是不明白“象征”是指什么。,如果你是李老师:从学生的这些反应中,你对儿童的思维有何了解?你将如何安排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为了使你的教学与学生的思维水平相匹配,你将如何“倾听”学生的思维?如何让学生对象征手法有具体的体验?如果学生的发展水平还没达到教学内容的要求,你将怎样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