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微观部分)详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微观部分)详细ppt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生产理论,第一节 企业概述第二节 生产函数第三节 短期生产第四节 长期生产第五节 生产者均衡第六节扩展线第七节 规模收益,生产者的中心问题就是在给定的技术和价格等约束下,如何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极大化。因此,本章首先介绍企业所面临的技术约束,即生产函数的约束,然后介绍企业实现生产者均衡的条件。,讲课提纲,第一节 企业概述,一、企业的法律组织形式及其优劣势二、企业的本质三、企业的行为目标假设,一、企业的法律组织形式及其优劣势,企业(或厂商)是指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企业可分为盈利性企业和非盈利性企业。盈利性企业有三种法律组织形式: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一)业主
2、制企业,个人企业是指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优势:管理成本低;个人业主的利润动机强烈;业主有很大自由决策权。劣势:资金有限,限制了企业发展;企业管理的专门化程度低;业主承担无限责任。,(二)合伙制企业,合伙制企业指两个人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组织。优势:企业一般不大,便于管理;资金来源较前者多,分工和专业化得到加强。劣势:多人所有和参与管理,不利于协调和统一;资金和规模仍有限,不利于企业发展;合伙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欠稳定;无限责任依然没有解除。,(三)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指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厂商组织。优势:公司是一种最有效的融资组织形式,资金势力雄厚,规模经济;有限责任;管理专门
3、化;连续性强。劣势:规模过于庞大,难管理;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导致管理层与股东目标不一致,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二、企业的本质,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较高,企业可使市场交易内部化。有的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更小,即企业有着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某些交易必须在市场上完成,因为交易成本更小。,不完全信息,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成本,市场与企业的并存,(一)市场和企业的比较,市场的优势:(1)规模经济和降低成本;(2)提供中间产品的单个供应商面临着众多的厂商需求者,因而销售额比较稳定。 (3)中间产品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迫使供应商努力降低
4、成本。,企业的优势:(1)厂商自己生产部分中间产品,降低部分交易成本。 (2)某些特殊的专门化设备,必须在内部专门生产。 (3)厂商长期雇佣专业人员比从市场上购买相应的产品或服务更有利。,(二)企业内部特有的交易成本,具体:(1)企业内部的多种契约、监督和激励。其运行需要成本。(2)企业规模过大导致信息传导过程中的缺损。(3)隐瞒信息、制造虚假和传递错误信息 。,企业内部特有的交易成本产生原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企业的扩张是有限的。企业扩张的界限:内部交易成本市场交易成本,三、企业的行为目标假设,微观经济学中,一般总是假定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要求:信息是完全的。现实中的企业目标是
5、销售收入最大化或市场销售份额最大化。原因:信息是不完全的: 厂商面临的需求可能是不确定的 厂商对产量与成本的关系缺乏准确的了解 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问题)。,第二节 生产函数,一、生产函数的概念二、两种生产函数介绍,一、生产函数的概念,厂商进行生产的过程就是从生产要素的投入到产品产出的过程。生产要素的划分: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劳动: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土地:不仅指土地本身,还包括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 资本:表现为实物形态(资本品或投资品)和货币形态。 企业家才能: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生产函数:表示在
6、一定时间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生产函数一般可表述为:Q=f(x1,x2,xn)。其中,x1,x2,xn表示n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Q表示最大产量。生产函数可以告诉我们:对于给定生产要素投入量,现有生产技术给出了一个最大的产出量;对于给定产出量,每一投入组合的使用量为最小。简单生产函数记为:Q=f(L,K)。其中,L表示劳动投入量,K表示资本投入量。,二、三种生产函数介绍,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一)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也被称为线性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
7、间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的。假定只有两种生产函数劳动(L)和资本(K),则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表示为: 其中a和b都大于0,此时可以得到一条线性的等产量线。,(二)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也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指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假定只用L和K,则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Q=Minimum(L/u,K/v) u为固定的劳动生产技术系数(单位产量配备的劳动数) v为固定的资本生产技术系数(单位产量配备的资本数)在固定比例生产函数下,产量取决于较小比值的那一要素。产量的增加,必须有L、K按规定比例同时增加,若其中之一数量不变,单独增加另一要素量,则
8、产量不变。,(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简称CD生产函数,由美国数学家柯布(Cobb)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Dauglas)于1982年根据历史统计资料提出的。,A、a和b为三个参数,A0, 0a1, 0b1当a+b=1时,a和b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贡献在总产中所占份额。,第三节 短期生产,在西方经济学中,短期是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长期是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时间周期。短期内,资本(如机器、厂房)的数量不能改变,而劳动的数量是可变的,故短期生产函数可记为:,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总产量(Total Product
9、,TP):与一定的可变要素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 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 AP):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 MP):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例,若生产函数为:TPL = 9L +3L -L,则劳动的平均产量为: APL = TPL/L = 9+3L-L,劳动的边际产量为: MPL = dTPL/dL =9+6L-3L,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关系,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0、曲线表,0,1,2,3,4,5,6,8,7,9,10,0,1,2,3,4,5,6,8,7,9,10,A,B,C,60,112,10,20,30,产量,产量,C,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D,劳动投入量,劳动投入量,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呈上升趋势,而后达到各自的最大值以后,在呈下降趋势。,B,D,TPL,L1,拐点,凸弧与凹弧的转折点,L3,极大值点,递增与递减的转折点,Qmax,劳动总产量曲线在某一点的斜率就是该点的边际产量。在少量使用劳动的区间(0,L1),MPL和总产量曲线以递增速度上升;在使用劳动(L1, L3)区间, MPL和总产量曲线以递减速度上升,在MPL
11、等于零处,总产量最大;在使用劳动(L3,)区间, MPL 0,总产量下降。,当劳动投入量为零时,即使有资本投入,其劳动总产量也为零,所以劳动总产量曲线始于原点。,1劳动总产量曲线的特征,Qmax,APL,MPL,TPL,A,L1,B,APMP,L,O,C,L2,D,L3,Q,L,O,L1,L3,B,D,MPmax,C,L2,APmax,2劳动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曲线的推导,劳动总产量曲线在某一点的斜率就等于该点的劳动边际产量。由劳动总产量曲线斜率的变化便可得到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连接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都表示该点上的劳动平均产量的值。由该斜率的变化便可得到劳动的平均产量曲
12、线。,APL,MPL,Qmax,APL,TPL,A,B,AP,L,O,C,D,Q,L,O,MPmax,C,APmax,(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第一,总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的关系。,APL等于原点与TPL上任一点连线的斜率。APL最高点C对应着TPL上的C点。在C点左侧,APL递增,在C点右侧,APL递减。OC是TPL的切线,此时APL最大。,APL,Qmax,MPL,TPL,A,B,MP,L,O,C,D,Q,L,O,B,D,MPmax,APmax,第二,总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MPL,MPL等于TPL上任一点的切线斜率。MPL最高点对应TPL上的拐点B,在B点左
13、侧TPL凸向右下方,在B点右侧TPL凸向左上方。当MPL0时,TPL0;当MPL0时,TPL0 ;当MPL=0时,TPL最大 。,第三,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曲线的关系。,APL,MPL,APMP,L,O,APL,MPL,MP与AP之间关系: 当MPAP, AP 当MPAP, AP MP=AP, AP最高,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规律的内容: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
14、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原因,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投入和不变投入间都存在一个最佳数量组合比例。在开始时,由于不变投入给定,而可变投入为零,故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远未达到最佳组合比例。随着可变投入的逐渐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逐步接近最佳组合比例,相应地,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呈现递增趋势。一旦生产要素投入量达到最佳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在这一点之后,随着可变投入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越来越偏离最佳组合比例,相应地,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现递减趋势。,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以技术水平不变为前提;以其它生产要素投入不变为
15、前提;并非一增加投入这种生产要素就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只是投入超过一定量时才会出现;所增加的生产要素在每个单位上的性质都是相同的,先投入和后投入的在技术上没有区别,只是投入总量的变化引起了收益的变化。,马尔萨斯预言的失败,马尔萨斯预言:由于土地报酬递减限制了农产品数量,而人口又在不断地增长,因此最终会有人挨饿、出现饥荒。数据显示食品增长超过人口增长。技术已经导致了产品过剩和价格下降。马尔萨斯没有考虑到技术的潜在影响,即食品供给增长速度会超过需求增长速度。,MPAPAP,MPAPAP,MP0TP,Q,L,TP,AP,A,L2,C,MP,L3,L1,B,A,B,MP=APAP最大,MP=0TP
16、最大,合理区域,四.生产的三个阶段,生产的第阶段特征:劳动的平均产量始终是上升的,且达到最大值。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达最大值,且劳动的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劳动的总产量始终是增加的。在第 阶段:生产者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就可以增加总产量。任何理性的生产者都不会在这一阶段停止生产,而是连续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以增加总产量,将生产扩大到第阶段,生产的第 阶段特征:劳动的平均产量持续下降,劳动的边际产量降为负值,劳动的总产量也呈现下降趋势。在第阶段:生产者减少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就可以使总产量恢复到以前的高水平。即使劳动是免费的,理性的生产者也会通过减少劳动投入量来增加总产量,
17、以摆脱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和总产量下降的局面,并退回到第 阶段。,生产的第 阶段是生产者短期生产的决策区间:生产者可得到由第阶段增加可变要素投入所带来的全部好处,又可避免将可变要素投入增加到第阶段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第 阶段的起点处,劳动的平均产量曲线和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相交,即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最高点。在第 阶段的终点处,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与水平轴相交,即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零。生产者所应选择的最佳可变投入数量究竟在哪一点,还有待于结合成本、收益和利润进行深入的分析。,第四节长期生产,长期是指所有的生产要素均可改变的时期,如果假定企业仅使用资本K和劳动L两种生产要素,那么,长期生产函数便为:,
18、根据上面的长期生产函数,我们可以得到等产量曲线。,一、等产量曲线,假定所给定的产量水平为Q0,那么,等产量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就是:Q0=f(L,K)。线上任何一点,L、K组合不同,但产量却相同。,K,L,K1,K2,L1,L2,0,Q0,等产量曲线(Isoquante Curve)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 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等产量表,根据等产量表绘的等产量曲线图,等产量曲线特征,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负的。表明:实现同样产量,增加一种要素,必须减少另一种要素。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但也有例外。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同一条曲线代表
19、相同的产量水平;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离原点越远的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高位等产量线的生产要素组合量大。同一平面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g,K,K2,K1,L2,L1,L,0,b,a,f,Q1,Q2,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线性生产函数,L,K,0,Q1,Q2,两种特殊的等产量曲线,CB,矛盾,同一平面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二、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法则,边际技术替代率: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式中加负号是为了使MRTS为正值,以便于比较。,如果要素投入量的变化量为无穷小:,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产量
20、曲线该点斜率的绝对值。,边际技术替代率也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L,K,Q1,Q2,0,L1,L2,K1,K2,B,A,C,假定生产者由B点运动到A点,则相应的资本的边际产量是,假定生产者由B点运动到C点,则相应的劳动的边际产量是:,劳动的边际产量与资本的边际产量之比等于:,假定当由B点运动到A点和由B点运动到C点的距离非常小时,则可得到下面的式子:,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使得等产量曲线像无差异曲线一样向右下方倾斜,且凸
21、向原点。,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MRTSLK =1/3,C,D,L,1,2,3,4,1,2,3,4,5,5,K,0,4/3,MRTSLK = 2,注意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与边际产量递减律的区别,三、生产的经济区域:脊线分析,L,K,0,N,M,Q1,Q2,Q3,A,B,C,D,E,F,在曲线OM之上和曲线ON之下的区域的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正值,在曲线OM和曲线ON之间的区域的斜率为负值,曲线OM和ON被称为脊线。其中,曲线OM是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的连线,曲线ON是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零的点的连线。,MPL0,MPK0,L1,L2,K1,K2,生产的经济区域,第五节 生产者均衡,一、等成本线二
22、、生产者均衡三、利润极大化,一、 等成本线,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假定既定成本支出为C,劳动L价格=工资率w,资本K价格=利息率r,则有成本方程为:,L,K,0,Cr,Cw,或,等成本线的斜率是两种要素价格的比率,为负值。等成本线的斜率表明在不改变成本支出的情况下,两种要素相互替代的比率。纵轴截距(C/r)表明用全部的成本可以买到资本的最大数量。横轴截距(C/w)表明用全部成本可以买到劳动的最大数量。,等成本线把坐标平面分为三部分:等成本线以外区域中的任何一点代表的要素组合,在既定成本下是不能实现购买的。等成本
23、线以内区域中的任何一点代表的要素组合,在既定成本下不仅能够实现购买并且还有剩余。只有等成本线上的点所代表的要素组合,才能使生产者正好用光全部成本,二、生产者均衡,分析前提(1)已知成本方程(等成本线)(2)已知生产函数(等产量线)分析思路(1)最大原理法(成本给定,求最大产量)(2)最小原理法(产量给定,求最小成本),(一)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A,B,L,K,E,c,d,均衡条件,(1)限制条件:均衡点一定处在等成本线上,即满足成本方程:,(2)均衡条件:两线相切,也即:等产量线的切线斜率 = 等成本线的斜率,K*,L*,经济含义,0,(二)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A,B,L,K,E,c,
24、d,A,A,B,B,L*,K*,同样:,它表示:厂商可以通过对两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使得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无论用来购买哪一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边际产量都相等,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三、利润极大化,厂商进行生产是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对厂商来说,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是既定的,厂商可以通过对生产要素的不断调整来实现最大的利润。厂商在追求最大利润的过程中,也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假定: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f(L,K),既定的商品价格为p,既定的劳动价格和资本价格分别为w和r,表示利润。由于厂商的利润等于收益减去成本,于是,厂商的利润极
25、大化问题就是以下数学问题:,上式中,pQ是总销售收入,(wL+rK)为总成本,两者之差即利润。现将上式写成以下无约束的极大化问题:,分别对L和K求一阶偏导,并令其为零有:,由上式可得生产者均衡条件:,第六节扩展线,等斜线:一组等产量曲线上,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扩展线:要素价格、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所引起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移动的轨迹。,L,K,0,S,T1,T2,T3,A,B,C,L,K,N,0,E1,E2,E3,第七节规模收益(报酬),规模收益分析涉及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规模收益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通常以全部生产要素都以相
26、同比例发生的变化来定义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规模收益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企业的规模收益变化可以分为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和规模收益递减三种情况。,一、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企业规模扩大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能够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等要素;企业内部分工更合理和专业化;人数较多的技术培训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管理;与较低成本相联系的较大量产出(汽车业);一个企业比多个企业更有效率(公用事业)。,K,0,L,20,10,S,规模报酬递增导致等产量曲线越来越紧密。,30,K,0,L,20,10,S,规模报酬不变时,等产量曲线间距相等。,30,二、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不变:规模不影响生产效率。,三、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减:规模过大降低了生产效率。规模报酬递减的原因:企业家能力下降;内部合理分工遭到破坏;生产运行出现障碍;信息不畅。,K,0,L,20,10,S,规模报酬递减时,等产量曲线间距越来越远。,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