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营运资金管理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25633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章营运资金管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第7章营运资金管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7章营运资金管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7章营运资金管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7章营运资金管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章营运资金管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营运资金管理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七章 营运资金管理,第一节 营运资金概述 第二节 现金管理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第四节 存货管理,2,第一节 营运资金概述一、营运资金的概念,营运资金又称营运资本,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营运资金: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3,第一节 营运资金概述,企业营运资金越大,风险越小,但收益率也越低;相反,营运资金越小,风险越大,但收益率也越高。,4,第一节 营运资金概述,二、营运资金的特点(一)投资回收期短(二)流动性(三)并存性(四)波动性,5,第一节 营运资金概述,三、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要求(一)合理确定并控制流动资金的需要量(二)合理确定流动资金的来源

2、构成(三)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效益,6,第二节 现金资金管理,一、置存现金原因与成本(一)置存现金的原因现金的持有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7,第二节 现金管理,(1)交易动机:交易性需要是指满足日常业务的现金支付需要,如购买原材料、支付人工工资、偿还债务、缴纳税款等。这种需要发生频繁、金额较大,是企业置存现金的主要原因。,8,第二节 现金管理,(2)预防动机:指企业为应付意外的、紧急的情况而需要置存现金。 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越大,预防性需要的现金也就越大;反之企业现金流量的可预测性强,预防性需要的现金则可小些;预防性需要的现金数额还与企业的借款能力有关,如果企业能够很容易地随时借到短

3、期资金,则可以减少预防性的现金数额。,9,第二节 现金管理,(3)投机动机:指企业为抓住瞬息即逝的市场机会,投机获利而置存的现金,如捕捉机会超低购入原材料、商品,在适当的时机购入价格有利的股票和其他有价证券等。,10,第二节 现金管理(二)置存现金持有成本,管理成本 因保留现金余额而发生的管理费用机会成本 因持有现金而丧失的再投资收益转换成本 企业现金与有价证券转换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短缺成本 现金持有量不足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11,第二节 现金管理二、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就是指使有关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数额。它的确定方法有: 1. 成本分析模式 2. 存货模式 3.现金周转模

4、式 4.随机模式,12,第二节 现金管理,(一)成本分析模式 根据现金有关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持有量的一种方法。 特点:只考虑因持有一定量的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而不考虑转换成本。,13,第二节 现金管理,(二)存货分析模式 存货分析模式是借用存货经济定货批量模型 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最佳现金持有量 最低现金总成本,14,第二节 现金管理,(二)存货分析模式 特点:假设不存在短缺成本,这种模式下的最佳现金持有量,是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与证券转换成本之和最小时的持有量。(管理成本由于是固定成本,属于决策的无关成本,不予以考虑),15,第二节 现金管理,(三)

5、现金周转模式 现金周转模式是从现金周转的角度出发,根据现金的周转速度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现金周转期是指企业从购买材料支付现金开始,到销售商品收回现金的时间。,16,第二节 现金管理,(三)现金周转模式,17,第二节 现金管理,(四)随机模式 企业可以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测算出一个现金持有量的控制范围,即制定出现金持有量的上限和下限,将现金控制在上下限之内。当现金达到控制上限时,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使现金持有量下降;当现金降到下限时,则抛售有价证券换回现金,使现金持有量回升。若现金在控制的上下限之内,便不必进行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保持它们各自的现有存量。,18,第二节 现金管理,(四)随

6、机模式随机模式下现金控制原理,19,第二节 现金管理三、现金的日常管理,(一)现金收入的管理现金收入的管理重在缩短收款时间。(二)现金支出的管理现金支出的管理重在推迟付款日期。(三)闲置现金的利用 合理利用浮游量。,20,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一、应收账款的作用及成本,(一)应收账款的作用1增加销售2减少存货(二)应收账款的成本1机会成本2管理成本3坏账成本,21,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二)应收账款的成本(信用成本)1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是指因资金投放在应收账款上而丧失的潜在收益。*机会成本是应收账款变动成本所占用的利息。(相关成本)*不考虑应收账款中固定成本所占用资金,固定成本不随业

7、务量变动,假设固定成本在不同的信用期下固定不变,固定成本所占用的利息也不变,是决策无关成本。,22,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机会成本率=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机会成本率=日赊销额平均收账期变动成本率机会成本率假设某企业预测的年度赊销额为3,000,000元,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为60天,变动成本率为60%,资金成本率为10%,则应收账款机会成本计算如下: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00000060/360500,000 (元)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50000060%=300,000(元)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3000001030,000(元),23,第三节 应收账款

8、管理,2管理成本资信调查费用、收账费等3坏账成本坏账成本=赊销额预计坏账损失率,24,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二、信用政策,(一)信用标准(二)信用条件(三)收账政策,25,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一)信用标准,信用标准,也称5C标准,是指客户获得本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条件。,信用品质(character)偿付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collateral)经济情况(conditions),信用标准,26,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二)信用条件1.信用期限信用期限是指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间隔。延长信用期限,会使销售额增加,产生有利影响;但是应收账款机会成本、收

9、账费用和坏账损失也同时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前者后者,应延长信用期限 前者后者,应缩短信用期限例8-7 , 例8-8,27,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2.现金折扣现金折扣必须结合“信用期限”才能使用,如“2/10,n/60”.此时,在前面“后者”的基础上应再加上“现金折扣成本”,再加以比较.现金折扣成本销售收入折扣期限内付款的销售额 比例现金折扣率,28,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三)收账政策收账政策是指当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时企业所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如果企业制定的收款政策过宽,会导致逾期未付款项的客户拖延时间更长,对企业不利;收账政策过严,催收过急,又可能伤害无意拖欠的客户,

10、影响企业未来的销售和利润。因此,企业在制定收账政策时,要权衡利弊,掌握好宽严界限。,29,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三、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一)建立客户档案(二)加强应收账款追踪分析(三)定期对账和实地催收账款,30,第四节 存货管理,一、存货及其管理的目标(一)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物资。包括材料、燃料、低质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委托加工协作件、外购商品等。,31,(二)储备存货的原因1防止停工待料 2适应市场变化 3降低进货成本 4维持均衡生产,32,1 防止停工待料 适量的原材料存货和在制品、半成品存货是企业生产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就企业外部而

11、言,供货方的生产和销售往往会因某些原因而暂停或推迟,从而影响企业材料的及时采购、入库和投产。就企业内部而言,有适量的半成品储备,能使各生产环节的生产调度更加合理,各生产工序步调更为协调,联系更为紧密,不至于因等待半成品而影响生产。可见,适量的存货能有效防止停工待料事件的发生,维持生产的连续性。,33,2 适应市场变化 存货储备能增强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机动性以及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企业有了足够的库存产成品,能有效地供应市场,满足顾客的需要。相反,若某种畅销产品库存不足,将会坐失目前的或未来的推销良机,并有可能因此而失去顾客。在通货膨胀时,适当地储存原材料存货,能使企业获得因市场物价上涨而带来

12、的好处。,34,3 降低进货成本 企业采取批量集中进货,可获得较多的商业折扣。此外,通过增加每次购货数量,减少购货次数,可以降低采购费用支出。即便在推崇以零存货为管理目标的今天,仍有不少企业采取大批量购货方式,原因就在于这种方式有助于降低购货成本,只要购货成本的降低额大于因存货增加而导致的储存等各项费用的增加额,便是可行的。,35,4 维持均衡生产 对于那些所生产产品属于季节性产品,生产所需材料的供应具有季节性的企业,为实行均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就必须适当储备一定数量的半成品存货或保持一定的原材料存货。,36,(三)存货管理的目标 企业持有充足的存货,不仅有利于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节约采购费

13、用与生产时间,而且能够迅速地满足客户各种定货的需要,为企业的生产与销售提供较大的机动性,避免因存货不足带来的机会损失。然而,存货的增加必然要占用更多的资金,将使企业付出更大的持有成本,而且存货的储存与管理费用也会增加,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提高。,37,如何在存货的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利弊权衡,在充分发挥存货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实现它们的最佳组合,成为存货管理的基本目标。,38,二、储备存货的有关成本 与储存存货有关的成本包括:(一)取得成本(进货成本)(二)储存成本(三)缺货成本,39,(一)取得成本TCa 取得成本指为取得某种存货而支出的成本,通常用TCa来表示。取得成本分进货成本和购

14、置成本。,40,1、进货成本 进货成本指取得订单的成本,如办公费、差旅费、邮资、电报电话费等支出。进货成本中有一部分与进货次数无关,如常设采购机构的基本开支等,称为进货的固定成本,用F1表示;另一部分与进货次数有关,如差旅费、邮资等,称为进货的变动成本。每次进货的变动成本用E表示;进货次数等于存货年需要量M与每次进货量Q之商。进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为:,41,2、购置成本 购置成本指存货本身的价值,经常用数量与单价的乘积来确定。年需要量用M表示,单价用U表示,于是购置成本为MU。进货成本加上购置成本,就等于存货的取得成本。其公式可表达为:取得成本=进货成本+购置成本 =进货固定成本+进货变动成本+

15、购置成本,42,(二)储存成本 TCc 储存成本指为保持存货而发生的成本,包括存货占用资金所应计的利息、仓库费用、保险费用、存货破损和变质损失等等,通常用TCc来表示。其中仓库折旧、仓库职工的固定月工资等与存货数量的多少无关,常用F2表示;存货资金的应计利息、存货的破损和变质损失、存货的保险费用等与存货的数量有关,单位成本用C来表示。,43,储存成本=储存固定成本+储存变动成本,44,(三)缺货成本TCs 缺货成本指由于存货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包括材料供应中断造成的停工损失、产成品库存缺货造成的拖欠发货损失和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需要主观估计的商誉损失);如果生产企业以紧急采购代用材料解决库存

16、材料中断之急,那么缺货成本表现为紧急额外购入成本(紧急额外购入的开支大于正常采购的开支)。缺货成本用TCs表示,45,如果以TC表示储备存货的总成本,它的计算公式为:TC = TCa +TCc +TCs企业存货的最优化,即TC值最小。,46,第四节 存货管理二、存货成本,47,第四节 存货管理,三、存货控制的方法(一)经济批量模型*(二)陆续到货模型(三)商业折扣模型(四)存货ABC控制法(五)分级归口控制(六)适时性管理,48,49,第四节 存货管理(一)经济批量模型,存货单价不变模型主要假设条件 不存在缺货 订货能瞬间一次到达因此,存货相关成本相关订货成本相关储存成本 变动订货成本变动储存

17、成本 =每次进货费用年进货次数+单位变动储存成本 年平均库存存货总成本TC=订货成本+储存成本=M/Q E+Q/2 C,50,第四节 存货管理(一)经济批量模型,经济批量模型的最优解为: 最优订货批量 Q*= 最小相关总成本TC*= 每年最佳订货次数N* =年需用量/经济订货量=M/ Q* 最佳订货周期t*公式: T* =360/ N* 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I*=年平均库存单价=(Q*/2)P,51,第四节 存货管理(二)陆续到货模型,解放“订货能瞬间一次到达”的假设,存货陆续到达的情况最优订货批量Q*最小相关总成本TC*=,52,第四节 存货管理(三)商业折扣模型,“存货单价不变”的基本假设,

18、讨论存在数量折扣的情况相关存货成本购置成本+变动订货成本变动储存成本,53,第四节 存货管理,本模型可按下列程序求最优解:1.按经济批量模型求出订货批量。2.按商业折扣条款查出与步骤(1)求得的批量对应的采购单价及相关总成本。3.按商业折扣条款中采购单价低于步骤(2)求得的单价的各档次的最低批量对应的相关总成本。4.比较相关总成本,最低的为最优解。,54,A企业全年需K部件10 000件。当采购量小于200件时,单价为50元;当采购量达到200件时,单价为48元;当采购量达到500件时,单价为46元;当采购量达到1 000件时,单价为45元。每次订货的变动性订货成本为20元,每件K部件年变动性

19、储存成本为10元。要求:计算最优采购批量及最小相关总成本,55,本章习题参考答案,解:经济批量Q1 200(件)这时K部件单价为48元。相关总成本TC14810 000 482 000(元)当单价为46元,Q2500件TC24610 00020 10 462 900(元),56,第四节 存货管理,(四)存货ABC分类管理存货ABC分类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企业的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方法。*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金额标准(主要依据)A:B:C=0.7:0.2:0.1 ,二是品种数量标准。A:B:C=0.1:0.2:0.7 A类是单位价值高,数量少,重点管理。 C类是单位价值小,数量多,作为一般管理。 B类介于两者之间,57,第四节 存货管理,(五)分级归口控制分级归口控制是指按照使用资金和管理资金相结合、物质管理和资金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将存货资金定额按照各职能部门所涉及的业务归口管理,各个职能部门再将资金定额计划层层分解到车间、班组乃至个人,实行分级管理。,58,第四节 存货管理,(六)适时性管理适时性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努力实现经营需要与存货供应同步,存货传送与存货消耗同步,使存货库存最小化。适时性管理能有效降低存货资金的占用,提高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