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道路交通安全评价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26506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道路交通安全评价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第九章道路交通安全评价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第九章道路交通安全评价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第九章道路交通安全评价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第九章道路交通安全评价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道路交通安全评价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道路交通安全评价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道路交通安全评价,I 基本概念,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I 基本概念,Back,下一页,上一页,以一个地区或一条道路为研究范围对象,通过收集资料、事故调查、现场测量等手段获得与研究对象范围内相关的信息,通过事故指标、隐患指标及风险指标等,应用适合的评价方法对研究范围进行安全程度的评价。,道路交通安全系统评价,事故的道路分布数据,2003年,公路与城市道路事故起数比为1.4比1,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城市道路死亡人数的3倍。公路上平均每5起事故死亡1人,城市道路上平均每12起事故死亡1人。 来自公安部,公路占80以上,2005年交通事故数据 公安部,运营车情况,2005年,从事

2、客货运输的车辆交通肇事135,114起,占总数的30;造成38,752人死亡,占39.2 2005年,营运客车肇事51,247起,10,566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11.4和10.7, 数据来源:公安部归结以上的分析:,小结,当前交通事故、特别是死亡交通事故的大部分是在城市间公路,工作重点之一是公路、特别是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驾驶员(人)的因素是主要的大型运营车是群死群伤的主要矛盾交通事故的评价与预防尤为重要,I 基本概念,Back,下一页,上一页,绝对指标:四项绝对指标,安全评价指标,道路交通事故变化情况(19912006),万元,Back,下一页,上一页,相对指标: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万人

3、交通事故死亡率:交通事故致死率:亿车公里事故指标:亿车公里事故率,亿车公里受伤率和亿车公里死亡率综合事故率:万车死亡率和万人死亡率的几何平均值交通事故预测指标:,安全评价指标,I 基本概念,Back,下一页,上一页,1按研究对象分类(1)宏观评价(2)微观评价,评价分类,2按照评价时间范围分类事前评价采用的是道路开通前的信息;事后评价采用的是道路营运后的信息。,I 基本概念,Back,下一页,上一页,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2可行性原则3实际性原则4可比性原则,I 基本概念,Back,下一页,上一页,制约因素,1影响因素众多如人口密度、人口的年龄构成、居住区的结构、车辆保有量及组成、交通流量、

4、公共交通设施、路网长度及质量、地理及气候条件等等。这些因素之间又互相关联、互相影响,而要确定其相关关系又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每一个因素只能反映问题的一个侧面,若要全面评价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则应当在评价模型中引进尽可能多的变量。,I 基本概念,Back,下一页,上一页,制约因素,2定义不一致国际上目前推荐的是事故后30天之内死亡者均作为交通事故死亡加以统计,但有的国家则规定为7天,如中国、意大利;有的国家规定为6天,如法国;有的国家规定为3天,如奥地利;有的国家规定为1天,如西班牙、日本;甚至有的国家规定大于30天,如瑞士。各国对于机动车的分类和统计范围也不一致:如中国的电动自行车的界定。,I

5、基本概念,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一、道路安全评价的定义,道路安全评价是对直接影响道路用户安全的道路组成元素和其相互作用或施工当中的其他因素的评价,通过评价在道路开放交通之前预测可见的潜在的道路安全问题,发现潜在的危险。,英国运输部,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道路安全评价是由一个独立的合适的检查者(机构)对与道路建设有关的工作的审查以保证提供高水平的道路安全。,澳大利亚,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对现有或将建道路或交通项目或其他与道路用户有关的项目所做的正式审查,由合格的独立的检查者检查项目的现在事故可能性和道路交通的安全性能。,美国ITE技术委员会, 道路安全评价概

6、述,道路安全评价是对现有或将建的道路工程项目或交通工程项目、任何与道路用户有关的其他项目的正式审查,并给出项目存在的或潜在的安全问题和安全性能方面的审查报告。道路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检查道路或道路建设是否存在潜在的事故风险和安全性能问题。,共同点,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1道路安全的评价主体(1)技术要求评价人员对道路设计、交通工程要有丰富的评价经验。(2)公正性要求公正的指出道路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不得因对设计存有偏见而无端挑剔设计中的问题,也不能仅利用个人的专业特长而忽视其他工程师的经验。(3)独立性要求评价工作过程、评价结论不应受业主和设计人员的限制。,道路安全评价的内涵,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7、(1)阶段一: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路线走向、建设标准和主要规范、考虑对现有路网的影响、出入口控制、确定交叉口数量与类型(2)阶段二:初步设计阶段对平纵横线形、交叉口进行道路安全评价,道路安全评价的实施时间,3,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3)阶段三;施工图设计阶段对道路线形、交叉口、标志标线,信号、照明等进行道路安全评价。(4)阶段四:开放交通之前对竣工道路及各类附属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发现那些在图纸上难以发现的安全问题和危险路况,提出必要的整改措施。(5)阶段五:开放交通之后运营一段时间现有道路的道路安全状况的调查与评价,进行道路黑点的鉴别与改造设计,道路安全评价的实施时间,3, 道路安全评价概

8、述,(1)通过事故防治和减缓事故严重程度提高道路的安全性;(2)减低道路网事故率;(3)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包括事故、伤残及死亡,此类损失代价将会减少;(4)提高道路设计者的道路安全意识。,道路安全评价的意义,I 基本概念,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常用评价方法,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宏观评价方法,绝对数法,一类是统计分析模型,利用多元回归法建模;另一类是经验法建模。,事故率法,模型法,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安全度评价指标,1绝对指标交通安全度评价绝对指标有四项,即事故次数、死亡

9、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2007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2亿元。,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安全度评价指标,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2相对指标,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 式中: RV每1万辆机动车的事故死亡率; D全年或一定期间内事故死亡人数; V机动车保有辆。,例题,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2相对指标, 104,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万人交通事故死亡率,RP每1万人的事故死亡率; D全年或一定时期内的事故死亡人数; P统计

10、区域人口数。, 100,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交通事故致死率,交通事故致死率;D全年或一定时期内的事故死亡人数;S全年或一定时期内的事故受伤人数。,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交通事故致死率,综合反映车辆性能、安全防护设施、道路状况、救护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是衡量交通管理现代化及交通工具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亿车公里事故指标, 108,RN1年间亿车公里事故次数或伤亡人数; D全年交通事故次数或伤亡人数; N全年总计运行车公里数。,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亿车公里事故指标,关于车

11、公里数,可采用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以每辆车的年平均运行公里数乘以运行车辆数; 用道路长度乘以道路上的年交通量(或由年平均日交通量推算出年交通量); 以所辖区全年总的燃料消耗量(升)除以单车每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升车公里)。,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亿车公里事故指标,某高速公路一年间共发生交通事故86次、伤115人、死亡23人,其长度为60km,全程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5000辆日,试计算其事故率。,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亿车公里事故指标, 10826.2次/亿车公里, 108 7.0 人/亿车公里, 108 35.0人/亿车公里,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

12、ack,下一页,上一页,综合事故率,R综合事故率,也称死亡系数,即1年间或一定时期内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 D全年或一定时期内事故死亡人数; V机动车拥有量; P统计区域人口数。,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当量死亡人数,DsDK1D1K2D2,式中 Ds、D、D1、D2分别为当量死亡、死亡、轻伤和重伤人数; K1、K2分别为轻伤和重伤换算为死亡的换算系数。系数K1和K2应遵循统一的折算原则制定,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宏观评价方法,绝对数法,一类是统计分析模型,利用多元回归法建模;另一类是经验法建模。,事故率法,模型法,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

13、,下一页,上一页,事故强度法,综合事故强度分析法,K死亡强度指标; M当量死亡人数(人),M=死亡人数+0.33重伤人数+0.1轻伤人数+2直接经济损失(万元);C当量汽车数(辆);L道路修整系数,具体见表8-1;R辖区人口总数(人) R=0.7人口总数。,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事故强度法,当量事故强度分析法,Kd当量综合死亡率; Dd当量死亡人数(人);Nd当量汽车数(辆);L辖区道路总里程(km);P辖区人口总数(人)。,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概率数理统计法,事故理论允许值的确定?,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综合事故

14、强度分析法,D1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人);D2交通事故轻伤人数(人); D3交通事故重伤人数(人); D4交通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万元);a2、a3、a4轻伤人、重伤人、直接经济损失与死亡的当量系数;,Dd = D1+ D2a2+ D3a3+ D4 a4,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四项指标相对数法应用,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微观评价方法,交通事故率法,路段评价与交叉口评价,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交通事故率法, 106,交叉口评价,RM交叉口事故率(次100万台车); D交叉口范围内发生的事故次数; V通过交叉口的车辆数。,例

15、题,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微观评价方法,路段评价,交通事故率法速度比辅助法,绝对数交通事故率法,交叉口事故评价,微观评价,Back,下一页,上一页,绝对数事故率法,交通事故率是表达一定时期内,国家或某地区交通事故次数或伤、亡人数与其人口数、在籍(机动)车辆数、运行里程的相对关系。它既表示综合治理道路交通的水平,又是交通安全度的评价指标。事故率计算方法很多,何种方法较科学尚有争议。我国目前仍用事故次数、受伤人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款额四项指标与上一年度同期对比,表示事故率的升降。,交通事故率这主要和现在的车辆剧增,驾驶人员的素质技能关系很大,现在中国驾证考核制度不严

16、(许多拿到驾照的人实际上还不会开车),中国现行法律执行不严(金钱和权力因素太大)有关。多年来中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居世界第一。,微观评价,Back,下一页,上一页,绝对数交通事故率法,AH事故率(次/亿车公里);Q路段年交通量,Q=365*AADT;L路段长度(公里);N路段内发生的交通事故次数;,微观评价,Back,下一页,上一页,交叉口评价交通事故率法,A1交叉口事故率(次/100万台);N交叉口范围内的事故数;M通过交叉口的车辆数,微观评价P183,Back,下一页,上一页,交叉口评价速度比辅助法,事故率系数法,概率法,事故率系数线性图,速度比; 交叉口速度; 路段速

17、度;, 我国的安全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动态事故强度分析法,道路交通事故影响程度的特点:道路交通事故影响程度是一个数值,反映了人、车、路与交通事故的作用关系,其大小只与人、车、路在实际交通运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有关,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交通事故影响程度不同,与每一年的交通事故有关,在数值上是动态的。交通事故影响程度的概念对于某一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而言不具有意义,但对于全国或地区的交通事故而言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在具体的事故中无法判定人、车、路对道路交通事故作用程度的大小,但在事故总体中可以表现出人、车、路对道路交通事故作用程度的大小。道路交通事故影响程度的数值分别与在交通事故

18、中由人、车、路引起的交通事故数有直接的线性关系,因为交通事故主要是由人、车、路三方造成的,交通事故影响程度大的,由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必然多。,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动态交通事故影响程度,Back,下一页,上一页,1、动态事故强度法,Pow事故强度,Pow值越小,表明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越好;各国死亡人数换算系数,如德国、英国取1.00,意大利、中国取1.08,法国取1.09等; F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人); M等级公路里程(km); k公路事故系数,即公路当量总事故次数占全部路网当量总事故次数的比例,通过统计分析,中国取0.72,黑龙江省取0.4l,广州市取0.60,哈尔

19、滨市取0.26,大庆市取0.48,其他国家或城市可根据各地事故特点参照取值; EP当量交通参与者; EV当量机动车数。,Back,下一页,上一页,动态事故强度法,1、2城市、乡村人口中的交通参与者比例。据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城市人口中的交通参与者比例约占69,乡村人口中的交通参与者比例占31;对发达国家无调查数据,1、2暂取1.0。 P1、P2城市、乡村人口数量。V1、V2机动车(包括汽车、摩托车、拖拉机)数、自行车数(辆)。,EVV10.15V2,EP1P1+2P2,Back,下一页,上一页,动态事故强度法模型应用,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动态事故强度法模型应用,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四项指标相对数法,利用此相对指标可深入地认识各种道路类型交通事故的对比情况,判断各种道路类型交通事故发生的比例,(AiAi)100 式中指标的相对数; Ai不同道路类型的交通事故各项指标的绝对数; Ai各种道路类型的交通事故各项指标总数。, 评价基本方法及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四项指标相对数法应用,部分国家道路交通安全度对比分析,Back,下一页,上一页,四项指标相对数法应用,Back,下一页,上一页,2、灰色聚类评价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