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第四章消化系统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47314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剖学第四章消化系统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解剖学第四章消化系统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解剖学第四章消化系统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解剖学第四章消化系统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解剖学第四章消化系统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剖学第四章消化系统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剖学第四章消化系统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消化系统,概 述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一)消化管 消化管始自口腔至肛门,是一条长而迂曲的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又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临床以十二指肠为界,将口腔到十二指肠这段消化管称为上消化道,空肠以下消化管称为下消化道。 (二)消化腺 消化腺包括口腔腺、肝、胰、及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它们都开口于消化管。(三)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粪便。,消化系统,腹部分为九个区左季肋区、腹上区、右季肋区左腹外侧区、脐区、右腹外侧区左腹股沟区、耻区、右腹股沟区,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第一节 消化管 一、消化

2、管的一般结构消化管壁由内向外一般可分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四层。二、口腔 :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处,借口唇与外界相通,借咽峡与咽相续。(一)口唇 (二)腭 :咽峡:腭垂、两侧的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咽峡,它是口腔与咽的分界。,消化系统,(三)舌 舌位于口腔底,以“ V”形界沟分为舌前2/3的舌体和舌后1/3的舌根。舌的构造主要包括舌粘膜和舌肌。1、舌粘膜主要有三种 丝状乳头、轮廓乳头、菌状乳头 舌粘膜淡红,表面有许多舌乳头。轮廓乳头和菌状乳头主管味觉,丝状乳头接受触觉刺激。2、舌肌 (1)舌内肌:构成舌的主体。 (2)舌外肌:两侧颏舌肌同时收缩,舌前伸;一侧收缩时,舌尖伸向对侧。,消化系统,

3、消化系统,(四)牙 牙是最坚硬的器官,嵌于牙槽中 1形态分部 牙按形态可分为牙冠、牙根、牙颈。 2构造 牙的构造包括釉质、牙质、牙骨质。牙质为主体,牙釉质覆盖于牙冠表面,粘合质也称牙骨质,包在牙根、牙颈周围。,消化系统,3牙的名称及排列 (1)乳牙的排列: 右上颌 左上颌 右下颌 左下颌 乳中切牙 乳侧切牙 乳尖牙 第一乳磨牙 第二乳磨牙 (2)恒牙的排列 :右上颌 8 7 6 5 4 3 2 11 2 3 4 5 6 7 8 左上颌 右下颌 8 7 6 5 4 3 2 11 2 3 4 5 6 7 8 左下颌 1中切牙 2侧切牙 3尖牙 4-第一前磨牙 5-第二前磨牙6第一磨牙 7第二磨牙

4、8-第三磨牙,消化系统,乳牙的牙位用罗马数字表示恒牙的牙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4牙的萌出 牙的萌出 生后六月始萌发 一岁左右已有八 三岁以前要出齐 六到八岁换恒牙 第3磨牙,又称迟牙,一般在1725岁才萌出,有的人萌出的时间更迟甚至终身不出。5牙周组织 包括牙槽骨、牙周膜、牙龈。,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消化系统,(五)口腔腺 口腔腺主要有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三对。 1腮腺:位于耳的前下,腺管横过咬肌前,开口于正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粘膜上。 2下颌下腺:位于下颌体深面,开口于舌下阜。 3舌下腺:位于舌深,开口于舌下阜和舌下襞,消化系统,三、咽 (一)咽的位置和形态 咽位于颈椎前方,为一漏斗形肌性管道。

5、长约12cm。 (二)咽的分部与沟通 1鼻咽 是软腭平面以上的部分,向前经鼻后孔通鼻腔。(鼻咽癌的好发部位) 2口咽 位于软腭与会厌上缘平面之间,向前经咽峡通口腔。3喉咽 在会厌上缘平面以下,至第6颈椎下缘,处续接食管。,消化系统,四、食 管 (一)食管形态、位置、分部 为扁长的肌性管道,长约25cm,沿脊柱前方下降,上续咽,下接胃的贲门。可分颈、胸、腹三部。 (二)食管的狭窄及意义 1第一狭窄 位于食管的起始处,距中切牙约15cm。 2第二狭窄 位于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约25cm。 3第三狭窄 位于食管穿经膈处,距中切牙约45cm。 意义:是肿瘤好发部位和异物易滞留部位。,消化系

6、统,五、胃 (一)胃的形态和分部 1形态 即两壁、两缘、两口。两壁即前、后两壁,两缘即大弯和小弯,两口即上口贲门、下口幽门。胃上缘较短,凹向右上方,称胃小弯,其最低点处有一切迹,成为角切迹;下缘较长,凸向左下方,称胃大弯。 2分部 分四部,即贲门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幽门部临床也称胃窦,分幽门窦和幽门管两部。,消化系统,(二)胃的位置与毗邻 胃的位置:胃大部位于左季肋区,小部位于腹上区(剑突下)。 注:二门部贲门部、幽门部。 幽门部和胃小弯是胃溃疡好发的部位 胃的毗邻:胃前壁的右侧份与肝左叶相邻;左侧份与隔相邻,并为左肋弓所遮掩;剑突下肝与左肋弓之间的部分,直接与腹前壁相贴,此处是胃的触诊部

7、位。胃后壁邻近左肾、左肾上腺、胰、脾等器官。,消化系统,消化系统,(三)胃壁的形态和微细结构特点胃壁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组成。1、粘膜 上皮 固有层2、肌层 内斜 中环 外纵,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壁细胞:分泌盐酸,消化系统,六、小肠 (一)形态位置 小肠长57米,位于腹腔中下部。上接幽门下续盲肠。 (二)分部 小肠全长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部分。,消化系统,(一)十二指肠 1、上部:与第1腰椎的右侧起自幽门,行向右后,至胆囊颈附近,急转下行,延续为降部。十二指肠上部靠近幽门的部分,肠壁较薄,粘膜多较平滑,称十二指肠壶腹(十二指肠球),是十二指肠溃疡好发部位。 2、降部:沿脊柱右侧

8、下降,后内侧壁有十二指肠纵襞,末端为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 3、水平部:向左横过第二腰椎。 4、升部:十二指肠斜向左上至第2腰椎体左侧,再向前下方弯曲续于空肠,此弯曲称十二指肠空肠曲。被十二指肠悬肌(韧带)固定于腹后壁。十二指肠悬肌是上、下消化道的分界,也是临床外科手术识别空肠起端的标志。,消化系统,2空肠和回肠 (书88页)(1)空肠:位于腹腔的左上部,占空回肠前2/5,管径较大,管壁较厚,血供丰富,环状襞密而高,淋巴滤泡孤立。 (2)回肠:位于腹腔的右下部,占空回肠后3/5,管径略小,管壁较薄,血供较少,环状襞疏而低,淋巴滤泡集合、孤立。,消化系统,消化系统,七、大肠

9、大肠起始段与回肠相接,末端终于肛门。长约1.5米,呈“门框”状包绕在小肠周围。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五部分。盲肠和结肠表面有三个特征性的结构,即: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结肠带共三条,交汇于阑尾根部。 (一)盲肠 左接回肠,上续结肠,下连阑尾。位于右髂窝内。回盲瓣:盲肠上续结肠,左接回肠,在回肠开口处,上下各有一唇状皱襞,称回盲瓣,此瓣的深部有增厚的环行肌。(二)阑尾:为一蚓状盲管,开口于盲肠的后内侧壁,长68cm,阑尾多位于右髂窝内。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此点称为麦氏点。急性阑尾炎时,此处常有明显压痛。盲肠的三条结肠带恰在阑尾根部汇合,是临

10、床手术寻找阑尾的重要标志。(三)结肠 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消化系统,大肠结构,消化系统,3直肠 上接乙状结肠,下接肛门,约15cm。全长有两个弯曲,骶曲凸向后,会阴曲凸向前。以盆膈为界分为盆部和肛门部。 (1)盆部:下份膨大,称直肠壶腹,内有23个直肠横襞,结肠镜检时应避免损伤。(2)肛管:主要结构有肛柱、肛瓣、肛窦、齿状线等。齿状线由肛柱下端和肛瓣边缘围成,线上线下的神经来源、动脉供应、血液回流均不一样,线上是粘膜,线下是皮肤。线上形成痔是内痔,线下形成痔是外痔,内痔不痛外痔痛。,消化系统,直肠解剖图,消化系统,肠绒毛,第二节 消化腺 消化腺包括口腔腺、胃腺、肠腺、肝和胰

11、。消化腺的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液,参与食物的消化。一、肝 (一)形态 肝是人体最大的腺,占体重的1 50- 1 40,呈红褐色,质软而脆1膈面 以镰状韧带为界分为左、右两叶。 2脏面 有两纵一横沟,分为左叶、右叶、方叶和尾状叶。 (1)左纵沟:前为肝圆韧带,后为静脉韧带。 (2)右纵沟:前为胆囊窝,后有下腔静脉通过。 (3)横沟:又称肝门,是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神经、淋巴管等出入的部位。,消化系统,肝门:脏面有三条互连成H形的沟,即两条矢状位的纵沟和位于纵沟之间的横沟,横沟称肝门。是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神经、淋巴管等出入的部位。,(二)肝的位置 肝大部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

12、,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1肝上界 与膈穹隆一致。 2肝下界 右侧与右肋弓基本一致,剑突下可达35cm,平静呼吸时上下共有23cm的移动度。 肝的体表投影 :肝的上界与隔穹窿一致,其最高点在右侧相当于右锁骨中线与第5肋的交点,左侧相当于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隙的交点。肝的下界,右侧大致与右肋弓一致,在腹上区可达剑突下3 5cm.7岁前的小儿,肝的下界可超出肋弓下缘,但一般不超过2cm.肝的位置随隔的运动而上下移动,在平静呼吸时肝可上、下移动23cm。,消化系统,消化系统,(三)肝的血液循环肝的血液供应来源:肝门静脉和肝固有动脉 肝的血液循环肝门静脉小叶间静脉肝固有动脉小叶间动脉 肝窦中央静脉 小叶

13、下静脉肝静脉,消化系统,(三)胆囊和胆道 1胆囊 (1)位置:胆囊位于右季肋区,肝的下方胆囊窝内。 (2)形态分部:似梨形。分为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胆囊管四部。 (3)主要功能:储存和浓缩胆汁。 (4)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稍下方。 2输胆管道:简称胆道,是将胆汁输送至十二指肠的管道。 (1)胆汁产生部位:肝细胞 (2)胆道分为肝内和肝外两部分 肝内部分:由胆小管、小叶间胆管。 肝外部分:由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和胆总管组成。,消化系统,(3)胆汁排泄途径胆汁肝细胞分泌胆小管小叶间胆管肝左右管肝总管胆总管十二指肠 胆囊,消化系统,二、胰 (一)位置 胰位于胃的后方,

14、是人体第二大腺体,相当于1、2腰椎水平。 (二)分部 胰分三部:胰头、胰体、胰尾。胰头被十二指肠环抱。 (三)构造 1外分泌部:分泌胰液,由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2内分泌部: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消化系统,第三节 腹膜一、腹膜和腹膜腔定义:被覆于腹盆壁的内表面及腹盆腔器官外表面的一层浆膜。壁腹膜:衬贴于腹盆壁内表面的脏腹膜:被覆于腹盆腔外表面的腹膜腔:壁腹膜和脏腹膜相互移行所围成的潜在性间隙,称腹膜腔。作用:腹膜能分泌少量的浆液,起润滑作用,可减少脏器之间的摩擦。还具有吸收,保护,支持,修复和防御功能。,消化系统,二、腹膜和器官的关系腹膜内位器官:器官表面几乎都被腹膜覆盖的器官,如胃、

15、空肠、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和脾。腹膜间位器官:器官表面三面或大部分包有腹膜的器官,如升结肠、降结肠、肝、膀胱和子宫。腹膜外位器官:器官表面仅有一面被腹膜覆盖的器官,如十二指肠降部和水平部、胰、肾、肾上腺和输尿管等。,消化系统,三、腹膜形成的结构网膜:包括大网膜、小网膜。系膜:包括肠系膜、横结肠系膜、乙状结肠细膜、阑尾细膜韧带:镰状韧带、冠状韧带、胃脾韧带、脾肾韧带腹膜陷凹:直肠膀胱陷凹、膀胱子宫陷凹、直肠子宫陷凹。,消化系统,课后思考1、胆汁的排出途径2、肝的位置及体表投影3、肝的血液循环途径4、说出胃的邻近结构。5、区别小肠和结肠的重要依据是什么?(89页)6、阑尾的体表投影及手术时寻找阑尾的标志。,消化系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