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感染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57398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泌尿系统感染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泌尿系统感染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泌尿系统感染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泌尿系统感染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泌尿系统感染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泌尿系统感染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泌尿系统感染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目 录,第一节 概 论第二节 上尿路感染第三节 下尿路感染第四节 男生殖系统感染,第一节 概 论,泌尿、男生殖系感染是常见病,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泌尿道和男生殖道的感染可互相传播。1.1 定义 致病菌侵入泌尿、男生殖系感染内繁殖而引起的炎症,致病菌多为G-杆菌,1.2 分类,上尿路感染:肾盂、输尿管炎下尿路感染:膀胱、尿道炎男生殖系感染:前列腺、附睾 睾丸炎,1.3 致病菌,最常见致病菌为G-杆菌,其中大肠杆菌约占60%-80% 一般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 菌、粪链球菌、产碱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等 特殊细菌:结核杆菌、淋球菌、衣原体、支 原体、滴虫

2、和真菌等,1.4 发病机制,1.4.1 正常菌群:正常人的尿道口皮肤和粘膜有一些细菌停留,在未达到一定数量及毒力时不引起致病作用。1.4.2 正常防御机理:正常菌群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尿液酸碱度、渗透压、尿素和有机酸不利于细菌繁殖膀胱排尿冲刷细菌尿路上皮分泌的粘液屏障,1.4 发病机制,1.4.3 致病作用 细胞毒力强如大肠杆菌表面的酸性多聚抗 原(K抗原)有粘附能力的菌毛产生粘附素结合尿路上皮细胞受体繁殖致病菌和粘液结合损伤保层粘附于尿路上皮,1.5 诱发感染的因素,梗阻因素:结石、肿瘤、狭窄、BPH和先天性畸形机体抵抗力减弱:糖尿病、妊娠、贫血、慢性肝、肾病、营养不良、先天性免疫缺陷免及疫抑

3、制剂的应用医源性因素:镜检、尿道扩张、导尿女性先天性和生理因素:尿道短、尿道口畸形、月经、性交、妊娠,1.6 感染途径,1. 上行性感染:占50%,致病菌由尿道膀胱输尿管肾脏致肾盂肾炎,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2. 血行感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某些促发因素如疖痈扁桃体炎,致病菌经血行致感染,致病菌多为金葡菌3. 淋巴感染:致病菌经淋巴致感染,致病菌多为金葡菌如肠道腹膜后脓肿,少见4. 直接感染:邻近器官感染如阑尾脓肿、盆腔感染,1.7 诊断方法,确诊:尿液中找到致病菌或出现白细胞1.尿液标本的采集 a.分段尿收集,中段尿有意义 b.导尿,常用于女性 c.耻骨上膀胱造瘘,适用于新生儿截瘫病人 最可靠,

4、1.7 诊断方法,2.尿液镜检 美蓝染色找到细菌 脓尿:WBC5个/HP,提示感染3.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主要依据) 污染 105 /ml 感染 在没有使用抗生素情况下才有意义4.定位检查 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 下尿路感染:膀胱炎,泌感定位表,1.7 诊断方法,5.影像学检查 B超: 积水、结石、残余尿 KUB+IVP: 结石、梗阻、返流、肾功能 膀胱尿道造影: 梗阻狭窄 CT: 积水、占位 放射性核素: 积水、肾功能、梗阻 MRI: 返流、积水、畸形,1.8 治疗原则,1.明确感染性质 根据药敏用药,涂片染色初步估计细菌2.鉴别上、下尿路感染 前者症状重,预后差,易复发 后者症状重,预后佳,

5、少复发3.明确血行还是上行感染 血行:发热寒战全身症状,常静脉用药 上行:膀胱刺激征,应用尿液高浓度药,1.8 治疗原则,4.了解有无梗阻:梗阻是感染的直接原因5. 检查有无泌感的诱发因素6. 测定尿液pH 酸性:用碱性药如碳酸氢钠 碱性:用酸性药如VitC、氯化铵7. 正确使用抗生素:目的达到尿液无菌 a.尿液中有足够浓度的药物 b.合适的抗生素 c.足够的时间(症状消失或尿细菌培养转阴后2周) d.联合用药:两种及其以上,第二节 上尿路感染,一、急性肾盂肾炎二、肾积脓三、肾皮质多发脓肿四、肾周围炎,一、急性肾盂肾炎,1. 定义:肾盂和肾实质的急性细菌性炎症2. 致病菌:大肠杆菌和其他肠杆菌

6、及G+杆菌,如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粪链球菌,极少数为真菌、病毒、原虫3. 感染途径:上行感染多见,也可血行感染,4. 急性肾盂肾炎病理,肉眼: 肾肿大,水肿,表现有脓肿,粘膜水肿,充血显微镜: 中性粒细胞浸润,伴充血 早期肾小球不受 影响肾小管肾小球坏死,化脓愈合后可形成微笑纤维瘢痕肾功能丧失 致病菌及感染因素被清除可发展为慢性,5. 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1.发热:高热、寒战、呕吐、厌食等 2.腰痛:疼痛如肾区叩击痛、压痛等 3.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等,6. 急性肾盂肾炎诊断,1. 临床表现 2. 尿液分析:WBC、RBC、Pro,出现管型和细菌,菌落105 /ml 3. 血液分析

7、: WBC、N 4.尿细菌培养加药敏:阳性,7. 急性肾盂肾炎治疗1.全身治疗:休息、补液,补充热量和维生素2.抗菌治疗: a磺胺甲噁唑(SMZ-TMP): 绿脓杆菌以外的G+G菌有效 b喹诺酮类:抗菌广,作用强,毒性少,儿童孕妇禁用 c青霉素 d第一二代头孢:产酶葡萄球菌 第二三代头孢:严重G杆菌作用显著 e去甲万古霉素: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多重耐药肠球菌和青霉素过 敏的病人G+球菌感染 f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泰能)抗菌广,G 杆菌杀菌强疗程:7-14日,静脉用药到体温正常尿培转阴后改口服药3.对症治疗:碱化尿液如碳酸氢钠 解痉如黄酮哌酯,二、肾积脓,1. 定义: a肾实质感染所致的广泛化

8、脓性病变 b尿路梗阻后肾积水合并感染,肾盂扩张,积聚大量脓性尿液2. 致病菌: G+ 球菌G杆菌菌结核杆菌3. 病理: 肾结石、结核、肾盂肾炎、肾积水致化脓感染,4. 肾积脓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高热、消瘦、贫血等2.局部症状:腰疼、腰部肿块、膀胱刺激症; 3.辅助检查:血白WBC 膀胱镜见输尿管口喷脓尿 IVP、肾图:肾脏失功能,5. 肾积脓治疗,1.支持治疗2.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3.肾造瘘4.肾切除:肾功能丧失对侧肾功能正常,三、肾皮质多发脓肿,1.定义:肾皮质形成多发性小脓肿,称为肾疖,小脓肿融合扩大而成大块化脓组织成为肾痈2.致病菌: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亦有大肠杆菌和变形

9、杆菌等3.病理:大多数病人由于疖、痈、龋齿、扁桃体炎、肺部感染、骨髓经血行感染,肾皮质向外破溃形成肾周脓肿,4.肾皮质多发脓肿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高热、消瘦、贫血等2.局部症状:腰疼、腰肌紧、无膀胱刺激症等 当脓肿和集合系统相通可出现脓菌尿3.辅助检查: 血培养:细菌生长 B超CT提示脓肿 针刺抽吸取脓液 IVP提示肾盏肾盂受压变形,肾脏功能减退,5.肾皮质多发脓肿治疗,1.抗感染2.切开引流:肾痈或肾周脓肿,四、肾周围炎,1.定义: 肾周围组织化脓性炎症称肾周围炎,形成脓肿称肾周围脓肿2.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亦有大肠杆菌3.病理:肾痈、肾表面脓肿直接感染 肾固有筋膜与肾周筋膜囊间 腰

10、大肌脓肿穿破横隔脓胸 淋巴血行传播少见,4.肾周围炎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畏寒、高热等2.局部症状:肌肉痉挛、压痛, 腰大肌扩展髋关节屈曲不能伸展,脊柱侧弯 膈肌抬高呼吸受限,膈肌抬高3.辅助检查:尿液分析为脓尿,有时正常,5.肾周围炎诊断,1. 临床表现2. 辅助检查: a. KUB脊柱侧弯 b. 胸透膈肌抬高 c. IVP肾位置异常 d. 超CT提示脓肿 e. 肾周针刺抽吸出脓液,6. 肾周围炎治疗,1. 支持治疗 2. 抗生素,局部热敷3. 穿刺或切开引流:脓肿形成,第三节 下尿路感染,一.急性细菌性膀胱炎 (acute bacterial cystitis)二.慢性细菌性膀胱炎(ch

11、ronic bacterial cystitis)三.尿道炎(urethritis) 淋菌性尿道炎 (gonorrheal urethritis) 非淋菌性尿道炎 (non-gonorrheal urethritis),一、急性细菌性膀胱炎(acute bacterial cystitis),女性多见,占25%-30%,年龄在20-40之间。1.病因:a.女性尿道短直,合并处女膜伞或融合b.会阴部大量细菌存在,个体抵抗力下降上行性感染男性:急性前列腺炎、BPH、包皮炎、尿道狭窄、结石,也可 继发于邻近器官如阑尾炎,一、急性细菌性膀胱炎,2.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3.病理:膀胱粘膜及粘膜下充血、水

12、肿、片状出血斑、浅表溃疡、脓苔覆盖,愈合后无瘢痕,以三角区明显4.临床表现全身症状:不明显,体温可正常或低热局部症状:膀胱刺激症 尿不尽 血尿 急迫性尿失禁,5.急性细菌性膀胱炎诊断,临床表现: 耻骨上膀胱压痛合并附睾炎尿道炎尿道分泌物病因学诊断:BPH、结石、阴道炎、处女膜伞辅助检查: 尿液分析:WBC、RBC 尿培养:细菌(+) 分泌物涂片,6.急性细菌性膀胱炎治疗,1.支持治疗 多饮水,碱化尿液2.抗感染3.对症治疗: 黄酮哌酯解痉 4.其他:雌激素缺乏可用雌激素替代,二、慢性细菌性膀胱炎chronic bacterial cystitis,1.定义 上尿路急性感染迁移或慢性感染所致,亦

13、可诱发或继发于某些下尿路病变,如:BPH,慢性前列腺炎,尿道狭窄,膀胱结石异物,处女膜伞,尿道旁腺炎等2.病理 膀胱粘膜苍白,变薄或肥厚,有时呈颗粒状或囊状,偶见溃疡;固有层有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累及肌层,使逼尿肌纤维化,膀胱容量缩小,3.慢性细菌性膀胱炎临床表现,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的膀胱刺激症状耻骨上膀胱区不适,膀胱充盈时疼痛明显尿液混浊,4. 慢性细菌性膀胱炎诊断,了解病因: BPH、包皮过长、狭窄、结石、处女膜伞临床表现尿沉渣检查:WBC、RBC细菌培养:结核杆菌等B超,IVP膀胱镜检:排除腺性膀胱炎、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癌,5. 慢性细菌性膀胱炎治疗,病因治疗抗生素全身支

14、持治疗,三、尿道炎urethritis,定义:本节叙述的尿道炎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途径,由淋菌性和非淋菌性所致的急慢性尿道炎,属性传播疾病,(一)淋菌性尿道炎,定义:淋球菌引起的尿道炎, G 奈瑟氏双球菌,有性直接传播,可通过底裤、毛巾、浴盆便桶和手间接传播,也可母婴传播临床表现:2-5天潜伏,尿道口红肿,发痒刺痛,尿道外口脓性分泌物,尿频尿急尿痛,阴茎肿胀,一周症状减轻,一月后症状消失,部分病人可伴发前列腺炎急性后尿道炎、睾丸附睾炎,慢性淋菌性尿道炎反复感染可致尿道狭窄,淋菌性尿道炎诊断典型临床表现不洁性生活史尿道分泌物涂片: G 奈瑟氏双球菌尿三杯试验:第一杯脓尿明显淋菌性尿道炎治疗抗感染:

15、以青霉素为主,头孢曲松钠、大观霉素等效果也可疗程7-14天配偶同时治疗合并症治疗,(二)非淋菌性尿道炎,1.病原菌: 沙眼衣原体、支原体为主,滴虫、单纯疱疹病毒、肝炎病毒、白色念珠菌、包皮杆菌等2.传播途径: 可通过性接触或同性恋传播,易复发3.临床表现感染后1-5周发病尿道刺痒、尿痛,有少量白色稀薄分泌物,男性可发生附睾炎并致不育,4.非淋菌性尿道炎诊断不洁性生活史临床表现分泌物培养分泌物涂片: 10-15个/HP多核细胞找到衣原体或支原体的包涵体5.非淋菌性尿道炎治疗抗生素:美满霉素、红霉素配偶同时治疗,第四节 男生殖系感染,前列腺炎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慢性非细菌性前

16、列腺炎 前列腺痛附睾炎 急性附睾炎 慢性附睾炎,前列腺炎,定义:前列腺受到致病菌感染和(或)某些非感染因素刺激而出现的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性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前列腺炎传统分类(Grant 1978),前列腺炎(prostatitis),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acute bacterial prostatitis ,ABP),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bacterial prostatitis,CBP),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non or abacterial prostatitis ,CNP),前列腺痛(prostatodynia,PD),NIH前列腺炎分类系统(1995)

17、,一、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病原体:主要为大肠杆菌,其次为金葡菌、 肺炎克雷白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 绝大多数为单一病原体病因:大多经尿道上行性感染 其次血性播散如疖、痈、呼吸道感染 逆行感染如急性膀胱炎、尿道炎病理:前列腺泡有多量白细胞浸润, 组织水肿,少数可发生脓肿,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表现:高热、寒战 尿频尿急尿疼 会阴部坠胀 排尿困难诊断:临床表现和急性感染史 直肠指诊前列腺压痛、肿胀,局温高,波动感 感染可向周边蔓延,急性期禁止按摩穿刺 尿沉渣:WBC 血尿培养:细菌(+)并发症:尿潴留、附睾炎、直肠会阴瘘、肾盂肾炎,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补液营养支持抗感染,疗程7-14天对症

18、处理:止痛解痉退热如急性尿潴留则应避免导尿而应耻骨上穿刺造瘘脓肿切排,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致病菌: 大肠杆菌属、变形杆菌 克雷白菌属、葡萄球菌淋球菌病因:经尿道逆行感染病理:前列腺内WBC,慢性炎症改变,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表现,1.排尿改变: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灼热,尿道分泌物,滴白,血精2.疼痛:会阴下腹腰骶部耻骨上腹股沟区隐痛酸胀痛3.性功能改变:下降4.精神神经症状:头昏乏力失眠情绪低落焦虑5.并发症:虹膜炎,关节炎,肌炎,神经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诊断,1.反复的尿路感染2.前列腺按摩液中持续存在致病菌3.直肠指诊:饱满压痛4.前列腺液(EPS):WBC10/HP, 卵磷脂

19、小体 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 VB3和EPS细菌培养(+),VB1h和VB2细菌培养(-)5.B超:结构界限不清,混乱6.膀胱镜检:后尿道、精阜充血、肿胀,Meares-Stamey 实验(尿四杯实验),VB1: 初段尿10ml VB2: 中段尿10ml;( 尿量达200ml时)EPS:前列腺按摩液VB3:前列腺按摩后最初10ml尿液,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1.抗感染(四大类)2.综合治疗:热水坐浴及理疗 前列腺按摩 规律性生活 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中医治疗,三、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病因:支原体衣原体滴虫真菌病毒诱因:不规律性生活,手淫,长时间坐位充血临床表现 1.类似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20、没有反复尿路感染发作 2.辅助检查: EPS:WBC10/HP, 卵磷脂小体 3.直肠指诊:饱满压痛 4.EPS涂片及培养(-),前列腺痛(prostatodynia,PD),定义:具有前列腺炎症状,以盆腔会阴部疼痛为主,EPS正常治疗: 1.抗生素: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可用米诺环素多西环素 2.-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哈乐) 3.物理治疗,四、急性附睾炎,病因:逆行感染,常由泌感、前列腺炎和 精囊炎扩散所致,血行感染少见,前列腺电切术后合并附睾炎病理:附睾肿胀,由尾部向头部蔓延可形成脓肿,累及睾丸形成附睾睾丸炎,睾丸鞘膜可有渗液,形成继发性睾丸鞘膜积液,急性附睾炎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寒战发热 2.局部症状:阴囊肿胀 附睾肿大,睾丸可肿大界限不清 尾部硬结治疗 1.卧床休息,阴囊托起,止痛、热敷, 0.5%利多卡因封闭 2.抗感染 3.脓肿切开引流,五、慢性附睾炎,病因:多由急性附睾炎治疗不彻底所致,部分患者无急性炎症过程,可伴有慢性前列腺炎病理:附睾较硬,呈结节状,显微镜下纤维增生,瘢痕组织,附睾小管阻塞,白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临床表现:阴囊坠胀, 附睾局限性肿大, 精索输精管增粗, 辅检:尿液WBC、RBC B超附睾肿大治疗: 1.阴囊托起,局部热敷 2.重视前列腺炎的综合治疗 3.附睾切除,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