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27071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6.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长江下游人工湿地,、概念:,(请大家阅读P41页文字),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一、概述:,、类型:,()天然湿地:,()人工湿地:,水库、池塘、稻田等,、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湖泊、河流、泛洪平原、珊瑚礁、河口三角洲、红树林、低潮时水位小于6米的浅海,沼泽、滩涂、泥炭地、湿草甸、,、分布:,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各地也有广泛分布,但分布,不平衡,东部多,西部少。,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千湖岛),中国于1992年加入国际湿 地公约,现有国际重要湿地30处,面积343万公顷 。读图2-7,说一说

2、我国湿地在空间上有什么特点?,我国各地也有广泛分布,但分布,不平衡东部多,西部少,鄱阳湖湿地,东北三江平原湿地,长江下游人工湿地,图2-7中国主要湿地分布,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沼泽地广布,是我国白天鹅、候鸟、珍禽的栖息地,分布在沿海的热带浅海中,低矮茂密,是耐海水腐蚀的特有种,具有防止海浪侵蚀海岸,防止台风和风暴潮的作用,是天然海防林,人工湿地(稻田):人类长期生产活动形成的人工湿地,稻田具有调节局部气候,产出粮食的功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耕地,典型的湖泊湿地,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多方面作用成群的候鸟说明湿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重要作用“地球之肾”,【问题】湿地为什么被人们

3、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鸟类的乐园”?(即湿地的作用),、经济功能(产出功能):,、生态功能:,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其他功能:,提供水资源、提供农副产品、提供工业原料、航运,旅游观光、教育、科研等,、湿地资源破坏的原因:,人类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开垦湿地为耕地,砍伐灌木,过渡捕捞,环境,污染,水利工程建设不当,泥沙淤积,城镇建设,、湿地资源问题:,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下降;,效益不能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湿地资源的利用要明确湿地的功能,()、湿地的调节功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湿地的生

4、态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湿地的降解功能:,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集中富集有害物质,分解有害物质,,吸收有害物质,降解环境污染,()、湿地的其他功能:,美化环境,可作为旅游地航运功能,各种动,物的栖息地,我国湿地状况如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我国湿地状况:,湿地资源丰富,正大面积减少,遭受威胁,的种类和程度增加,()、主要表现:,人为活动:,人口急剧增加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环境污染;,过度利用湿地动植物资源;,大量围垦和开垦湿地;,泥沙淤积严重;,引用物种的干扰;,水利工程建设的威胁;,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与道路建设,

5、自然原因:,气候干旱,使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逐渐消失;,使滩涂湿地不断损失,岳阳风光之美,离不开洞庭湖,正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所描述的“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浑无际涯“,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秀丽。湖中景状,一日之中,变化无穷,“朔风吹浪千里雪”,无异于北国风光 ;“落日西沉万顷金“,则有登泰山观日出之妙。湖中渔帆点点,岸边苇草青青,鸥鹭翔集 ,鱼豚争游,潇湘八景中的“平湖秋月”,“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尽在洞庭一湖,更兼有岳阳楼、君山、慈氏塔、香炉山等无数名胜古迹点缀其间,使这天下名湖更富有诗情画意,“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洞庭湖是我国著名的五

6、大.,岳阳古城墙,、洞庭湖:,近代由于人们不合理围垦使调蓄,洪水能力降低,湖区洪涝灾害日趋严重,断航,生态环境日益增多,、湿地利用问题:,()、湿地资源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开垦湿地为耕地,砍伐灌木,过渡捕捞,环境,污染,水利工程建设不当,泥沙淤积,引进物种,干扰,城镇建设,()、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保护湿地植被,禁止滥捕滥猎,保护湿地生物,的多样性,保证湿地的数量和质量,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航运;,调蓄洪水;,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旅游观光。,我国珍贵的哺乳动物,三、保护湿地,我国特有的珍贵水生哺乳动物,主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洞庭湖

7、中就有分布,说明湿地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功能,碧波荡漾的湖水,远处茂密的水生植物,天空飞翔的鸟群,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反映了湿地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的重要作用,洞庭湖区湿地水域与陆地交错,适于各种野生生物的生长、栖息和繁衍。,洞庭湖湿地植物类型,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洞庭湖区水域面积大,可调蓄长江及湘江、资水、沅江、澧水等河流的来水。,调节长江水量,保证长江航运。,航运;,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旅游观光。,“鱼米之乡”,洞庭湖南纳“四水”,北通长江。,洞庭湖碧波荡漾,港汊纵横,自然景观类型多样。,澧水,打渔姑娘,鄱阳湖候鸟,【问题1】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 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8、?,【问题2】谈一谈你对洞庭湖区是 天然生物基因库的理解。,【问题3】有人说,“湿地水分的蒸 发,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水,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 。你赞成这种说法吗?,鸟类将失去生长、栖息和繁衍的场所,使鸟类迁移,破坏本地的生态平衡,甚至导致鸟类失去食物而死亡,打渔姑娘,鄱阳湖候鸟,【问题2】谈一谈你对洞庭湖区是 天然生物基因库的理解。,【问题3】有人说,“湿地水分的蒸 发,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水,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 。你赞成这种说法吗?,洞庭湖湿地的存在,为许多生物物种提供了生存栖息的环境和场所,使得生物物种繁多,有些是特有种,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洞庭湖因生物物种繁多,被称为天然生物基

9、因库,正确,湿地水分蒸发,增加附近空气湿度,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水,减小气温日较差,具有调节小气候的作用,三江平原湿地,西洞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问题,、洞庭湖为什么会萎缩呢?,洞庭湖为什么回萎缩呢?,原因:,(1)泥沙淤积严重,湖床 抬升,水面中间萎缩;,长江“三口”(松滋、太平、藕池)和“四水”(湘江、资水、沅江、澧水)泥沙量特大。,(2)人口迅速增长,围湖造 田;,(3)工农业和居民生活用水 大量增加;,(4)全球变暖,蒸发加剧。,、洞庭湖萎缩的主要危害?,危害:,(1)大片湿地消亡,调蓄洪 水能力降低,洪涝灾害加剧;,(2)航道断航现象时有发生;,(3)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增多。,“洪

10、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保护湿地的必要性:,()湿地资源的破坏,导致气候恶化,,生物物种减少,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更好的生存环境,、保护措施:,退田还湖,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的意识,防止湿地污染;,、保护湿地要注意的两个原则:,()注意湿地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注意湿地作为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关系,活动,【问题1】“湖广熟,天下足。”洞庭湖区农业 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分析洞庭湖区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问题2】洞庭湖区为什么会

11、出现围湖造田的 现象 ?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地势低、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河湖密布,水产养殖业发达,世纪年代,人口迅速增长,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围湖造田虽一时得到了土地,但湖泊湿地减少,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导致水患的可能性加大,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隐患,【问题3】有人说,“保护湿地会阻碍地方经 济的发展,因为湿地是很好的耕地后备资源。在我国耕地短缺的形势下,湿地应开垦为耕地 ,以弥补耕地的不足” 。针对这种说法,谈一谈你的认识。,我国人多地少,耕地短缺,这是事实。但是湿地本身具有产出作用,能产出丰富的农副产品及工业原料供人类利

12、用。,若把湿地当做耕地后备资源开垦,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远远大于未开垦的湿地,是得不偿失的短期行为,是非常不合理的,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应该禁止这种不正确的做法。,保护好湿地环境,不仅不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反,还会促进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捕鱼,掠夺性捕鱼,掠夺性捕鱼,日 本 人 捕 杀 海 豚,捕杀鸟类,活动,【问题4】针对课本图2-10、2-11,说出其含 义,并针对这些现象谈一谈你的看法。,图的含义的过度捕捞,破坏了湿地的生产能力图中渔民用小船和细网在河中捕鱼,连非常小的鱼苗都捕了上来,这种做法会使河、湖、海中的鱼的繁殖能力下降,导致

13、鱼产量下降这种杀鸡取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应当采取休渔制度限制网眼等措施,以保证鱼类的再生产能力,满足人类的长久需要,图的含义是指人们的滥猎行为,图中的珍禽鸟类被人们捕杀后摆放在地面上,惨不忍睹,人类滥捕滥猎的行为导致了一些物种的灭绝,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这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因此应当严禁滥捕滥猎,保护湿地生物的多样性,活动,【问题5】据有关部门统计,建国以来,我国 约有2/3的滨海滩涂湿地不复存在,约13%的湖泊已经消亡。黑龙江三江平原丧失了约78%的天然沼泽湿地 ,洪湖水生植物种类减少了20余种 、鱼类减少了约50种,七大水系(松花江 、辽河、海河 、黄河、淮河、长江、珠江

14、)有2/3的河段水质污染问题突出。,目前,在一些天然湿地相对集中的地区, 因围垦、污染及过度开发利用,所造成的湿地破坏仍在加剧。更需要注意的是,原集中于大中城市的污染现已沿河扩展,将威胁到更多的天然湿地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活动,【问题5】在上述资料中,所提到的湿地生态 问题有哪些 ?湿地是如何被破坏的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湿地?,材料中提到的生态问题有:,因河流流量减少或断流、围湖造陆等导致滨海滩涂湿地不复存在;,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等导致湖泊湿地在减小;,因围垦等导致沼泽湿地骤减;,因过度采集导致河湖水生植物减少;,因过度捕捞导致沼泽湿地鱼种减少;,因工业污水城市生活废水及农田污水排放,造成

15、湖泊湿地和许多大江大河的水质变坏,遭受污染;,并且城市污染已向周围湿地扩散,保护措施:,退田还湖、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的意识。,防止湿地污染;,退田还湖,退 耕 还 湖 后,保护湿地,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 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 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因此,保护湿地刻不容缓。,课本页图退田还湖,退田还湖,农民变渔民,从事水上养殖业,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该图反映了退田还湖后取得的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洞庭湖“变”大了,(1)、综合治理,退耕还林、封山

16、育林、退耕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加固干堤、疏浚河道。,(2)、长江三峡工程 减少了长江上游的水 土流失。,洞庭湖 水产养殖,洞庭湖水产养殖,【问题1】课文46页图2-13是一种湿地资源利用模式 。还湖后的耕地改为鱼塘 ,在洪水期间可蓄水分洪,在湖水水位较低时,又可发展水产养殖业。农民不种田而去养鱼,这种生产方式的改变好不好?除此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用哪些移民生产安置方式。,课本页第题,退田还湖,退田还塘,既可蓄水分洪,又可发展,水产养殖,农民变渔民,既保护了湿地生态的环境,效益,又使原来的居民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这种,生产方式的改变非常好.,除此方法外,还可以利用当地的水产资源及运,进原

17、料发展加工工业,增加就业机会;,还可以利用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问题2】湿地保护的行为正在全国展开,如退田 还湖、退耕还林与天然林保护工程、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我国政府还制定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收集资料,就一项具体的保护湿地计划进行交流,说明湿地保护与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答案如下:,湿地保护与开发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影响很大.,湿地保护措施有力,开发合理,就能发挥湿地,的环保功能和生产功能,改善周围生态环境,增加旅游资源等.,湿地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对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国应加强对湿地的合理保护、利用的研究,普遍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工作和执法力度,以利于维持、改善生态平,衡,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3】三江平原的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 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两个迥然不同的发展阶段 。收集资料 ,了解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的历史背景,分析哪一种湿地开发模式有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三江平原的湿地开发利用方式,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模式,有利于三,“退田还沼泽”,保护湿地的存在,即“从,江平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