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滤反渗透简介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49241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纳滤反渗透简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纳滤反渗透简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纳滤反渗透简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纳滤反渗透简介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纳滤反渗透简介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纳滤反渗透简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滤反渗透简介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纳滤(NF)、反渗透(RO)技术介绍,2013-3-7,膜分离,膜分离法系指以压力为推动力,依靠膜的选择性,将液体中的组分进行分离的方法。膜过滤法的核心是膜本身,膜必须是半透膜,即能透过一种物质,而阻碍另一种物质。,膜分离技术类型,以推动力的过程分类:1、浓度差为推动力的过程:透析技术(DS)2、电场力为推动力的过程:A、电透析B、离子交换电透析3、静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过程:A、微滤(MF)B、超滤(UF) C、纳滤(NF)D、反渗透(RO)4、蒸气压差为推动力的过程: A、膜蒸馏B、渗透蒸馏,膜分离特性,膜分离特点,优点,无相变,能耗低;,结构紧凑,维修成本低。,分离条件温和;,操作方便,易于

2、实现自动化;,缺点,易发生膜污染,分离性能下降;,稳定性、耐热性、耐药性低,,使用范围有限;,单独分离功能有限,需与其它,组合使用。,由膜、固定膜的支撑体、间隔物以及容纳这些部件的容器构成的一个单元称为膜组件。膜组件的种类:管式膜组件:常用于微滤与超滤。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常用于微滤与超滤。平板膜组件:常用于微滤与超滤。卷式膜组件:可用于微滤、超滤、纳滤与反渗透。碟管式膜组件:可用于纳滤、反渗透。,膜组件,膜组件-管式膜组件,膜组件-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膜组件-平板膜组件,膜组件-卷式膜组件,膜组件-碟管式膜组件,纳滤膜简介,纳滤膜(NF膜)介于RO膜和UF膜之间,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是当前膜

3、分离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热点之一。NF膜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J. E. Cadotte对N系列膜的开发。早期,有人称纳滤膜为“疏松的反渗透膜”,将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膜分离技术称为“杂化过滤”。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渐趋统一,称为纳滤。纳滤是由反渗透膜发展而来的。实验证明,它能使90%的NaCl透过膜,而使99%蔗糖被膜截留。非对称膜平均孔径为2nm,故被命名为“纳滤膜”。,纳滤膜特点,两个显著特征:一个是其截留分子量介于RO和UF之间,为2002000,因而推测NF的表面分离层可能有1nm左右的微孔结构,即具有纳米级孔径;另一个是NF膜对无机盐有一定的截留率,因为它的表面分离层由

4、聚电解质所构成(大多是复合型膜),对离子有静电相互作用。受膜与离子间Donnan效应的影响,NF膜对不同价态的离子截留能力不同。 对于阴离子,截留率为NO3-Cl-OH-SO42-CO32- 对于阳离子,截留率为H+Na+Ca2+Mg2+NF膜能截留透过UF膜的那部分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有机物,而又能渗透被RO膜所截留的无机盐。操作压力比RO低(一般低于1.0MPa),通量比RO大。,反渗透膜简介,反渗透是利用压力差为动力的膜分离技术,分离粒径一般小于0.1nm,其分离粒子级别可达到离子级别,是最精密的膜法液体分离技术,它能阻挡所有溶解性盐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能够去除可溶性的金属盐、有机

5、污染物、细菌、胶体粒子、发热物质,其脱盐率大于99%,对COD、氨氮及总氮的脱除率可以达到95%以上,出水水质自稳定。,反渗透膜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选择性。所谓方向性就是将膜表面置于高压盐水中进行脱盐,压力升高膜的透水量、脱盐率也增高;而将膜的支撑层置于高压盐水中,压力升高脱盐率几乎为0,透水量却大大增加。由于膜具有这种方向性,应用时不能反向使用。反渗透对水中离子和有机物的分离特性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点:1)有机物比无机物容易分离。2)电解质比非电解质容易分离。高电荷的电解质更容易分离,其去除率顺序一般如下:阳离子:Al3+ Fe3+ Ca2+ Na+ 阴离子:PO43- SO42-Cl- 对

6、于非电解质,分子越大越容易去除。3)无机离子的去除率与离子水合状态中的水合物及水合离子半径有关。水合离子半径越大,越容易被除去,去除率顺序如下: Mg2+、Ca2+ Li+ Na+ K+;F- Cl- Br-NO3-,反渗透膜特点,反渗透膜特点,4)对极性有机物的分离规律:醛醇胺酸,叔胺仲胺伯胺,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醋酸5)对异构体:叔 异 仲 原6)有机物的钠盐分离性能好,而苯酚和苯酚的衍生物则显示了负分离。极性或非极性、离解或非离解的有机溶质的水溶液,当它们进行膜分离时,溶质、溶剂和膜间的相互作用力,决定了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些作用包括静电力、氢键结合力、疏水性和电子转移四种类型。7)一般

7、溶质对膜的物理性质或传递性质影响都不大,只有酚或某些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会使醋酸纤维素在水溶液中膨胀,这些组分的存在,一般会使膜的水通量下降,有时还会下降的很多。8)硝酸盐、高氯酸盐、氰化物、硫代氰酸盐的脱除效果不如氯化物好,铵盐的脱除效果不如钠盐。9)而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50的大多数组分,不管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能很好脱除。,纳滤、反渗透设计常用术语,1)产水:又称渗透水,淡水,是反渗透系统的净化水。2)给水:又称供给水,供水,是进入反渗透膜系统的供给水流。3)浓水:又称盐水,是反渗透系统的浓缩废液。4)产水量:膜元件、膜组件系列或系统每小时生产淡水的能力。5)膜元件:组成反渗透膜组件的单

8、个反渗透膜滤元。6)膜组件:含有一个或多个反渗透膜元件的压力容器。7)段:膜组件的浓水流经下一组膜组件处理、流经几次膜组件即称为几段。8)级:膜组件的产品水再经下一组膜组件处理,产品水经几次膜组件处理即称为几级。9)水通量:单位时间内透过膜元件(组件)单位膜表面积的水量。10)回收率:淡水与供水之比,以百分比表示。,纳滤、反渗透设计过程中的级与段,一级三段式反渗透系统,两级一段式反渗透系统,纳滤、反渗透设计模拟软件,纳滤、反渗透设计模拟软件,纳滤、反渗透设计模拟软件,纳滤、反渗透设计模拟软件,纳滤、反渗透设计模拟软件,纳滤、反渗透设计模拟软件,反渗透工艺用于海水淡化的动画模拟,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