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52417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ppt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什么是工业革命?,请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方针。,实质:“左”倾错误的继续,讨论:,动脑筋 全国人民是如何破除“左倾”思想的束缚的?,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目的:为了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内容: 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意义: 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大讨论的性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

2、基础.,1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结束:文化大革命结束 要求:群众要求纠正文革“左倾”错误 坚持:中央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 讨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一.伟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召开时间、地点:,会议主要内容:,伟大历史意义:,动手动脑自己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思想路线,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政治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组织路线,4.重大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

3、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讨论思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有哪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三次重大转折的会议:,1第一次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2第二次是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进入城市领导农村的建设时期。,3. 第三次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 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平反冤假错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1982年底,

4、基本结束。 1980年,中共中央撤消了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王光美接过刘少奇的骨灰,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平反冤假错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1982年底,基本结束。 1980年,中共中央撤消了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法制建设的加强 1982年,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思考题: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三次巨变依次发生于20世纪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据此请回答: 三次历史性巨变

5、分别是指什么?每次巨变产生的伟人分别是谁?,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的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第三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含义:,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变革不变质,改革不改向”,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前提,改革的内容,根本目的,思考:中国的改革之路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呢?,改革首先从农

6、村起步的必要性,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广大农民的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主要原因,安徽、四川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推向全国,废除“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制,经过:,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抉择 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 如村干部坐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材料: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凤阳花鼓词,改革以后,新娘愿意进凤阳吗? 为什么?,材料一: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凤阳花鼓词,

7、材料二: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 5.02亿斤,1981年产粮 6.70亿斤,1982年产粮 7.15亿斤,农民露出笑容,思考: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化?,土改后农民个体所有制,三大改造后为集体所有制,人民公社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材料:对外开放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1978-12,材料: 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与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谈话。他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的谈话,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从哪里开始呢?,三对外开

8、放格局的形成,1、原因:2、过程:3、格局:4、特点:,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内地城市,经济特区(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沿海开放城市(线),沿海经济开放区(面),内地(多方位),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厦门,深圳,珠海,海南,汕头,海南,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浦东,经 济 特 区,对外开放特点,四、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初步形成1.1979年,决定对广东、福建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2.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3.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4.从1985年起,开辟四个经济开放区,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5.1990年,

9、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从小岗到深圳,从生死文书到杀出一条血路,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历史的回音,不怕风险,敢闯敢干,不争论,发展是硬道理,大胆创新,锐意改革,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有何不同?,1、前提不同。当今的对外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完整、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国力增强的前提下主动进行的;旧中国的开放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丧失的前提下的被动开放。,探究活动,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有何不同?,2、性质不同。今天的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为了加速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旧中国的开放是帝国主义侵

10、略中国的政策,是帝国主义为了向中国输出商品、掠夺中国而提出的。,探究活动,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有何不同?,3、结果不同。今天的开放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发展中国的民族经济;旧中国的开放是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而不利于中国的民族经济发展。,探究活动,徘徊,转折,推进,纠正“文革”错误,人心所向,“两个凡是”的提出,阻挡纠错,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思想,奠定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内容,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意义 伟大转折,平反冤假错案,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进行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安徽、四川,全国,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非农产业,回顾,四、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初步形成1.1979年,决定对广东、福建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2.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3.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4.从1985年起,开辟四个经济开放区,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5.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