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倾斜监测实例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24758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物倾斜监测实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建筑物倾斜监测实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建筑物倾斜监测实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建筑物倾斜监测实例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建筑物倾斜监测实例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物倾斜监测实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倾斜监测实例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物的倾斜观测,用测量仪器来测定建筑物的基础和主体结构倾斜变化的工作,称为倾斜观测。,多层和高层建筑物基础倾斜容许值,建筑物的倾斜观测,1一般建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2圆形建(构)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3建筑物基础倾斜观测,一般建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建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应测定建筑物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观测点的偏移值,再根据建筑物的高度,计算建筑物主体的倾斜度,即,式中 i建筑物主体的倾斜度;D建筑物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观测点的偏移值(m);H建筑物的高度(m);倾斜角()。倾斜测量主要是测定建筑物主体的偏移值D。偏移值D的测定一般采用经纬仪投影法。,经纬仪投影法,(1)将经纬仪安置在固定测站上,该

2、测站到建筑物的距离,为建筑物高度的1.5倍以上。瞄准建筑物X墙面上部的观测点M,用盘左、盘右分中投点法,定出下部的观测点N。用同样的方法,在与X墙面垂直的Y墙面上定出上观测点P和下观测点Q。M、N和P、Q即为所设观测标志。,经纬仪投影法,(2)隔一段时间后,在原固定测站上,安置经纬仪,分别瞄准上观测点M和P,用盘左、盘右分中投点法,得到N和Q。如果,N与N、Q与Q不重合,说明建筑物发生了倾斜。,(3)用尺子,量出在X、Y墙面的偏移值A、B,然后用矢量相加的方法,计算出该建筑物的总偏移值D,即:,经纬仪投影法,根据总偏移值D和建筑物的高度H即可计算出其倾斜度i。,圆形建(构)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

3、对圆形建(构)筑物的倾斜观测,是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测定其顶部中心对底部中心的偏移值。,圆形建(构)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1)在烟囱底部横放一根标尺,在标尺中垂线方向上,安置经纬仪,经纬仪到烟囱的距离为烟囱高度的1.5倍。(2)用望远镜将烟囱顶部边缘两点A、A及底部边缘两点B、B分别投到标尺上,得读数为y1、y1及y2、y2。烟囱顶部中心O对底部中心O在y方向上的偏移值y为:,(3)用同样的方法,可测得在x方向上,顶部中心O的偏移值x为:,(4)用矢量相加的方法,计算出顶部中心O对底部中心O的总偏移值D,即,根据总偏移值D和圆形建(构)筑物的高度H即可计算出其倾斜度i。,另外,亦可采用激光

4、铅垂仪或悬吊锤球的方法,直接测定建(构)筑物的倾斜量。,建筑物基础倾斜观测,建筑物的基础倾斜观测一般采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定期测出基础两端点的沉降量差值h,在根据两点间的距离L,即可计算出基础的倾斜度:,对整体刚度较好的建筑物的倾斜观测,亦可采用基础沉降量差值,推算主体偏移值。,用精密水准测量测定建筑物基础两端点的沉降量差值h,在根据建筑物的宽度L和高度H,推算出该建筑物主体的偏移值D,即,中央彩电发射塔倾斜与日照变形观测,建筑物的裂缝观测,当建筑物出现裂缝之后,应及时进行裂缝观测,常用的裂缝观测方法有两种。1石膏板标志2白铁皮标志,石膏板标志,用厚10mm,宽约5080mm的石膏板(长度视

5、裂缝大小而定),固定在裂缝的两侧。当裂缝继续发展时,石膏板也随之开裂,从而观察裂缝继续发展的情况。,白铁皮标志,(1)用两块白铁皮,一片取150mm150mm的正方形,固定在裂缝的一侧。(2)另一片为50mm200mm的矩形,固定在裂缝的另一侧,使两块白铁皮的边缘相互平行,并使其中的一部分重叠。(3)在两块白铁皮的表面,涂上红色油漆。(4)如果裂缝继续发展,两块白铁皮将逐渐拉开,露出正方形上,原被覆盖没有油漆的部分,其宽度即为裂缝加大的宽度,可用尺子量出。,建筑物位移观测,根据平面控制点测定建筑物的平面位置随时间而移动的大小及方向,称为位移观测。 位移观测首先要在建筑物附近埋设测量控制点,再在建筑物上设置位移观测点。,位移观测,水平位移观测的平面位置是依据水平位移监测网,或称平面控制网。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已有设备和具体条件,可采用三角网、导线网、边角网、三边网和视准线等形式。在采用视准线时,为能发现端点是否产生位移,还应在两端分别建立检核点。,位移观测,为了方便,水平位移监测网通常都采用独立坐标系统。例如大坝、桥梁等往往以它的轴线方向作为x轴,而y坐标的变化,即是它的侧向位移。为使各控制点的精度一致,都采用一次布网。,位移观测,监测网的精度,应能满足变形点观测精度的要求。在设计监测网时,要根据变形点的观测精度,预估对监测网的精度要求,并选择适宜的观测等级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