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统计基础知识讲座1资料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46324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3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统计基础知识讲座1资料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能源统计基础知识讲座1资料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能源统计基础知识讲座1资料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能源统计基础知识讲座1资料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能源统计基础知识讲座1资料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源统计基础知识讲座1资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统计基础知识讲座1资料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能源统计基础知识讲座,一、能源与能源统计二、能源统计的主要内容 三、能源消费量统计 四、能源加工转换统计 五、能源经济效益统计 六、能源单耗指标统计 七、能源综合平衡统计八、企业节能量统计九、企业能耗分析,主要内容,一、能源与能源统计(一)能源1、什么是能源 能源:是能量的来源或源泉。是可以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的具有能量的物质,或从这些物质中再加工制造出的新物质,能源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2、能源的分类,第一类,来自地球以外天体的能量,其中最主要的是太阳辐射能.第二类,来自地球自身的能量。一种是以热能形式储藏于地球内部的热能和重力能

2、,包括火山、地震、地下蒸汽、热岩层、地下热水等;另一种是海洋和地壳中储藏的核燃料所包含的原子能。第三类,来自地球及其它天体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能量,地球月亮太阳系统由于相互引力的作用,使海水涨落所形成的潮汐能。,按能源的成因划分。分为一次能源(亦称天然能源)和二次能源(亦称人工能源)。按能源的储存和输送性质划分。分为含能体能源和过程性能源。按能源使用性质划分。分为燃料性能源和非燃料性能源。 按能源的形成和再生性划分。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性能源。 按能源的技术开发程度划分。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按能源的实物形态划分。分为固体能源、液体能源和气体能源。 按能源的商品性划分。分为商品能源和非商品能源。

3、 按能源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化分。分为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资 源 问 题,世界百分之七的可耕地,百分之二十二的世界人口,牧场面积世界水平的一半,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13%,水资源,能源问题,我国是一个资源能源缺乏的国家。人均石油储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8,天然气约为世界人均量的1/20。,我国现代化能源建设的总方针(六五期间提出): 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要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大力开展以节能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和结构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1997年11月1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3、国家能源政策,

4、(二)能源统计1、能源统计 能源统计是运用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指标体系和特有的计量形式,采用科学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能源的勘探、开发、生产、加工、转换、输送、储存、流转、使用等各个环节运动过程、内部规律性和能源系统流程的平衡状况等数量关系的一门专门统计。,能源统计的研究对象: 研究经济系统运动的全过程以及相互联系的数量表现及其关系,揭示能源内部运行规律。 研究能源利用状况,挖掘节能潜力,促使合理有效地使用能源。 研究能源综合平衡状况及其规律,反映能源资源的形成及能源使用方向,揭示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 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能源系统数量关系的方法论。,2、能源统计的意义,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实行能源科

5、学管理,基本任务: 为各级政府和部门制定方针、政策,编制能源计划提供可靠资料。 对能源经济活动和能源方针、政策、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统计检查和监督。 为加强能源科学管理,挖掘能源潜力,提高能源利用率服务。 为企业生产、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能源消耗服务。 对能源生产及需求进行统计预测。,3、能源统计报表制度 能源统计报表制度是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制定的,由各企业、各行业、各地方按国家统一要求,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送时间自下而上地向国家和各级领导机关履行的一种报告制度。 具体又可分为定期报表制度和年度报表制度。 地方统计局和行业对企业编制的能源统计报表要求是不同的,企业在一般情况下,要按要求

6、分别编报。,二、能源统计的主要内容(一)基本名称1、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存在,不经任阿改变或转换的天然能源资源。 二次能源是指为了满足生产工艺和生活的特定需要以及合理利用能源,将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加工转换产生的其它种类和形式的人工能源。,2、余热 余热是指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可被利用的热能。,3、耗能工质 所消耗的物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能源,利用这些工作物质就等于间接地消耗能源。 所消耗物质的使用能够替代或减少其它能源的消耗。 所消耗的物质不属于通常所指的能源之列。 如:工业用水、压缩空气、电石、乙炔、氧气等。 (注意:不同的行业对耗能工质有不

7、同的规定范围),4、能源计量 能源计量是指在能源流程中,对各环节的数量、质量、性能参数、相关的特征参数等进行检测、度量和计算。没有能源计量就做不好能源统计。 5、热量单位(焦耳、卡) 焦耳是热、功、能的国际制单位。我国已规定热、功、能的单位为焦耳。焦耳的定义:1牛顿的力(1牛顿1千克米秒)作用于质点,使其沿力的方向移动1米距离所作的功称为1焦耳。在电学上,1安培电流在1欧姆电阻上,在1秒种内所消耗的电能称为1焦耳。 卡是应淘汰的热单位。在我国的现行热量单位中,卡暂时可以和焦耳并用。,6、燃料及发热值 燃料是一种可燃烧的物质。 燃料热值也叫燃料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 (指固体或液体)或单位的体积(

8、指气体)的燃料完全燃烧,燃烧产物冷却到燃烧前的温度(一般为环境温度)对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燃料热值有高位热值与低位热值两种。我国是按低位热值换算的。,7、标准燃料和标准煤 标准燃料是计算能源总量的一种模拟的综合计算单位。由于煤、油、气等各种燃料质量不同,所含热值不同,为了便于对各种能源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必须统一折合成标准燃料。标准燃料可分为标准煤、标准油、标准气等。我国采用标准煤为计算基准,即将各种能源按其发热量折算为际准煤。我国规定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为7000千卡。将不同品种、不同含量的能源按各自不同的热值换算成每千克热值为7000千卡的标准煤。 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某种能源实际热值/标准煤

9、热值,8、当量热值和等价热值当量热值又称理论热值(或实际发热值)是指某种能源一个度量单位本身所含热量。等价热值是指加工转换产出的某种二次能源与相应投入的一次能源的当量,由于加工转换效率不同,同一能源的等价热值是个变动值。某能源介质的等价热值生产该介质投入的能源/该介质的产量该介质的当量热值/转换效率,9、工业总产值 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10、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是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是总产出与中间投入之间的差额。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1、能源购进、消费和库存统计2、能源

10、加工转换统计3、能源经济效益统计4、能源单耗指标统计,(二)能源统计的主要内容,三、能源消费量统计(一)能源消费量统计原则1、谁消费、谁统计2、何时投入使用,何时算消费3、一次性消费(如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不再计算在消费量中 )4、耗能工质(不论是外购的还是自产自用的均不统计在能源消费量中。但在计算单位产品能耗及工序单位能耗时除外) 5、企业自产能源(凡作为本企业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原材料、燃料,又分别计算产量的要统计消费量。如煤矿用原煤生产洗精煤、炼焦厂用焦炭生产煤气、炼油厂用燃料油发电等。但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费的半成品和中间产品不统计消费量,如炼油厂用原油生产出燃料油后,又用燃料油生产其它石油

11、产品,这种情况燃料油既不计算产量,也不计算消费量。),(二)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 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是指统计报告期内工业企业在工业生产过程和非工业生产消费的各种能源量,主要包括: 1、用于生产本企业的产品、工业性作业和其它生产性活动所消费的能源2、用于技术更新改造措施、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试制以及科学试验等方面消费的能源。 3、用于经营维修及本单位机电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及建筑物等大修理消费的能源。 4、用于劳动保护及其它非生产消费的能源。,不包括以下各项,由仓库发到车间,但报告期最后一天并未消费,这部分能源不应计入消费量,应办理假退料手续,计入库存量。不能以拨代消。 回收的余热、余气不作为能源消费

12、量统计。 拨到外单位委托加工的能源。 调出外单位或借出的能源。自产自用的热力。,企业能源消费量企业购入能源量期初库存量期末库存量-外销能源量,原料场,消费单元2,消费单元1,消费单元3,(三)工业生产用能 工业生产用能是指工业企业在统计报告期内为进行工业生产活动所使用的能源,包括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用能。生产系统用能是指企业的生产车间用能。,(四)工业生产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综合能源消费量是指在统计报告期内工业生产用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后进行汇总,并扣除本企业能源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折标准煤的汇总量。 工业生产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用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之和本企业能源加工转换产出的

13、能源折标准煤之和 上式中的本企业能源加工转换产出的能源主要包括火力发电、对外供热、洗煤生产、炼焦生产、石油炼油生产、煤气生产、煤制品加工产出的能源。不包括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电以及自产自用的热力。,(五)非工业生产用能 非工业生产用能是指在工业企业内不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非独立核算的单位所使用的能源(如本企业附属的科学研究单位、农场、车队、学校、医院、食堂、托儿所以及建筑施工队等消费的能源),四、能源加工转换统计能源加工与转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都是将能源经过一定的工艺流程生产出新的能源产品。 能源加工一般只是能源物理形态的变化(如原油经过炼制成为汽油、煤油、柴油等石油制品;原煤经过洗选成

14、为洗煤;炼焦煤经过高温干馏成为焦炭;煤炭经过气化成为煤气等 ) 能源转换是能源流程中的能量形式的转换(如热电厂将煤炭、重油等投入到耗能设备中,经过复杂的工艺过程把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一)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 亦称中间消费,是指报告期内为加工转换二次能源及其它石油制品(如润滑油、沥青等)和其它焦化产品(如焦油、粗苯等),所投入到加工、转换设备中的各种能源。,不包括下列各项: 1、能源加工、转换装置本身工艺用能和其它设备用, 2、车间用能。 3、辅助生产系统用能。 4、经营管理用能。 5、除上述各项以外的其它非生产用能。,(二)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 是指各种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

15、产出的各种二次能源产品(包括不作为能源使用的其它副产、联产品) 。,在计算投入量和产出量时,必须按当量热值折为标准煤。,(三)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 是指在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损失量,即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投入的能源和产出的能源之间的差额。计算公式为:,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四)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是指能源加工、转换过程中产出量与投入量的比率,即能源加工转换的产出率。计算公式为:,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能源加工、投入量)100,(五)能源加工、转换损失率 是指能源在加工、转换过程中损失的能量与投入的能量之间的对比关系,计算

16、公式为: 能源加工转换损失率()(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100,五、能源经济效益统计(一)产值综合能耗 实现单位工业生产总值所需的综合能源消费量,该指标可以综合反映能源消费所获得的经济成果。计算公式为: 产值综合能耗(吨标准煤/万元)能源消费总量/ 工业生产总值(现价),(二)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利用效率是指一个体系(国家、地区、企业或单项耗能设备等)有效利用的能量与实际消耗能量的比率。它是反映能源消耗水平和利用效果。计算公式为: 能源利用率(%)(有效能量/实际能源消费量)100,(三)能源损失率 能源损失率是与能源利用率相对应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能源损失率(%)能源损失

17、量/能源消费或输入)量100% 1-能源利用率,六、能源单耗指标统计 能源单耗指标:产品单位综合能耗统计、产品单位单一能源品种消耗统计。 在计算单耗统计时,可按行业规定在计算时将耗能工质能量计入在内。,(一)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 单位产品产量与单位能源消耗总量之比值。 该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工序(车间)、设备。如企业吨钢综合能耗、炼钢工序能耗、转炉工序能耗等等。,(二)产品单位产量单一能源品种消耗 单位产品产量与单位单一品种能源消耗总量之比值。 该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工序(车间)、设备。单一品种能源是指定情况下的能源,如电、焦炭、蒸汽等等。具体指标如吨钢电力单耗、炼钢工序电力单耗、转炉

18、工序焦炉煤气单耗等等 (三)产品可比单位产量综合能耗 产品可比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是为在同行业中实现相同产品能耗可比,对影响产品能耗的各种因素,用折成标准产品的办法、能耗统计计算分办法等加以考虑所计算出来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七、能源综合平衡统计,(一)能源平衡表 能源综合平衡统计主要形式是编制计算能源平衡表, 企业能源平衡表是以一个企业或公司为平衡范围,反映了企业各种能源的来踪去迹以及各种能源的消费构成、加工转换的投入和产出,体现出企业能量的平衡关系。,(二)能源平衡表的格式,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企业能源平衡表的形式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能源平衡表采用矩阵式,一栏用来表示能源流向(使用单位),

19、一栏用来表示能源品种,采用“”表示消耗、“”号表示生产或产出,便于各模块数量关系和总平衡关系用代数和运算。,(三)能源平衡表的编制原则,1、编制能源平衡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能量守恒定律 2、消除数据的重复计算,补充统计内容和范围的遗漏 3、必须采用两种计算单位,一是实物量,二是标准量 4、对综合能源平衡表的数据进行验证,八、企业节能量统计,企业节能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调整生产结构、进行节能技术改造等措施,所节约的能源数量,它综合反映企业直接节能和间接节能的总成果。,(一)综合节能量 根据单位产值(产量)综合能耗计算的节能量。计算公式为: 综合节能量(基期

20、单位产值综合能耗-报告期单位产值综合能耗)报告期工业总产值 或(基期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报告期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报告期产品产量,(二)某种能源品种节约量 根据单位产品能耗计算的节能量。计算公式为: 某种能源品种节约量(基期单位产品某种能源消耗报告期单位产品某种能源消耗)报告期产品产量,九、企业能耗分析(一)单位能耗分析法 该分析可通过企业报告期能耗情况与基期比较或与同行业其它企业比较,也可与本企业历史水平等加以比较进行分析,但主要的分析是通过对计划单耗执行情况或完成情况所进行的分析,基本方法是将实际单耗与计划单耗或历史单耗对比,寻找薄弱电和贡献点。,(二)生产结构分析法 该分析可通过企业报告期生

21、产结构与基期比较或与同行业其它企业比较,也可与本企业历史水平等加以比较进行分析,结合单位能耗计算出由于生产结构变化而造成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便于正确分析企业能耗情况。,(三)企业能量平衡分析 企业能量平衡是以企业为对象的能量平衡,包括各种能量的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消耗与有效利用及损失之间的数量平衡。企业能量平衡分析就是根据企业能量平衡的结果,对企业用能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以便明确企业能量利用程度,能量损失的大小、分布与损失发生的原因。,企业能量平衡的主要作用:1、可摸清企业耗能情况。弄清企业的能源构成及其来龙去脉,从而了解企业能源损失的大小与分布、损失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以利于采取节能措施

22、;2、可掌握企业用能水平,即掌握企业各种能源的有效利用率,余能资源率,及各主要产品的能耗数据,为制定合理的能源消耗定额,为完善能源制度和法规提供了科学根据;3、开展企业能量平衡对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造等起着促进作用。,结束语,能源统计工作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对统计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具体为:1、满腔的工作热情和较高的心理素质;2、较高的工作技能和工作能力;3、熟悉企业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参数;4、掌握企业的能源流及消耗情况;5、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宝钢生产流程图Production Flow Diagram,宝钢能源流程图Energy Flow Diagram,参考资料:1、能源统计知识手册 2、主要行业产品能源消耗指标培训材料3、能源统计工作手册 4、能源基础术语5、工业企业填报手册 6、国标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2589-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