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验光配镜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培训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24273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4.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验光配镜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儿童验光配镜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培训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儿童验光配镜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培训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儿童验光配镜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培训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儿童验光配镜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培训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验光配镜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培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验光配镜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培训ppt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童验光配镜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1,主要内容,儿童眼的屈光学特点儿童验光配镜的基本流程儿童验光配镜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2,眼前后轴长度(年龄、长度)角膜屈光度(年龄、屈光度)前房深度(年龄、深度)晶体厚度(年龄、厚度)屈光指数(年龄、屈光指数),屈光要素与年龄,3,各年龄段屈光性质,46岁 +2.00D79岁+1.07D1012岁+0.28D对小儿而言,正视眼并不是其正常屈光状态,4,儿童屈光状态的发展预测,5,儿童屈光状态的正视化发展,屈光发育的总趋势是正视化出生远视浅度远视正视部分人成近视(有报道远视是先增长再减低)正视化后果各屈光因素精良配合:正视眼 发育不足:远视眼发育过度:近视眼

2、,散光构成比例较成人高且多为顺规散光,6,不同年龄儿童的最佳矫正远视力参考值,23月0.010.0245月0.020.0568月0.060.10912月0.100.15 1岁0.200.25 2岁 0.5 3岁 0.7 4岁 0.8 5岁 1.0,各年龄段最佳矫正远视力,7,小结,屈光状态从轻度远视向正视化发展部分伴随轻度散光(通常是顺规散光)不同年龄段生理性远视值不同视力随年龄而增长各年龄段最佳矫正远视力的正常、低常、超常标准不一,并非都能矫正到1.0或以上调节与集合状态与成人有别,儿童屈光状态与视力特点,8,主要内容,儿童眼的屈光学特点儿童验光配镜的基本流程儿童验光配镜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3、,9,视觉功能筛查,正常,定期体检,异常,眼科、视光复查,正常,屈光异常,睫状肌麻痹验光,无异常,复查、验光,瞳孔恢复,异常,确诊,眼病,眼病治疗,单纯眼病,确定、调整治疗方案,单纯眼病,配镜并治疗,治愈,10,主要内容,儿童眼的屈光学特点儿童验光配镜的基本流程儿童验光配镜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11,一、视觉功能筛查,视力屈光筛查眼位与眼球运动眼常规检查立体视检查,12,1、视力,2周岁以下儿童视动性眼震选择性注视遮盖厌恶试验三棱镜法,2周岁3周岁 视动性眼震 选择性注视 遮盖厌恶试验 图表视力表,3周岁以上 图形视力表 标准对数视力表,注:视力检查与儿童配合度密切相关但需按照视力检查标准检查

4、,13,视动性眼震,操作方法:1、检查距离:30cm2、慢慢转动条栅观察幼儿眼球是否发生眼动性眼震3、如有说明视力基本正常,此法不能确定视力敏锐度4、其检查依赖于婴儿的注意力、兴趣及眼球运动功能,14,选择性注视,操作方法:1、检查距离:30cm2、在两个观察口后分别插入白纸和条栅视标,让儿童注视3、有视力的幼儿会选择注视条栅4、从粗到细更换卡片至能引起儿童注意的最细条栅5、卡片后方对应着幼儿的视力,15,遮盖厌恶试验,操作方法:1、让幼儿注视感兴趣的物体,用手掌遮盖单眼观察反应。2、交替遮盖单眼,如果有相同的反抗,则说明两眼视力相当且具有良好发展的双眼视觉。3、如交替遮盖单眼,反应不同,则反

5、抗时未遮盖眼视力较差。,16,三棱镜法,操作方法:1、单眼前放置10 15底向下三棱镜,观察两眼反应2、若镜片后眼球上转则为持续性注视,17,3、再将棱镜放置另一眼前,若也能上转注视,则说明两眼视力相等4、若不能则遮盖未加镜片眼,强迫该眼注视5、去除遮盖,若能持续注视5秒以上或眨眼后仍注视则为持续注视6、若持续两秒以下,或眨眼后不能注视则为非持续注视7、非持续性注视分为注视能持续到眨眼或眨眼后不再能注视,说明患者有轻度弱视注视能持续2秒左右,说明患者有明显弱视如果注视不能持续,说明此眼有重度弱视,18,标准对数视力表,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

6、9 5.00.1 0.12 0.15 0.2 0.25 0.3 0.4 0.5 0.6 0.8 1.0 . 7.27x1.259x1.259 7.27x1.259 7.27,19,图形视力表,20,2岁 0.4 3岁 0.5 45岁 0.6 67岁 0.8 7岁以上 1.0任何年龄两眼视力相差不大于两行,常用不同年龄儿童正常远视力标准(单眼裸眼视力下限),21,2、屈光度,7周岁以下儿童多半使用屈光度筛查仪7周岁以上可以使用电脑验光仪筛查,22,常用不同年龄儿童正常屈光度标准,远视度 35岁 +2.50DS或以下 56岁 +2.00DS或以下 67岁 +1.50DS或以下 散光度 正轴散光1.

7、50DC或以下 斜轴散光1.00DC或以下 任何程度的近视者视为不正常 屈光参差(球镜或柱镜)不大于1.50D,23,3、眼位与眼球运动,首先用角膜映光法联合交替遮盖检查眼位和斜视度其次用去遮盖法判断隐性斜视再次用遮盖法判断显性斜视,24,角膜映光法,1、令患者双眼注视33cm处笔灯;2、观察角膜映光点位置检查有无显斜视;3、角膜映光点位于瞳孔中央记录角膜映光正位;4、角膜映光点位于鼻侧为外斜、颞侧为内斜瞳孔缘约15斜视角瞳孔缘至角膜缘中间约30斜视角角膜缘约45斜视角每偏1mm约7斜视角,25,角膜映光试验,外斜视1015,外斜视2530,外斜视4045,26,交替遮盖法查斜视首先用交替遮盖

8、判断是否斜视,但无法区分是显性或隐性交替遮盖法观察的是去遮盖后的那只眼,27,内斜,遮盖右眼,遮盖左眼,出现右眼拿开遮盖后自内向中转动,右眼,左眼,再次遮盖右眼,出现左眼拿开遮盖后自内向中转动,28,外斜,遮盖右眼,遮盖左眼,出现右眼拿开遮盖后自外向中转动,右眼,左眼,再次遮盖右眼,出现左眼拿开遮盖后自外向中转动,29,上斜,遮盖右眼,遮盖左眼,出现右眼拿开遮盖后自上向中转动,右眼,左眼,再次遮盖右眼,出现左眼拿开遮盖后自下向中转动,30,交替性上斜,遮盖右眼,遮盖左眼,出现右眼拿开遮盖后自上向中转动,右眼,左眼,再次遮盖右眼,出现左眼拿开遮盖后自上向中转动,31,旋转性斜视,遮盖右眼,遮盖左

9、眼,右眼,左眼,内旋转斜视,外旋转斜视,遮盖右眼,内旋转斜视,外旋转斜视,32,去遮盖法查隐性斜视如果交替遮盖法确定无斜视则不需要做遮盖和去遮盖试验如果交替遮盖法确定有斜视,再区分隐性还是显性去遮盖法观察的是去遮盖后的那只眼,33,内隐斜,遮盖右眼,右眼,左眼,去遮盖后,出现右眼自内向中转动,34,遮盖左眼,右眼,左眼,去遮盖后,出现左眼自内向中转动,35,外隐斜,遮盖右眼,去遮盖后,出现右眼自外向中转动,右眼,左眼,36,遮盖左眼,去遮盖后,左眼自外向中转动,右眼,左眼,37,上隐斜,遮盖右眼,去遮盖后,右眼自上向中转动,右眼,左眼,38,遮盖左眼,去遮盖后,左眼自下向中转动,右眼,左眼,3

10、9,旋转性隐斜,遮盖右眼,去遮盖后,右眼自外向内旋转为外旋隐斜,自内向外旋转为内旋隐斜,右眼,左眼,内旋转隐斜,外旋转隐斜,40,遮盖法查显性斜视如果去遮盖试验发现被遮眼未动,则再用遮盖法检查遮盖法观察的是未遮盖的那只眼,41,内斜视,遮盖一眼,右眼,左眼,未遮盖眼出现自内向中转动,42,外斜视,遮盖一眼,未遮盖眼出现自外向中转动,右眼,左眼,43,上斜视,遮盖一眼,未遮盖眼自上向中转动,右眼,左眼,44,旋转性斜视,遮盖一眼,未遮盖眼自外向内旋转为外旋转斜视,自内向外旋转为内旋转斜视,右眼,左眼,内旋转斜视,外旋转斜视,45,眼球运动的检查方法与标准,46,分九个眼位观察内转时瞳孔缘与上下泪

11、小点连线相切外转时角膜外缘与外眦相切上转时角膜下缘与内外眦连线相切下转时角膜上缘与内外眦连线相切,内转,外转,上转,下转,47,常用眼位与眼球运动的正常标准,不影响双眼视的隐性斜视视为正常 任何性质的显性斜视都视为不正常 眼球运动受限都视为不正常,48,二、视觉功能复查,视力(同筛查)屈光检查(筛查仪、电脑验光仪、检影)眼位与眼球运动(角膜映光、遮盖法、马氏杆等)眼常规检查(裂隙灯、眼底镜)注视性质双眼视功能检查(同视机),49,三、睫状肌麻痹验光与注意事项,不同年龄散瞳验光的间隔周期6岁 -1年复查可不需再次散瞳验光,50,散瞳药物7周岁以下使用1%硫酸阿托品眼膏或凝胶散瞳7周岁以上有内斜仍

12、需用阿托品散瞳7周岁以上无内斜可以使用0.5%托吡卡胺或复方托吡卡按(美多丽)快速散瞳阿托品眼膏使用方法:用量(米粒大小/眼)无内斜视可选用3次/天3天或2次/天5天有内斜视需用3次/天5天或2次/天7天,51,托吡卡胺或美多丽用法用量为一滴/眼,每510分钟点一次,一般共点56次,但因是液体,需注意散瞳效果,可调整点药次数。,52,散瞳检影阿托品点完后第二天检影,留检影光度,三周后复验托吡卡胺或美多丽瞳孔散大后直接检影,留检影光度,次日复验,53,四、验光复查与注意事项,阿托品散瞳检影后,恢复期为三周,三周后复验小瞳试片光度。快散次日复查。以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验光光度。瞳孔恢复正常后重新

13、检查裸眼视力,部分患儿裸眼视力正常,屈光度如果也正常则无需配镜治疗。如裸眼视力略低于正常标准,且屈光度在正常范围内可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复查决定是否配镜治疗。如裸眼视力低于正常,但矫正视力较好,即便屈光度在正常范围内也需配镜治疗。,54,考虑矫正视力与眼位确定配镜光度。无内斜视患者,一般在散瞳检影光度基础上扣除生理性调节试片至最好视力进行配镜如有内斜视,则需全矫戴镜,且需定期复查视力、眼位,防止调节麻痹或出现外斜视或外隐斜,复查时如出现外斜或外隐斜应及时更换眼镜,55,儿童生理性远视,4 5岁约+1.75 +2.50D6 7岁约+1.00 +2.00D,56,对于无内斜视的中高度远视患者也可以不等

14、复查,散瞳后直接扣除+1.00 +2.00DS配镜,不等瞳孔恢复即戴镜容易适应。部分患者瞳孔恢复后试片视力较差,此时仍然以准确光度配镜,不可单纯以视力确定光度。,57,六、确定、调整治疗方案,儿童要根据不同病症情况在坚持戴镜情况下同时进行相关治疗。例:弱视患儿配合遮盖、压抑、视刺激疗法及相关训练方法治疗复查:复查间隔时间应遵医嘱复查视力进展、屈光度变化情况、眼位情况如视力降低、屈光度变化或眼位变化需及时更换眼镜例视力降低需重新验光,远视度降低需更换眼镜;远视出现外隐斜需降低远视度换镜,58,其他治疗方法调整:根据视力变化情况调整遮盖剂量调整视力训练方案例:随远视力提高,相应提高训练难度和精细度

15、弱视的治愈标准不是单眼视力恢复到1.0,而是建立正常的双眼视弱视治疗一般治愈后随访三年,防止复发,59,儿童斜视的验光配镜原则及注意事项,60,隐斜视,隐斜视无症状的可不处理出现症状,合并屈光不正内隐斜视合并远视,全矫,必要时联合采用三棱镜合并近视,适当低矫,必要时联合采用三棱镜合并散光,则应充分矫正外隐斜视合并远视,低矫,尽量不给予三棱镜,若实有必要,仅给予斜视度的1/4合并近视,适当足矫,必要时联合采用三棱镜,若实有必要,仅给予斜视度的1/4合并散光,则应充分矫正,61,间歇性外斜,中高度远视者给该年龄最佳视力的最低度低度远视者(矫正视力与裸眼视力多相同)可以不给镜近视者足度矫正,62,陈

16、旧性麻痹斜视,注视正前和左右15范围内正位者,按正位眼给镜注视正前及左右15,有残余斜视且有正常视网膜对应的,除照正位眼给镜外,应加适度三棱镜(内斜底向外,外斜底向内)消除复视,63,水平斜视,外斜视合并远视者,尽可能低矫,但儿童也应考虑视力因素合并近视者,尽可能足矫外斜视(斜视度)看近大于看远者,低AC/A外斜视患者,可以试戴双光眼镜或多焦点眼镜。但看近增加调节,容易导致视疲劳,64,内斜视合并远视斜视度看近大于看远,高AC/A内斜视采用双光镜,下加度数与AC/A相关。内斜手术矫正不足的给过矫约+1.00D光学治疗并观察外斜手术过矫的内斜,看近斜视角看远者略过矫,65,微小斜视伴有屈光参差者

17、,应矫正屈光参差,减少像不等,必要时配角膜接触镜或通过改变镜眼距、镜片前表面屈光度或镜片厚度等减少双眼屈光参差,此外,应加同视机脱抑制及遮盖等治疗特殊类型斜视矫正至正位后,给镜同正位眼,66,屈光参差给镜原则,婴幼至学龄正位眼屈光参差+3.00D的,足矫婴幼至学龄正位眼有屈光参差型弱视的,无论屈光参差大小,弱视眼给足, 散光按原则足矫像不等在耐受阈内按正位眼给像不等超过耐受程度的,以能耐受的最高屈光参差配镜,67,有间歇外斜或外隐斜的轻中度近视眼按检影度给足,一次不接受的分次给足。小儿早发近视眼度数较深的同原发后天性近视眼给镜,注意保留眼轴、角膜曲率及眼压等资料并建档案,开方应告诉家长,患儿是

18、病理性近视眼可能性大,应定期复诊。,68,儿童弱视的验光配镜原则及注意事项,69,弱视的屈光矫正,无论斜视、屈光不正或者屈光参差性弱视多有屈光不正准确矫正屈光不正对治疗弱视至关重要,70,伴有内斜视者:远视应全部矫正不伴内斜视者:意见不一欠矫:为了尽快让病人接受眼镜,获得满意的远视力,避免发生外斜视全矫:弱视眼的调节力不足,弱视越深,调节力越差。因此伴有弱视的远视性屈光不正应全矫,斜视性弱视的屈光矫正,71,其它类型弱视的屈光矫正,远视性屈光不正应全矫全矫者弱视眼视力恢复正常较欠矫者所需时间短屈光参差性弱视应尽可能全矫,给视觉发育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72,我国现在弱视的患病率是3%-5%,8岁之前是治疗的最好时机,但因为弱视相对的难发现所以很多家长忽视了孩子的眼睛健康,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73,谢谢!,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