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行政信息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46552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行政信息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八章行政信息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八章行政信息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八章行政信息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八章行政信息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行政信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行政信息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行政信息,第八章 行政信息 第一节 行政信息概述 第二节 行政信息管理的内容 第三节 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行政信息概述 一、行政信息的内涵 二、行政信息管理的产生发展及其研究 视角 三、行政信息管理标准化,第一节 行政信息概述,一、行政信息的内涵(一)信息资源与行政信息 1、信息资源 关于信息资源概念,可以归纳为狭义和广义两种信息资源概念: 狭义信息资源仅指信息内容,是限于信息本身的文献资源或数据资源,或各种媒体和形式的信息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图形、图像、电子信息等。信息资源狭义的理解,突出了信息本身这一信息资源的核心和实质。 广义信息资源以信息本身为核心

2、,包括与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资金和信息资源管理体制等各要素的总称。亦即信息资源是贯穿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从事信息生产、分配、交换、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的多要素集合。 狭义与广义信息资源概念的关键区别在是否将与信息有关的设备、技术、人员和管理体制也纳入信息资源的范畴。信息内容、信息内容的表达和组织方式、及其表达所依附的载体以及信息资源管理体制,是信息资源的构成要素。 本书从管理角度出发,采用广义信息资源含义。 信息资源的特点: (1)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性、稀缺性和可选择性特征; (2)共享性、时效性、动态性、不可分性、不同一性、支配性等独有特征。,2行政信息 行政信息作为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

3、是政府部门及其授权的公共组织等在依法履行职能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与保存的信息,以及制作或获取信息的技术、设备、网络、人才资源和信息化管理体制。具体来说,行政信息包括: (1)政府部门及其授权的公共组织等行政管理主体为履行职能而采集、加工和使用的各类信息; (2)政府部门在办理业务和事项过程中产生与生成的各类信息; (3)政府部门直接管理的各类信息; (4)各政府部门投资建设的行政信息; (5)与行政信息的制作和获取有关的技术、设备、网络、人才等信息资源; (6)信息化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二)信息资源管理,1、信息资源管理的含义 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作为社会实践源于20世纪中

4、期;作为学科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1979年,美国学者迪博尔德发表论文“信息资源管理:新的挑战”,首先提出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但目前对此概念尚未形成统一认识。 概括起来有几种学说:管理者学说、系统方法说、管理过程说、管理活动说。 综合上述,信息资源管理的含义可概括为:信息资源管理是系统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为满足信息需求而实施的集约化管理活动,包括对信息活动要素(信息、人员、技术设备、资金等)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2信息资源管理的层次 信息资源管理是个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经济、人文、技术等多种因素,因而信息资源管理

5、活动必须实行合理分层、分级和分类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 微观管理是最基层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以基于政务部门、信息机构等具体组织层面的信息资源管理为对象;以分析组织内部各类人员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采用综合管理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规划、开发、集成和控制为主要任务。 中观管理是介于宏观和微观间的管理层次,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和明显的地区性、行业性特点。中观信息资源管理以地区、行业的信息资源管理为对象,以制定地区或行业政策法规和条例来组织与协调本地区、本行业内部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活动,及本地区和本行业与其他地区或行业间的信息资源交流、协作,实现本地区或本行业的信息资源的利益最大化为

6、主要任务。 宏观管理是战略管理,由国家信息资源管理部门通过经济、法律、有关政策、法规以及相应的技术手段,从总量和结构上组织、协调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活动,管理效果带有总量和全局性质;确定目标、进行投资决策,并为各行政管理主体中观层次信息资源管理提供条件;确定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保密和保存制度,协调与国际间的信息资源交流合作关系;以资源的最优配置原理确定信息资源分布。,信息资源利用,信息资源生产,3信息资源管理的要素 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是要在兼顾信息资源现有配置与管理状况的条件下,对分散异构信息资源系统实现无缝整合,并在新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上开发应用,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增值。信息资源管理过

7、程,如图所示:,采集,加工,存储,信息在开发,利用,传递,检索,信息资源,因此,信息资源管理包括架构、组织、环境、服务、技术五大要素。,(1)信息资源管理架构,(2)信息资源管理组织。CIO(首席信息主管)作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高级主管,代表了信息资源管理的整个组织体系,包括管理组织体系、规则、授权等。 (3)信息资源管理环境。指通过制定统一、强制、自上而下的法规、标准以及规范以明确与信息资源管理有关的各种技术框架与规范。 (4)信息资源管理的服务。指通过服务记录数据库、服务知识库、服务管理对象资源目录库、服务管理规则库,以搭建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求助响应管理、变更管理、资产管理、服务等级协议管理

8、等多项功能。 (5)信息资源管理技术。这是信息资源管理的支撑平台。信息资源管理实现信息资源整合的技术就是基础架构平台软件技术,它包括整合、安全、系统支撑平台。基础架构平台位于硬件网络平台和系统平台之上、应用平台与应用软件之下,用于实现门户、数据、应用、内容及流程整合。,(三)行政信息管理1行政信息管理的含义 行政信息管理是集成性和综合性管理活动,是政府部门为实现行政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行政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换共享、开发利用和服务,对信息活动各要素(信息、组织机构、人员、设施、资金、技术等)进行规划、预算、组织、协调、指导、培训和控制,以实现行政信息的合理配置、有效地满足政府

9、部门和社会信息需求的活动过程。2、行政信息管理目标 行政信息管理目标包括四个方面: (1)实现行政信息科学管理,是基础性目标; (2)实现行政信息有效利用,是信息管理的根本目标; (3)实现行政信息的合理开发,是直接目标; (4)促进行政管理正常运转、经济良性运行和社会和谐发 展,是终极性目标。,二、行政信息管理标准化行政信息科学合理地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要加强行政信息标准化建设。(一)行政信息管理标准化概述1标准的分类与分级 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概念的含义,中国国家标准(GB393511996)中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含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

10、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常见的标准分类方法包括层次、性质和对象分类法三种。 层次分类法,是按标准发生作用的有效范围进行分类,把标准分为不同层次,又称标准级别。从世界范围来看,标准层次分为国际、区域性、国家、行业、地方与企业标准。中国目前将标准分为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标准四级。,2行政信息管理标准化内容 标准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大体上可分为标准化技术、设施、术语和标准化管理过程等四部分。 信息技术标准化是整个行政信息管理的重点,信息技术标准一般包括:信息采集、编码与记录标准,中文信息处理标准,数据通信与开放系统互联标准,软件工程标准,信息的安全与保密标准,

11、声像技术标准,文献标准等内容。 标准化设施是行政信息活动的物质基础,其内容包括:学习和执行有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和贯彻设施操作规程和制度等。 标准化术语是指术语的标准化,对信息活动中某一事务或过程的称谓或代号的标准化和国内术语的统一,避免术语的二义性。 标准化管理过程是使行政信息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按规范化的程序进行,包括学习和贯彻标准、制定标准,以及制定工作流程、管理制度等。,3行政信息管理标准化的方法 行政信息管理标准化方法主要包括:简化法、统一法、组合法、综合法和程序化法。 简化法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物的类型,使之在既定时间内满足一定领域需要的标准化方法; 统一

12、法是把同类事物的不同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的标准化方法,强调归一; 组合法是将两个以上具有特定信息资源功能的单元,按预定要求,有选择地结合起来,形成有新功能单元或系统的标准化方法; 综合法是对系统标准化对象的整体及其相关要素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和贯彻某一标准系统的标准化方法; 程序化法是将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按严格逻辑关系形成规范化程序的标准化方法。,(二)行政信息管理的基础标准 这是指那些决定信息系统质量的、因而也是进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基本的标准,包括:数据元素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用户视图标准、概念数据库标准和逻辑数据库标准。 如用户视窗标准(工商局红盾网),(三)中国行政信息管

13、理标准化 从其他国家信息化发展历史来考察,信息资源标准化的发展先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这成为信息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但中国信息化发展采取的是技术优先的路径,在发展过程中明显表现出重技术轻标准规范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标准维护机制、各部门各自为政和没有统一信息资源标准等问题。如各部门对组织机构名称的描述不同:工商部门使用企业名称(qymc)、银行部门使用单位名称(dwmc)、组织机构代码库使用组织机构名称(jgmc)等,直接导致系统间不能进行互联互通、信息资源无法共享。 为此,2002年1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北京成立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负责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的总体协

14、调,以及电子政务所涉及的重要标准研究和制定专项的组织和推进工作。 2002年5月,总体组编写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分为六部分:总则、工程管理、网络建设、信息共享、支撑技术、信息安全。总体组设计的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包括总体、应用、应用支撑、信息安全、网络基础设施和管理标准六个方面。,第二节 行政信息管理的内容,一、行政信息管理体制 二、行政信息采集管理 三、行政信息存储 四、行政信息分级分类 五、行政信息公开 六、行政信息交换共享,一、行政信息管理体制 建立和完善行政信息管理体制,包括明确行政信息管理的主体、职能配置及其运行机制,主要解决“谁来管”的问题;以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主要解决

15、“如何管”的问题,这是实现行政信息有效管理的途径。 (一)行政信息管理的机构 发达国家有健全行政信息管理机构、组织落实。如在美国,行政信息化建设基本上由联邦政府统一发起、组织和协调。美国设立“联邦信息委员会”(Federal lnformation Council),联邦预算与管理局局长为联邦信息委员会主席。 中国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基本形成自上而下地建立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和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的信息化管理机构,统一领导和协调行政信息管理工作。 (1)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国务院总理和各级政府最高行政领导担任组长。 (2)在国务院成立负责行政信息化建设的专门管理部门国务院信

16、息化办公室及与信息化推进有关的信息产业部和属于事业单位性质的信息中心;与此相适应,地方各级政府都成立了信息产业厅(局)、信息中心。 (3)在各政府部门内成立行政信息管理的工作部门或机构,一般是部门内部的信息中心、信息部或情报中心。 但严格来说,在行政信息管理机构设置上,中国目前机构设置还不能适应行政信息化建设从技术导向到政务、管理导向的发展需要,缺乏自上而下的管理行政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性部门设置,(二)行政信息管理职能 行政信息管理职能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管理两个方面。 1行政信息宏观管理职能 主要从宏观层次上通过国家、地方或系统有关政策、法规、管理条例等来组织、协调国家、地区或系统内部信息资源管

17、理工作,使信息资源按宏观调控的目标,在不影响国家信息主权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得到最合理的开发和有效利用。行政信息宏观管理职能主要包括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监督控制职能。各项职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达到管理目的。 2行政信息微观管理职能 主要指各政府部门内管理机构对本部门行政信息实施具体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的职能。其主要职能是在行政信息宏观管理的指导下,根据本部门行政信息利用需求,合理开发信息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对行政信息的采集、组织、检索、开发、传播和服务等,实现行政信息的有效利用。(三)行政信息管理人员 这是指在行政信息管理部门从事行政信息管理规划、信息系统研发与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与维

18、护、信息资源管理具体业务工作等活动的行政信息管理专业人员,主要包括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和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二、行政信息采集管理 (一)行政信息采集的含义 行政信息采集,指各政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根据行政信息用户的需求,从有关信息源或载体内对各种形态的信息选择、采集、提取并加以聚合和集中的过程,即在“需求驱动”下,根据目的和要求将蕴涵、分布在不同时空域的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各种行政信息采集和积聚起来的过程。行政信息采集是实现行政信息交换共享、提高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水平的前提和基础。(二)行政信息采集的过程 按上述采集原则,行政信息采集的过程,包括以下阶段,如图所示:,需求分析,确定采集

19、途径和策略,选择采集工具,实施,评估,信息加工,信息采集的具体阶段有: 1、行政信息采集的准备阶段 在信息采集准备阶段,信息管理主要是:进行信息需求分析、明确采集目标、确定信息采集源、选择采集方法和采集工具以及制定信息采集策略。 2行政信息采集的实施阶段 在信息采集实施阶段,信息管理主要是:识别信息,根据采集的要求、目标,先予以识别、筛选;提取信息,将采集需要的信息用不同方法、采取不同的途径从信息源中提取出来;汇集信息,将提取的信息进行汇合、集中。 3行政信息采集的评估阶段 这一阶段是对信息采集成败得失的一个全面总结,并为以后的采集工作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可以衡量信息采集过程前半部分的采集方法

20、、采集策略和采集工具的选择是否恰当,从而使其得以即时调整和修改,以期更好地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对于通过评估的信息采集,将进入信息加工阶段。,(三)行政信息采集的渠道与方法1行政信息采集的渠道 信息采集的渠道是指控制信息源的各类政府部门、中介组织与个人,如各级政府部门、各类信息咨询组织、信息经纪人、各类基层组织、学会、协会、信息发布组织、决策组织和信息管理机构等。 信息采集渠道包括: (1)行文渠道 ,(2)媒体渠道,(3)机构性渠道, (4)制度性渠道, (5)政府部门交流渠道, (6)个人渠道,。2行政信息采集的方法 信息采集的方法,是获取信息过程中各个环节所要求的基本操作和特有方法。信息源

21、不同,采集的方法也不同。如原始信息的采集,基本方法有观察、调查、走访、实验、检测和科学研究等;文献信息的采集,基本方法有索取、交换、检索、咨询、复制、购买、网络查询等。,三、行政信息存储 (一)行政信息存储的含义 行政信息存储是行政信息管理中继加工后的重要内容或环节,指将加工处理后的行政信息(包括文件、图像、数据、报表、档案等)按一定的规定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并按一定的特征和内容性质将其组织成系统化的检索体系的过程。行政信息存储是行政信息检索和有效利用的基础。 行政信息存储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将加工后的信息,按一定规则,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 二是将这些信息载体,按一定的特征和内容性质组

22、成系统有序的、可供自己或他人检索的集合体。 (二)数据库 行政信息是借助一定的介质实现存储的目的。从存储介质的形式来看,行政信息存储介质有:纸张印刷存储、缩微(胶片)存储、声像存储、磁盘存储、光盘存储和基于数据库存储。因此,数据库是现代技术发展的大容量、高效率的新材料载体存储方式。,(三)行政信息库的构建1、行政信息库构建的目标 行政信息库构建的目标是: (1)有利于实现行政信息公开和面向社会服务的原则,提高社会服务质量; (2)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回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3)有利于对社会及时发布大量有价值的行政信息。2行政信息库的构建 统筹建设行政信息库,不是技术性问题,而是管理体制问题

23、。体制性问题主要包括:强调部门利益、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造成行政信息的部门控制、条块分割,常把本部门拥有的行政信息看成私有财产而不愿对外公开和在部门间共享,不同部门的多头管理也形成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投资和信息不畅。因此,构建行政信息库,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1)健全和完善行政信息管理的统一标准和规范,打破部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 (2)遵循由易到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建立具有适应能力的政务处理系统,实现政府部门与企业、公众的互动式交流与服务,实现政府部门业务的重组和优化,建立集成系统以及方便使用的技术体系。 (3)加强对行政信息库的系统运行规范管理,包括建立和完善运行规范来管理、

24、控制信息系统的运作。 (4)建立高效、可操作的行政信息质量评价体系,特别要注重可操作性和内容实用性评价。,四、行政信息分级分类 (一)行政信息分级(纵向来分) 行政信息分级,指根据信息的不同性质来确定信息公开与保密的级别。明确哪些信息可以向社会公众公开、哪些信息只可以在政府部门间共享、哪些信息仅局限于部门内部自用,这是行政信息分级的重要内容。分级是实现行政信息公开和交换共享的基础。 1社会公开类行政信息 指依法应向社会公开的信息。据公开程度不同可分为完全向社会公开的信息和依申请向特定对象公开的信息。完全向社会公开的信息,没有任何密级;依申请向特定对象公开的信息,应据申请而向特定的对象公开,并且

25、有特定的用途。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有四类),2部门共享类行政信息 指据各部门行使职能需要在政府部门间交换共享的行政信息。基于职能行使的需要,各部门都具有向其他部门提供本部门拥有的行政信息的责任和从其他部门获得本部门所需要行政信息的权利。从其他部门获得的行政信息,只能用于本部门履行职能的需要,未经信息提供部门的许可,不得自行向公众发布和转给第三方,也不得用于商业目的。 3依法专用类行政信息 指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只与本部门职能行使有关、只在本部门内部专用而不对外的行政信息。 根据行政信息的分级,各部门应编制本部门行政信息目录体系和本部门行政信息需求体系,并对本部门行政信息目录内

26、容及时更新和维护。对社会公开类行政信息应面向社会及时、准确地公开,对部门共享类行政信息应集中到公共数据中心进行交换共享。,(二)行政信息分类(横向来分) 行政信息分类是以政务的知识内容为主要依据,把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的行政信息归并在一起,将海量无序的信息变成可利用的有序信息,为实现行政信息管理、交换共享、服务和提高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水平,奠定基础。 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制订的电子政务标准草案行政信息目录体系提出主题、行业、服务和资源形态类四种分类体系标准。 (1)主题类行政信息。是以主题词为基本单元,用表达文献信息内容特征的主题词按其字顺系统进行组织的方法,常见的主题法有标题、单元词、关

27、键词和叙词法。这种主题法体现行政信息的内容属性或特征。 (2)行业类行政信息。是根据各政府部门及其行业管理公共事务的对象及业务性质的不同,而对行政信息形成的分类。 (3)服务类行政信息。这是政府部门面向企业、公众和其他社会组织,体现政府部门社会服务职能的行政信息。服务类行政信息应体现行政信息面向用户提供功能服务的特点。 (4)资源形态类行政信息。这是以信息的存在形式为依据所形成的行政信息分类。,五、行政信息公开 (一)行政信息公开的含义 行政信息公开指政府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公共组织主动或根据公众申请公开行政信息,并方便公众获取的各种活动与制度总称。 (二)行政信息公开制度

28、 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数据交换共享中心,六、行政信息交换共享(一)行政信息交换共享的含义一是全社会交换共享;二是各政府部门间的交换共享。本章所研究的是各政府部门间的行政信息交换共享。 这是指一个部门为其他部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需要而提供行政信息,以及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需要从其他部门获取行政信息的行为。交换共享包括两个阶段。如图所示:,部门业务库,部门业务库,汇集库,共享应用库,汇集库,部门源数据库,部门业务库,抽取,抽取,汇集,整合,汇集,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二)实现行政信息交换共享的管理措施 1编制行政信息交换共享目录体系 编制行政信息交换共享目录体系,具体包括: 第一,科学构建行政信

29、息目录体系框架。行政信息目录体系框架包括: (1)资源层,包括各类共享信息库、共享文件库、门户网站等资源; (2)目录层,包括专项资源目录库和共享资源总目录库,具体有各部门根据协同应用需要建立的部门间共享目录库、据对公服务应用需要建立的门户网站服务目录库、据本领域应用特点建立的专项资源目录库; (3)服务层,包括目录体系向应用层或其他应用系统提供各类应用服务接口,以方便应用的调用、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的互通、目录体系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访问; (4)应用层,这是目录服务向用户的展示层,用户使用应用层提供的各类工具进行行政信息的检索、查询、访问,也可进行行政信息的著录和注册,以及对目录库进行管理。 第

30、二,科学构建目录体系服务模型。目录体系主要包括目录体系生产、管理和查询系统三个部分。其使用者包括元数据生产者、目录体系管理者和信息查询者三类用户。 第三,明确行政信息交换共享目录的具体内容,包括:政务基础信息共享目录、应用信息共享目录、数据库管理目录与行政信息采集责任公开目录。,2健全与完善行政信息交换共享标准规范 标准规范为信息资源一致性和技术平台的互联互通互操作提供基本保证,是实现行政信息交换共享和规范化运行的有力支撑和可靠保障。如图8-8所示。 促进行政信息交换共享,应围绕信息采集、组织、分类、保存、发布与使用等信息生命周期各环节建立规范和标准。行政信息交换共享标准规范,具体包括: (1

31、)信息资源相关规范、 (2)技术平台对外服务接口规范、 (3)前置交换环境相关规范、 (4)交换中心环境相关规范、 (5)技术平台内部各模块接口规范 (6)编码规范。3健全与完善行政信息交换共享管理制度 信息交换共享管理制度包括管理维护制度、技术平台管理维护制度和分级管理制度。 同时,还应健全和完善交换共享目录管理制度。包括:信息资源采集、组织、存储、交换、发布与服务管理;信息分级联合编目、申报、登记;信息元数据标准申报登记备案;信息唯一标识(编码)申请、分配。,4、加强行政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和共享库的建设 共享交换平台是实现信息共享共用、形成跨部门网络化协同办公环境和提供及时有效的便民服务的基

32、础和重要技术支撑。加强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应本着“资源整合、集约建设”的原则,统筹建设。 共享库使分布在不同地域的部门通过政务外网进行资源的共享,提高信息利用的时效性,打破信息的条块分割局面,实现信息资源的协同建设与管理。 共享库的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地整合各类业务应用系统,实现条块结合,形成有效的数据报送和查询功能;需要对信息采用标准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制定和施行严格的、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并监督该标准的执行;需要建立共享库的管理、维护、更新和使用的长效机制;采取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建设模式进行具体的分级部署和实施,基础性数据库集中建设、各部门共享,基础数据采集由业务主管部门一

33、家采集后提供给各部门共享以保证数据源头单一性及数据的准确性,专业业务性的数据库分布建设,各部门依据履行职能的需要有条件共享。,第三节 行政信息开发利用 一、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概述 二、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战略 三、行政信息法制建设,一、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概述 (一)行政信息开发1行政信息开发的含义 狭义行政信息开发与狭义行政信息概念相联系,仅指对行政信息内容资源的开发,主要包括信息的生产、表示、搜集、整序、组织、存储、检索、重组、转化、传播、评价、应用等。通过这些环节来提升信息的质量、完善信息服务、方便信息利用、有效挖掘行政信息的潜在和显在价值。 广义行政信息开发与广义行政信息概念相联系,不仅包括狭义

34、信息开发的相关内容和含义,还包括信息技术研究、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设备制造及信息机构和管理体制的建立、信息规则设定、信息环境维护、信息人员培养等活动。广义行政信息开发含义,系统考虑了与以信息为核心的开发活动及其联系紧密的其他社会行为,能揭示行政信息开发过程的系统性、复杂性和交叉性。,2行政信息本体开发和应用开发 行政信息开发可分为行政信息本体开发和行政信息应用开发。 本体开发就是内容开发,主要是对信息本体的生产、创造、识别、搜集、整理、排序、组织、检索、加工、重组、总结和评论等活动,这是以客观信息为对象的行为活动,目的是揭示信息、组织信息、评价信息,从而为利用信息做准备。 应用开发是探讨将信息应

35、用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可能性、问题、途径和方法,为信息应用于行政管理建立理论模型,解决技术问题,制订实施方案,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取得模型、样品、原始样机等。一般说来,应用开发主要围绕着如何利用行政信息本体进行的辅助性开发活动,其实质是为更准确、更高效、更全面、更深层次地利用行政信息。3行政信息开发评价 就是运用评估指标体系,按严格的评估程序对行政信息开发行为与开发成果本身及其社会效应进行检测的活动。行政信息开发评价包括信息开发成果质的、量的和社会效应评价。,(二)行政信息利用1行政信息利用的含义 这是政府部门、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有意识地利用行政信息实现自身的需求、解决各自问题的过程。信息利用主

36、体非常广泛、目的非常明确,利用的结果就是实现行政信息的价值。行政信息利用的着眼点是利用效率、利用水平、利用过程的评价和维护等。行政信息的使用价值由信息的真实度、时效性和适用性构成。 根据行政信息利用的主体及其信息需求的不同,信息的利用可划分为几个层次。 (1)社会利用,即行政信息进入社会生产力系统,成为一种生产力要素。 (2)组织利用,即在机构组织内部根据其信息流动方式和信息需求特点划分成不同的管理层次,而不同的管理层次在利用信息过程中也形成自己的特色。组织内部的领导层、中间协调层和执行层分别需求不同的信息,这些信息在三个层次间循环流动,加强组织结构的稳定性,也提高组织机构利用信息资源的效率。

37、 (3)个体利用,即公众个人利用行政信息的行为,这种行为因人而异,但拥有共同的行政信息需求意识。 2行政信息开发与利用的关系 开发是手段,利用是目的,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二、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战略(一)西方国家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战略 1推行市场化政策取向 发达国家在行政信息开发利用中,普遍强调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合作和共同参与,市场化是开发利用的主要政策取向。 2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科学开发行政信息 强调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地位、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高性能的信息网络、采取一系列振兴电子信息产业的扶植政策、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服务业、开发和利用电子信息源等。 3重点

38、建设数据库资源,促进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 丰富而宝贵的数据库资源为发达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奠定了广泛而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障。这必将带动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发展。 4. 完善行政信息政策法规,为行政信息开发创造良好环境 5重视信息人才开发和培养,(二)我国行政信息开发利用现状及战略1我国行政信息开发利用现状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在给国家信息中心的题词中就已指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 1997年,首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2004年10月27日,召开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讨论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提出大力推进

39、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包括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 但在行政信息开发利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网络应用平台重复建设;技术标准不统一;基层政府网络建设比较薄弱;发展不平衡,地区、部门间差别很大;各地区、各部门间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应用平台和信息交换共享机制;重硬轻软,信息资源匮乏;行政信息的开发、利用、管理方面的法规滞后,没有建立统一的规则和标准,以及信息保密与信息安全存在潜在危险等问题。,2. 我国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战略 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精神,我国行政信息开

40、发利用战略主要包括: (1)完善有关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政策法规。 (2)完善管理体制,建立行政信息管理机构。 (3)重视行政信息内容的完善和服务。重视行政信息的开发,重视网上行政信息的发布和更新维护,在内容和服务上取得突破。 (4)进一步改进行政信息基础建设。基础建设包括加快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对现有各种资料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改造,逐步实现行政信息传输的网络化。 (5)强化行政信息的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的建设有助于提高行政信息管理、电子政务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为此,要设立数据管理部门来集中控制和统一管理数据的定义和结构的规范化,指导、协调信息系统开发和使用人员执行标准及规范。 (6)重视人才的开发

41、利用。,三、行政信息法制建设 法制化成为行政信息管理发展趋势。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行政信息管理过程中新出现的法律关系,并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的司法与执法,来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的新秩序。(一)我国行政信息法制化建设概况 我国行政信息化建设有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归纳起来,我国行政信息管理法制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分散性。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行政信息管理的统一法典。 第二,不配套性。对行政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分类分级、交换共享和利用等方面的权利、义务不衔接、不配套,缺乏完整的、功能上互相支持补充的法律条文,更没有形成对行政信息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第三,间接性。对

42、行政信息管理的法律规定主要是通过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有关条文表现出来,其中有些条款并不专门针对行政信息,而是针对所有的信息或信息系统。 第四,模糊性。,(二)行政信息管理法制建设的内容 行政信息管理法制建设的关键是要解决行政信息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社会关系,包括对“管什么”、“谁来管”和“如何管”的问题进行规范。1确定信息资源法是独立法律部门地位 信息资源法是一个独立的、新的法律部门,也就必然形成信息资源法体系。它是指信息资源法的结构及分类,也就是信息资源法包括哪些法律制度,国家制定的调整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分级分类、交换共享、公开、开发利用等信息活动过程以及信息技术活动领域中所形成的各种

43、社会关系、利益关系和安全问题的全部法律规范的总和。2行政信息管理法制建设的内容框架 信息法体系决定行政信息管理法制化建设内容。为此,行政信息管理法制建设的内容框架,主要包括: (1)行政信息管理法律制度。(2)行政信息机构组织管理法律制度。 (3)行政信息安全、保密法律制度。 (4)国际信息合作与交流法律制度。,本章思考题,1、行政信息的内涵、管理标准化是什么?2、行政信息管理的内容、管理体制?3、行政信息采集管理、存储、分级分类?4、行政信息公开、交换共享?5、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概述?6、行政信息开发利用战略?,本章启示,1、谁掌握了现代信息谁就是现代人;2、谁掌握了现代信息谁就是赢家;3、谁掌握了现代信息谁就占主动;4、信息是生产要素之一。,世界大脑聚会珠江畔,案例分析:,第八章 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