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54257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6.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课件.ppt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这是位于武后陵墓旁的六十一尊王宾像 ,唐高宗驾崩后,世界上有61个国家和地区派出特使或首领亲自参加安葬仪式。葬礼之后,武则天令工匠用写真的手法,雕刻了参加葬礼的那些使节或首领,立于朱雀门两侧。,“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旋” 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1,-,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学历史教学园地,2,-,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第一单元隋唐时期,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目的,影响,时间,经过,影响,时间,

2、经过,影响, ,4,-,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一单元隋唐时期,唐代中外交流的历史启示,1、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2、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3、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礼宾图左边3人为唐代鸿胪寺官员,右方3人分别为东罗马帝国、高丽和东北一少数民族的使节。,5,-,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唐朝时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称为遣唐使。,什么叫遣唐使,6,-,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

3、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唐朝建立后的630-838年,200余年间,日本正式的遣唐使来中国的共12次。每次最少250人,最多五六百人。随行有留学生、留学僧和各种技术人员等,他们在唐朝居留、游历、学习。,7,-,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随行的留学生,如阿倍仲麻吕(晁衡)与诗人李白王维结下深厚友谊,归航受阻,留唐官至秘书监。,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沈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哭晁卿衡,8,-,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遣唐使影响,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

4、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9,-,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遣唐使影响,645年日本孝德天皇宣布模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化”。并正式开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日本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孝德天皇,制 度,10,-,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遣唐使影响,文 字,日语的文字由汉字和假名两套符号组成,混合使用。假名有两种字体:平假名和片假名,各有73个。,平

5、假名假借汉字的草书造成,用于日常书写和印刷;片假名假借汉字楷书的偏旁冠盖造成,用于标记外来词、象声词以及特殊的词语。,你知道假名和汉字有什么关系么?,2010年4月,日本文化审议会汉字小委员会汇总了新常用汉字表的最终方案,共收录了2136个字。,1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遣唐使影响,服 饰,从413年倭王派出的使臣到东晋來看,是一副土人的打扮。一国之使光著脚,耳垂重环,手足都挂满金属环。身披布帛,下身也同样用布帛包裹著。没有鞋,没有服装基本形制,呈现的是一种未开化的状态。,12,-,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6、遣唐使影响,服 饰,奈良时代,中国唐代的服饰传入日本,首先在贵族中流行,被称为唐风贵族服。到平安时代,对唐风贵族服加以若干改造,如袖子、胴体变长,衣服的幅度变宽。为给人以美感,穿时紧紧贴在身上,有意识的显示出人的线条美。从此这种服装便固定为日本的和服。,1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遣唐使影响,货 币,日本和同开珎日本奈良朝初始元明天皇和铜元年(708年,唐景龙二年)铸,为日本最早铸行的官钱,由此改变了历来谷帛交易的状况。形制仿唐开元通宝。,14,-,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遣唐使影响,茶 道,中国是茶文化的发

7、源地,在向世界各地传播时较早地传入日本列岛。据日吉神道密记记载,公元805年,从中国留学归来的最澄带回了茶籽,种在了日吉神社的旁边,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茶文化作为中日文化交流关系的纽带,一直起着重要作用。,15,-,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遣唐使影响,节 日,据说七夕是奈良时代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与中国不一样的是,日本人在七夕这一天把自己的愿望写在带一根线的纸签上,然后把写纸签系在竹枝上,这样自己则会如愿以偿了。可见日本人对他国文化不是照搬而是按照自己民族的习俗去吸收,并且将他国的文化融入自己民族生活之中。,16,-,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

8、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遣唐使影响,建 筑,随着律令制度的完善,与唐朝的交流也日趋频繁,大和朝廷深切感受到唐朝巨大的都城可以有效地显示国威,于是着手建造自己最初的大都城。日本奈良的平城京也是仿隋唐长安城建造而成。东西约4.2km,南北约4.7km,面积大约相当于长安城的四分之一。,17,-,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鉴真(688年763年6月25日),唐朝僧人,俗姓淳于,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曾担任扬州大明寺主持,应日本留学僧请求先后六次东渡,弘传佛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763年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鉴真简介,18

9、,-,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讲一讲鉴真六次东渡的故事?,鉴真东渡,前后经历了12年,六次起程,五次失败,出生入死,在第五次东渡时因积劳成疾,眼睛发炎,双目失明,但他从未放弃东渡,终于在他66岁高龄时,搭乘日本 “遣唐使”回国的船只,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到达日本,当他踏上日本的国土时已经看不到日本的美丽景色了,他受到天皇和日本人民的热烈欢迎。,鉴真东渡经过,19,-,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鉴真东渡影响,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人教版七年

10、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鉴真手迹请经书帖被日本视为国宝,鉴真东渡影响,鉴真在第六次东渡之时,携带了王羲之的行书真迹一幅、王献之的行书真迹三幅,以及其他各种书法50卷。这对日本书道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鉴真本人也是书法名家。,鉴真与书法,2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鉴真东渡影响,鉴真东渡,在携带的物品中有多种药材。鉴真曾为日本鉴定药物并为光明皇太后治过疑难病症。日本平安时代由丹波康赖编纂的医心方中,收录有鉴真的医方。日本江户时代的药袋上曾印有鉴真像。,鉴真与医药,麻黄,五味子,丹参,当归,地黄,黄芩,22,-,人教

11、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鉴真东渡影响,位于奈良市的唐招提寺是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亲手兴建的,是日本佛教律宗的总寺院,这座具有中国盛唐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被确定为日本国宝,最盛时曾有僧徒3000人。,鉴真与建筑,2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鉴真东渡影响,763年(广德元年)6月25日,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比喻高峰、最高成就)。鉴真去世的消息传回扬州的时候,扬州僧众全体服丧三日,并在龙兴寺行大法会,悼念鉴真。,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

12、清。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先生,24,-,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玄奘简介,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 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25,-,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玄奘西行经过,那烂陀寺,他从凉州玉门关出发,经过今天的土耳其、阿富汗等地

13、区,单独行走十万里,历尽千辛万苦抵达天竺,最初,玄奘在那烂陀寺学习,后来游历天竺各地,并与当地佛学家辩论,名声大震。玄奘在天竺学习了近二十年,最终拒绝了天竺的盛情挽留,回到了长安,并同时带回了657 部佛经,受到唐太宗的热情迎接 。,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26,-,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玄奘西行影响,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大雁塔,玄奘和弟子一边忙于宣扬佛法,一边从事梵文经典的翻译工作。在19 年的时间里,玄奘和弟子共翻译出75 部经、论著作。,27,-,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玄奘西行影响,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玄奘大师留给后人的还有“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的玄奘精神,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脊梁”。,28,-,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玄奘西行影响,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