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生育保险法律制度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26660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生育保险法律制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六章生育保险法律制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六章生育保险法律制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六章生育保险法律制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六章生育保险法律制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生育保险法律制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生育保险法律制度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生育保险法律制度,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生育保险的概念和特点;我国生育保险的对象和范围;生育保险待遇。了解生育保险立法;生育保险基金。,本章掌握要点:,生育保险的概念和意义生育保险的对象和范围生育保险基金的建立和管理生育保险待遇的给付,第一节:生育保险的概念和意义,一、生育保险的定义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对怀孕、分娩而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的女职工给予生活保障和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生育保险的宗旨:在于通过向职业妇女提供生育津贴、医疗服务和产假,帮助他们恢复劳动能力,重返工作岗位。,定义包涵的内容:,保障对象:职业妇女劳动者;享受条件:因妊娠、分娩导致不能工作并暂时中断收入。保障内容;

2、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假期和物资帮助。,生育保险的特点,为女职工专门建立女职工生育子女全过程的物质帮助对女职工合法生育而实行的一项社会保险。,二、生育保险制度及其保障对象,产生背景:工业化大生产条件下,妇女因孕、育不能参加劳动就立刻失去收入来源;因孕、育增加医疗和生活支出;身体、精神耗损等妇女参加劳动的人数逐渐增加,国际社会生育社会保险及其保障对象,1919年第一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保护生育公约(第3号);1952年第35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第102号)对生育补助金作了专门规定,随后又通过了保护生育公约(修订)(第103号)和保护生育建议书(第95号),第二章 生育保险基金,

3、一、生育保险基金及其特点生育保险基金,是国家通过立法在全社会统一建立的,用于支付生育保险所需费用的各项资金。,生育保险基金的特点:,基金来源的单一性。单位缴费,职工个人不缴费。基金筹集的可预见性。受计划生育政策控制;育龄妇女可统计性;风险不大等。以收支基本平衡为目标,一般不留有大量结余。基金负担的均衡性。凡参加生育保险的单位,不论是否有女职工和女职工多少都得缴费。,二、生育保险基金的筹集,国外多数国家:三方缴费或雇主雇员双方缴费,政府承担行政费用。工资比例法。我国单位缴费,最多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的1%。形成的生育保险基金主要用于计划内生育女性的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基金筹集原则及提取比例:,

4、生育保险基金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进行筹集。参加统筹的企业,按照规定的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个人不交费。缴费最高不得超过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 单位应缴金额=单位当月缴费工资总额0.7%,三、生育保险基金的支付和管理,支付:生育医疗费 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生育医疗费 生育津贴 即产假工资。参加生育保险的企业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企业单位支付。,生育津贴支付标准:,按照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生育津贴期限:,在测算生育津贴标准时,主要以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规定的3个月产假期限为依据。如果支付期限过长,会造成生育保险费率的提高,加重企业负担。目前各

5、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的计划生育条例中,对晚婚、晚育职工普遍给予了少则15天,多则1年,多数3个月左右的奖励假期。,第三节 生育保险待遇,一、生育保险待遇定义生育保险待遇:指女职工在生育期间依法享有的各种帮助和物资补偿。该定义包括如下含义:受益人:女职工本人受益时间:生育期间(怀孕、分娩、哺乳期)受益依据:依法律和政策待遇:因生育需要的身体康复和物资补偿。,二、生育保险待遇的内容和标准,产假;生育津贴;生育医疗服务;生育期间的特殊劳动保护生育女职工的职业保障,国外生育保险待遇内容:,医疗服务;产假; 世界各国基本一致的内容收入补偿。 生育补助:生育津贴、护理津贴和婴儿用品。具有福利色彩。如法国

6、、葡萄牙、玻利维亚等。还有的采取发实物办法,如发免费奶票凭证、婴儿全套用品或发给购置婴儿用品津贴等。墨西哥、以色列等国。(少数国家特有),国际社会生育保险待遇的有关规定,产假:1919年保护生育公约3号规定至少不少于12周。2000年保护生育公约183号规定不少于14周,一些国家还有延长趋势。生育津贴:1912年保护生育公约3号明确指出,这是一项与收入相关的社会保险制度,津贴不应低于原收入的2/3。 2000年保护生育建议书(第191号)又提出,生育津贴应提高至妇女原先收入的全额。医疗服务:即定期对孕妇进行体检,并提供从怀孕到分娩的一系列医疗服务,以了解孕妇身体健康状况和胎儿成长情况,办法规定

7、生育保险改革的内容:,实施范围 统筹层次 基金筹集原则及提取比例 生育保费列支渠道 待遇项目及支付标准,实施范围:,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即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城镇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及其职工。,统筹层次:,考虑到各地生育保险制度改革的进展情况,在生育保险制度改革的初期阶段,实行市(地)或县级范围统筹。生育保险按照属地原则进行管理。,生育保险费列支渠道,在计划体制下,企业职工生育费用多渠道列支,如产假工资从原工资渠道开支,生育医疗费从福利费开支。改革后,企业缴纳的生育保险费列入管理费用。,办法的贯彻实施,实施情况:截止2000年年底,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了生育保险制度,1

8、500个市县开展了企业职工生育费用社会统筹,参保职工3000多万人。全国平均费率水平为职工工资总额的0.71,2000年征缴生育保险基金11.16亿元,当期支付8.35亿元,节余2.81亿元。共有29.3万人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费用的征缴、支付办法:按照,办法规定的1征缴比例,大部分地区控制在0.60.8之间。各地支付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支付;二是按职工个人养老保险缴费工资支付;三是按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支付等。支付期限一般在36个月之间。医疗费支付大部分采取定额支付,少数实报实销。,生育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覆盖面窄。目前,全国还有近一半左右的城

9、市企业和大多数地区的机关、事业单位没有开展生育保险制度改革二是待遇标准不规范。在统筹给付项目上,不少地区只支付生育津贴、生育住院医疗费用,没有将产前检查、流产等纳入保障范围。生育津贴计发标准也不统一。三是社会化管理水平较低。多数地区采取由经办机构将女职工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用按定额标准返还给企业,再由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定额结算办法。没有减轻企业的事务性负担,个别企业还出现克扣女工生育津贴的现象。,第四节:稳步推进生育保险工作,一、推进生育保险工作的最新规定200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明确指出,在城市,要积极建立并发展生育保险制度。,二、积极推进生

10、育保险制度改革,做好生育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特别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衔接。在已建立生育保险制度的地区,重点完善有关政策,提高职工参保率和基金到位率,有条件的地区逐步由县市级统筹向地市级统筹过渡。没有建立的地区,要根据当地实际,认真做好调查测算,制定实施方案或相关政策,妥善解决好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切实保障女工生育期间的基本生活、基本医疗保健需求和计划生育手术费用的落实。,三、合理控制生育保险费率水平,生育保险的缴费水平要从国有企业改革和用人单位各项社会保险总的负担能力出发,基金筹集和使用坚持“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根据前几年全国生育保险费收支情况看,缴费应控制在单位职工工

11、资总额的0.6左右,最高不超过1。 具体缴费比例根据当地前三年用人单位实际支付的生育待遇标准(或政策规定的待遇标准)和生育人数,综合考虑财政和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合理确定。 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四、努力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服务意识,改进工作方法和作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在提供生育、节育医疗技术服务的机构之间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生育医疗费用结算办法,逐步做到生育医疗费用与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直接结算。努力实现生育津贴的社会化发放,方便职工就医,减轻企业负担,确保服务质量,确保职工生育期间基本待遇的落实。,生育保险改革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生育费用实行社会统筹,对于均衡企业负担、改善妇女就业环境、切实保障女职工生育期间的基本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工作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办法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覆盖面较窄 待遇标准不规范 社会化管理水平较低,生育保险深化改革的思路,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 合理控制生育保险费率水平 实行生育保险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衔接,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