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48750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5.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概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设计概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设计概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设计概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设计概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计概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概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设计概论,什么是设计?,设计就是创新刘东利(香港)设计就是追求新的可能武藏野(日本)设计就是文化柳冠中设计就是经济效益林语堂(香港理工 大学设计系副主任)设计就是协同。设计就是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和心理欲望的富于想象力的开发活动。,广义定义:人类所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原创 活动都可以被称为设计。狭义定义:我们常讨论的设计是以成品为目 的,具有功能性、艺术性、相应 的科学技术含量和特定的经济意 义的设计。,设计的定义,设计是根据一定的需要,发现和精心构造被选方案的活动。“设计”(design)就字意来解释,是“设想”与“计划”的。设想是指人们对某项实践活动欲达到的预期效果的构想;计划是为达到构想的预期

2、效果而准备采用的方法和步骤。,设计,是一种造物行为,是人们进入创造性劳动过程的第一步。 它兼容艺术性、科技性及经济性于一体,把自然的物质形态改造、转变为更合理的需求形式。 设计这种知识智慧密集型的创造性活动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的同时,正在改变社会,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设计同时也是促进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设计的重要性,课程的重要性,设计概论作为设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设计的内涵、形态、界面、文化、创新、表达等基本问题及其发展态势的研究,结合鉴赏中外优秀设计艺术作品,讲授设计概论的系统理论。 通过对设计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特殊环境、等相关因素的讲授,探讨其设计原理、形式和

3、本质,使学生结合设计实践,了解设计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研究方法与研究现状,普及设计的基本知识,提高设计艺术修养。并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促使学生钻研专业的必备技能,进而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增强人文素质。为造就大批新时代的设计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程的主要目的,了解设计的内涵、起源和发展熟悉设计的特征、领域和分类掌握设计师的职责准确把握设计批评,主要内容,第一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第二章 设计的多重特征第三章 设计的发展源流之一(中国部分)第四章 设计的发展源流之二(西方部分)第五章设计的类型第六章 设计师第七章 设计批评,参考书:,1.产品设计,陈汗青,华中科技大学

4、出版社 2.工业设计概论,柳冠中,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3.设计目标论,尹定邦,暨南大学出版社 4.世界工艺史,朱淳泽,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5.设计现代主义之后,约翰 . 沙克拉,卢杰、朱国勤译,上海 人民美术出版社6.工业设计史,何人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7.设计概论,李砚祖,湖北美术出版社 8.美国工业设计,李妲莉、何人可、刘景华,上海科技出版社9.设计艺术的含义,赵江洪,湖南大学出版社 10.国外当代设计名家名作 1 ,揭湘沅,湖南美术出版社 11.国外当代设计名家名作 2 ,何人可、周敏讷,湖南美术出版社12.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新世纪出版社 13.设计学概论,尹定邦,湖南科学技术出

5、版社14.20世纪50位著名设计师,何人可,设计辞典,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思考题1.设计学是怎样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的?2.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对于设计实践分别具有怎样的意义?3.如何看待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对现代设计的意义?,第 一 章 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概述,1,设计学的研究范围,2,设计学研究的现状,3,设 计 概 论第 一 章 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的历史渊源,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概述,1,设计作为人类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生存方式,其渊源是伴随“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的。 而早期人类有关设计的经验性总结,如中国古代的

6、考工记和古罗马老普林尼(Plini the Elder)的博物志,都可视作设计学作为一门理论的最初萌芽和起点。 然而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论理的阐述,则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设计学的三个分支,设计史,设计批评,设计理论,设计学,设计美学、设计经济学、设计社会学、设计色彩学、设计心理学、设计民俗学、设计传播学、设计伦理学等,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范围,2,中国设计史,外国设计史,工业设计史,环境设计史,平面设计史,手工艺设计史,装饰设计史,设计的科学性、适用性及艺术性,技术评价、功能评价、经济评价、安全性评价、美学

7、评价、创造性评价、人机工程评价,染织服装设计史,2.1 设计史,作为设计学的研究方向之一,设计史是一个极为年轻的课题,尽管设计的历史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可是对于设计史的研究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范围,2,2.1 设计史,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范围,2,佩夫斯纳是使设计史成为独立学科的核心人物,其专著现代运动的先锋开设计史研究的先河,并在公众的心目中确立了有关设计的概念,

8、并影响了公众对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对于现代运动的先锋的评价:全书的理论核心在于现代主义是对19世纪至20世纪逐渐扩大的工业化之反响。,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范围,2,2.1 设计史,由于设计史与美术史的这种至为重要的关系,我们不可能不以美术史研究的基础作为设计史研究的基础。就美术史研究的基础而言,我们应当注意到美术史学史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 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森珀(18031979年)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出版了极富思辨性的三卷本巨著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 奥地利美术史家阿洛伊斯里格尔(18581905年) 189

9、3年出版了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风格问题,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范围,2,2.2 设计理论,西方传统对设计的认识 古罗马的百科学者老普利尼在博物志中对古代艺术家的评价常常使用“比例”这一术语。中国古代对设计的认识 在古代中国,与西方传统“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 , “经营”一直为古代艺术家和理论家所讨论。诗大雅灵台的“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诗小雅北山“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南齐谢赫六法“经营位置也” (气韵生动、骨法用笔、传模移写、经营位置、应物象形、随类赋彩) 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凡经营下笔,必合天地”,设 计 概 论 |

10、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范围,2,2.2 设计理论,传统上来讲,设计理论一直为它的学科美术和建筑理论所包容,这是因为设计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从美术与建筑实践中引申出来的理论总结。 设计作为美术与建筑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西方有着深厚的理论传统。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 西方美术史之父瓦萨里(Giorgio Vasari,15ll一1574年)在全面讨论设计这一概念时说道:“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瓦萨里将设计与比例关系联系在一起讨论,这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传统,而且也是人类对自然和人自身观察的理论归纳。,设 计 概 论

11、|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范围,2,2.2 设计理论,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理论著作都是从19世纪开始出现的,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以1837年成立的英国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其中重要的人物有琼斯、和德雷瑟。琼斯的理论专著装饰的基本原理,他强调:美的实质是种平静的感觉;任何适合于目的的形式都美的,而勉强的形式既不适合也不美。 德雷瑟的专著有装饰设计的艺术、装设设计的原则、现代装饰,他强调研究过去的古典装饰形式,将几何方式引入对自然形态装饰的研究。,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范围,2,2.2 设计理论,第二种类型的设计

12、理论是针对工业革命的影响作出的反响,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普金(Augustus Pugin)、拉斯金(John Ruskin)和莫里斯(William Morris)。 二战之后,设计理论与商业管理和科学方法论的新理论相结合。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和广泛采用,科学地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工作的效率,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范围,2,2.2 设计理论,普金:提倡复兴哥特风格,反对在墙壁和地板装饰中使用三度空间表现手法,推崇平面图案,要求装饰与功能一致。 拉斯金:在其著作建筑的七盏明灯、威尼斯之石要求在工业化的英国恢复中世纪状况。拉斯金将手工制作的产品象征生命

13、,而机器则象征死亡。 莫里斯:在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中提倡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工艺美术运动的第一条原则即是恢复材料的真实性,每种材料都有各自的价值;其次是强调设计家关心社会,通过设计来改造社会。,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范围,2,2.3 设计批评,在理论上讲,设计批评与设计史是不可分割的,因为设计史家的工作建立于他的批评判断之上,而设计批评家的工作基础在于设计史教育和经验。 然而在实践上我们能够将设计史与设计批评区别开来讨论,这是由于设计史家的关注点是设计的历史,设计批评家的关注点却是当代的设计作品 。 设计批评的任务便是以独立

14、的表达媒介描述、阐释和评价具体的设计作品;设计批评是一种多层次的行为,包括历史的,再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批评,在这种形式中,设计批评追求的是价值判断,而这一点是为今天的设计史研究所回避的。,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范围,2,2.3 设计批评,历史的批评 历史的批评与设计史的任务大致相似,二者都是将设计作品放在某个历史的框架中进行阐释,其区别只在于按今天的学科范围的划分:距当代20年以前的设计作品为设计史的研究对象,而当代20年里的作品则是设计批评的研究对象。再创造性的设计批评 再创造性设计批评和批评性设计批评却不同于设计史。 再创造性设计批评是确定设

15、计作品的独特价值,并将其特质与消费者的价值观与需要相联系。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将一种文设计作品转换成了另一种设计作品,即文字作品。,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范围,2,2.3 设计批评,批判性的设计批评 批判性批评是将设计作品与其他人文价值判断和消费文化需要相联系对作品作出评价,并对作品价值判断制定出一套标准,将这些标准运用到对其他设计作品的评价中去,它的重要在于作品价值判断。 这些标准包括:形式的完美性、功能的适用性、传统的继承性以及艺术性的意义。,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范围,2,2.3 设计批评,西方

16、现代设计批评的主要类型: A、形式主义批评 : 受到来自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沃尔夫林对美术风格的研究; 二,克利夫贝尔在艺术批评中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 三,美国罗斯的纯设计理论. B、功能主义批评: 主要体现在1953年德国乌尔姆设计学校的成立,它主要继承包豪斯学院未竟的事业。 C、历史主义批评: 设计中的历史主义批评形成于19世纪,以遵从传统为特征。代表人物欧文琼斯。 D、折衷主义批评: 折衷主义主张综合不同来源和时代的风格。,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现状,3,3.1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1. 符号学理论 :根据符号学的理论,而人的意识

17、过程就是一个符号化过程,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符号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符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简言之,人类的意识领域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 人们从设计对象可以被规划、实施和应用这一观点出发,由此区分出三个阶段:(1)规划阶段,(2)实施阶段,(3)应用阶段。,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现状,3,3.1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德国哲学家本塞对符号学在设计领域的应用作了开拓性的研究。 按照本塞的符号学对象理论划分,他分为四种对象:自然对象、技术对象、设计对象和艺术对象,它们分别通过三种参量,即固有性、确定性、预期

18、性来规定。 设计对象不像自然对象那样是现存的,而是被建构的。它像技术对象那样是可以预期的,也就是说它是按计划制成的,但是它不完全像技术对象那样是由其技术功能的自然规律所决定的。,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现状,3,3.1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2.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 最著名的结构主义倡导者是法国人类学家莱维施特劳斯。对当代设计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法国结构主义哲学家是福柯和罗兰巴特。福柯提出“无意识结构”概念 ;罗兰巴特的著作对设计师们有着巨大的影响,他的神话一书享有近似传奇式的

19、地位。,罗兰巴特,福柯,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现状,3,3.1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3. 解构方法:解构方法是从符号学引申出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所要解构的是社会模式和大众传媒中有关性别、地位的流行套语。按照解构主义理论,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Decoding)。 解构主义理论自60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确立,之后便作为一种批评类型被理论家们用于对一切研究领域里的方法问题的全面探讨。 一般认为,解构主义揭露传统的偏见和自相矛

20、盾,注重详细解读,具有浓厚的哲学兴趣。,埃森曼的建筑作品,波卡米塞里亚吊灯,盖里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现状,3,3.1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4混沌理论:混沌理论来自于自然科学界。它是要向我们说明,我们才刚刚开始理解自然界的复杂性,即自然现象及其事件的连锁反应。 混沌理论不是要把简单的事物弄得更复杂,而恰恰是为寻求复杂现象的简单根源,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混沌理论是由60年代的哈佛科学家们发展,在80年代,将混沌理论的概念运用到设计领域成了一种时髦的事。创作性的混沌成为一种态度,用来反对将设计看作是单一和有次序的观点。,索

21、特萨斯设计的博古架,黑川纪章的凡高美术馆新馆,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现状,3,3.1 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5绿色设计。起自于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运动,虽然它迄今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却已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新趋向。绿色设计源于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反消费运动。 在今天,尤为重要的是,环境保护问题已提到了立法的高度。例如欧洲经济共同体已提出了一项环保政策:制造污染者必须对污染的后果负责。绿色设计本身已成为了一门工业。,2004年8月1日,“FIA Alternative Energies Cup”国际太阳能车汽车赛在日

22、本铃鹿国际赛车场举行。32辆太阳能汽车参加了此项比赛。来自日本Pandasan车队的Akira Tomitaka获得冠军。,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现状,3,3.1 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今天,人们要求设计家避免使用非生物降解塑料或使用重新利用的产品,来考虑其设计的长期意义和材料特征。 目前流行的所谓“生态平衡”一词,是一种评估方法,它主要考虑能源消耗、回收、原材料使用、污染和废弃物等方面的因素。也出现了一些有趣的新趋向。比如,IBM已引入一项回收利用旧计算机的计划。 这样的进展标志着人们观念上的改变,同时也使人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4混沌

23、理论。混沌理论是要向我们说明,我们才刚刚开始理解自然界的复杂性,即自然现象及其事件的连锁反应。5绿色设计。起自于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运动,虽然它迄今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却已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新趋向。6信息技术。对于设计学而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这两大领域的发展,已经改变了20世纪以来设计的过程和生产。,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现状,3,3.1 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6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技术,它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包括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光导技术、计算机技术

24、和人工智能等。 作为信息技术核心的微电子技术,它的发展首先引起了计算机技术的巨大变革。 对于设计学而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这两大领域的发展,已经改变了20世纪以来设计的过程和生产。,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现状,3,3.1 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网络的迅猛发展正以摧枯拉朽之势荡涤着旧的观念和秩序,整个世界似乎一夜被它“一网打尽”,以一种目不暇接而又细无声的方式潜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改变着工业革命时代形成的、以“原子”为基础的人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形成以“比特”为基础的信息社会;创造着人类与所有物质环境的联系;且使我们进入了新的文艺复兴

25、。,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现状,3,3.1 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全球化传播技术缩短了时空,全球化影响构筑了新的社会交往体系 现代文化将呈现出高度的开放性、多元性、交互性、时空的重组性、民族国家的超越性以及体系的多维性、包容性等特点。,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现状,3,3.1 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从主体“在世”到“在网”、“时空扩张”与“时空压缩”,构成人们新的生活感受;经济正在主要地通过文化的手段获得财富,文化的力量正在迅速上升;科技正与社会人文科学整合。 在这种形势下,设计、艺术

26、、美学开始面临重大的转变,特别是新媒体艺术和信息产品的出现,开始动摇基于物质环境的美学观念,审美的取向从形象转为形象形成的过程。,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现状,3,3.1 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面对如此复杂情境,如何整合科技、传播、艺术的研究领域,结合信息文化的价值理念,借助数字化交互媒体,为人类创造有价值的交流和体验,创造符合持续发展的产品、环境、学科? 同时又要考虑新的物质环境缺乏文化归属与认同、数字鸿沟、信息泛滥、认知与行为的变化,以及本土文化特色的设计表达等问题。 要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考虑,采取跨学科研究方法来对社会作整体的分析。,

27、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现状,3,3.1 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信息社会 在信息社会的经济、技术框架下,设计主体、对象、环境、方法、表现、观念、美学等方面的特征设计要素变化的方向和特点。 主体:从“在世”到“在网” ,“空间是非连续的、异质的” 。 应对信息社会生活、工作和娱乐等方式的需求,结合信息文化的价值理念,借助数字化的交互媒体,为人创造有价值的、有吸引力的、有效用的交流和体验的方法或学科。,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现状,3,3.1 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信息时代的设汁,需要建立在

28、新的美学基础上。“今天的艺术家,重新引入了具有原始人类学功能的美术学,作为一个符号和行为系统的美学,促使一种新型的交流美学的新生,这就是交流美学。” 由此,美学经历了从早期的“形象美学”到日常的“实物美学”再到动态的“姿态美学”或“事件美学”的转变。”这种新的美学媒体经常是“非物质”,交流美学涉及的是交互参与、交流与表现的系统。,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现状,3,3.1 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信息媒体 法国虚拟现实设计师凯奥指出,“传统意义上的空间康德所说的空间是经历的先天条件:没有空间就不可能有在其中的经历。 “可是虚拟空间不同,它不是经

29、历的条件,它本身就是经历。虚拟空间可以随着人们对它的探索而产生。它们不但本质上是语言的空间,而且是在人们对它的体验过程中产生的。” 这里所谈的虚拟空间是软件层面的空间,它具有主体依赖性,它是因人而存在的。,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现状,3,3.1 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虚拟环境的创造 信息技术营造了一个新的环境,它反映了信息之间、人与信息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一系列联系,这些联系的基础环境是网络空间,它不仅是信息存在的空间也是人交互的场所, 网络空间的组织和结构反映了人们的需求、活动、价值观,它的特征是虚拟现实。 它不同于真实的人工环境,信息环

30、境发展了时空的概念,并赋予虚拟时空新的内涵和表现。,4混沌理论。混沌理论是要向我们说明,我们才刚刚开始理解自然界的复杂性,即自然现象及其事件的连锁反应。5绿色设计。起自于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运动,虽然它迄今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却已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新趋向。6信息技术。对于设计学而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这两大领域的发展,已经改变了20世纪以来设计的过程和生产。,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现状,3,3.2 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初步研究,在我国传统的学科分类史中,设计学当属技艺门类。人类为摆脱其自然状态而作的首次巨大努力据说是创

31、造出了工具,伴随着工具设计行为的产生,人类文明得以进一步拓展。 远古时代的文化遗存所残留的深邃的超自然感使我们对此深信不疑,而且,我们无法忽视古人所使用的与工具有着同样遗传基因的语言符号,正是这些思接千载、历经千古的文献典籍,使我们得以恢复对遥远的先哲们思想的记忆。,古代造纸生产过程示意图,藏民使用的牛皮船,人类早期使用的筏,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现状,3,3.2 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初步研究,农政全书成书于明崇祯年间,刊行于1640年,与齐民要术、天工开物一起被视为我国农业著述中之不朽丰碑。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耧这种“种乃自下”的简便而有效的

32、结构设计动机是谷粒流动受种子箱和空心支架之间的筛子控制,使耕与种两套程序结合为耕种同时完成的一个程序 。,四库全书农政全书的耧车,天工开物中的铜车(水车),天工开物的耕犁,4混沌理论。混沌理论是要向我们说明,我们才刚刚开始理解自然界的复杂性,即自然现象及其事件的连锁反应。5绿色设计。起自于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运动,虽然它迄今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却已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新趋向。6信息技术。对于设计学而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这两大领域的发展,已经改变了20世纪以来设计的过程和生产。,设 计 概 论 | 第 一 章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学的研究现状,3,3.2 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初步研究,王祯发明的转轮排字盘,半坡文化小口尖底瓶,裴李岗文化红陶三足壶,凡古时类书的编纂体例大抵都是“事居于前”,即先罗列天、地、人、事等基本概念或记载。 其关于分类、编排之次第与内容、结构的顺序等莫不循天、地、人、事之范式和规定,这种既定不变的范例和结构无疑反映出古代学科分类史的总体观念。 我们对中国古代设计与自然、人文学科关系的认识,就在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造新的生活方式。,感谢您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