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居家康复护理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51044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14.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卒中的居家康复护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脑卒中的居家康复护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脑卒中的居家康复护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脑卒中的居家康复护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脑卒中的居家康复护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卒中的居家康复护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卒中的居家康复护理课件.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脑卒中的居家康复护理,概述,又称脑血管意外,主要是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主要是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流行现状,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发病率,高复发率,死亡率占所有疾病的10%全世界每年有570万人的宝贵生命终结于卒中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中有4/5发生在低收入或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存活者中3/4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我国是卒中的第一大国:每年新发200万,死亡165万在我国每12秒有1人发生卒中,21秒有1人死于卒中,脑卒中:日趋严重的流行病,依据神经功能缺失持续时间,24h:脑卒中

2、,小卒中 (minor stroke) 大卒中 (major stroke),依据病情严重程度,缺血性卒中 (ischemic stroke) 脑梗死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出血性卒中(hemorrhagic stroke)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依据病理性质,1,2,3,脑卒中分类,脑卒中的病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动脉硬化 最常见动脉炎:结核性梅毒性结缔组织病先天性血管病:动脉瘤血管畸形血管损伤:外伤颅脑手术药物毒物恶性肿瘤,高血压低血压&血压急骤波动 心功能障碍传导阻滞瓣膜病心肌病心律失常, 特别是房颤,高粘血症:脱水/红细胞增多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白血病等凝血机制异常:抗凝剂/口服

3、避孕药/DIC等,癌细胞&寄生虫栓子 脑血管痉挛受压外伤等 病因不明,高龄 性别 种族 气候 卒中家族史,高血压(hypertention) 心脏病 糖尿病(diabetes) TIA&脑卒中史 吸烟(smoking)&酗酒(alcohol) 高脂血症 其他: 体力活动减少 高盐动物油高摄入饮食超重 药物滥用口服避孕药感染 眼底动脉硬化 无症状性颈动脉杂音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不可干预,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常见预兆,1.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2.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3.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4.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5.与平时不同的头痛;6.不明原

4、因突然跌倒或晕倒;7.短暂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脑卒中常见预兆,8.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9.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10.整天昏昏欲睡,处于嗜睡状态;11.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12.双眼突感一时看不清眼前出现的食物。,脑卒中的诱因,气候变化-寒冷刺激,情绪剧烈波动,突然体位改变,饮食不节,便秘,看电视过久,过度疲劳,脑卒中的康复现状,1.国外急性脑血管病三级康复体系 卒中病房(临床治疗、早期康复、防止继发合并症) 康复科(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家庭、社区康复(80%)或 CVD专科康复中心(20%) 康复效果:第1年末60%生活自理,20%需一定帮助,15%

5、需较多帮助,5%需全部帮助,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护理,躯体活动障碍的护理饮食的护理吞咽障碍的护理言语障碍的护理感觉障碍的护理皮肤护理二便的护理安全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躯体活动障碍的护理,良肢位的摆放,良肢位摆放,肩关节的运动,1.上肢被动活动:肩关节屈曲及伸展,1.上肢被动活动:肩关节内收及外展,1.上肢被动活动:肩关节外旋及内旋,1.上肢被动活动:肘关节屈曲及伸展,1.上肢被动活动:前臂旋前旋后,1.上肢被动活动:腕关节尺偏和桡偏,1.上肢被动活动:腕关节屈曲及伸展,1.上肢被动活动:手指关节屈曲及伸展,2.下肢被动活动:髋关节屈曲及伸展,2.下肢被动活动:髋关节内收及伸展,2.下肢

6、被动活动:髋关节内旋及外旋转,2.下肢被动活动:膝关节屈曲及伸展,2.下肢被动活动:足踝关节内外旋转,2.下肢被动活动:足踝关节屈曲及伸展,肢体按摩: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防止或减轻浮肿,同时是一种运动感觉刺激,有利于运动功能恢复,注意手法轻柔、缓慢、有节律,一般予以轻擦摩与揉捏,避免强刺激。,躯体活动障碍的护理,Bobath握手:翻身训练:健侧、患侧桥式运动:双桥、单桥 以训练患肢内收外展能力,Bobath握手:刺激躯干活动、改善对称性运动和负重、保护偏瘫手和肩、避免手的僵硬收缩桥式运动:训练腰背肌、臀肌、股四头肌,训练患腿负重,抬高和放下臀部,为病人下床行走做准备,防止不良步态,Bobath

7、握手,手指伸展与手部背屈运动,向健侧翻身,桥式运动(选择性伸髋),偏瘫康复-早期康复体位摆放原则,急性期特殊体位定时翻身,保持肢体功能位(多个大小不同的软枕支持)患侧卧位最重要仰卧位为过渡性体位,时间不宜过长避免被褥过重或过紧,脱离不舒适体位病情允许时鼓励患者尽早坐起来坐位时保持躯干直立,背部以及肘部垫软枕坐位时间不宜过长,防止下滑为半卧位,偏瘫康复,重视患侧刺激-防止患侧忽略床头柜放在患侧电视机放在患侧从患侧接近病人,谈话时握住患侧手患侧戴手表或发亮手镯以引起病人注意患侧脚系醒目鞋带,穿衣训练,穿裤子训练,下肢被动运动,步行的训练,步行的训练,上、下台阶训练,上、下台阶训练,手部运动训练,磨

8、砂板,手撑板,木钉板,偏瘫手及防治,饮食护理,中风病人康复期饮食:中风病人康复期无吞咽困难,宜以清淡、少油腻、易消化的柔软平衡膳食为主。(一)应限制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奶油等,以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肥肉等,因为这些食物中所含饱和脂肪酸可使血中胆固醇浓度明显升高,促进动脉硬化;可采用植物油,如豆油、茶油、芝麻油、花生油等,因其中所含不饱和脂肪可促进胆固醇排泄及转化为胆汁酸,从而达到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推迟和减轻动脉硬化目的。,饮食护理,(二)饮食中应有适当蛋白质,常吃些蛋清、瘦肉、鱼类和各种豆类及豆制品,以供给身体所需要的氨其酸。一般每日饮牛奶及酸牛奶各一杯,因牛奶

9、中含有牛奶因子和乳清酸,能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脂及胆固醇的含量。饮牛奶时可将奶皮去掉。豆类含豆固醇,也有促进胆固醇排出的作用。 (三)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因其中含维生素C和钾、镁等。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钾、镁对和因管有保护作用。,饮食护理,(四)可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米等,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 (五)每日食盐在 6克以下为宜,因食盐中含有大量钠离子,人体摄入钠离子过多,可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担,并能增加血液粘稠度,从而使血压升高,对中风病人不利。 (六)忌用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如酒、浓茶、咖啡及刺激性强的调味品。

10、此外,少吃鸡汤、肉汤,对保护心脑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有益,且需忌暴食。,吞咽障碍护理,吞咽障碍临床表现:吞咽困难患者有(1)严重的流涎(2)被食物、饮品、自己的分泌物梗塞(3)被食物阻塞气道(4)吞咽后呼吸抑制(5)吞咽后湿性发音或湿咳(6)吞咽困难或费力(7)没有吞咽(8)有明显的食物和液体从嘴边漏出 (9)固体食物没有咀嚼或咀嚼困难(10)鼻腔和/或口腔的反流(11)吃东西后口中残留食物(12)拒绝吃东西(13)吞咽时如食物卡在喉咙里,AB:口阶段,CD:咽阶段,E:食管阶段,吞咽功能评定-洼田饮水试验,患者于坐位时饮30ml温水,观察全部饮完的状态及时间。,1级:可一口喝完,不超过5秒的时

11、间,无呛咳、停顿 2级:可一口喝完,但超过5秒的时间;或是分两次喝完,无呛咳、停顿,3级:能一次喝完,但有呛咳,4级: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呛咳,5级:常发生呛咳,难以全部喝完,1级为正常;2级为可疑有吞咽障碍;3级及以上则确定有吞咽障碍。,吞咽训练方法,1.基础训练,基础训练,基础训练,2.吞咽训练,门德尔松(Mendelsohn)手法: 喉部可上抬患者: 先嘱干吞咽数个,再指导患者吞咽时舌抵硬腭,屏住呼吸,将甲状软骨抬起数秒。 喉上抬无力患者: 按摩患者颈部,轻捏上推喉部固定5秒,以促进吞咽.,2. 吞咽训练,咽部冷刺激 用棉棒蘸少许冰水,轻轻刺激患者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

12、作.寒冷刺激能有效强化吞咽反射。,3.进食训练,(1) 进食体位坐位:身体坐直,稍向前倾约20,颈部稍向前弯曲。半坐位:3060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3.进食训练,(2) 食物 选择密度均匀又不易出现误咽的胶冻样食物,如果冻、香蕉、蛋羹、豆腐等。(3) 食具 开始选择小而浅的勺子,3.进食训练,(4) 每次进食前:先用冰棉棒刺激诱发吞咽动作,确定有吞咽功能后才开始进食。 从健侧喂食,尽量把食物放在舌根以利于吞咽。,3. 进食训练,(5) 在训练中防止食物残留造成误咽,吞咽和空吞咽交互进行。 每次证实完全咽下后再喂第2口,速度不宜过快,进食时间持续30min为宜。,鼻胃管护理,1

13、. 插管前进行评估,洼田评分V级予插管,减少呛咳,误吸;2. 置管深度增加至5560cm;3. 带管一周,进行基础训练及初步摄食训练;4. 带管进行训练后,若吞咽顺利,再次吞咽评级后予以拔管;5. 规范操作:每次操作前回抽胃内容物评估胃内食物残留情况;鼻饲量150200ml/次;鼻饲前摇高床头与地面呈3045度,维持3060min;鼻饲前吸净痰液,鼻饲后1h内避免翻身、吸痰。,注意事项,初期进食宜用胶冻状食物,不宜饮水或流质,以免呛咳。食物形态:先易后难,密度均一,适度粘性,不易松散,不在粘膜下残留。当患者发生咳嗽时,应停止喂食,让患者至少休息半小时以后再试。若发生哽咽、呛咳情况,应立即将食物

14、排出:以手挖出、拍背,或用吸痰管吸出。,言语障碍的护理,言语障碍可分为失语症和构音障碍。失语症是由于脑损害所致的语言交流能力障碍,构音障碍则是因为神经肌肉的器质性病变,造成发音器官的肌无力及运动不协调所致。,常见的失语类型,Broca失语:运动性失语,口语表达障碍为其突出的临床特点。系优势半球额下回受损所致。病人不能说话,或者只能讲一两个简单的字,且不流畅,常用错词,自己也知道,对别人的语言能理解;对书写的比喻、句子也能理解,但读出来有困难,也不能流利的诵诗、唱歌;多伴有右上肢的轻瘫。Wernicke失语:感觉性失语。口语理解严重障碍为其突出特点。系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病变引起。病人发音清晰,语

15、言流畅,但内容不正常,如将帽子说成袜子;无听力障碍,却不能理解别人和自己所说的话。在用词方面有错误,严重时说出的话,别人完全听不懂。多同时存在视野缺损。,命名性失语:系优势半球颞中回及颞下回后部病变所致。病人不能说出物件的名称及人名,但可说出该物件的用途及如何使用,当别人提到物件的名称时,病人能辨别是否正确。完全性失语:其特点为所有语言功能均有明显障碍。多见于优势侧大脑半球较大范围病变,如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的大片病灶。口语表达障碍明显,多表现为刻板性语言(只能发出无意义的吗、吧、嗒等声音);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均严重障碍,预后差。常伴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语言的训练,肌群运动训练:指

16、进行唇、舌、齿、软腭、咽、喉、与颌部肌群运动。包括缩唇,叩齿、伸舌、卷舌、鼓腮、吹气、咳嗽等活动。发音训练:由训练张口诱发唇音(a、o、u),唇齿音(b、p、m),舌音,到反复发单音节音(pa、da、ka),当能够完成单音节发音后,让病人复诵简单句,如早-早上-早上好。,语言的训练,复述训练:复述单词和词汇,可出示与需要复诵内容相一致的图片,让病人每次复述3-5遍,轮回训练,巩固效果。命名训练:让病人指出常用物品的名称及说出家人的姓名等。刺激法训练:采用病人所熟悉的、常用的、有意义的内容进行刺激,要求语速、语调和词汇长短调整合适;刺激后应诱导而不是强迫病人应答;多次反复给予刺激,且不宜过早纠正

17、错误;可利用相关刺激和环境刺激法等,如听语指图、指物和指字。,感觉障碍,感觉是指各种形式的刺激作用于人体各种感觉器后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感觉障碍指机体对各种形式刺激(如痛、温度、触、压、位置、振动等)无感知、感知减退或异常的一组综合征。,感觉障碍的护理,日常生活护理 保持床单整洁、干燥、无燥、无渣屑,防止感觉障碍的身体部位受压或机械性刺激。避免高温或冷水刺激,慎用热水袋或冰袋,防止烫伤、冻伤。肢体保暖需用热水袋时,应外包毛巾,水温不宜超过50,且每30分钟查看、更换1次部位,对感觉过敏的病人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刺激。,感觉训练,感觉训练包括在运动训练中,应建立感觉-运动训练一体化的概念。可进行肢体

18、的拍打、按摩、理疗、针灸、被动运动和各种冷、热、电的刺激。如每天用热水擦洗感觉障碍的身体部位,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被动活动关节时反复适度地挤压关节、牵拉肌肉、韧带,让病人注视患肢并认真体会其位置、方向及运动感觉,让病人闭目寻找停滞在不同位置的患肢的不同部位,多次重复直至找准,这些方法可促进病人本体感觉的恢复。上肢运动感觉功能的训练可使用木钉盘,如使用砂纸、棉布、毛织物、铁皮等缠绕在木钉外侧,当病人抓木钉时,通过各种材料对病人肢体末梢的感觉刺激,提高中枢神经的感知能力。还可以通过患侧上肢的负重训练,改善上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皮肤护理,如何预防压疮1,摄取足够的营养:充足的能量是预防压疮的重要因

19、子,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A及维生素C、叶酸、矿物质锌、镁,对皮肤的抵抗力及愈合力均十分重要。2保持皮肤柔润:使用中性无香味的肥皂来清洁皮肤,皮肤清洁后以毛巾吸干水分保持干爽,但勿使用滑石粉擦洒皮肤,亦勿搓擦老化,脱屑的皮肤。3平时利用按摩指压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已有发红破皮则勿按摩。,皮肤护理,4、预防皮肤潮湿:照顾大便失禁的患者时,可用液状凡士林或氧化锌膏涂于伤口或肛门周围,以隔离粪便对皮肤的刺激。5、勿过度使用烤灯。6、至少2小时翻身一次,去除或减少皮肤的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必要时使用交替式气垫床。7、床垫应平坦,勿过硬,床单、衣物应保持平整、干燥。8、使用水球、枕头,垫在易受压部位,如

20、尾骨、臀部两侧、肩膀及骨隆突处。或使用气垫床、脂肪垫等减压设备。,二便的护理便秘,适当补水:患者在无病情禁忌下每日饮水2 000 mL左右,每天清晨空腹饮300 mL500 mL温开水或蜂蜜水,以补充水分,润滑肠道,刺激肠蠕动产生便意,合理膳食:指导患者选择易消化、高纤维、适当脂肪的饮食;建立合理的食谱,多吃蔬菜、水果、小米、粗粮等含纤维素高的食物,适当摄取油脂类食物。,二便的护理便秘,具体步骤:病人仰卧位,两腿屈曲,操作者立于病人左侧, 双手伸展,放于右下腹部,顺结肠走向向上、向 左、向下顺时针方向进行按摩推揉,由慢到快、 由轻到重。再用双手掌按上述部位交替压迫,以 刺激结肠蠕动增加,使肠内

21、容物流通,利于大便 排出。每天在起床或入睡前进行,每次治疗15 m in,每天1次或2次,主辅运动:脑卒中病人应及早给予被动及主动运动,增加全身代谢,促进肠蠕动,增加协助腹部按摩。,二便的护理便秘,环境适应:提供适宜的排便环境,3 d无大便者为便秘,按便秘患者进行护理。,习惯养成:根据病人情况制订排便计划,协助病人选择排便时间,即使无便意也定时给便盆,日久便可以帮助病人建立定时排便的习惯。但最好选择在结肠反射刺激时排便,此反射作用在早餐后最强,在这个时候试着排便也最容易成功。,二便的护理便秘,缓泻药物一般有如下几种:A:3 d未排大便且无便意者应用番泻叶5 g10 g浸泡于沸水中,10 min

22、后代茶饮用100 mL200 mL;B:2 d3 d未排便,但有便意、难以排出者,用开塞露40 mL60 mL肛塞,以刺激肠蠕动、软化粪便。C:超过4 d未排大便者,予生理盐水500 mL1 000 mL灌肠。,二便的护理尿失禁,反射建立:制订饮水计划、定期排尿,重新建立神经系统排尿反射弧。功能训练:训练膀胱功能如盆底肌张力的训练、腹式呼吸、膀胱区按摩等,对部分尿失禁病人可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盆底肌,二便的护理尿失禁,盆底肌锻炼指导病人有意识地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以加强控尿能力耻骨肌锻炼在排尿过程中,主动中断排尿,之后再继续排尿,这种重复的锻炼,有助于尿道括约肌功能的恢复膀

23、胱功能锻炼按规定的时间排尿,并逐渐延长排尿的时间,以逐步增加膀胱容量,重建大脑皮质对膀胱功能的控制,二便的护理尿失禁,尿失禁并发症:会阴部、骶尾部皮炎及压力性溃疡(压疮),这是因为尿液刺激了皮肤,使会阴部经常处于潮湿和代谢产物侵蚀的状态,加上皮肤间的摩擦,形成皮肤红肿、溃烂。有资料证明:尿粪失禁的严重程度与皮肤红肿之间有对应关系。 尿失禁常规护理: 及时更换尿垫,并用温开水清洗会阴部、阴茎、龟头及臀部皮肤,保持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尿湿疹及压疮的发生。 使用避孕套式尿袋法的病人使用前需洗净会阴,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 使用保鲜膜袋法的男病人,每次排尿后及时更换保鲜膜袋,更换时用温水清洁会阴部皮

24、肤,阴茎、龟头包皮等处的尿液及污垢。每日会阴冲洗2 次,保持会阴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皮肤湿疹的发生。,常用护理用具: 失禁护垫、纸尿裤、避孕套式尿袋、保鲜膜袋。,留置尿管的护理,1.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尿管和无菌接尿袋,每天进行尿道口的清洗,防止逆行感染。2.观察尿的颜色、性质与量,注意有无血尿、脓尿或结晶尿。3.定时夹闭尿管,以训练膀胱充盈与收缩功能。4.鼓励病人多喝水,25003000ml每天,以稀释尿液,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安全护理,重点要防止坠床和跌倒,确保安全。床铺高度适中,应有保护性床栏;呼叫器和经常使用的物品应置于床头病人伸手可及处;运动场所要宽敞明亮,无障碍物阻挡;走廊、厕

25、所要装扶手,以方便病人起坐、扶行;地面要保持平整干燥,防滑,去除门槛;病人最好穿防滑软橡胶底鞋,穿棉布衣服,衣着应宽松;病人在行走时不要在其身旁擦过或在其面前穿过,同时避免突然呼唤病人,以免分散其注意力;上肢肌力下降的病人不要自行打开水或用热水瓶倒水,防止烫伤;行走不稳或步态不稳者,选用三角手杖等合适的辅助工具,并有人陪伴,防止受伤。,用药护理,指导病人遵医嘱正确服药,不可自行调整、更换或停用药物。告知病人所用药物的机制和不良反应。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奥扎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和皮疹,偶可致严重但可逆的粒细胞减少症,用药期间检查凝血常规。肝素等抗凝药物可致

26、出血,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皮肤瘀点和瘀斑、牙龈出血、大便颜色等,有效化性溃疡和严重高血压者禁用。,心理护理,给病人提供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可靠信息;关心尊重病人,多与病人交谈,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指导克服焦躁、悲观情绪,适应病人角色的转变;避免任何不良刺激和伤害病人自尊的言行,尤其在协助病人进食、洗漱和如厕时不要流露出厌烦情绪;正确对待康复训练过程中病人所出现的诸如注意力不集中、缺乏主动性、畏难、悲观及急于求成心理等现象,鼓励病人克服困难,摆脱对照顾者的依赖心理,增强自我照顾能力与自信心;营造和谐的亲情氛围和舒适的休养环境,建立医院、家庭、社区的协助支持系统。,健康宣教,控制高血压防治糖尿病戒烟、少酒保持情绪平稳防止大便秘结饮水要充足坚持体育锻炼饮食清淡注意气候变化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感谢您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