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涡与江淮切变线教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涡与江淮切变线教材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4.3.6 西南涡与江淮切变线,1西南涡 西南涡一般是指形成于四川西部地区, 700(或850)hPa上的具有气旋性环流的闭合小低压。其直径一般在300400公里左右。,西南涡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种作用:,(1)西南的地形作用。首先,四川盆地处于西风带的背风坡,有利于降压而形成动力性涡旋。其次,由于高原的阻挡,西风气流从高原的南北两侧绕过,从南侧绕过的西风气流,由于受高原侧向边界的摩擦作用而产生气旋性涡度形成低涡。,(2) 500hPa面上有高原槽东移。 如果500hPa面上没有低槽,就不会有低涡发生。这表明500hPa低槽前正涡度平流所造成的低层减压,是西南涡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3) 70
2、0hPa图上要有能使高原东南侧的西南气流加强,并在四川盆地形成明显的辐合气流的环流形势。当华北高压脊或高压中心东移时,在其后部的偏东南气流与副热带高压西北边缘的西南气流之间,若在四川构成一辐合线则易有西南涡形成。江淮切变线的西端也易形成西南涡。,以上三种作用中,地形的作用是天天存在的,然而西南涡并非天天出现。实际上,地形作用仅能造成一些动力小涡旋,只有在一定的环流形势配合下,才能产生具有天气意义的低涡。因此,日常工作中主要应着眼于500和700hPa图上是否都已具备有利于产生西南涡的环流型,当这两条件同时具备时,就可形成西南涡。,卫星云图的分析表明,与西南涡对应的云团,常可追溯到黑河地区和雅鲁
3、藏布江河谷等高原上空,这也说明西南涡的形成与高原高空系统的移出有关。,大多数西南涡是冷性的,也有少数西南涡是暖性的,或初生时是暖性的,以后变为冷性的。,西南涡的移动情况:,一部分西南涡移出,另一部分西南涡是不大移动的,它们出现以后维持1224小时,就原地消失。,西南涡移动路径大致有三条:一条是向东南移动经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出海,有时还会影响到广西、广东。二是沿长江东移入海,三是向东北方向移动,经陕西、华北地区出海,有时甚至可以进入东北地区。,当东亚沿海大槽显著发展,太平洋高压位置偏南,低涡多向东南方向移动;若东部无大槽,太平洋高压较强,低涡多向东北方向移动;如太平洋高压强度较弱或正常,低涡
4、都向正东方向移动。西南涡在东移过程中遇到较强的寒潮南下,会被排挤到华南沿海一带。如果西南涡原来处于云南省东南部,当500hPa上中南半岛高压减弱或退出半岛,孟加拉湾低压环流范围扩大,并由于华东、华中的高压西伸,使云南北部盛行东风时,西南涡可以自东向西而行。,西南涡的移向与相应的500hPa上气流方向基本一致,但略偏南些,移速则为500hPa上风速的50%70%。,位于切变线上的西南涡,常沿切变线东移。这是因为西南涡位于切变线上时,其长轴方向与切变线一致,而低压是接近长轴方向移动的。而且如700hPa上有切变线存在,而500百帕面上又为平直西风气流时,其引导气流方向向东,故低涡是沿切变线而东移。
5、,西南涡的发展:,西南涡在源地发展不大,只有在东移过程中才能发展。 (1) 如冷空气从低涡的西部或西北部入侵,低涡则东移发展;如冷空气从东或东北部侵入低涡,这会使西南涡的气旋式环流减弱,并使低涡填塞。 (2) 500百帕上青藏高原低槽发展东移,有利于西南涡的东移和发展。当500百帕上西北槽较强,且南伸至较低的纬度时,如西南涡处在槽前,或槽线的延长线上,构成所谓“北槽南涡”形势时,这就有利于低涡的东移和发展;相反,当西北槽位置偏北或在减弱中,或低涡位于槽后,这就不利于西南涡的发展。,西南涡的天气:,西南涡在原地时,可以产生一些阴雨天气。当低涡移出时,无论低涡是否发展或是否有地面锋面配合,绝大部分
6、都有降水,雨区主要分布在低涡的中心区和低涡移向的右前方。这是因为低涡的右侧常是副热带高压边缘的低空急流所在,这里有充分的水汽供应。又因风速大,在低涡南侧的曲率涡度也大。当低涡移动时,在低涡右前侧有较强的正的局地涡度变化,因而产生较强的负变压,其变压风促使气流辐合上升,同时低涡中心也有较强的摩擦辐合上升运动,所以在这两个部位都有较强的降水。当有地面锋面气旋与低涡配合时,因气旋中心一般也位于低涡的右前方,低涡右前方也会有较强的降水。在低涡的左前方降水较小,而在低涡的后部,则基本上无雨。,低涡天气有日变化,一般夜间或清晨比白天坏些。这可能是由于夜间或清晨云层顶部辐射冷却,造成不稳定,而使对流加强的缘
7、故。 当西南涡发展东移时,雨区也不断扩大和东移,降水强度逐渐增强。一般到了两湖盆地,降水量便大大增加,往往形成暴雨。同时,西南涡的东移和发展,往往引起地面锋面气旋的发生发展,而大风、低云、恶劣能见度等也随之出现。,2. 切变线和江淮切变线,把出现在低空(850和700hPa)风场上具有气旋式切变的不连续线称为切变线。切变线附近气压场较弱,有时分析不出等高线来,但风场表现却很明显。我国南方的切变线多为东西向,从气压场上来看也就是低空东西向的横槽;北方切变线多为南北向。,切变线在我国各地区、各个季节都可出现,会引起不同强度的降水过程。尤其在夏季,切变线是我国主要的降水天气系统之一。春季,副热带高压
8、脊线一般位于20N以南地区,这时切变线一般活动在华南地区,称之为华南切变线。从6月到7月初,副热带高压脊位置移到2225N,这时切变线多位于江淮流域,称之为江淮切变线。从7月中旬到8月,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北移到3035N,切变线常常出现在华北地区,称为华北切变线。此外,夏季在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也有切变线活动,造成较强的降水,它所在高度一般在400hPa左右。,从流场形势来看江淮切变线可分为冷锋式切变线、暖锋式切变线和准静止锋式切变线三种。 一般江淮切变线是准静止锋式的,移动缓慢,但当切变线上有西南涡活动时,则在低涡前方的切变线就成为暖锋式的,低涡后方的切变线就成为冷锋式的。,江淮切变线的南侧为
9、副热带高压脊,北侧为西风带小高压。江淮切变线常与地面静止锋或缓行冷锋相配合,但有时只有切变线而无锋面。切变线形成后一般可维持35天,长的可达10天以上。,大多数江淮切变线过程都能带来暴雨。一个切变线过程有时还会带来连续57天的暴雨日。江淮切变线的降水多位于地面锋线的北部、700hPa切变线以南的地区。 这是因为700hPa切变线以南的偏南气流一方面可将南方的水汽不断输送过来,另一方面这股气流沿着锋面向上滑升,使水汽冷却凝结成雨。,冬半年锋面坡度较小,水汽供应也较少,大气较稳定,因而多连续性降水,雨区较宽而雨量较小。夏半年则不同,由于锋面坡度陡、水汽供应多,大气又不稳定,切变线上常出现雷阵雨,降水区窄而降水量大。 切变线上降水分布并不均匀,只有在辐合较大、水汽供应较充分的地区,才有较大的暴雨。 而切变线上辐合不同的原因,主要是西南涡沿切变线东移所造成的。因此,江淮切变线上产生的暴雨与西南涡是分不开的。,江淮切变线形成后,移动-般比较缓慢,其移动规律是:,(1) 当高空槽加深,地面气旋发展时,处于槽后的切变线南移。 (2) 冷锋式切变线南移,暖锋式切变线北移,所以当有低涡沿切变线东移时,涡前切变线北抬,涡后切变线南压,东移过去一个低涡,切变线就南北摆动一次。 (3) 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势力加强而北上,则整个切变线也北抬;反之,如高压脊势力减弱而向东南撤退,则整个切变线也南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