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细菌感染及免疫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45963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细菌感染及免疫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五章细菌感染及免疫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五章细菌感染及免疫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五章细菌感染及免疫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五章细菌感染及免疫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细菌感染及免疫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细菌感染及免疫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概念,感染: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侵入机体的病原菌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病理过程。细菌能否致病与细菌的致病因素、机体的防御力和外界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致病性:细菌对宿主引起疾病的性能。具有致病性的细菌称为致病菌或病原菌。,一、细菌的毒力,毒力就是致病性的强弱程度。毒力通常用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感染量(ID50)来表示。细菌毒力主要是侵袭力和毒素。,(一)侵袭力,概念:是指病原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在机体内一定部位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菌体表面结构(1)菌毛和黏附素(2)荚膜和类荚膜.侵袭性酶类,下图:菌毛上的黏附位点即配体与宿主细胞上相应

2、受体结合,菌毛黏附素,上图:细菌由菌毛介导的黏附,菌毛的黏附作用可抵抗液体流冲击,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黏附肠粘膜上皮细胞形成的微菌落(SEM),(二)毒素,、外毒素概念:是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来源: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化学成分:蛋白质外毒素经甲醛脱毒成为类毒素。外毒素和类毒素抗原性强,刺激机体可产生抗毒素,抗毒素具有中和游离外毒素的作用。特点:毒性极强(肉毒毒素),有组织器官的选择性,临床表现典型而特殊。,破伤风梭菌感染,破伤风梭菌感染,、内毒素,概念: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成分,不能由活菌释放到菌体外,只有当细菌裂解死亡后才能游离出来。来

3、源:革兰阴性菌化学成分:脂多糖,毒性成分为脂类A内毒素抗原性弱,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无保护作用,用甲醛处理不能成为类毒素。特点:毒性较弱,无选择性,临床表现相似。,G(-)菌裂解释放LPS,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DIC,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发热反应(fever)白细胞反应DIC内毒素血症与休克, 发热反应, 白细胞反应,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激活凝血因子,导致微血栓和炎症反应,血液凝固进而形成DIC常引起皮肤、黏膜的出血和渗血或内脏的广泛出血,严重者可致死。,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二、细菌的侵入数量,细菌引起感染的数量与毒力成反比,同时还需要特定的

4、侵入门户。,三、细菌侵入的途径,各种病原微生物都有其特定的侵入途径和部位,可有以下传播方式和途径:1、经呼吸道2、经消化道3、经皮肤粘膜创伤4、经接触5、经虫媒 或可经多种途径传播。,第二节 机体的抗菌免疫,抗菌免疫是指机体抵御细菌感染的能力。,一、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是机体在发育进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受遗传基因控制,生来就有,无特异型,对各种细菌均有一定的防御能力。,(一)屏障结构,1.皮肤和黏膜作用:阻挡与排除作用; 分泌杀菌物质; 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2.血-脑脊液屏障3.胎盘屏障,(二)吞噬细胞,分两类:一类为小吞噬细胞,主要是血液中的中性

5、粒细胞;另一类是大吞噬细胞,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三)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1.溶菌酶 来源于吞噬细胞,是一种低分子碱性蛋白质,广泛分布于机体正常组织和体液中。2.补体 是正常人和哺乳动物血清中的一组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3.防御素 是一类富含精氨酸的小分子多肽,是杀灭胞外感染的细菌。,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或获得性免疫。,(一)体液免疫,体液免疫是由B淋巴细胞介导的通过产生抗体而发挥效应的免疫应答。,(二)细胞免疫,细胞免疫是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通过产生效应T细胞及细胞因子而发挥效应的免疫应答。,(三)抗感染免疫的特点,1.胞外菌感染的免疫2.胞内菌感染的

6、免疫3.外毒素感染的免疫,第三节 感染的种类与类型,(一)外源性感染:病原体来源于宿主体外的感染,1. 病人,2. 带菌者,3. 病畜和带菌动物,(二)内源性感染:感染来源于自身体内或体表 的条件致病菌,一、外源性感染与内源性感染,二 、社会感染与医院感染,社会感染:指在医院外发生的一切感染。,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在医院中活动的所有人群,如患者、医务人员、陪伴者和探视者等。,三、感染类型,不感染,隐性感染 (亚临床感染)潜伏感染,显性感染,毒血症脓毒血症内毒素血症败血症菌血症,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感染急缓,感染部位,带菌状态,不感染,机体免疫力强,或入侵的病原

7、菌毒力弱或数量不足,或侵入的部位不适宜,病原菌可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消灭,不发生感染。,隐性感染:,机体免疫力较强,侵入的病原菌数量少、毒力较弱,感染后病原菌多机体的损害轻微,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潜伏感染,当机体与病原菌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暂时处于平衡状态时,病原菌潜伏在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组织内,一般不出现在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中。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潜伏的病原菌大量繁殖引发疾病。,显性感染,当机体抗感染的免疫力较弱,或侵入的病原菌数量较多毒力较强,以致机体组织细胞受到明显损害,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为显性感染。,机体在显性感染或阴性感染后,病原菌并未及时消失,而在体内继

8、续留存一定时间,与机体免疫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健康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带菌状态,菌血症:致病菌由原发部位一时性或间断性侵入血流,但未在血中繁殖,达到体内适宜部位再繁殖而致病。,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物,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致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毒血症:致病菌侵入机体后,只在局部生长繁殖,不入血流,但其释放的外毒素入血,并到达易感的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内毒素血症:革兰阴性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大量内毒素,或病灶内大量革兰阴性菌死亡、崩解释放的内毒素入血所致。

9、,18岁的美国少女史提芬尼在生日的时候穿了乳环,没料到一个月后伤口发生了食肉菌感染,导致大部分皮肤组织坏死。在她被送入印第安纳大学医院时,左边乳房组织包括淋巴结全部坏死,甚至连胸部延伸至锁骨部位的皮肤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感染。,少女穿“乳环”引发全身感染,医生表示,由于她的伤口感染了食肉菌,乳房已经坏死的情况十分严重,要回复胸部线条,她还需要做几次手术包括对乳房的重整。原来,她伤口感染的食肉菌不仅会释放毒素,截阻血液供应,导致皮肤感染,甚至还会使皮下组织包括筋膜、软组织坏死。这种细菌主要透过皮肤损伤感染,该少女就是因为穿环致使皮肤伤口感染,最后她不得不割除胸部才保住了性命。,作业,一、名词解释菌血症 败血症 毒血症 脓毒血症二、填空题1.构成病原菌毒力的物质基础包括()和()。2.外毒素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抗毒素可中和游离的( )。3.外毒素经甲醛作用后脱去( ),保留( ),从而制成( )。,三、问答题(一)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有哪些?(二)细菌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