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行役诗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22638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羁旅行役诗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羁旅行役诗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羁旅行役诗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羁旅行役诗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羁旅行役诗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羁旅行役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羁旅行役诗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于右任的著名爱国诗作望故乡发表于1964年11月10日。后于右任先生在台北谢世。晚年在中国台湾的于右任先生非常渴望叶落归根,但终未能如愿。浅浅的海峡,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 晚年羁留台湾,于右任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故土之思、黍离之悲,所以才有望故乡这刻骨铭心之作。1962年1月24日于右任先生写下了感情真挚沉郁的诗作望故乡。这是他眷恋大陆家乡所写的哀歌,其中怀乡思国之情溢于言表,是一首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2,明月何时照我还 羁旅行役诗鉴赏,.,3,教学目标:1、了解羁旅行役诗的特点和写作技巧2、掌握鉴赏羁旅行役诗的情感和常用手法,.,4,羁旅行役诗概述 古代有的诗人

2、,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 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5,关于羁旅行役诗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常用诗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乡、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所以,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乡情、乡思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6,知识梳理,1、羁旅行役诗常见思想情感,感情1: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寂寞艰辛,孤独伤感。羁旅愁思,.,7,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羁旅愁思,.,8,感情2:表现对家乡或家人的思念之情。,乡思 李觏 g

3、u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绮窗指雕刻花纹的窗子。,思念家乡,.,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思念亲友,.,10,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征人思乡,.,11,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枝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闺中怀人,.,12,感情3:抒发身世漂泊、壮志未酬的仕途失意。,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

4、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13,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槲h常绿小灌木枳zh 凫(f)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黎明起身,套子驾车铃声叮当。踏上征途,游子不禁思念故乡。残月高挂,村野客店传来声声鸡叫;板桥清霜,先行客人留下行行足迹。槲树枯叶,飘落山路;枳树白花,映亮店墙,触景伤情。不由想起夜回长安的梦境。野鸭大雁,早已挤满堤岸曲折的湖塘。,.,14,感情4:反映国家离乱、山河沦丧以及人民的的苦难生活。,杜甫春

5、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5,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16,羁旅行役诗中的常见意象,月亮 对月思亲,常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丁香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煜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芭蕉 常表达孤独忧愁的离情别绪。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

6、雨梧桐叶落时。,.,17,杜鹃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鹧鸪 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予) ,山深闻鹧鸪。乌鸦 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猿啼 在诗歌中常象征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18,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

7、水。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怀之感。赵嘏长安秋望: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也用来指代书信、音讯。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高楼 借人在楼上或登楼远眺表现思乡之情。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19,青鸟 青鸟是传书的信使。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莼羹鲈脍 chn gng l kui 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指家乡风味,借指思乡之情。辛弃疾泌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沙鸥 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

8、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白云 见月怀人,望云思友,是古代诗词中常表现的情感。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白云也往往同隐者联系在一起,白云自由不羁,洁白无瑕,是隐者品格的最好象征。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20,意象三字经: 夕阳外,暮霭里,月光明,秋风起,杨柳色,春草绿,梧桐树,芭蕉雨,鹧鸪鸣,子规啼,雁南飞,宿鸟归,倚高楼,浮云飘,凭栏处,萧声咽,碧云天,黄叶地,暮钟响,流水长,驿馆里,孤灯下,茅店月,板桥霜,长亭外,古道边,杨花落,笛声残 ,.,21,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

9、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日暮,.,22,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鸿雁、明月、家书,.,23,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子规,.,24,余干旅舍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捣衣,.,25,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26,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

10、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感时生情情景交融,除夕,.,27,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寒食,.,28,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29,羁旅行役诗的分析方法,了解诗人的历史和境遇因何羁旅?(宦游不归,贬官异地;战乱频仍,久戍边关;漂泊在外,逢年过节,山长水阔)(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抓住诗人选用的意象、构筑的图景、营造的意境(抓关键句、抓住意象 )。鉴赏表达技巧如此的思想情感如何表达?(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弄清诗人所思所想,从而理解诗

11、中寄寓的复杂感情。(感悟情感),.,30,羁旅行役诗的分析方法,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2、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3、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 4、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31,羁旅行役诗中的常见表达技巧,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抒情角度从已入笔、从对方入笔。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32,羁旅行役诗中的常见表达技巧,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

12、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33,羁旅行役诗中的常见表达技巧,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老妻写得娇美动人,也衬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凄恻动人。,.,34,1.常用的抒情手法: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2.描写手法: 衬托(乐景衬哀情),虚实结合3.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

13、夸张。4.构思技巧: 对比,以景结情,抑扬。,知识梳理4.,.,35,鉴赏羁旅诗角度归纳,1.挖掘关键信息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这是鉴赏的切入点。,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高适的除夜作等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36,2、留心景物意象 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 “望月怀远”,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鸿雁传书”,韦应物闻雁和赵嘏的寒塘; “折柳送别”,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杜鹃啼血”,晏几道的鹧鸪天。,.,37,3、注

14、意常见手法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38,侧面落笔。 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而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39,刀快了,砍柴去!,

15、.,40,练习1:阅读唐诗,回答问题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 昱 y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注:旅次-指旅途中住宿 问题: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整首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抒发的情感是什么?,.,41,练习1:参考答案: 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中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眼前旅途之景,虚写归乡之梦。 江水漫流,寒意侵人,月下竹影纷乱,反映了诗人的心绪不宁。写出了身在异乡的凄凉与因思乡而心烦意乱。 写“归梦”,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思乡之深、之切。,.,42,江 楼 感 旧( 赵嘏 )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

16、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1)一三两句用“同来”与“独上”相照应, 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答:表达了诗人怀念和寂寞惆怅的情怀。,练习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2)二句“月光如水水如天”都用了哪些 手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答:比喻、以动衬静。 描写了江楼下如水的月光照临波光荡漾的江面那种浩渺恬静的景色。,.,43,鹧鸪天室人降日 以此奉寄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tun lun夜煮茶。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练习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4,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

17、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练习3: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45,练习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46,

18、练习4:参考答案,答案:(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答案:(2)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的人,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语言朴实无华。,(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47,课后巩固练习,.,48,课后巩固1,梦中作 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

19、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注】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酒阑:酒尽。问题:(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分)(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分),.,49,巩固练习1参考答案,(1)表现了: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一句一个场景;拟景写情,情景交融;对仗十分工巧。,.,50,课后巩固2,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

20、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注释:快哉亭,位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东南角城隅之上,苏轼知徐州时题名“快哉”。刹,寺庙。黄华,菊花。,.,51,巩固练习2参考答案:(1)不同:登高中,久客他乡、艰难穷困、愁苦衰老,使诗人心灰意冷,本想借酒浇愁,却偏偏因病不能喝酒,这反而更增添了愁烦。本诗中,诗人因为贬谪之意太浓,乡愁太深、太重,挥之不去,即使病后初愈,仍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问题:(1)同是多病之身,杜甫登高中是“潦倒新停浊酒杯”,而贺铸却“把酒不知厌”,结合所学知识,试简要分析二者的异同。(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析颈联“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参考答案:(2)诗人

21、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暮霭之中,夕照飞红,鸦归古刹,草入荒城,渲染了一片萧瑟、凄冷的意境,寄托了作者落拓不遇的身世之感,抒发了怀乡思归之情。,.,52,课后巩固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落地长安 常建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杂诗 无名氏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问题:(1)这两首诗字句相似,音韵相近,而所抒之情却不尽相同。请你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两首诗所抒感情的异同。(2)请赏析“一树梨花一溪月”中“溪”字的表达效果。,.,53,巩固练习3参考答案,(1) 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主人公的旅思乡愁, 但常诗的感情更倾向于落第之后羁留帝京的失落、羞愧和沮丧。这从“耻作”“恐逢”两句可以看出。杂诗不涉及具体情事,但表现的乡情乡愁更苦涩难堪,更深更细更普遍更富于感染力,能在更大范围内引起共鸣。(2)“溪”字作用有三:以“溪”;“溪”本是;溪水是流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