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35408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丽江古城坐落在云贵高原上,海拔2400米,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比较开阔,源于玉龙雪山的玉河水,在城北玉龙桥附近分三股干流入城中,再分多股支流贯穿大街小巷。古城、老街、纳西文化,造就了独具风情的高原水乡。 丽江古城的形成与发展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地形条件?,丽江位于亚热带,西北有山阻挡了冬季北边来的寒冷气流,使这里冬无严寒;海拔高(2400米),夏无酷暑,是地形造就了她宜人的气候;坝子(山间小盆地)地势平坦,玉龙河水源充足,是主要的农耕区,人类在这里聚居。,思考:,例1、 (09年海南地理)读图4,完成13题。,1制约图

2、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2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3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地面沉降,D,B,B,例2、读 “某著名河流下游河段两岸的土地利用示意图”,回答12题。,1根据该区域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可以判断,该区域所属气候类型最有可能为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2该区域河流沿岸土地利用方式分布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A河流

3、径流量季节变化大B河流长度很长 C河床坡度陡峻D河流泥沙含量很高,C,A,例3、下图为我国某地乡村聚落环境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依据图中信息,与自然环境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建在丘陵北坡地带,多地形雨 B顺应地势特点修建,便于排水 C临近河流,聚落呈团块状分布 D植被破坏导致荒漠化日趋严重(2)该区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建筑物增多,季风受阻减弱,降水增多 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C过度樵采,荒漠化加剧 D占用耕地,粮食自给率下降,B,B,例4、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回答(1)(2)题。,(1)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

4、条件是() 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 B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 C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方便 D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2)地质队员发现乙处有金矿出露,考虑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能找到沙金(沉积物中的细小金粒)的地方是() AaBbCcDd,C,D,公路、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例5、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有一公路沿河兴建。据图回答12题。,1若河水暴涨,最可能被水冲毁,使行车受阻的路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2若要安排宿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AW BX CY DZ,C,D,例6、下图为进藏铁路的四种方案:青藏方案,甘藏方案,川藏方案,滇藏方案。据此回答下

5、列问题。,(1)结合自然条件分析,你认为哪种方案最佳,为什么?(4分),方案最差。该线路较长,地形高差大,要经过陡峭的横断山区和许多大江大河,沿线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技术难度大,铁路建成后养护困难。,(2)结合自然条件分析,你认为哪种方案最差,为什么?(4分),方案最佳。四种方案相比,青藏方案线路最短,地形较平坦,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已经建成,工期较短。,例7、 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爆破成功,结束了墨脱县是我国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县的历史。下图是墨脱及周边地区简图,读图回答46题。,1修建嘎隆拉隧道的主要目的是() A少占耕地 B缩短营运里程 C增加营运

6、收益 D扩大营运范围2墨脱公路修建的决定性条件是() A地质条件 B地形条件 C技术条件 D经济条件3有关该地区地理事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质条件复杂,修建公路难度大 B因有原沙石路,修建该公路的坡度较小 C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 D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迎风坡,降水充沛,B,D,B,例8、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6分),(2)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当地自然条件对施工有哪些影响?(6分),分布特点:西部地区沿海分布,(中)东部地区沿河流分布。主要原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有

7、利影响:地形平坦。不利影响:沿途多沼泽,并需要跨越多条河流。,位置:位于非洲大陆最南部,东、南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 优: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西南部的好望角航线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任答一点即可) 劣:好望角的航线长,交通运输成本较高;好望角航线航线有风浪危险。(任答一点即可),南非地理位置独特,国土面积约为122万平方千米。农业、渔业较为发达,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耕地的分布不平衡,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概述南非的海陆位置,并从航运角度分析其优劣。(4分),例9、读关于南非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思考:1、 归纳地质时期(距今1万年以前)的气候变化特点。,全球气候处于波动变

8、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温暖期较长,寒冷期较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2、读图回答三次大冰期。,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全球气候变暖的具体影响及表现,控制温室效应的对策,例10、读10 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5 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与平均气温的差值)变化图。回答12题。,1中国从15世纪到20世纪的近500年中,气候处于温暖期的时段是() A14701520年 B16201720年 C18401890年 D19101950年2图示公元后挪威雪线降低时期,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水稻种植范围向北扩展 B野象栖息地最北界北迁 C竹类分布向黄河流域扩展 D江淮一带遭受寒潮侵袭次数增加,D,D,例11、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B,2、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