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2012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26341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5.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2012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第三节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2012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第三节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2012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第三节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2012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第三节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2012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2012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2012课件.ppt(1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节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的传送,对生命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叫做体液调节。 在体液调节中,激素的调节作用最重要。,激素的概念:,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内分泌腺的概念,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外分泌腺:,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如:各种消化腺、皮脂腺、汗腺,主要的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 胰岛、胸腺、甲状旁腺、松果体等,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如胃、肠中、肾中的内分泌细胞,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兼有内分泌作用的细胞:下丘脑的神经细胞,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

2、胰腺,卵巢,睾丸,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等,分泌生长激素、促激素等,分泌肾上腺素等,分泌雌性激素等,分泌雄性激素等,分泌甲状腺激素等,分泌胸腺激素等,其中的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一、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1.下丘脑,下丘脑,垂体,下丘脑作为神经中枢的一部分,其兴奋性受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丘脑也能分泌激素,如促激素释放激素,支配垂体激素的分泌,位置:,分泌的激素名称:,激素的主要作用:,大脑的下部,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等,促激素可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生长激素可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2.垂体,巨 人 症,侏 儒 症,肢端肥大症,位 置:,分泌激素名称:,激素的

3、主要作用:,颈前部,喉和气管的两侧,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3.甲状腺,呆小症患者,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失调引起的疾病,4.胰腺,散布于胰腺中,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的代谢,激素的主要作用:,位 置:,分泌激素名称:,胰 岛,症状:血糖浓度过高,部分血糖随尿液排出体外,形成糖尿。治法: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正常公鸡,摘除睾丸的公鸡,正常母鸡,摘除卵巢的母鸡,施用睾丸酮的母鸡,几种激素的作用及缺乏时的病症,垂体,幼年分泌不足患侏儒症,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缺碘患地方性甲状腺肿,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成

4、年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幼年分泌过多患巨人症,分泌过多患甲亢,幼年分泌过少患呆小症,胰岛,调节糖的吸收、利用 和转化,分泌不足患糖尿病,分泌过多患低血糖症。,小结:,垂体,垂体,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1.填空:婴幼儿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过少,导致幼年时期 分泌过多,导致巨人症。,(侏儒病),(呆小症)。,(糖尿病)。,(生长激素),2. 简述呆小症与侏儒症的区别。,答: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呆小症;

5、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侏儒症,资料分析,美国学者E.C.Kendall 从3t 新鲜的动物甲状腺中才提取出0.23g的甲状腺激素30万头羊脑只能提取生长激素1g 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 1410-5mg/mL,激素分泌量很少微量,资料1:,正常人每100毫升血液中生长激素的含量还不到1微克。如果该激素分泌稍微多一点,可使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成为巨人症的受害者。,生理作用显著高效,1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资料2:,通过体液运输,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资料3:,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作用于特

6、定细胞、器官,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资料4:,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5.激素调节的特点,二、激素的调节机制,下丘脑,垂 体,甲状腺,寒冷等刺激,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激素,促进,促进,抑制,抑制,新陈代谢,抵御寒冷,促进,可见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 机制。,反馈调节,1.分级调节,实例一: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2.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

7、甲状腺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分泌,调节,分泌,调节,分泌,性激素,性腺,促性腺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分泌,调节,分泌,调节,分泌,下丘脑与垂体在结构上的联系,腺垂体,神经垂体,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下丘脑,腺垂体(垂体前叶),神经垂体,:至少产生七种激素,比较下丘脑和腺垂体分泌激素的种类:,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催乳素释放抑制激素,黑色细胞刺激素释放抑制激素,促甲状腺素,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催乳素,生长激素,黑色细胞刺激素,垂体是最重要的内分泌

8、腺,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对于某一种生理活动的调节,都不是由单一激素完成,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的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表示的激素分别是: 、 、 。,(2)若切除动物的甲状腺,血液中激素和的浓度会 ;若再定期给该动物注射定量的激素,血液中和的浓度会 ;如果注射的激素超过一定水平,则血液中激素和的浓度会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增高,恢复原来水平,下降,如果说激素的分级调节反映了机体中内分泌腺体间的纵向联系,那么,激素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呢?,3.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

9、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相关激素间的关系,4.拮抗作用:不同的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作用相反。,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血糖降低,三、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简单了解),1.CO2对呼吸的影响,中枢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主动脉体,呼吸中枢,呼吸运动加强,血液中CO2含量升高,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例:二氧化碳调节:,血中CO2 血中CO2 浓度较高 浓度下降,呼吸(+),肺通气量(+), ,呼吸中枢(+),(),2.组织胺的调节,组织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收缩,血浆滤出,组织水肿,组织胺,损伤刺激 ,免疫反应 ,小结: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_),通过体液

10、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体液调节的主要方式_,激素调节,CO2等,单细胞动物存在着哪些调节方式?,体液调节,人和高等动物呢?,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什么关系呢?,四、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迅速准确,比较缓慢,比较局限,时间短暂,时间较长,比较广泛,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以神经调节为主,反射弧,体液,五、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实例二:体温调节,实例三: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血糖的平衡,血糖的来源,动态平衡,血糖的去路,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11、1.6g/L,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和B细胞,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调节的调节过程,正常血糖水平0.8-1.2g/L,血糖上升,血糖下降,恢复正常,恢复正常,血糖下降,血糖上升,胰岛B细胞,胰岛A细胞,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吃饭,运动,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血糖升高,血糖降低,肝糖元分解,非糖物质转化,糖元合成,葡萄糖氧化分解,转化成其他物质,血糖平衡的调节,血糖平衡的意义,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 mgdL时,引发什么疾病?症状是什么?如何缓解? 当血糖浓度低于45 mgdL时,引发什么疾病?症状是什么?如何缓解? 当空腹血糖

12、高于130 mgdL时,引发什么疾病?此时会形成糖尿吗?为什么? 当血糖浓度高于160180 mg/dL时,会引发什么疾病,此时会出现尿糖吗,为什么?,1.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 mg/dL时低血糖早期症状症状: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缓解: 吃含糖较多的食物或喝一杯浓糖水,2.当血糖浓度低于45 mg/dL时低血糖晚期症状症状:头晕、心悸、出冷汗、昏迷缓解:及时输葡萄糖液,3.当空腹血糖浓度高于130 mg/dL时高血糖症,4.当血糖浓度高于160180 mgdL时糖尿 血糖浓度没有超过被肾小管重吸收的最高血糖含量肾糖阈,血糖平衡有什么重要意义?,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

13、和器官的能量供应以及保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糖代谢与人体健康,50 60mg/dl,45mg/dl,脑组织中糖元少,会因供能不足出现障碍,吃含糖食物、喝糖水,静脉注射葡萄糖,空腹时 130mg/dl,160 180mg/dl,正常血糖浓度为 80120mg/dl,形成原因,超过肾糖阈,糖尿病及其防治,如果你是一名医生,如何诊断糖尿病? 只有当血糖超过了肾糖阈(160180mgdL),才可能出现糖尿。所以,诊断糖尿病时,既要验血,又要验尿,只有同时出现了高血糖和糖尿时,才患糖尿病。,导致患者血糖升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患者血糖升高的根本原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如何检测患者的尿

14、中有糖?,糖尿病及其防治,患者出现三多一少的原因,糖尿病患者症状,“三多一少” 多食、多饮、多尿、消瘦,糖尿病的防治,基因治疗药物治疗饮食习惯加强锻炼,学以致用,高血糖一定会出现糖尿吗?如果某人持续性出现糖尿,是否就能肯定他患了糖尿病?哪些情况会出现糖尿?,(00年上海试题)让一健康人和一糖尿病患者于空腹时同时口服葡萄糖,服用量按每人每1千克体重1克计算。随后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人的血糖浓度和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1)两人血糖浓度变化如右图,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的曲线是 。,B,相关考题,(2)下列甲丁4种曲线图中能正确反映二人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的是 。,(3)从上述分析中可知糖尿病患者的胰

15、岛素分泌量往往 ,而血糖浓度 。,丙,不足,过高,(4)下列有关胰岛素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提高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 B、促进肝糖元的分解 C、促进糖元的合成,抑制脂肪等物质转变成糖类D、抑制葡萄糖转变成脂肪 (5)健康人当血糖浓度偏低时,可通过胰岛分泌的 和肾上腺髓质分泌的 ,使血糖浓度升高。,A C,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D,分析说明题:右图分别是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在摄取葡萄糖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 为正常人的;曲线 为糖尿病患者的。 (2)假如在糖尿病患者摄取葡萄糖1小时后,给他注射胰岛素,请在图中绘出他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

16、表示出大致趋势即可),2,1,下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1)图中过程是 ,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在细胞的 中,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 。,(2)当血糖含量降低至 g/L时,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当血糖含量高于 g/L时,医学上称为高血糖症。,消化吸收,线粒体,糖原,脂肪、某些氨基酸,0.50.6,1.3,下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3)小肠内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方式是 。(4)代表 ,在这种情况下尿量比正常人 ,原因是 。,(5)能够促进分解的激素是 和肾上腺素,能够抑制分解的激素是 。(6)合成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主动运输,尿糖,多,尿中含糖,胰高血糖素

17、,胰岛素,肝脏,实例二 体温调节,(一) 人的体温调节及其意义,1.定义:,2.临床测定:,口腔:腋窝:直肠:,36.737.7 (37.2)36.037.4 (36.8)36.937.9 (37.5),人身体内部或深部的温度,在37.5左右,3.体温变动,(1)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在狭小范围内变动,新生儿、儿童成年人老年人,女性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 ,(2)同一个人体温的昼夜变动,特点:,一般清晨24时最低,1420时最高,但体温的昼夜差别不超过1,4.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5.体温的调节,(1).体温的来源,(2)

18、.体温恒定的原理,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产热 = 散热,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肝脏、骨骼肌最多),主要通过_ _,其次还有_。,皮肤,呼气、排尿、排便,(汗液的蒸发)散热,(3)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4)温度感受器,温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分布在皮肤、内脏、黏膜等),实验: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实验组:保留下丘脑及其以下神经结构对照组:破坏下丘脑,维持体温恒定,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体温的调节,寒冷,刺激,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血流量,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骨骼肌不

19、自主收缩 颤栗,肾上腺素增加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立毛肌收缩缩小毛孔汗腺活动减弱 汗液分泌减少,体温的调节,炎热,刺激,皮肤的温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血流量,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大脑,行为调节(增减衣物),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立毛肌收缩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兴奋,兴奋,刺激,体温增加,体温降低,处于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血管舒张皮肤立毛肌舒张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多,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_多于_,引起体温降低。,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_多于_,引起体温升高.,(中暑),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无限的吗?,散

20、热,产热,产热,散热,(冻疮:皮肤血管持久性收缩引起),2001年2月底的加拿大埃德蒙顿市的气温仍然在摄氏零下30度以下。只有13个月大、刚学会走路的女婴艾里卡只穿着纸尿裤和一件T恤衫走向零下30度的室外! 等她被发现时,身体已经僵硬,心脏也停止了跳动,体温已经下降到摄氏16度! 在医护人员的救助下奇迹发生了:艾里卡的心脏突然跳动了一下,接着竟然连续跳动起来!小家伙复活了。科学家因此断言:冻体复活不是梦。,思考:体温升高或降低,对人体只有害而无益吗?,临床上用人工冷却法使人进入麻醉状态,称为低温麻醉。体温一般不低于28,可以阻断血液循环1015 min脑组织和心肌机能不会遇到严重障碍,为做脑、

21、心脏手术创造了有利条件。,用药物和人工方法降温,使机体代谢率降低,脑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强,则可以在不损害大脑的前提下延长阻断脑部血流的时间.,1.从正常人的口腔、腋窝、直肠三处测 得的体温,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是( ) A.口腔、 直肠、 腋窝 B.腋窝、 直肠、 口腔 C.直肠、 口腔、 腋窝 D.直肠、 腋窝、 口腔,C,2.体温调节中枢存在于( ) A.大脑皮层 B.小脑皮层 C.下丘脑 D.脊髓,C,3.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发生骨骼肌不自觉战栗,这时 A、温度感受器兴奋 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加 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 D、皮肤血流量增加,B,相关考题,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机制简图,据图回答:(

22、1)人体的体温调节是通过产热和散热两个机制来实现的。当寒冷刺激时,体内的产热机制可通过图中的 实现.(2)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体内的散热机制为 ,其具体的变化为 。 (3)人体温觉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分别位于 、 。,D G,E F,皮肤、粘膜、内脏器官,下丘脑,_ _ _ _ _,(2004广东)(14分) 试填空完成下图所示的炎热环境、寒冷环境引起人体体温调节的生理机制。图中的数字分别表示相应的生理活动。,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强,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不自主收缩,肾上腺素分泌增强,实例三 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水分子和无机盐的离子是比较容易通过毛细

23、血管壁的。因此,血浆和组织液中水、无机盐的含量(浓度)几乎没有什么差异。细胞内外水、无机盐的含量也处于动态的稳定之中。所以,影响内环境水、无机盐稳态的因素主要是人体对于这两类物质的摄入与排出的平衡。,水的来源:3个 水的去路:4个水的平衡:摄入量=排出量,1、人体哪些物质代谢过程可产生水?,2、人一次喝水多则排尿多,喝水少则排尿少,这一事实可得出什么结论?,思考:,有氧呼吸、合成蛋白质的缩合反应等,机体可通过调节排尿量,使水的排出量和摄入量相适应,以维持机体的水平衡。,肾脏排尿主要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吗?,盐的平衡,肾单位,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近曲小管,髓袢,远曲小管,尿液

24、的形成,(1)血液流经肾小球,从血浆中过滤出一些基本不含蛋白质的滤液到肾小囊腔中,称为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形成终尿.与原尿相比,质和量都发生很大变化.(2)原尿在肾小管和集合管处,99%的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吸收,而代谢产物很少被重吸收.(3)肾小管、集合管除重吸收外,还有分泌作用,即分泌H+、K+进入尿液.,尿量减少,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饮水不足,失水过多,食物过咸,(+),水平衡的调节,0.9%生理盐水,(+),(+),外界补充,生

25、理作用: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其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抗利尿激素又称为加压素,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合成后运往垂体后叶贮存。,1、水平衡的调节方式是什么?,2、感受器是 ,导致感受器兴奋的刺激是 ,神经中枢是 ,效应器是 。,3、效应器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思考:,神经调节,神经体液调节,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上升,一方面有关肌肉收缩,引起喝水动作;另一方面下丘脑分泌、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下丘脑、大脑皮层,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垂体后叶、有关肌肉,学以致用,吃的东西过咸,为什么会感到口渴

26、?为什么夏天尿少,而冬天尿多?,参与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方式是什么?激素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无机盐的平衡有无神经调节?若有,如何实现神经调节?,醛固酮,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盐皮质类固醇。生理作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对钾的分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1、比较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2、若某人因为疾病而使用了过量的醛固酮,会出现什么症状?,思考:,3、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的共同点是什么?,使细胞外液Na+含量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一方面产生渴觉,使饮水增加;另一方面使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增加,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 的重吸收增加,引起水肿。,都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完成的

27、。,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水平衡的调节是以渗透压的相对稳定为条件; 是由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钠以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的多少来调节含量; 2)钾以肾小管、集合管分泌的多少来调节含量; 3)钠、钾平衡的直接调节方式是体液调节。,1、在哪些情况下,可能出现水和无机盐不平衡?,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摄入过少:喝水太少,饮食太淡、偏食等 排出过多:出汗太多,严重呕吐、腹泄、烧伤等内分泌失调,2、如果这个平衡破坏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补充钾盐(吃蔬菜、水果),心肌自动节律失常、并导致心律失常,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稳定、维持心肌舒张、和心肌正常兴奋性,K+,补充食盐,大量丢失水

28、和钠盐,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甚至昏迷,水和钠盐具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Na+,无机盐,保证充足的饮水,排尿过少,代谢废物不能运走,引起中毒,结合水是细胞的结构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化学反应的介质,反应物,运输介质,水,恢复平衡,不足的影响,生理功能,维持平衡的对策:,平衡合理的饮食及时足量饮水,适当饮盐水注射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溶液,平衡的意义:,1)水和钠盐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钾盐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心肌舒张、兴奋性上具有重要作用;3)水在溶解代谢废物、排出代谢废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总之: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于维持人体的稳

29、态起着重要作用,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血钠升高或降低,会导致血压异常; 血钾降低,将引起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 尿量过少,会引起中毒。,人体每昼夜有35-50g的代谢废物必须要随尿液排出体外,而溶解这些代谢废物的最低尿量应在500ml以上,5.调节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最重要的器官( ) A.汗腺 B.肾 C.大肠 D.肺,B,6.吃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渗透压感受器和渴觉中枢( )A、下丘脑和上丘脑 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C、上丘脑和下丘脑,B,7.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

30、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中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C,9.对急性肠胃炎患者(脱水)注射生理盐水是为了 平衡;10.高温作业出汗太多,可能体内缺乏盐分,出现肌肉痉挛现象,要喝淡的食盐水,来 平衡。,水,维持无机盐,8.关于人体内水和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加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C,请解释:大量饮用清水后,尿量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大量饮用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减小,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

31、与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 此称为水利尿,从而维持体内水分平衡。,已知每克淀粉和脂肪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水的量分别是0.55g和1.05g。现有A、B两种小型哺乳动物体重和年龄都相似,将它们分成数量相等的2组,每天每只消耗100g大麦种子(含65%淀粉和35%脂肪),两者在相同环境下持续实验10天,数据如下表所示:,为维持水分代谢平衡,每天应给两组动物中的每个动物至少各提供多少水分( )A物种A为2.5g,B为47.5gB物种A为4.5g,B为7.5g C物种A为2.5g,B为7.5g D物种A为12.5g,B为4.5g,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钾含量降低或

32、血钠含量升高时,醛固酮分泌量增加;B.细胞外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C.酷暑季节,室外作业的工人应当多喝纯净水;D.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应注意适当补充钾盐。,习题检测,(2000年上海卷)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习题检测,(01年天津卷)将狗的双侧肾上腺切除,当其出现症状后注射某种激素,接着测定随尿排出的Na、K的量,结果如右图。注射的激素是 A抗利尿激素 B肾上腺素C醛固酮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考题:右

33、图是狗尿浓缩实验的结果。让狗大量饮水(图中a所示)后,狗排出大量的尿;当将2 . 5%NaCl溶液10ml注入颈动脉(箭头b)后,尿量暂时减少;当静脉注射脑垂体的提取物(箭头c)后,尿液量也减少。根据此实验,可以推断:,(1) 2.5%NaCl溶液10ml注入颈动脉,使 升高,刺激 ,引起 激素的分泌,导致尿量减少。本实验也证明 中含有这种激素。,(2) 如果预先将狗的脑垂体后叶切除,再进行上述实验,请将实验结果中画在图上(左下角),2000上海卷,血浆渗透压,下丘脑,抗利尿,脑垂体,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和解释实验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1)实验材料和用具:正常实验小白鼠2只、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本尼迪特试剂、注射器、试管、烧杯等。,(2)实验步骤:,(3)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与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