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经济应用文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51557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PPT 页数:242 大小: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大经济应用文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2页
苏大经济应用文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2页
苏大经济应用文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2页
苏大经济应用文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2页
苏大经济应用文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大经济应用文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大经济应用文课件.ppt(2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一、写作,(一)、写作的概念、特点和分类1、概念:写作是通过书面形式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和书写的实践活动。传于异时,留于异地。,2、特点:(1)、语言文字性, (2)、创造性(应具有创新观念),(3)、综合性各种能力的结合: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表达组织能力。各门学科的贯通:哲学、美学、语言学、文学、逻辑学、符号学等(4)、功用性:有现实意义或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经济、政治服务,一种舆论导向。,3、分类:(1)、基础写作:(2)、实用写作:新闻报道、应用文,(二)、提高写作能力的基本途径:,1、注意观察、积累生活。 2、认真学习、丰富知识。 3、掌握写作技巧 4、甘于吃苦,勤

2、于练笔,二、应用文,(一)、含义:是人民群众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日常生活、工作、生产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惯用格式的文体。,(二)、应用文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于黄帝、炎帝时期2、应用文名称正式出现于清代,(三)、分类:,1、按形式分:条款式(如公约、守则)、表格式(如登记表)、规范式(如行政公文)三类。2、按照内容、性质和使用范围区分为五类:(1)、公文(2)、财经文书。市场预测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合同、广告文案、说明书、审计报告等。(3)、事务文书。包括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规章制度等。(4)、常用应用文。除上述三类外,如条据、启事、声明、书信、等。(5)、诉讼

3、文书。起诉状、答辩状、申诉状等。,三、经济应用文,(一)经济应用文的概念是应用文的一个分支。它是指人们在处理解决经济方面的事务、沟通有关经济信息时所写的应用文。,(二)、经济应用文的特点,1、实用性2、针对性 3、时效性4、真实性 5、程式性 6、平实性,(三)、经济应用文的作用,1、公关交际作用2、宣传教育作用 3、沟通联系作用 4、凭证资料作用,第二章 经济应用文的写作基础知识,第一节 主旨和材料,一、经济应用文的主旨,(一)、应用文的主旨要求如下:1、主旨必须单一 2、主旨必须明确 3、主旨必须正确,(二)、选择主旨的原则,创新性:前人未涉及或未深究。应用性:通俗一点讲能解决问题。可行性

4、:主观条件:知识、能力、兴趣;客观条件:环境、经费、资料,(三)、主旨的表现方法:显现法:开门见山;含蓄法,二、经济应用文的材料,材料的要求如下: (一)围绕主旨选材 (二)材料必须真实准确 (三)选择典型的材料 (四)选择新颖的材料,第二节 经济应用文的结构,一、经济应用文结构的含义 二、结构的基本内容 (一)标题:贴切、明确、吸引人 (二)层次和段落 (三)过渡和照应 (四)开头和结尾,三、结构的基本类型 (一)总分式 (二)并列式 (三)递进式(四)条款式 (五)一段式,四、结构的基本要求,(一)逻辑性 (二)完整性 (三)严密性 (四)结构上要富于变化,第三节 经济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5、一)叙述的方式 (二)议论的方式 (三)说明的方式 (四)图表的方式,第四节 经济应用文的语言特点和要求,一、经济应用文的语言特点,(一)介词多修饰性的词语少 (二)专用词多语气词少 (三)文言词多口语少,二、经济应用文语言的要求,(一)准确 (二)简洁 (三)朴实 (四)规范 (五)直笔 (六)不乱用省略语(七)数字要保持统一性,第五节 应用文的作者和读者,1、应用文作者的构成 (1)、群体作者 (2)、个人作者 (3)、法定作者(4)、代言作者,2、应用文读者的类型,(1)、按读者的身份来分A、法定读者B、普通读者C、专业读者(2)、按读者的接受状态来分,可分为 A、指定性读者 B、指向性

6、读者,第三章书 信,第一节 一般书信,一、信文的格式、写法及常用文言书信语,(一)称谓 1.称谓的位置 2.称谓的用语 3.称谓后的提称知照语,(二)问候语 (三)正文 (四)收束语和祝颂语 (五)具名和日期 (六)附言、附件,二、信封三、写作要求 (一)语气得体、称谓得当(二)忌用红笔(三)慎用“附言”,第二节 求 职 信,一、求职信的性质和作用 二、求职信的格式和基本内容(一)称谓(二)正文重点是“求”,求什么,凭什么求1基本情况介绍2业务情况介绍3实践经验及成就的介绍 4其他情况 5结尾 6联系地址,三、表达形式(一)文字表述式(二)表格表述式(三)文字表格结合式 四、写作要求(一)针对

7、性强(二)不过分夸耀、不过分谦虚 (三)内容简洁、清晰,第四章条 据,第一节 说明性条据,一、便条,(一)便条的性质和种类 (二)便条的写法 1称呼 2正文 3具名和日期,二、请假条,(一)请假条的性质 (二)请假条的写法 1称呼 2正文 3具名和日期,第二节 凭证性条据,一、凭证性条据的性质和种类,1.凭证性条据的性质 2.凭证性条据的种类 (1)借条 (2)收条 (3)领条 (4)欠条,二、凭证性条据的写法,1单据名称2正文 3具名和日期 三、写作要求 1财物数额要大写 2单据不宜涂改 3书写端正清楚,第五章 启事、声明、发言稿,第一节 启 事,一、启事的性质和种类(启示) 1启事的性质

8、2启事的种类 (1)告知类启事 (2)征求类启事 (3)寻求类启事,二、启事的写法 1标题 2正文三、启事的写作要求 1标题需醒目 2内容要单一 3语言要简洁 4事实要真,第二节 声 明,一、声明的性质和种类1声明的性质 2声明的种类 (1)遗失声明 (2)警告性的声明 (3)其他事项的声明,二、声明的写法1标题2正文三、声明的写作要求1事实要清2措辞要严,第三节 发 言 稿,一、发言稿的性质和种类(一)发言稿的性质(二)发言稿的种类 1代表政治机构或组织的讲话 2代表个人或部分人的讲话,二、发言稿的格式和写法,(一)标题 1单标题 2双标题 (二)题下标示 (三)称谓 (四)正文 1起语 2

9、主体 3结尾,三、发言稿的写作要求(一)明确目的,看准对象(二)观点鲜明,突出重点 (三)通俗易懂,简练明快,第六章计 划,第一节 计划的概念、作用和种类,一、含义、特点和要素,1、含义:是根据单位、部门或个人预计在一定时间内将要做的工作或要完成的某项任务而形成的文件。2、特点:A、明确目的性B、强调预测性C、措施的可行性,3、要素(1)、制定计划的依据(2)、制定计划的目标(3)、实施计划的措施和方法(4)、完成计划的步骤,二、计划的分类,1、性质:综合计划、单项计划2、内容:工作、学习、科研、生产3、时间:长远计划、年度计划、月计划、日计划4、层次:国家、地区、单位、个人5、形式:条文、表

10、格、综合式、文件式6、区别几个概念:,三、计划的写作格式,1、标题:单位+适用时间+内容(工作、生产、学习)+文种2、正文:制订计划的依据、分析基本情况。(解决为什么做);工作任务和要求(解决做什么);采取的工作方法、步骤和措施(解决怎样做);3、结尾:制订计划的单位、日期。,四、计划的作用,1、有了计划,就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增强主动性减少被动性2、有了计划,就可以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增强预见性减少盲目性3、有了计划,就可以督促人们的行动,增强规定性减少随意性,五、计划写作应注意的问题,1、要服从大局2、要掌握制订计划的客观依据:特别是上期计划执行中的问题3、要贯彻群众路线,不走本本主义道路,从

11、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4、要实事求是5、计划的内容应明确、具体、科学、合理。6、要保证计划的连续性和严肃性。7、编制计划还要有灵活性,留有余地。,第七章总 结,一、总结的概念:二、总结与计划的关系:1、相互制约:上阶段总结 下阶段的计;2、相互依赖:总结以计划为基础,计划以总结为根据;3、相互促进作用:计划 实施 总结 再计划 再实施 再总结,三、总结的分类,1、按内容分:综合性总结:对全面工作总结;专题性总结:某一方面的问题。2、根据总结对象性质不同:生产总结、工作总结、学习总结、思想总结。3、根据总结主体不同:集体总结、个人总结。4、根据总结期限不同:定期总结:年度总结、季度总结、月度总结;

12、不定期总结:偶然发生的事件专题性总结(领导干部离任总结和财务审查)。,四、特点,1、过程性,反映一定的跨度2、条理性,反映所做工作层次,不要罗列零星材料,找到之间的相关性和联系,合情合理加以组织、整理。3、经验性,把经验从材料中总结出来,包括正反两个方面。4、理论性,无论经验还是教训,都应该提高到理论的高度加以认识,分析必然性,不可就事论事。5、规律性.,五、总结的作用,1有利于做好各项工作 2有利于交流信息 3有利于科学决策 4有利于提高认识水平 5有利于充分调动积极性,六、总结的格式和内容,1、标题,即总结的名称,大致有三种写法: 文件式标题一般文章式标题 新闻式标题,2、正文 取得的成绩

13、 主要经验 问题或教训 3、结尾,七、总结写作时应注意的问题,1、精通有关的方针、政策;2、全面了解工作的全过程,占有翔实材料;3、走群众路线,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4、分析问题应实事求是,一分为二;5、论述应重点明确、中心突出;6、语言表达应生动简练、条理清楚,第八章简 报,第一节 简报的概念和作用,一、简报的概念 二、简报的作用 1.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2.沟通信息,交流经验 3.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第二节 简报的种类和特点,一、简报的种类 (一)专题简报 (二)综合简报 (三)会议简报,二、简报的特点 (一)真实 (二)新鲜 (三)快捷 (四)简明 (五)灵活,第三节 简报的写作格式和基本

14、内容,一、报头部分 二、报核部分 (一)标题 (二)正文 三、报尾部分,第九章调查报告,第一节 调查报告的概念和作用,一、调查报告的概念,所谓调查报告,首先是对事物进行深入实际地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将其结果写成的书面报告。 调查报告与总结区别:1行文的目的不同 2行文的时间不同 3反映的范围不同 4熟悉的程度不同 5所用的人称不同,二、调查报告的作用,(一)为制定决策,指导工作提供依据(二)及时发现事物发展的新动向,把握工作主动权 (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四)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料,第二节 调查报告的种类和写作步骤,一、调查报告的种类,(一)社会情况的

15、调查报告 (二)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三)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四)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二、调查报告的写作步骤,(一)确立调查的主题 (二)搜集整理材料 (三)分析研究材料 (四)编写提纲,形成报告,第三节 调查报告的写作结构、基本内容和表达方式,一、标题(一)单标题 1公文式的标题。 2报道式的标题。 (二)双标题二、正文 (一)正文的基本内容 1前言 2主体 3结尾,(二)正文的结构形式,1.横式结构的写法。 2.纵式结构的写法。 3.横纵式结构的写法。 (三)正文的表达的方式 1.用叙述的方式展开调查的过程。 2.用说明的方式展开材料数据。 3.用议论的方式对材料展开分析评价。,第四节

16、几种常用的调查方法,一、根据对调查范围内的对象是作全部的调查还是抽取部分调查分:,(一)普遍调查法(二)抽样调查法 1随机抽样法 (1)简单随机抽样 (2)等距抽样 (3)分层抽样 2非随机抽样法,二、根据在调查过程中对调查对象所采取的具体方法来分,(一)问卷调查法 (二)访谈法 (三)观察法 (四)实验法分室内和室外两种 (五)网上调查(六)电话调查(七)文献法,第五节 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一、忌表面化的调查二、忌堆砌数据,不作分析 三、忌脱离材料,空发议论,第十章规章制度,第一节 规章制度的概念、作用和特点,一、规章制度的概念,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或法律; 2.国务院制

17、定行政法规; 3.国务院各部委制定行政规章; 4.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制定地方性法规; 5.县以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可制定规章; 6.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可根据本部门的权限制定某些规定,一般称规章制度。,二、规章制度的作用,1国家强盛,社会安定的保证 2执行方针、政策的保证 3加强管理,做好工作的保证,三、规章制度的特点,1.规范性 2.约束性3.严密性,第二节 几种常用规章制度的介绍,一、条例 二、章程 三、规定 四、办法 五、细则 六、规则 七、公约,第三节 规章制度的常用结构和写法,一、标题 1公文式的标题 2非公文式的标题 二、正文 (一)章条式 (二)条文式

18、 1前言条文式 2条文到底式,第四节 规章制度的写作要求,一、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二、切合实际,合情合理 三、考虑周到,内容具体明确 四、语言严谨、规范、准确 五、经常检查,不断完善,第十一章 公文的概述,第一节 公文的概念、特点和作用,一、公文的概念公文是有关机关、部门、单位在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二、公文的特点 1鲜明的政治性2高度的权威性 3作者的法定性 4严格的程式性 5显见的时效性,三、公文的作用,1规范和准绳的作用 2领导和指导作用 3联系沟通作用 4宣传教育作用 5依据和凭证作用,第二节 公文的种类,一、命令(令) 二、决定 三、公告 四、通告 五

19、、通知 六、通报 七、议案 八、报告九、请示 十、批复 十一、意见 十二、函 十三、会议纪要,第三节 公文的格式和写作要求,一、公文的格式,1发文机关标识 2秘密等级 3紧急程度 4发文字号 5签发人 6标题 7主送机关 8正文,9附件 10发文机关 11成文日期 12印章 13附注 14主题词 15抄送机关,二、公文的写作要求,1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如提出新的政策规定,要切实可行,并加以说明。 2情况属实,观点明确,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直述不由,字词规范,标点准确,篇幅力求简短。 3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日期应当写具

20、体的年、月、日。 4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5必须使用国家法定的计量单位。 6用词用字准确、规范 文内使用非规范化的简称,应当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使用国际组织外文名称或其缩写形式,应当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准确的中文译名。,第十二章 公告和通告,第一节 公 告,一、公告的性质和特点 (一)公告的性质 (二)公告的特点 1内容的公开性。 2发布形式的多样性。 3行文的庄重、严肃性。,二、公告的写作格式和基本内容,(一)标题 (二)正文 (三)署名和日期 三、公告的写作要求 (一)行文简要,措辞严谨 (二)根据不同的要求写作公告,第二节

21、通 告,一、通告的性质和种类,(一)通告的性质通告和公告都属于公开告知性的公文,主要区别在于: 1. 公告告知的范围大于通告 2公告的约束性小于通告 3公告的事项比通告的事项更为重大,政治性更强 4公告的发文机关级别一般较高,(二)通告的种类1遵守性的通告 2周知性的通告,二、通告的写作格式和基本内容,(一)标题 (二)正文1通告的缘由 2通告的事项 3结束语 (三)署名和日期,三、通告的写作要求,(一)目的明确 (二)符合法规政策 (三)发布及时 (四)行文清晰,第十三章 通知和通报,第一节 通 知,一、通知的性质和种类,(一)通知的性质 (二)通知的种类1指示性通知 2批转性通知 3转发性

22、通知 4发布性通知 5知照性通知 6会议通知,二、通知的写作格式和基本内容,(一)标题 (二)正文 1.通知的缘由 2通知的事项 3通知的结尾,三、通知的写作要求,(一)注意规范使用不同种类的通知 (二)该详则详,该简则简 (三)通知事项必须清楚明确,第二节 通 报,一、通报的性质和种类(一)通报的性质(二)通报的种类 1表彰性的通报。 2批评性的通报。 3情况通报。,二、通报的写作格式和基本内容,(一)标题 (二)正文 1通报的缘由。 2具体事实和评析。 3奖罚决定和希望要求。 (三)署名和日期,三、通报的写作要求,(一)内容要真实、典型 (二)分析、评价要公正、客观 (三)通报的时间要及时

23、,第十四章 报告和请示,第一节 报 告,一、报告的性质和种类,(一)报告的性质(二)报告的种类1工作报告。 2情况报告。 3建议报告。 4答复报告。,二、报告的写作格式和基本内容,(一)标题 (二)正文 1报告的缘由。 2报告的事项。 3结尾 (三)署名和日期,三、报告的写作要求,1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需要上级答复批准的,应用“请示”行文。 2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的内容要真实,不能弄虚作假,有成绩,不夸大其辞,有问题,不缩小隐瞒,须如实反映,这样才有利于上级把握准确、真实的情况,作出正确的指导和决策。3对于答复性的报告,切勿答非所问,或含糊其辞,回避事实,必须有问必答,有答则明。4报告要突出

24、重点,详略得当。,第二节 请 示,一、请示的性质和种类,(一)请示的性质 请示一般在以下一些情况中使用: 1工作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自身难以处理,不能解决时,需要请求上级给予指示、帮助的。 2因工作中有某些特殊情况,一时难以执行上级有关指示精神、规定,需要上级给予变通处理的。 3对有关方针、政策、规定、指示精神不甚明确,工作不便进行,需要请求上级给予明确指导的。 4因意见产生分歧,无法统一,难以开展工作时,需要请求上级给予裁决的。 5属于上级明确规定必须经请示批准后才能办理的事。,(二)请示的种类,1请求指示的请示。 2请求批准的请示。 3请求批转的请示。,二、请示的写作格式和基本内容,(一

25、)标题 (二)正文 1请示的缘由。 2请示的事项。 3结束语。 (三)署名和日期。,三、请示的写作要求,(一)请示应当一文一事 (二)一般情况下,不得越级请示 (三)不能多头请示,四、请示和报告的异同,相同点:1.行文方向一致2.语气措辞相似不同点:1.行文目的不同。 2.内容含量不同。 3.行文的时间不同。,第十五章 批复、函和会议纪要,第一节 批 复,一、批复的性质 二、批复的写作格式和基本内容(一)标题(二)正文 三、批复的写作要求 (一)批复要有针对性 (二)批复要有原则性 (三)批复的态度要明确 (四)批复要及时,第二节 函,一、函的性质和种类,(一)函的性质 (二)函的种类 1商洽

26、函。 2询问函。 3申请函。 4告知函。 5答复函。,二、函的写作格式和基本内容,(一)标题 (二)正文 1发函的缘由。 2发函的事项。 3结束语。 三、函的写作要求 (一)一函一事 (二)行文简洁 (三)用语平和得体,第三节 会议纪要,一、会议纪要的性质和种类,(一)会议纪要的性质 (二)会议纪要的种类 按照会议的形式,可以将会议纪要分为:例行工作会议纪要、专项工作会议纪要和工作座谈会议纪要等。 按照其内容的不同,可将会议纪要分为指示性的会议纪要、议定性的会议纪要、反映情况的会议纪要和消息性的会议纪要等。,二、会议纪要的写作格式和基本内容,(一)标题(二)正文 三、会议纪要的写作要求(一)突

27、出主旨,抓住“要”字(二)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三)掌握好会议的全面情况 (四)要及时迅速反映,第十六章 市场预测报告,第一节 市场预测报告的概念和作用,一、市场预测报告的概念二、市场预测报告的作用(一)是制定或调整计划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二)是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三)是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参考,第二节 市场预测报告的特点和种类,一、市场预测报告的特点(一)预见性(二)科学性 (三)综合性 (四)时效性,二、市场预测报告的种类,(一)按市场预测范围分 (二)按预测对象分 (三)按预测空间分(四)按预测时间分,第三节 市场预测的常用方法,一、定性预测法 二、定量预测法

28、三、预测注意事项(1)、技术因素:本国和邻国(2)、经济因素:本国和邻国(3)、社会因素:人口、结构(4)、文化因素:(5)、心理和行为因素:不科学的从众心理,第四节 市场预测报告的写作程序和基本结构,一、市场预测报告的写作程序,(一)确定预测对象、范围、时间和目标(二)搜集和整理预测资料 (三)选择预测方法 (四)进行预测分析 (五)撰写预测报告,二、市场预测报告的基本结构,(一)标题1单标题。 2双标题。 (二)前言 (三)主体 1基本情况回顾历史,说明现状 2分析预测分析现状,预测趋势 3措施建议提出建议,三、与经济调查报告的异同,1、相同点(1)、都以调查研究为基础(2)、能提供制定政

29、策的依据(3)、有丰富的信息(4)、都注重时效2、不同点(1)、调查对象不同:已经发生、未发生(2)、调查目的不同:总结经验,改进工作,预见未来,力争主动;谋取最佳经济效益(3)、方法不同(4)、撰写内容不同:典型事例、经验;发展趋势变化规律,第五节 市场预测报告的写作要求,一、广泛深入搜集信息,掌握必要的资料数据 二、材料与主题要构成有机联系三、认真学习预测学,掌握各种预测方法 四、鲜明而准确地反映预测结果 五、意见或建议要切合实际,明确具体,第十七章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第一节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概念和作用,一、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概念 二、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作用 (一)反映现有经济状况 进行

30、科学评估(二)分析主客观因素 明确努力方向 (三)发挥管理功能 提高管理水平 (四)认识经济规律 发挥职能作用,第二节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特点和种类,一、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特点,(一)定期性 (二)检验性 (三)数据对比性 (四)指导性,二、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种类,1全面分析报告2简要分析报告 3专题分析报告 4部门分析报告,第三节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常用分析方法和写作准备,一、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常用分析方法,(一)比较分析法 1比计划。 2比历史。 3比先进。 (二)因素分析法 (三)动态分析法,二、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准备,(一)确定写作目的,制订分析计划 (二)搜集整理资料 (三)运用

31、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作出正确评价,第四节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结构和写作要求,一、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结构,(一)标题 (二)导言 (三)主体 1 基本情况。 2原因剖析。 3意见建议。 (四)结尾,第十八章 合 同,第一节 合同的概念和作用,一、合同的概念,合同有以下法律特征: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2合同的主体是处于平等地位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3合同的目的在于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4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协议,二、合同的作用,(一)有利于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二)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节 合同的特点和种类,一、合同的特点

32、(一)合法性(二)规范性 (三)制约性,二、合同的种类,按一般形式分,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书面形式多采用合同书形式。 按合同书拟定形式分,有格式条款合同。另有非格式化条款合同。 按当事方数目分,有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合同,也有多方当事人签订的合同。 按合同期限分,有长期、中期、短期和临时合同。 按内容范围分:有买卖合同,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委托合同,行纪合同,居间合同,另有行政合同,劳动合同,计划合同,涉外合同等等。,第三节 合同书的结构和主要条款,一、合同书的结构,(一)

33、标题(二)当事人名称 (三)正文 (四)附则 (五)签章、日期,二、合同书的主要条款,(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第四节 合同书的订立程序和写作要求,一、合同书的订立程序,(一)调研工作 (二)洽谈协商 (三)拟定合同书 (四)完善生效手续,二、合同书的写作要求,(一)合法 (二)规范 (三)完整 (四)精确 (五)周密,第十九章 广告文案,第一节 广告文案的概念和作用,一、广告文案的概念 二、广告文案的作用 (一)传达广告信息 (二)表现广告创意(三)塑造商品、服务

34、或企业的形象 (四)揭示广告内涵,第二节 广告文案的特点,一、真实、合法性二、效益性 三、独创性 四、审美性 五、简明性,第三节 广告文案的分类,(一)理性诉求广告文案 (二)感性诉求广告文案 (三)情理结合诉求广告文案,第四节 广告文案的结构和写法,(一)标题 (二)正文(三)附文 (四)广告语,第五节 广告文案的写作要求,一、内容准确,真实、合法 二、主题鲜明,定位合理 三、创意独特,形式新颖 四、情趣高雅,意境优美 五、结构简明,语言精妙,第二十章 说 明 书,第一节 说明书的概念和作用,一、说明书的概念 二、说明书的作用(一)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推动新生事物发展(二)使读者了解商品信息,

35、完善消费行为(三)有益于企业推广产品或服务,扩大社会影响,三、说明书与广告的比较,说明书与广告的相同之处:在介绍商品或服务项目的性能、效果、特点等方面都能起到宣传、告知作用,均有吸引注意力,引导消费,提高品牌知名度等目的及功效。 说明书与广告的不同之处:1发布形式上。 2发布内容上。 3表现手法上。,第二节 说明书的特点和分类,一、说明书的特点,(一)内容科学性 (二)顺序条理性 (三)说明通俗性 二、说明书的分类,第三节 说明书的格式,(一)标题 (二)正文(三)说明书单位介绍,第四节 说明书的写作要求,(一)科学性 (二)条理性 (三)通俗性 (四)统一性 (五)直观性,第二十一章 审计报

36、告,第一节 审计报告的性质和作用,一、审计报告的性质二、审计报告的作用(一)总结作用 (二)评价作用 (三)公证作用 (四)建议作用,第二节 审计报告的种类和写前准备,一、审计报告的种类,(一)按审计报告的内容分 (二)按审计报告的写作对象分 (三)按审计实施时间分 (四)按审计的内容是全面的还是单一的来分 (五)按审计报告的详简程度分,二、审计报告的写前准备,(一)搜集整理资料,写好审计工作底稿 (二)核实有关资料(三)编制写作提纲,第三节 审计报告的写作格式和基本内容,一、标题 二、主送单位三、正文 四、附件五、落款,第四节 审计报告的写作要求,一、事实数据真实准确二、评价意见客观公正 三

37、、报告内容突出重点 四、语言表达简洁严谨,第二十二章 几种常用审计报告,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审计报告,一、资产负债表审计报告的性质和作用(一)资产负债表审计报告的性质(二)资产负债表审计报告的作用 1.证实评价作用。 2.提供信息的作用。,二、资产负债表审计报告的种类,(一)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二)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三)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四)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三、资产负债表审计报告的写作格式和基本内容,(一)收文单位名称(二)审计过程概述(三)审计中的问题 (四)审计意见 (五)附件(六)署名和日期,第二节 资产评估报告,一、资产评估报告的性质 二、资产评估报告的写作格式和基本

38、内容(一)标题(二)委托单位名称 (三)正文 (四)附件 (五)署名和日期,三、资产评估报告的写作要求,(一)要全面、具体 (二)要真实、客观、准确 (三)要详略得当,第三节 验资审计报告,一、验资审计报告的性质二、验资审计报告的写作格式和基本内容(一)标题(二)收文单位名称即委托人单位的名称(三)正文(四)附件 (五)署名和日期,第二十三章 纳税检查报告,第一节 纳税检查报告的性质和作用,一、纳税检查报告的性质 二、纳税检查报告的作用,第二节 纳税检查报告的写作,一、标题二、正文 三、附件 四、署名和日期,第二十四章 常用诉讼文书的文体特征,第一节 常用诉讼文书的主旨和材料,一、常用诉讼文书

39、的主旨,(一)以正确为原则 (二)以鲜明为旨归 二、常用诉讼文书的材料 (一)真实是生命 (二)准确是力量,第二节 常用诉讼文书的表达,一、常用诉讼文书的叙述,(一)自然叙述法(二)主错叙述法 (三)局部概述法(四)纵横插叙法,二、常用诉讼文书的说理,(一)依法说理(二)有证有驳(三)繁简得当,第三节 常用诉讼文书的语言,一、多用法律术语 二、多用书面语言 三、活用文言词汇 四、复用专用名词,第二十五章 起 诉 状,第一节 起诉状的概念和作用,一、起诉状的概念 二、起诉状的作用,第二节 起诉状的种类和特点,一、民事起诉状 二、刑事自诉状三、行政起诉状,第三节 起诉状的内容和格式,一、起诉状的内

40、容,(一)首部1标题。 2诉讼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二)正文 1诉讼请求。 2事实与理由。 (三)尾部,第二十六章 反诉状和答辩状,第一节 反 诉 状,一、反诉状的概念 二、反诉和反诉状的特点 1.只有到反诉人的权益在诉讼中受到了侵犯,反诉人才具备了诉权和行使诉权的条件。 2反诉状在内容上必须与原诉有内在联系。 3反诉状的目的是在于使反诉与原诉合并审理,以抵销或吞并原诉的请求。 4反诉必须在诉讼过程中提出。,三、反诉状的内容和写作要求,(一)反诉状的内容 (二)反诉状的写作要求 1要紧扣“反”字做文章。 2写作内容必须把握在与原诉是同一的法律关系和同一的法律事实范围之内。 3语气要平和、冷静,

41、不可强词夺理。,第二节 答 辩 状,一、答辩状的概念二、答辩状的作用 1.答辩状的设置是充分体现了诉讼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权利平等的原则。 2答辩状有利于人民法院依法维护被告(人)、被上诉人的合法权益。 3答辩状有利于人民法院全面地了解案情,了解双方的意见、要求和主张,避免偏听一面之词,以达到全面、公正地审案。,三、答辩状的内容和写作要求,(一)答辩状的内容 1首部(1)标题。 (2)答辩人的基本情况。 2正文(1)案由。 (2)答辩理由。 3尾部,(二)答辩状的写作要求,1有的放矢,针对原诉而作。 2 客观真实,不焦不躁行文。 3应注意与反诉状的区别。,第二十七章 上诉状和申诉状,第一节 上

42、诉 状,一、上诉状的概念二、上诉状的特点 1上诉状显示了在各类诉讼活动中,诉讼当事人相互间、诉讼当事人与一审法院间的法律地位是完全平等的。 2上诉状的提交,可以引起审判的第二审程序的发生,给诉讼当事人再次提供了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机会。3上诉有法定的期限。,三、上诉状的内容和写作要求,(一)上诉状的内容 1首部 (1)标题。 (2)诉讼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2正文 (1)案由。 (2)上诉请求与理由。 3尾部,(二)上诉状的写作要求,1指认不当须确切。 2引用法律须正确。 3说理透彻充分。,第二节 申 诉 状,一、申诉状的概念 二、申诉和申诉状的特点 1申诉状由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称为可“申请再审”)的当事人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刑事诉讼的当事人、被告人及其家属或其他公民向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提出。 2申诉状的提出不受时间的限制。 3申诉期间不停止原裁决的执行。 4申诉状是申诉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补救性文书,但申诉状的提出并不一定引起审判监督程序的发生。,三、申诉状的内容和写作要求,(一)申诉状的内容 1首部 (1)标题。即“民事申诉状”或“行政申诉状”。 (2)申诉人的基本情况。 2正文 (1)案由。 (2)申诉请求。 (3)事实和理由。 3尾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