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处理器与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25516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处理器与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微处理器与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微处理器与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微处理器与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微处理器与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处理器与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处理器与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ppt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微处理器与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简介,课程特点和准备,课程内容多、平台跨度大、实验要求高。课程定位与衔接课程参考资料与所作准备 1.课程所针对的实验平台-80C51与STM32 2.课程所用到的开发环境-Keil MDK与Proteus 3.课程所用的参考资料 51单片机C语言教程-郭天祥 电子设计从零开始-杨欣 ARM Cortex-M3 权威指南 STM32中文参考手册,单片机系统设计流程,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分析功能、确定参数要求的过程。比如一个简单单片机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例子,功能确定为单片机控制一个发光二极管点亮500ms,熄灭500ms如图所示:,电路设计,程序设计单片机程序用汇编语言或

2、C语言编写,有许多计算机上的应用软件可支持这两种语言的单片机程序开发,比如以后将要介绍的Keil Vision软件等。用汇编或C语言设计好的单片机程序,将通过一个连接计算机USB口和单片机下载接口的下载器,下载到单片机中。下载完成后,单片机启动时运行下载的程序就可以实现相应的控制功能了。,系统调试 在调试阶段,也就是“磨合”软件和硬件以便它们共同实现系统功能。当程序下载到单片机系统后,启动单片机运行程序,观察系统的“反应”和我们的设计是不是相符。 比如发光二极管以500ms为间隔进行闪烁。当程序设计完成并下载到单片机之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发光二极管不闪烁或闪烁的时间间隔不对。如果出现这些与设计

3、不符的实验效果,首先在保证硬件电路是正确的前提下,回到程序中找错误,修改后再下载到单片机系统中。如此反复,直到系统运转正常为止。,单片机控制下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单片机如何控制发光二极管,我们把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在单片机的P0.4口(35管脚)上,电阻R1起到限流的作用。根据器件的连接关系分析知道:当单片机的P0.4口输出低电平时(接地),发光二极管D1正、负极之间获得电压而被点亮;当P0.4口输出高电平时(+5V),发光二极管D1则熄灭。所以要实现左图所示的功能,即让发光二极管以500ms为间隔闪烁,变成了让单片机的P0.4口以500ms为间隔输出高、低电平。,51单片

4、机系统剖析,单片机本身,单片机系统构成,AT89S51的硬件结构,AT89S51单片机作为51系列单片机一个代表,被广泛应用在控制领域中。AT89S51是单片机的一个型号,这个型号下有DIP、PLCC、TQFP等封装。,AT89S51单片机的管脚,注意,有些电路符号中的管脚不是排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而是把相近功能的管脚放到了一起。而旁边实际的AT89S51单片机器件的管脚则是按逆时针顺序排列的。,单片机最简系统,最简系统,是使用最少的外围元器件让单片机能够工作的电路。AT89S51单片机的最简系统如图所示,首先,单片机的VCC、GND接+5V以获得工作电源。此外,还多出了两个部分(阴影框),

5、一个是复位电路,另一个是振荡器。最后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单片机的 (31管脚)也接到了+5V上。,电源端(VCC、GND),AT89S51的VCC(40管脚)和GND(20管脚)分别为电源端和接地端,AT89S51的供电电压范围为直流+4.0+5.5V。电路中所有具有同名的电源标号或网络标号之间是连通的,只是为了电路图的美观,没有把这些连通的节点全部连接起来。,时钟信号端(XTAL1、XTAL2),AT89S51单片机的XTAL1端(19管脚)、XTAL2(18管脚)内部有一个片内振荡器结构,但仍然需要在XTAL1和XTAL2之间连接一个晶振Y1,并加上两个容量介于2040pF的电容C1、C2组

6、成时钟电路,如图所示。单片机上电后,用示波器可在XTAL1管脚观察到频率与晶振频率相同的方波信号。,复位端,AT89S51单片机的RST端(9管脚)是复位端。当向RST端输入一个短暂的高电平单片机就会复位,复位后单片机从头开始执行程序。如果在单片机执行程序的过程中触发复位,则单片机立即放弃当前操作而被强行从头开始执行程序。最简单的复位电路就是在RST端与电源端之间连接一个10F左右的电解电容。单片机上电瞬间,电容C3的正极电压瞬间变为+5V,C3对于这个瞬间的电压突变相当于短路(隔直通交),于是+5V(高电平)相当于直接加到了单片机的RST端上。正是这个加在RST端的瞬间高电平使单片机复位。很

7、快,电容C3充满电,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于是RST端电平由高转低,单片机随即开始执行程序。,常用的复位电路,有时,只使用一个电解电容的复位电路可靠性不高,所以图中给出两种较好的复位电路。其中,按钮开关S1可对单片机实现手动复位,当按下S1时,RST端获得复位信号(高电平)而使单片机复位,此时无论单片机在进行什么操作都得从头开始执行程序。,外部程序存储器访问控制端,最简系统中,AT89S51单片机的 端(31管脚)接了高电平。这是单片机的外部程序存储器访问控制端,顾名思义, 的电平控制着单片机是否去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接高电平时,单片机执行本单片机内部程序存储器中的程序,并在读取完内部程序存储器

8、地址为0FFFH上的数据后自动转向读取外部的程序存储器;如果 接低电平,则单片机访问的全部是外部程序存储器。,最简系统的额外补充,系统电源的构建1、变压器的基本知识,把220V AC转换成低压直流电压的第一步是降压,常使用的元器件是电源变压器(transformer),它专门用于变换交流信号的电压。,2.电源变压器,选购变压器时需要知道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电压。一般初级线圈为220V AC,次级则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比如单片机系统常常用5V DC供电,所以变压器可以选择次级线圈相等或略高的,比如6V AC等。还有一个参数在选购变压器时非常重要变压器功率。如果某电路的工作电压为5V、工作电流

9、为200mA,则电路的消耗功率P=VI=5V200mA=1W,于是选择一个次级5V、额定功率1W以上的电源变压器就可以了。类似的,为电路设计电源时,可以大致估计一下电路的最大工作电流,用它乘以工作电压就可得到电路的消耗功率。电源的功率,或者说变压器的功率应该比这个功率大,否则电路有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变压器在使用前一定要注意区分好初级和次级管脚(见图3-6),一旦反接,轻则烧断电源保险,重则会使变压器线圈烧毁而彻底损坏。一般电源变压器在初级上都会标注有“220V”字样,如果没有标注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分辨:用万用表的电感器测量档,分别测量变压器的初级、次级线圈。电感大的为初级,应当接入220V

10、。电感小的为次级,是输出端(相对降压变压器而言)。,二极管与整流,1.二极管基础知识,二极管(diode),只允许电流单向流过它。二极管有两个管脚,这两个管脚分成正极和负极,电流只能从正极流向负极。电路符号中倒三角一端为正极,短横线一端为负极。实际器件中,二极管圆柱形外壳一端一般都有一个色环(银色、黑色、白色等),作为二极管负极的标记,与这个标记同侧的管脚为负极,另一侧的管脚则为正极。有些二极管在圆柱形外壳上还印刷有器件的型号。注意,二极管的正极、负极在电路中是不能接反的,否则二极管发挥不了单向导电的作用,有时还会烧毁二极管。,2.整流,变压器帮我们变换了交流电压,不过从变压器次级输出的仍然是

11、交流信号,这个交流信号的频率与市电相同,都是50Hz,其波形是正弦波。通常会用整流电路把交流信号变成单向脉动电压。常用的整流电路是一种称为桥式全波整流的电路结构:4支型号相同的二极管D1D4按图示的方法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全波整流。,3.整流全桥,因为桥式全波整流实在应用得太多了,许多厂家干脆把4个同一型号的二极管集成在一起,制成整流全桥器件供电路设计时选用。整流全桥有3种等效的电路符号,每种电路符号的4个管脚分别为:2个AC管脚接交流输入信号(接变压器的输出),由于交流信号没有正负之分,所以这2个AC管脚可以混用。另外,“”管脚为整流全桥的正极输出,“”管脚为负极输出,这两个是整流全桥的输出。

12、由于经过整流信号已经具有直流信号的特征,所以“”和“”管脚不能混用,否则将烧毁负载。,电容的基础知识,电容器(capacitor)是一种储能器件,它不允许直流通过,但能让交流通过。电容容量的大小用法拉(farads,简写F)来描述,这也是电容容量的单位。由于F(法)是一个非常大的单位,通常还有mF(毫法)、F(微法)、nF(纳法)、pF(皮法)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F=103mF=106F=109nF=1012pF,电容采取直观的数字标记法来指明容量,方法为:电容表面印刷有容量的数值和单位,如1000F等。另外,耐压值也常印在表面。单位缩写的方法来标记,如3n3代表3.3nF,33n代表

13、33nF、4p7代表4.7pF等。纯数字的方法来标记,如103,其中“10”代表容量的前两位数,最后一位“3”代表倍数(0的个数),单位一律是pF。所以103代表10 000pF,即10nF = 0.01F。类似的222代表2200pF、474代表470000pF,即470nF等。,电容分为涤纶电容、云母电容、瓷介电容、电解电容、可变电容等几种。其中涤纶、云母、瓷介电容为无极性电容,它们有图所示相同的电路符号和外观。无极性电容的两个管脚没有极性之分,可以调换使用。,电解电容是一种极性电容,其电路符号和外观如图所示,它在无极性电容电路符号的基础上多出了一个“+”号。标有“”号的一端为正极,另一端

14、为负极。,注意,无论是铝电解电容还是钽电解电容都是有极性的电容,两个管脚有正、负极之分,在使用时切不可接反,否则很容易烧毁器件。此外,电解电容在选用时还需要注意其额定电压,在器件两端施加的电压值如果超过了额定电压,器件就会发热甚至爆炸。常用的额定电压有10V、16V、25V、35V、50V、75V、100V、125V、300V等,如图所示的铝电解是一个容量为1000F、额定电压10V的器件。在已知电路工作电压VCC的情况下,要选择额定电压高于VCC的电解电容器件。,电源滤波,利用电容对电源进行滤波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在整流全桥之后加上了一个滤波电容C1,这样一来,从整流全桥输出的单向脉动电压信

15、号在上升段给电容C1充电,而在下降段电容C1向负载R1放电而使电压不会马上掉下来,相当于滤波之后输出了一个直流电压信号。滤波电容C1根据负载电流大小和滤波需要一般选择容量范围为100F10000F,耐压值应该高于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三端稳压,稳压,也就要在负载等条件改变时尽量稳定、稳住电源的输出电压,使电路中的用电器不受影响。许多电子电路中都使用集成电路稳压器(IC regulator)对电源进行稳压。集成电路稳压器按管脚的多少可分为三端固定式、三端可调式、多端可调式等。其中以三端式集成电路稳压器(简称三端稳压)最为常用。图示为78系列三端稳压的外观及管脚排布,该系列三端稳压可提供最大1A的电

16、流,在大电流流过时发热量较大,所以在使用时通常都在器件背面安装散热器。,78系列三端稳压共有10个型号的器件(其管脚排布相同):7805、7806、7808、7809、7810、7812、7815、7818、7820、7824。每个型号后两位数字表示器件的稳压值。三端稳压基本应用电路:在220V AC经过变压器降压、整流全桥整流、电容滤波之后,输入到7805的IN端,从其OUT端输出的信号就形成稳定的5 V 直流电压(5V DC)。即便输入电压(市电)或负载电流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三端稳压总能将输出电压维持在5V DC。电容C1、C3起到储能、滤波的作用,电容C2、C4容量较小,可对高频噪音进行

17、滤波。,晶振的基础知识,晶振(crystal,全称为“石英晶体振荡器”)是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制成的一种谐振器件。每一个晶振都有自己惟一且稳定的固有振荡频率,这个频率会印在晶振器件的外壳上。由于石英晶体的固有振荡频率不会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因此,晶振的振荡频率非常稳定,并且利用晶振设计的振荡器电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家电等各类电子系统中。图示为一种金属外壳封装的无源晶振外观,其两个管脚对应着电路符号中两端的引脚,没有极性之分。,从最简系统开始设计,最简单片机系统是所有AT89S51单片机系统的基础,翻开任何一幅单片机系统电路图都离不开这个最简系统。就拿单片机控制一支发光二极管闪烁的系统电路来说,

18、可在最简系统的基础上向单片机的I/O口(比如P0.4口)添加一个发光二极管D1和限流电阻R1。,电阻的基础知识,电阻器(resistor),简称电阻,是一种两端电子器件,当电流流过时,其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任何材料都会对流经的电流产生一定的“阻力”,这种阻碍电流的作用叫阻抗,电阻就是利用材料的这一特性制作出来的。电阻是电路中使用得最多的器件,由于电流流经它时会在其两端形成不同的电压,于是可利用电阻改变电路节点的电压。欧姆(Ohm)是电阻阻值的单位,用来描述电阻阻值的大小。通常用希腊字母(欧)来表示。比更大的阻值单位有k(千欧)和M(兆欧)。以下是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M=103k=106,

19、电阻表面有五颜六色的色环,图为常用的5(色)环电阻及颜色所代表的数值。5(色)环电阻使用前4个色环标示电阻的阻值,第5个色环标示电阻的允许误差。,电阻的参数和种类,电阻的功率也是常常需要考虑的。电路设计时需要明确电阻在电路中会获得多大的实际功率,从而选择一个额定功率比这个实际功率还要大的电阻。电阻的额定功率一般有1/16W、1/8W、1/4W、1/2W、1W、2W、5W、10W等几种,如果电阻功率大于1/4W,应该在电路图中按照图所示的大功率电阻电路符号标明,否则很容易让自己或他人因误用电阻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如果电路中使用的是电阻的一般符号 ,则可使用额定功率为1/16W、1/8W、1/4W的

20、电阻。,电阻的分压、限流和上拉作用,电阻常常在单片机系统中实现分压、限流、上拉等作用。分压,顾名思义就是分担电压。图示的电路,电阻R1、R2串联,电流I从3V电源正极流出,从节点A流向P点,继而流向B点后回到电源负极。接地符号定义电源负极(也就是节点B)为电势零点,于是B点电压VB=0V。因电源为3V,得A点电压VA=3V。根据欧姆定律,可计算电路的干路电流 ,则P点电压 。,电阻的另一个角色是限流,顾名思义就是限制电流。如图示,由于单片机系统常常使用+5V电源,而发光二极管D1只需要2V左右的电压就可以被点亮,点亮时电流约为15mA。如果在发光二极管D1两端直接加+5V将有可能烧毁它。于是我们常常串联一个限流电阻R1。假设发光二极管工作电流为15mA,正常工作时两端的压降VF=2V,所以电阻R1上应该分担的电压为3V。于是得电阻R1的阻值为:R1=3V/15mA=200。,除了分压、限流作用之外,电阻还常常作为上拉电阻存在于开集电极输出的电路中。如图示,三极管Q1的集电极作为非门输出端,如果没有上拉电阻R1,无论IC输出是高电平或低电平,也就是无论三极管Q1的基极是高电平或低电平,它都因为集电极没有电压而不工作。如果Q1不工作,其集电极输出就像开路一样,没有什么状态可言。这个“像开路一样”就是“开集电极输出”的由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