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积累与运用专题讲解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52771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PPTX 页数:50 大小:57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积累与运用专题讲解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考积累与运用专题讲解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考积累与运用专题讲解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中考积累与运用专题讲解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中考积累与运用专题讲解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积累与运用专题讲解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积累与运用专题讲解课件.pptx(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文专题剖析,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思路要清晰,中考当中,基础知识作为中考语文当中的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字音、字形,成语俗语涵义,病句辨析,句子排序,文学常识辨析和名著理解,以及古诗词与文言文的默写,最后还有个压轴题(综合性分析)。此部分内容满分接近30分,占中考总成绩的四分之一,基础知识部分有3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量比较大,要求掌握780个词语,200个成语,20个俗语,以及34篇古诗词和16篇文言文;二是中考当中的考查比较细微,重视具体字词涵义,以及不同语境当中的运用;三是此部分内容大部分需要学生进行识记。毕竟是“积累与运用”,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慢慢积累,它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平时的学习阅读中都

2、可以出现这方面的知识点。,内容要明确,心态要端正,语文知识点繁多而琐碎,往往让人觉得无从下手,甚至有教了半辈子的语文老师不知道怎样教了。这就需要我们夯实基础知识,调整浮躁的心态,才会事半功倍。 我想说的是得基础者,得天下。复习的重点就是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离不开课本,任何知识的考察,都是建立在以课本为基础的知识考察上,这就是所谓的“万变不离其宗。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中考语文正是如此。,专题一 字音和字形,考点分析,根据课标与教材对字音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辨析常见易读错字的读音;辨识形近字的读音;多音字的读音;以及同音字组词之后的读音

3、。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形近字要进行排查,尤其是要关注注释中常见的注音字和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易错字、常考字。,真题回顾【2017】,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踏实踏青奢靡风靡一时低声悄语悄然泪下B孵化浮雕鞠躬笑容可掬风流倜傥丝绸之路C角色角逐推磨磨杵成针烟熏火燎星火燎原D旷野粗犷剽悍膘肥体壮踌躇满志铸就辉煌,真题回顾【2016】,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狼藉慰藉伺候伺机而动日薄西山薄利多销B悖论蓬勃催眠摧枯拉朽巍然屹立迄今为止C包扎扎实巷道街头巷尾哄堂大笑一哄而起D咳嗽洗漱晦涩诲人不倦

4、负隅顽抗无独有偶,真题回顾【2015】,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开辟复辟模具装模作样差强人意参差错落B馈赠崩溃针灸脍炙人口矫揉造作骄兵必败C给力供给呼吁长吁短叹人才济济扶危济困D斗争挣脱淳朴谆谆教诲忍俊不禁襟怀坦白,解题策略【字音】,1、审清题目,究竟是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看清要求作答。2、对于语音的辨析,要注意一些多音字在具体词语或句子中的读音,以词辨音,据义定音,切忌想当然地根据声旁去读字音。3、依据课本“提示”和课文注音中的提示重点复习,注意积累。4、对拼音的拼写规则要熟悉,对易混声母、韵母要严格区分开来。5、在具体答题时,可运用“比较选择法”“排除法

5、”等。,真题回顾【2017】,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壁垒易拉罐娇生惯养独竖一帜B咋舌顶梁柱责无旁贷黯然失色C静谧蒸溜水花枝招展立竿见影D提练满堂彩无动于衷别出心裁,真题回顾【2016】,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枢纽荧光屏人才辈出通情达礼B决窍狙击手一筹莫展矢志不渝C懈怠流水账相辅相承粗制滥造D庇护挖墙脚仗义执言变本加厉,真题回顾【2015】,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恻隐订书机顶礼膜拜默守成规B宣泄挡箭牌开源节流绵里藏针C坐落震摄力妇孺皆知开诚布公D家俱发祥地轻歌曼舞凭心而论,解题策略【字形】,1、对于字形的辨析同样要先审清题,看清

6、要求。2、要注意一些形近字、同音异形字、多音多义字,应结合具体语境判断,从偏旁部首、词义和固定搭配考虑。3、要分清字形、分清偏旁同时要学会望文生义,分清字义从而帮助辨形。4、对于字形要注意平时的书写,一定要写正楷,一笔一画,做到正确规范。,专题二 古诗文默写,考点分析,1、认真背诵是基础;规范书写很重要;全面理解是关键。2、中考试卷古诗文默写设计的分值是8分,约占全卷总分值的6.7,一般采用以填空式默写为主、其他形式(理解性默写、迁移性默写、拓展性默写)为辅的考查方式。因此,背诵复习要理解记忆,并能灵活运用,“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课内外名篇佳句全不放过,努力做到:领悟含义,特别是

7、其中的关键字词,要真正弄懂。圈点强记,对诗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注意重点把握。规范书写。,真题回顾【2017】,3、古诗文默写(8分)(1)学而不思则罔,_。(论语)(2)嗟夫!_,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_,_。”(4)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勾勒出英雄驭马挽弓、冲锋陷阵的场面,“_,_”(李贺雁门太守行)显示出英雄仗剑杀敌、报效朝廷的气概。,真题回顾【2016】,4古诗文默写。(8分)(1)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2)峰回路转,_,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8、(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_,_。”(4)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陶渊明的“_,_”。(饮酒),一束花,一抹山,这种随意自然是风雅;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漫是风雅;刘禹锡的“_,_”(陋室铭),一架琴,一卷经,这种恬静淡泊也是风雅。,真题回顾【2015】,3古诗文默写。(8分)(1)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山河破碎风飘絮,_。(文天祥过零丁洋)(3)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_,_”赞美了莲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4)明月千里寄相思。“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送

9、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_,_”(水调歌头),明月寄托了苏轼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解题策略,1、逐篇落实背诵默写,重点应放在古诗的背诵默写上。2、背诵默写时既注重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古文默写尤其如此。3、古诗词默写要求整首诗词全文默写,更要突出写景、抒情、蕴涵哲理或巧用修辞的名句默写。4、学生要在强化理解的基础上,做到书写正确,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专题三 句子排序,考点分析,句子排序是中考语文命题的一项常考内容。句子顺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说话和写作水平。排序题看似简单,实则比较复杂,在考试中丢分率比较高。句子的排序主要考查语言运用的连贯性,考查学生们的语感水平和思维能

10、力。试题主要涉及这样几个方面:1、理解长句的基本结构;2、理解语段中关键句子的意思;3、为上下文衔接选用恰当的句子;4、用序号重新排列句子顺序使其通顺并前后衔接一致;5、在语段空白处插入与上下文相衔接的句子等。题型主要有两种:1、选择题2、填空题,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_。_,_,_,_。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

11、为准则ABCD,真题回顾【2016】,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汉字经历了古文字、今文字两大发展阶段。这里讲的“古”“今”有特定含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古代的汉字就是古文字, 。事实上,这里的“今”是相对于汉代而言的汉代通用的字体是隶书,多数文字学者就把 ,而把晚于隶书(包括隶书)的汉字的各种形体统称为今文字。如果细分一下,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篆书,今文字包括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_ _,真题回顾【2014】,3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人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3分) 建筑不是浮在空中的,它跟一个民族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

12、紧密相关。“中则正,满则覆”,_,_。_,_。方方正正的一个房子,故意缺少一角,留出一点缺憾,意思就是不能过满,过满就走向反面了。它的审美趣味在于“整”和“缺”这是中国人的处世之道 中国建筑不过分追求完美同样也反映在建筑上,真题回顾【2013】,解题策略,1、句子排序题主要考察学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顺序,平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典型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对于句意理解,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意思。2、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就要多让学生读。其基本思路是:通读_试排_连读_微调。通读全题语句,试着捆绑最紧密的句子,再把小组句子连成大组句段;把连好的语段速读

13、一遍;把不连贯的地方再略微调整。3、“巧”辨文体。看看所给的语段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目前咱只说记叙文:记叙文语段顺序常常以时间、空间或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的发展过程为顺序。4、“巧”用排除。根据给出的语句之间的必然联系,进行确定它们的大概位置,进而逐一排除选项;还有就是依据选项进行排除,看选型的第一个句子序号,一般排除出现较少的句子的选项。当然这种方法有个局限性:四个句子的不灵;首个序号都不同的不灵;相同序号对半出现的不灵。,专题四 词语理解与运用,考点分析,1、依据课标要求能正确辨析词的意义及用法。能体味重要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中考命题重点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

14、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就告诉我们学习掌握词语的方法,就是“词不离句”,即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把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3、命题题型主要有:对词语(主要是成语)运用正确与否作出判断;同义词、易混词语、关联词填空。,真题回顾【2015】,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他治学严谨,勤奋敬业,对工作精益求精,锱铢必较。B、“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参赛小选手,聪明伶俐,贻笑大方,小小年纪就记得很多汉字和词语,深受观众喜爱。C、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栩栩如生的交响乐。D由于他刻苦练字,锲而不舍,所以他的书法艺术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3.依次填入

15、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公益与每个人_。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微公益”,真正实现了公益的平民化、常态化。_你没有亿万身份,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_不妨碍你从事公益事业。捐赠一本书,提供一份午餐,甚至转发一条微博,爱心就在你我之间_。A.休戚相关因为所以传递B.休戚相关即使也传承C.息息相关即使也传递D.息息相关因为所以传承,真题回顾【2012】,真题回顾【201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大家七嘴八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遭受着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做好抗旱工作,确保灾

16、区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C、气吞山河的三峡大坝在长江上作威作福,为长江流域的防灾及工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D、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深情缅怀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恩情我们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1、这样的考题,要特别注意审题,要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首先读懂句子,再分解到词,各个击破。如不顾句子环境,就词解词,往往出现错误。2、对于成语一要了解其意思,二要从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使用范围、前后搭配、比喻义、具体语境等方面思考使用的正确与否。,解题策略,专题五 病句辨析与修改,考点分析,病句主要包括6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

17、逻辑。其中前四类是语法结构方面的问题,后两类是句意方面的问题。中考对辨析病句的基本要求:能准确判定一个句子有无语病;能从语法方面指出病句类型;能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辨析是否得当,真题回顾(2004),1.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A.通过防治“非典”的斗争,公众对滥吃野生动物的危害性有了深刻的提高。B.“五一”期间,我校全体初三学生基本全都没有休息,在家认真复习。C.通过紧张的期末复习,使我们的各科成绩都有了提高。D.小事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命运。,真题回顾(2000),1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B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C团结一致是能

18、否搞好工作的关键。D大家都讲究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了。,修改要领。1、要审清题干。如选择题,是选“有语病”,还是选“没有语病”。2、要全神贯注地通读句子,调动平时积累的正确语感,凭“感觉”判断词句是否有病。3、运用平时训练总结的经验,从理性上去判断。答题时要综合、灵活地运用,提高自己查断病句第一感觉的正确率。4、提取主干。运用语法分析的方法,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毛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病句,可以用此法辨析。5、逻辑分析。有的病句没有语法毛病,但不合乎情理,逻辑分析法

19、是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违背逻辑。语义重复,不合情理的病句,可以用此法辨析。,解题策略,专题六 文学常识及名著,考点分析,1、文学常识:主要考查内容有: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基本课文的内容、中外名著中重要的情节和人物、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童话的常识。2、近几年的中考名著题正由简单的常识考查向细节型、评价型、思辨型的考查转变,名著阅读题正向“实实在在考”的方向发展,有可能与综合实践题融合在一起考查。考查点主要有:一是重点人物形象;二是精彩故事情节;三是评价人物形象;四是思想内容;五是表达观点和感受。3、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是中考语文试卷上的“常客”,课标要求每学期阅读两部名著。

20、所以在出题上都是围绕这些课标要求进行设题,其中,对教材涉及的文化常识,对现行教材所涉及的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及其作品,以及在中外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的作家作品,考得较多。 4、考查的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少量的简述题。,真题回顾(2017),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1)殿宇藏魔君,仙观有灵根。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在该地发生的故事。龙虎山伏魔之殿(水浒)万寿山五庄观(西游记)(2)历险时有伙伴,困境中存温情。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体现人物间的深情厚谊的故事。格列佛与葛兰达克利赤(格列佛游记)阿廖沙与小茨冈(童年),5名著阅读。(4分)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

21、是丰满的,优缺点并存。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的优点和缺点。猪八戒(西游记)武松(水浒)米开朗琪罗(名人传),真题回顾(2016),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1)下面是章回小说西游记和水浒中的两个回目,请任选一个,简要叙述其主要故事情节。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西游记第七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水浒第十回)(2)童话可以让人从小读到老,且常读常新。请从下面两篇童话中任选一篇,结合具体情节,写出你“常读常新”的阅读感受。夜莺(安徒生童话)渔夫和他的妻子(格林童话),真题回顾(2015),解题策略,1、考生一方面需要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

22、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2、新教材的变动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挑战,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新加入的名著,又加上以前对这部作品很少接触到,现在咱给学生讲也只能局限于从资料上、网上、找题、抄题、背题。这就需要咱想办法走进去,像走进西游记水浒一样了解作品。3、文学常识的复习,要以基本篇目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为主,可将众多的作家、作品按古代、现当代、外国三个方面分类整理,再列出表格,将作家姓名(字号)、朝代(国籍)、作品、出处、作家简介或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名句都网络进去,力求全面。,专题七 信息提取及图表题,考点分析,信息提取:1、主

23、要考查形式是:一是提供一段材料要求概括其主要内容;二是提供一段新闻,要求写新闻的标题;三是阅读几段材料或一个故事提取一个或几个观点;四是阅读一个图表、漫画或标识得出一个结论或表达观点、感受。2、课标要求:阅读新闻,能把握新闻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材料,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3、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拟写新闻标题,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或从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还有通过阅读表格,得出结论,并用语言描述出来。,真题回顾(201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材料一: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

24、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材料二:二十四节气图。材料三:“二十四节气”春秋时出现,西汉时完善,使用至今。比如,人们会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等谚语来组织农事活动,中医养生与治病也会跟春节走,还有很多活动与节气的内涵相关,如某集团推行“惊蛰计划”,以彰显“不甘潜伏,勇于探索”的精神(一)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二十四节气图,按照一定顺序介绍画面内容。(4分)(二)根据以上几则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70字以内)(4分),真题回顾(2016),6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3分)网

25、2016年4月22日讯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作专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的航天成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经达到航天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真题回顾(2014),(1)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中国青年报5月15日电为鼓励广大青少年编创、制作、传播优秀微电影作品,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青团中央启动2014“向上向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活动。大赛突出

26、“向上向善”的活动主题。“向上”即心系祖国、追求梦想,勤奋学习、提高本领,开拓进取、创新创业,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向善”即正直善良、诚实守信,爱岗勤勉、敬业奉献,敬老爱幼、睦亲敦邻,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参赛作品分为微电影成片和微电影项目书两类,获奖者将得到荣誉证书和奖金,获奖作品将推荐至中央、省市电视台和知名网络媒体进行展播。_,解题策略,拟写新闻标题:1、提取关键词句2、规范答题格式【人(或事、物)+干什么(或怎么样)】3、注意限制条件2、新闻导语提取法:从导语中提取关键词、句,整合成一句通顺的话。3、提取中心句法:一段文字的中心句,一般在开头或结尾,有时也在中间,其它句子都是从不同的侧面来支撑解释中心句的。4、图表题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含的所有信息。读图表时应特别注意两点:一是数据变化;二是图表细节。5、文字表达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互联网理财http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