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之——17、阳跷脉、阴跷脉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24414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PPTX 页数:66 大小:3.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经络之——17、阳跷脉、阴跷脉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中医经络之——17、阳跷脉、阴跷脉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中医经络之——17、阳跷脉、阴跷脉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中医经络之——17、阳跷脉、阴跷脉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中医经络之——17、阳跷脉、阴跷脉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经络之——17、阳跷脉、阴跷脉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经络之——17、阳跷脉、阴跷脉课件.pptx(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络腧穴各论,奇 经 八 脉,-之阳跷脉、阴跷脉,阳跷脉、阴跷脉,跷,“举足行高”,跷脉起于跟中; 跷,“活动敏捷”的意思, 跷脉主肢体运动,阳跷脉、阴跷脉,跷脉的功能主要为“司目之开阖”和主肢体运动。灵枢脉度言:“跷脉者,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阴、阳跷卖交会于目内眦,阴阳气相并,能共同濡养眼目。当阳跷气盛时,则表现为精神振作,目开而不欲睡;阴跷气盛时,则表现为目合而入睡。即灵枢寒热病所说的:“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也就是说跷脉与人的睡眠,阳跷脉、阴跷脉,关系密切,只有跷脉功能正常,人们才能保持“昼精夜瞑”. 另一方面,跷脉起于足,与人的肢体运动,特别是下肢运动有密切关系

2、。杨上善太素注:“人行健疾,此脉所能,故因名也。”太平圣惠方也说:“言此脉是人行走之机要,动足之所由也,故曰跷脉焉。”,阳 跷 脉,一、循行部位: 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足太阳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上行,经下肢外侧后缘上行至腹部。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眼内角。与足太阳经和阴骄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行与足少阳经会合于项后的风池穴。,阳 跷 脉,阳 跷 脉,阳 跷 脉,【附】奇经八脉考 阳蹻者,足太阳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出于外踝下足太阳申脉穴,当踝后绕跟,以仆参为本,上外踝上三寸,以跗阳为郄,直上循股外廉,循胁后髀,上会手太阳、阳维于臑俞,上行肩外廉,会手阳明于巨骨,会手阳明,少

3、阳于肩髃,上人迎,挟口吻,会于手足阳明,任脉于地仓,同足阳明上而行巨髎、复会任脉于承泣,至目内眦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蹻五脉会于睛明穴,从睛明上行入发际,下耳后,入风池而终,阳 跷 脉,二生理功能: 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同时还有濡养眼目,司眼睑的开合和下肢运动的作用。,阳 跷 脉,三主要临床表现: 腿腹肌削,痿痹无力,下肢阴经弛缓或阳经拘急的足外翻,癫狂、嗜睡或失眠,目内眦赤痛,眼睑下垂或两目开合失司,舌淡,苔白,脉虚。,阳 跷 脉,四病机分析: 阴跷脉、阳跷脉行于下肢,维持下肢正常的生理活动。气血虚衰,跷脉失养则腿腹肌削,屡痹无力,行走欹斜或两足瘛疭;跷脉上行至目内毗,阴

4、跷脉、阳跷脉阴阳失调,则嗜睡或失眠;跷脉虚衰,经脉失养,则司眼睑开合功能失司或眼睑下垂;舌淡,苔白,脉虚为虚弱之象。,阳 跷 脉,五、阳 蹻 脉 常 用 腧 穴(交会腧穴): 本经脉脉共有12个腧穴,起于申脉、仆参、跗阳(足太阳经)、居髎(足少阳经)、臑俞(手太阳经)、肩髃、巨骨(手阳明经)、天髎(手少阳经)、地仓、巨髎、承泣(足阳明经)、止于睛明(足太阳经)。,申脉 Shenmai(别名:鬼路穴,阳跷穴),【定位】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取法】正坐垂足着地或俯卧位,在外踝正下方凹陷处取穴。【特异性】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蹻脉。【功用】清热安神,利腰膝。,申脉 Shenmai(别名:鬼

5、路穴,阳跷穴),【主治病症】 1.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内耳性眩晕,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脑血管病后遗症; 2. 运动系统疾病:腰肌劳损,下肢瘫痪,关节炎,踝关节扭伤。【刺灸法】 刺法:直刺或略向下斜刺0.20.3寸,局部酸胀。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申脉 Shenmai(别名:鬼路穴,阳跷穴),【配穴】 1、配肾俞穴、肝俞穴、百会穴治眩晕。 2、配阳陵泉、足三里,有舒筋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仆参 Pucan,【定位】在足外侧部,外踝后下方,昆仑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取法】正坐垂足着地或俯卧位,在外踝后下方,昆仑直下,当跟骨凹陷处赤白肉际取穴。【功用】舒筋活

6、络,强壮腰膝。,仆参 Pucan,【主治病症】 1. 运动系统疾病:足跟痛,膝关节炎,下肢瘫痪; 2. 其它:尿道炎,癫痫,鼻出血。【刺灸法】 刺法:直刺0.30.5寸,局部酸胀。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仆参 Pucan,【配穴】 配太溪穴治足跟痛。,跗阳 Fuyang,【定位】在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取法】正坐垂足或俯卧位,在足外踝后方,昆仑直上3寸处取穴。【特异性】阳蹻脉之郄穴。【功用】舒筋活络,退热散风,跗阳 Fuyang,【主治病症】 1. 运动系统疾病:急性腰扭伤,下肢瘫痪,腓肠肌痉挛;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头痛等。【刺灸

7、法】 刺法:直刺0.51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足底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跗阳 Fuyang,【配穴】 1、配足三里穴、仆参穴、飞扬穴、复溜穴、完骨穴,有补益气血,润养经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 2、配丰隆穴,有豁痰宁神的作用,主治狂妄行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居髎Juliao,【定位】 在髋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取法】 侧卧位,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之最高点连线的中点处取穴。【特异性】 阳跷、阳维、足少阳之交会穴。,居髎Juliao,【功用】舒筋活络,益肾强健。【主治病症】1.消化系统疾病:阑尾炎,胃痛,下腹痛;2.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8、:睾丸炎,肾炎,膀胱炎;3.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炎,白带多;4.运动系统疾病:腰痛,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诸疾患等。【刺灸法】 刺法:直刺或斜刺1.52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整个髋关节、臀部和腹外侧。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居髎Juliao,【配穴】 1、配环跳、委中治腿风湿痛。 2、配腰夹脊穴环跳、跳跃、风市、阳陵泉、条口、悬钟治中风下肢瘫痪、根性坐骨神经痛、腓总神经麻痹。,臑腧 Naoshu,【定位】 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取法】 正坐垂肩位,上臂内收时,当肩贞直上,肩胛冈下缘取穴。【特异性】 手、足太阳,阳维脉与阳跷脉交会穴。,

9、臑腧 Naoshu,【功用】 舒筋活络,化痰消肿。【主治病症】: 肩周炎,脑血管病后遗症,颈淋巴结结核等。 【刺灸法】 刺法: 直刺或斜刺0.51.5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肩部。 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臑腧 Naoshu,【配穴】 配肩髃、曲池治肩臂疼痛。,肩髃Jiny(LI 15),【标准定位】 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取法】1.将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窝,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本穴; 2.垂肩,当锁骨肩峰端前缘直下约2寸,当骨缝之间,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线上处取穴【特异性】 手阳明、阳跷脉之交会穴。【功用】通经活

10、络,疏散风热。,肩髃Jiny(LI 15),【主治病症】 1.运动系统疾病: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肩周炎; 2.其它:高血压,乳腺炎,荨麻疹。【刺灸法】刺法: 1.透极泉穴,抬臂,向极泉方向进针,深23寸。 2.治岗上肌腱炎时,垂臂,针与穴位下外侧皮肤呈50度夹角,沿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水平方向针刺1.01.5寸,针刺2寸时,可刺入冈上肌。 3.斜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时,向肩内陵、肩 、三角肌等方向分别透针,进针23寸,酸胀感扩散至肩关节周围,或有麻电感向臂部放散。 4.横刺,上肢外展牵制时,可向三角肌方向透刺23寸,臂部酸胀。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515分钟,肩髃Jiny(LI

11、15),【配穴】 1、配肩髎治肩臂疼痛。 2、配肩髎、肩贞、臑俞等主治肩周炎 3、配曲池、外关、合谷主治上肢不遂 4、配足三里治乳癌,巨骨 Jg(LI 16),【定位】 在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取法】 正坐垂肩,在肩端上,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取穴。【特异性】 手阳明、阳跷脉之交会穴。【功用】 通经活络。,巨骨 Jg(LI 16),【主治病症】 1.运动系统疾病: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及肩部软组织损伤; 2.消化系统疾病;吐血,胃出血; 3.其它:颈淋巴结核,高热痉挛,下牙痛。【刺灸法】刺法:1.直刺0.40.6寸,局部酸胀; 2.向外下方斜刺,深约1.01.5寸,肩

12、关节周围酸胀。 3.不可深刺,以免刺入胸腔造成气胸。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巨骨 Jg(LI 16),【配穴】 1、配肩髃,肩髎治肩痛 2、配前谷治臂不能举,天髎 tianliao (SJ 15),【定位】 在肩胛部,肩井穴与曲垣穴的中间,当肩胛骨上角处。【取法】 正坐或俯卧位,于肩胛骨的内上角端取穴。【特异性】 交会穴之一,手足少阳、阳维之会(针灸甲乙经);素问。气府论王注作手足少阳、阳维之会。外台秘要作足少阳、阳维之会,天髎 tianliao (SJ 15),【功用】 祛风除湿,通经止痛。【主治病症】 颈项强痛,缺盆中痛,肩臂痛,胸中烦满,热病无汗,发热恶寒等。 伤

13、科疾病:颈椎病,落枕,冈上肌腱炎,肩背部疼痛。【刺灸法】 刺法: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肩胛部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天髎 tianliao (SJ 15),【配穴】: 配秉风、天宗、清冷渊、臑会治颈肩综合征、上肢不遂。,地仓 Dcng(ST 4),【定位】 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瞳孔。【取法】 正坐或仰卧,眼向前平视,于瞳孔垂线与口角水平线之交点处取穴。【特异性】 跷脉、手、足阳明之交会穴【功用】 祛风止痛,舒筋活络。,地仓 Dcng(ST 4),【主治病症】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 2.其它:口角炎,小儿流涎。【刺灸法

14、】刺法:1.直刺0.2寸,局部胀痛; 2.治面瘫时向颊车方向平刺1.02.5寸; 3.向迎香穴透刺治疗三叉神经痛,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半侧面部,有时出现口角牵掣感。 灸法:温针灸35壮。,地仓 Dcng(ST 4),【配穴】 1、配颊车、巨髎、合谷,有祛风通络活血的作用,主治唇缓不收,齿痛。 2、配颊车、承浆、合谷,有通气滞利机关的作用,主治口噤不开。,巨髎 Jlio(ST 3),【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取法】 正坐或仰卧,目正视,瞳孔直下,与鼻翼下缘平齐处取穴。【特异性】 阳跷、手足阳明之交会穴。【功用】 清热熄风,明目退翳。,巨髎 Jlio(ST 3),【主治

15、病症】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 2.五官科系统疾病:青光眼,近视,白内障,结膜炎,鼻炎,上颌窦炎,牙痛。【刺灸法】刺法:1.直刺0.30.6寸,局部酸胀; 2.向颊车方向透刺治疗面瘫等; 3.针尖向同侧四白穴或瞳子方向透刺,可治疗面瘫、近视等。 灸法: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巨髎 Jlio(ST 3),【配穴】 1、配合谷穴治齿痛; 2、配地仓穴,颊车穴治口歪。,承泣 Chngq(ST 1),【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取法】 正坐位,两目正视,瞳孔之下0.7寸,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取穴。【特异性】 阳跷、任脉、足阳明之交会穴。【

16、功用】散风清热,明目止泪。,承泣 Chngq(ST 1),【主治病症】 1.五官科系统疾病:急慢性结膜炎,近视,远视,散光,青光眼,色盲,夜盲症,睑缘炎,角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白内障,视网膜色素变性,眶下神经痛;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肌痉挛,面神经麻痹。【刺灸法】 刺法:1.直刺0.50.8寸,左手推动眼球向上固定,右手持针沿眶下缘缓慢刺入,不宜提插、捻转,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 2.或平刺0.50.8寸,透向目内眦,局部酸胀,可致流泪。 如果针刺过深或斜刺可刺伤视神经,当深达2寸时可通过神经管刺伤脑,造成严重后果。 灸法:禁灸。,承泣 Chngq(ST 1),【配穴】 1、配风池

17、、睛明,耳尖放血,有疏风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2、配足三里、合谷、攒竹、风池,有补益气血,祛风清热的作用,主治眼胞睑外翻及口眼歪斜。 3、配太阳穴治目赫肿痛。,睛明Jingming(BL 1),【定位】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取法】正坐或仰卧位,在目内眦的外上方陷中取穴。【功用】泄热明目,祛风通络。,睛明Jingming(BL 1),【主治病症】 1. 五官科系统疾病:近视眼,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青光眼,夜盲; 2. 运动系统疾病:腰痛。【刺灸法】 刺法:嘱病人闭目,左手将眼球推向外侧固定,针沿眼眶边缘缓缓刺入0.30.5寸,不宜作大幅度提插、捻转,局部酸胀,针感可扩

18、散至眼球及周围,出针时注意用棉球按压针孔片刻,避免造成内出血。 本穴禁灸。,睛明Jingming(BL 1),【配穴】 1、配球后穴、光明穴治视目不明。 2、配合谷、风池,有清热疏风的作用,主治结膜炎,目痒。 3、配肝俞、光明,有调肝养血的作用,主治夜盲,色盲,近视,散光。,阴 跷 脉,一、循行部位 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足少阴经的照海穴,通过内踝上行,沿大腿的内侧进入前阴部, 沿躯干腹面上行,至胸部人于缺盆,上行于喉结旁足阳明经的人迎穴之前,到达鼻旁,连属眼内角,与足太阳、阳矫脉会合而上行。,阴 跷 脉,阴 跷 脉,阴 跷 脉,【附】奇经八脉考阴蹻者,足少阴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足少阴然谷穴之后,

19、同足少阴循内踝下照海穴,上内踝上二寸,以交信为郄,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至喉咙,交贯冲脉,入鼽内廉,上行属目内眦,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蹻 五脉会于睛明而上行。,阴 跷 脉,二、生理功能控制眼睛的开合和肌肉的运动。阴蹻脉主阴气,司下肢运动。,阴 跷 脉,三、主要临床表现 阴蹻为病,肢体外侧肌肉驰缓而内侧肌肉拘急的足内翻、腿腹肌削,痿痹无力喉痛、嗜睡或失眠,眼睑下垂或两目开合失司,舌淡,苔白,脉虚。,阴 跷 脉,四、病机分析 阴蹻脉、阳跷脉行于下肢,维持下肢正常的生理活动。气血虚衰,跷脉失养则腿腹肌削,屡痹无力,行走欹斜或两足瘛疭;跷脉上行至目内毗,阴跷脉、阳跷脉阴阳失

20、调,则嗜睡或失眠;跷脉虚衰,经脉失养,则司眼睑开合功能失司或眼睑下垂;舌淡,苔白,脉虚为虚弱之象。,阴 跷 脉,五、阴 蹻 脉 常 用 腧 穴(交会腧穴): 照海(足少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阴跷) 交信(阴跷郄;足少阴) 睛明(足太阳),照海 Zhaohai,【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取法】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内踝正下缘之凹陷处取穴【特异性】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蹻脉。【功用】滋阴清热,调经止痛,照海 Zhaohai,【主治病症】 1. 五官科系统疾病:急性扁桃体炎,慢性咽喉炎;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癔病,癫痫,失眠; 3. 妇产科系统疾病: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4.

21、 其它:便秘。【刺灸法】 刺法: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整个踝部。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照海 Zhaohai,【配穴】 1、配合谷、列缺,有滋阴清热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 2、配中极、三阴交主治癃闭; 3、配肾俞、关元、中极、三阴交,有调经活血止带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交信 Jiaoxin,【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太溪直上2寸,复溜前0.5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取法】正坐或仰卧位,在太溪上2寸,当复溜与胫骨内侧面后缘之间处取穴。【特异性】阴蹻脉之郄穴。【功用】益肾调经,调理二便。,交信 Jiaoxin,【主治病症】 1. 妇

22、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收缩不全; 2.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潴留,淋病,睾丸炎; 3. 消化系统疾病:便秘,痢疾; 4. 其它:肠炎,脊髓炎,下肢内侧痛。【刺灸法】 刺法:直刺0.81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足底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交信 Jiaoxin,【配穴】 1、配关元穴、三阴交穴治妇科疾患之月经不调; 2、配太冲穴、血海穴、地机穴治崩漏; 3、配中都穴治疝气; 4、配阴陵泉穴治五淋; 5、配中极穴治癃闭; 6、配关元穴治阴挺。,睛明Jingming,【定位】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取法】正坐或仰卧位,在目内眦的外上方陷中取穴。【功用】泄热明目,祛风通络。,睛明Jingming,【主治病症】 1. 五官科系统疾病:近视眼,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青光眼,夜盲; 2. 运动系统疾病:腰痛。【刺灸法】 刺法:嘱病人闭目,左手将眼球推向外侧固定,针沿眼眶边缘缓缓刺入0.30.5寸,不宜作大幅度提插、捻转,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眼球及周围,出针时注意用棉球按压针孔片刻,避免造成内出血。 本穴禁灸。,睛明Jingming,【配穴】 1、配球后穴、光明穴治视目不明。 2、配合谷、风池,有清热疏风的作用,主治结膜炎,目痒。 3、配肝俞、光明,有调肝养血的作用,主治夜盲,色盲,近视,散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