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第6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心理学第6章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而成的集合体,群体,传销群体的群体心理分析,引导案例,第6章 群体心理概述,如何,群体中会产生何种心理?群体影响有哪些表现?,心理及影响,3,第6章 群体心理概述,本章重点,4,6.1.1 群体的概念与结构,6.1 群体概述,罗宾斯在组织行为学(第10版)中给群体(group)的定义是: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而成的集合体。,定义,群体结构的主要维度,5,6.1.1 群体的概念与结构,6.1 群体概述,角色(role)原指演员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后被社会心理学家引入社会学和社会心理
2、学,是指人们对在某个社会性单位中占有某个职位的人所期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角色,6,6.1.1 群体的概念与结构,6.1 群体概述,7,6.1.1 群体的概念与结构,6.1 群体概述,群体规范(group norm)是指群体所确立的,并为群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守的行为标准、准则。每个群体都有其独特的规范,它是一个群体能够保持一致的基本因素,是群体结构当中很重要的一个要素。,群体规范,群体中某个领导或有影响力的人物所做的明确规定,私人友谊,过去经历中的保留行为,群体历史上的关键事件,群体规范的形成形式,8,6.1.1 群体的概念与结构,6.1 群体概述,地位(status)是指别人对群体或群体成员
3、的位置或层次的一种社会性界定。,地位,地位可以是群体正式给予的(即正式地位),也可以通过教育、年龄、技能、经验等特征而非正式地获得(即非正式地位),一个人的地位高低通常可以用地位符号(status symbol)来判断,正式地位(formal status)主要与职权有关,非正式地位(informal status)主要与个体的威望有关。,9,6.1.1 群体的概念与结构,6.1 群体概述,群体规模对群体行为的影响曾被广泛地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群体规模,10,6.1.1 群体的概念与结构,6.1 群体概述,大多数群体活动需要具备多种知识和技能才能够顺利进行。因此,对于群体构成的研究往往引
4、入性别、个性、观点、能力、视野和教育水平等变量。,群体构成,我们将群体成员在以上方面较为相近的群体称为同质性群体,反之,则称为异质性群体。,11,6.1.2 群体的种类,6.1 群体概述,群体规模的大小程度,群体是否实际存在,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大群体,小群体,假设群体,实际群体,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12,6.1.3 群体的功能,6.1 群体概述,满足归属的需求和社会交往的需求,满足责任感和成就感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满足自尊的需求,协调人际关系,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激励,获得安全感,增强自信心和力量,制约个体行为,13,6.1.4 群体的发展阶段模型,6.1 群体概述,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1
5、965年,组织行为学家B W 塔克曼提出了群体发展过程的五阶段说。塔克曼认为,群体的发展要经过五个阶段:形成、震荡、规范、执行和中止。在群体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以及在从一个阶段转向另一个阶段的转折点上都面临着群体解体的危险。,14,6.1.4 群体的发展阶段模型,6.1 群体概述,间断平衡模型,群体的间断平衡模型的特点是群体在其长期的依惯性运行的存在过程中会有一个短暂的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的到来,主要是由于群体成员意识到他们完成任务的时间期限和紧迫感而引发的。,15,6.2.1 群体压力,6.2 群体心理,群体压力(group pressure)是指已经成型的群体规范对群体成员的行为产生一种无形的心
6、理压力,促使成员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群体压力而起作用的。,概念,心理隔离,对群体中的异议者施加压力的方式,16,6.2.2 从众心理,6.2 群体心理,从众(conformity)指人们采纳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意见的倾向,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即个体的意见和行为与群体中多种人相符合。,概念,寻求行为参照,避免对偏离的恐惧,群体凝聚力,从众产生的原因,由群体参照性引发的从众是真从众;由于恐惧偏离而引发的从众是权宜性从众;由群体的高凝聚力、个体期待与群体规范一致等引起的从众行为则是层次上更高的
7、从众行为。,17,6.2.3 服从心理,6.2 群体心理,服从又称依从或者顺从(compliance),是指个体为了符合群体或他人的期望和赞许而表现出来的符合外部要求的行为。,概念,服从与从众行为十分相似,即二者都是由于外在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但二者又有区别,区别就在于行为者的内心是否出于自愿。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放弃自己原先的想法而去附和大家的意见,这是从众。而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依然保留自己的看法,但是为了符合群体的期望而改变了自己的行为,这是服从。,18,6.2.4 逆反心理,6.2 群体心理,逆反心理在心理学上又叫控制心理,它是指行为主体按照特定的标准或社会规范对人们进行引导和控制时
8、,行为客体产生的反向心理活动。,概念,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与否定性,具有强烈的主观体验性,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逆反心理的特性,知识库 心理抗拒理论,心理抗拒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布林在其专著心理感应抗拒理论中首次提出的。布林认为,心理抗拒是指人们相信对自己行为拥有控制权,因此当这种控制自由受到限制时,人们往往会采取对抗的方式,以保护自己的自由。心理抗拒的强弱是由以下因素所决定的:(1)对自由的期望。对自由期望越高,心理抗拒力量也越大。(2)对自由剥夺的威胁。只是受到威胁时,人们也会产生心理抗拒。(3)自由的重要性程度。一项自由对自己越重要,当其被剥夺时,心理抗拒也越大。(4)是否会影响到其他自由。如果
9、有影响,则心理抗拒会更强。,20,6.2.5 暗示心理,6.2 群体心理,暗示是指在无对抗条件下,人们对某种信息迅速无批判地加以接受,并依此而做出行为反应的过程。,概念,暗示是一种刺激,那些能够引起被暗示者反应的刺激才是暗示,不能引起被暗示者反应的刺激便不能称之为暗示。,暗示不是说服,无须讲道理,而是一种直接或间接的提示。暗示主要有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两种。,群体与权威是影响被暗示者心理的两个主要因素,它们也是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21,6.2.6 模仿心理,6.2 群体心理,模仿的概念最初来源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人类的大
10、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作用而习得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会形成怎样从事某些新行为的观念,并在以后用这种编码信息指导行动。,概念,班杜拉主张在儿童阶段的学习方式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榜样的方式来学习的,学习者是主动的个体。,观察学习的本质是一个榜样化的过程。,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是指个体仅仅是在观察到他人的行为被强化或被惩罚后,才在后来或者作出类似行为,或者抑制行为。,知识库 波波玩偶实验,波波玩偶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61年进行的关于攻击性暴力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实验。波波玩偶实验对于班杜拉研究观察学习、创建其社会学习理论起了关键作用。在该实验中,班杜拉选用儿童
11、作为实验对象,因为通常儿童很少有社会条件反射。班杜拉试图使儿童分别受到成人榜样的攻击性行为与非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然后将这些儿童置于没有成人榜样的新环境中,以观察他们是否模仿了成人榜样的攻击性行为与非攻击性行为。班杜拉和其他研究人员发现88%的儿童模仿了成人榜样的攻击行为;8个月后,40%的儿童重演波波玩偶实验中观察到的暴力行为。,23,6.3.1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6.3 群体影响,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又称社会促进,是指人在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社会助长,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是指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
12、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出现“三个和尚没有水喝”的现象。,社会惰化,知识库 社会助长现象实验,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研究发现,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他让被试者在三种情境下骑自行车完成25公里路程。第一种是单独骑行计时,结果表明,单独计时情境下,平均时速为24英里(1英时=161公里);有人跑步陪同,平均时速为31英里;与其他骑车人同时骑行,平均时速为325英里。特里普利特在实验室条件下,让被试者完成计数和跳跃等工作,也发现了同样的社会助长现象。,知识库 关于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的心理机制,(1)优势反应强化说。这种学说是由罗伯特查荣克(R
13、Zajonc)提出的。按照查荣克的观点,他人的存在会使人们的动机水平增加,从而强化人们的行为表现,出现促进熟练工作成绩和干扰非熟练工作成绩的现象。(2)观众评价理论。戈夫曼最早提出了观众评价理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受到他人的评价,并且随着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发展会逐渐关注他人的评价,争取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好评价,就像每个人在这个社会的大舞台上尽量扮演好他自己的角色,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但是对于不同的人社会促进的影响程度并不是一样的。这种评价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性别、年龄、个性特征对动机的影响。,26,6.3.2 去个体化,6.3 群体影响,去个体化(deindividuation)是指个体在
14、群体中时,被群体的行为意识和目标控制,失去大部分的自我意识和评价,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我控制能力严重下降,从而加入群体中情绪化的、冲动的行为的现象。,定义,去个体化现象产生的原因,27,6.3.3 群体凝聚力,6.3 群体影响,群体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又称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互相吸引、接纳,同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也就是群体对成员的内在吸引力。包括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两个方面。,定义,(1)自然凝聚力(2)工作凝聚力(3)领导凝聚力(4)情感凝聚力,划分,(1)成员素质(2)内部关系(3)外部关系,影响因素,28,6.3
15、.3 群体凝聚力,6.3 群体影响,群体凝聚力的计算方式,群体凝聚力高的群体不一定有高的绩效。关于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的关系,社会心理学家沙克特作出了详尽的研究。,本章关键词,群体 角色 地位角色同一性 角色知觉 角色期待 角色冲突群体压力 从众 服从 逆反 暗示社会助长 社会惰化 去个体化 群体凝聚力,本章思考题,1. 简述群体结构的主要维度及其具体内容。2. 何谓非正式群体?对非正式群体应采取何种管理方法?3. 群体可以满足其成员什么样的心理需求?4简述塔克曼群体发展五阶段模型。5简析从众产生的原因。6从众与服从有何区别?7管理实践中如何积极增加社会助长的效果而消除当中的社会懈怠?8简述去个体化行为产生的原因。9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10.简述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