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57402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危重病人的特点,一、病情观察二、危重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结合日常工作随时观察 通过经常巡视病房主动观察 对重点观察对象重点观察,一、病情观察,1.直接法: 利用感官观察病人2.间接法: 与医生、家属交流、阅读病历等 借助仪器, 观察意义 观察方法(三)观察时机,通过观察,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提供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促进病人康复。,(四) 观察内容1 一般情况表情与面容:如急性病容:病人表现为面色潮红、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口唇干裂、表情痛苦等;慢性病容:病人表现为面色苍白或灰暗、面容憔悴、精神萎靡、双目无神等,见于肺结核、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人 皮

2、肤与粘膜:观察患者肤色,是否青紫、苍白、皮肤弹性差、皮肤温度(高热、休克)。饮食与营养:保证营养与热量的摄人:患病时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体内能量消耗很大,机体免疫功能受损,代谢障碍内环境紊乱。故保证营养至关重要。尽可能采取经口进食,不能经口进食者可采肠内、肠外。,姿势、步态与体位:自主体位、被动体位:患者不能自己调整或变换身体的位置。强迫体位:患者为减轻痛苦,被迫采取某种特殊的体位。呕吐物与排泄物:护士应注意观察病人呕吐的次数及呕吐物的性质、量、色、味、记录并留取标本送验。 睡眠,2 生命体征,体温,异常体温定义:由于致热原(疾病、药物与其它因素),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受损时,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关

3、系发生变化。体温过高或过低都是异常现象。,低热 37.338.0 中等热 38.139.0 高热 39.141.0 超高热 41 。,体温,体温过低体温低于35 常见于早产儿、全身衰竭的病人 表现为:嗜睡、昏迷、心跳呼吸减慢、血压降低、颤抖、肤色苍白、四肢冰冷,脉搏,脉搏:正常成人60100次/分钟。病理状态下,脉率可增快或减慢,如贫血、心功能不全等脉率增快;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度房室传导阻滞等脉率减慢。正常脉率与心率相等,但在房颤时,由于部分心搏的搏出量过少,使周围动脉不能产生搏动,则脉率少于心率脉搏短绌。脉律:正常人脉律较规整,心律失常时,脉率不整齐,可出现二联脉、三联脉或脉搏脱落,心房颤动

4、时脉搏完全无规律,呼吸,呼吸系统: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人机体细胞,维持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并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正常的呼吸 正常呼吸模式表现为呼吸规律、平稳,偶尔出现叹息呼吸。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次数为1620次,女性偏快。年龄越小,呼吸频率相对越快,刚出生的新生儿每分钟可达40次左右。正常人呼吸频率与脉率的比例约为1:4。在整个呼吸周期中,吸气为主动性,吸气时间较短,为0.81.2秒;呼气为被动性,呼气时间较长,正常人吸呼比为1:2。,呼吸,异常的呼吸: 在病理情况下,呼吸频率和模式发生改变,出现异常呼吸。成人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钟称为呼吸过快,见于激烈活动、缺氧、疼痛

5、、酸中毒、心功能不全、发热和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等。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钟称为呼吸过慢,见于麻醉状态、药物中毒和颅内高压等。,SpO2,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是一种无创性连续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的方法。原理:将传感器置于患者的手指、脚趾、耳垂或前额,根据氧合血红蛋白和解氧血红蛋白在红光和红外光场下有不同的吸收光谱的特性,获取血氧饱和度数值。一般情况下,SpO2的数值与动脉血氧分压(SaO2)值相关,正常人体动脉血SpO2一般认为应不低于94%,静脉血为75%。,血压,血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收缩压:心脏收缩时,血液射入主动脉,动脉壁所受的压力舒张压:心脏舒张时,动脉

6、管壁弹性回缩,动脉壁所受的压力脉压差: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正常血压: 收缩压90139mmHg 舒张压6089mmHg 脉压差3040mmHg生理变化:年龄性别、昼夜睡眠,意识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 正常人意识清楚,正常人,凡能影响大脑功能的疾病,均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这种状态称为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的患者表现为兴奋不安、思维混乱、语言表达能力减退等,意识障 碍,一般可分为: 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意识障碍的程度,3 意识,4 瞳孔,正常瞳孔:在自然光线下,瞳孔直径为25mm,圆形,两侧等大、等圆,边缘整齐。 异常瞳孔:双侧瞳孔散大:可见于颅脑外伤、颅内压增高、药物影响(阿托品、颠茄等

7、药品作用、中毒)、濒死状态。,瞳孔,双侧不等大:常提示有颅内病变,如脑外伤、脑肿瘤 双侧缩小:见于中毒(有机磷农药、镇静安 眠药、)与药物反应(毛果云香碱、吗啡等),5. 心理状态 有焦虑、恐惧与忧郁等心理反应。,6. 其他 治疗后反应:观察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及特殊治疗后的反应(洋地黄、麻醉术后)。,危重患者的护理,1. 常见的护理诊断2. 五勤3. 例举多发伤患者的重症监护,危重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1有误吸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营养不良、意识障 碍等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摄人量减 少有关。4

8、自理缺陷 与病人体力及耐力下降、意识障碍等有关。5有受伤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有关。6尿潴留 与膀胱逼尿肌无力、缺乏隐蔽环境有关。7完全性尿失禁 与意识障碍等有关。8便秘 与摄入量减少、不活动等有关。9排便失禁 与意识障碍、直肠括约肌失控、认知受损等有关。10焦虑 与面临疾病威胁有关。,多发伤定义: 机体在单一致伤因素作用下,同时或相继遭受两个及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危重患者的护理,多发伤患者的重症监护:,多发伤的临床特点,一、生理紊乱严重,早期死亡率高 因多发伤涉及到多部位多脏器损伤,伤情复杂多伴发一系列复杂的全身应激反应,并相互影响,易发生休克、低氧血症

9、、代谢性酸中毒、颅内压增高、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给救治带来困难因此早期死亡率明显增加。死亡分为三个高峰:第一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数分钟内,死亡原因主要为脑、脑干、高位颈髓的严重创伤或心脏、大动脉撕裂伤等;,第二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68小时内原因为脑内、硬脑膜下及硬膜外血肿血气胸,肝脾破裂,骨盆,骨折致大出血等,若抢救及时,大部分可免于死亡。第三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数天或数周内,主要原因为创伤后引起的严重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二、伤情严重,休克发生率高 多发伤具有加重效应,总伤情重于各脏器伤的相加。特别是严重多发伤患者,由于损伤范围广,失血量大,因此休克发生率高。国外有人报道,每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无论

10、低血容量体征是否明显,都有休克。通常认为休克发生率至少不低于50,且多为中、重度休克。,三、低氧血症发生率高严重多发伤早期低氧血症发生率可高达90%,以颅脑、胸部外伤伴休克或昏迷者更易发生。有的患者缺氧体征表现明显,如气促、呼吸困难、发绀等;有的则缺氧体征不明显,仅有烦躁不安,临床上容易被忽略 。,四、伤后并发症和感染发生率高 严重创伤后由于机体的防御功能降低,伤口污染严重,空腔脏器破裂,监测及治疗时各种导管的应用等原因,使患者伤后并发症多,感染发生率增高。不少患者因严重并发症而死亡,早期多死于顽固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而创伤感染所致的死亡占全部后期死亡的78。,多发伤

11、的伤情评估,评估;抢救治疗过程中的反复评估。在进行评估的同时应对患者积极处理。评估内容: 1检查气道是否通畅,判断有无气道梗阻及梗阻的性质和原因。如口腔内有异物应立即予以清除;若颌面部伤或气道本身损伤影响气道通畅时,则行环甲膜切开或气管插管。,2.呼吸判断患者有无自主呼吸及呼吸频率和深度。如自主呼吸停止或微弱,应予人工呼吸或其他相应处理伴发张力性气胸时,应立即穿刺排气或行闭式引流。 3循环根据心音强弱、脉搏快慢、血压高低等情况判断患者有无休克存在如有应积极进行抗休克处理。对有体表明显外出血者应予包扎或止血带止血。,4意识状态伤后出现意识变化常提示脑损伤的存在,应注意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的变化,进

12、行G1asgow昏迷评分方法:睁眼、语言、及运动反应,以指导下一步的救治工作。 5脊柱脊髓初次评估要特别注意脊髓损伤的可能,更不能因急救行为加重损伤或造成新的损伤。对疑有颈椎损伤的患者须以颈托妥善同定,限制颈椎活动;怀疑有胸腰椎损伤者,须保持患者躯干于直线位,避免在运送途中或救治过程中的进一步损伤。,多发伤患者的伤情既复杂又严重抢救过程中实施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措施能使抢救工作紧张有序,且行之有效。 (一)现场急救护理 (二)转运途中的护理 (三)院内急救护理,1首先;实施检诊程序。及早明确诊断配合医师尽快实施检诊程序包括一问、二看、三测、四摸、五穿刺。 (1) 一 问:问外伤史、外力的方向、

13、受伤部位、伤后表现和初步处理如患者不能主诉受伤情况,应尽可能询问目击者或陪送人员。 (2)二看:看面色、呼吸、结膜、瞳孔、受伤部位的情况。,(3) 三测:即测血压,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处于休克状态。 (4)四摸:摸脉搏、皮肤的温湿度、气管的位置、腹部压痛及反跳痛、四肢有无异常活动。 (5)五穿刺:对疑有胸腹腔损伤应立即进行诊断性胸腹腔穿刺必要时重复穿刺,对穿刺阴性而可疑有腹腔损伤者行腹腔灌洗。,2危重患者迅速实施院内急救护理措施:可归纳为一给氧、二通道、三配血、四置管、五皮试、六包扎。 (1)一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多发伤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早期给氧可提高组织血氧含量,改善机体

14、缺氧状态。对合并头部、胸部外伤的患者,常出现舌后坠、血液、痰液阻塞呼吸道,可应用舌钳、放置口咽通气导管、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予吸氧或呼吸机辅助呼吸。,(2)二通道: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快速扩容。患者入院后立即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道头胸部伤,建立下肢通路;腹腔脏器、骨盆及下肢损伤,选用上肢、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为宜,以免输入的液体在损伤部位分流加重损伤部位的充血水肿而不能有效扩容。,(3) 三配血:静脉穿刺成功后,立即抽取血标本,交叉配血,尽快补充血容量。 (4)四置管:留置胃管、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对伴有血气胸者及时配合医生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15、观察是否有进行性血胸存在。后者一旦明确诊断即行开胸探查止血。,(5)五皮试:遵医嘱及早做抗生素、破伤风皮试根据结果尽快使用抗生素一般在术前30分钟-1小时内为宜,以维持血药浓度有效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6)六包扎:对开放性骨折及出血伤口,均采用加压包扎,并用夹板初步固定伤肢,待病情稳定后行进一步处理。,(四)各系统的监测及护理 1呼吸系统监:护注意呼吸的节律、频率、幅度及呼吸困难程度,以及各项指标与体位、病情的关系;如重症患者呼吸加快可能与紧张、疼痛有关也可能与发热、代谢性酸中毒有关。原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应综合临床情况加以分析。有人工气道的,必需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和缺氧。做人工气

16、道护理时,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以减少肺部并发症。,2、循环系统监护:连续观察患者心率、脉律的变化,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电活动情况。根据各项监测指标判断心脏对补液的耐受能力、血容量的变化、心功能的情况等。另外,通过积极观察患者的意识、皮肤色泽、体温、尿量及脉搏的变化,可以反应外周血液灌注情况。3、神经系统监护: 合并颅脑损伤时患者意识由安静转为躁动,或由躁动转入沉睡,结合瞳孔变化,多考虑有继发颅内血肿、脑疝的可能。,4肾功能监护:创伤后急性肾衰竭是继发于休克之后发生的肾缺血、肾小管坏死的临床综合征。可通过严密观察尿量及检测尿比重来监测。因此,应遵医嘱及时留取有关的血液和体液标本送检,准确记录24

17、小时尿量,以协助临床诊治。,(五)基础护理 对昏迷及长期卧床者应加强基础护理注意活动四肢,按摩受压部位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发生压疮对躁动的患者除积极寻找病因外应适当予以约束或使用镇静类药物,防止坠床等意外发生。保持各种引流管道的通畅,及时记录单位时间内引流液有无质、量、颜色的改变。做好感染防护,防止发生创面、穿刺部位、口腔、呼吸道及泌尿道的感染。,(六)心理护理 多发伤患者多为意外伤害所致由于突发的灾难,缺乏心理准备,受伤后心理应激严重不但随时有生命危险还面临着可能或已经致残的自我形象改变的实际问题,因此,患者多存在恐惧甚至绝望心理迫切要求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作为护士应以从容镇静的态度、熟练

18、的技术、整洁的仪表、稳重的姿态,给患者以信任和安全感。并主动与家属沟通,提供适当的病情信息,以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七)安全护理:护士应加强责任心及时估计和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预防患者坠床;防止气管套管或气管插管脱出或自行拔出;防止深静脉置管的堵塞与滑落预防动脉测压管的滑出或接头松脱;观察身体各种引流管在位和引流情况防止脱出。,陈某,男,17岁,因脑外伤1天急诊入院。查:T37、 P76次/分、R20次/BP110/70mnHg,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存在,神志不清,压眶上神经有痛苦表情。 请判断病人处于何种意识状态? 次晨病人出现P60次/min、R14次/min、BP84/40mnHg,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 你分析病人病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护理上应重点观察哪些内容? 如何护理该病人?,案例分析,处于浅昏迷状态,脑疝发生,处于深昏迷状态,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每15-30min测量1次,严防呼吸心跳骤停。 2.密切观察双侧瞳孔的改变:注意其大小、形状、对光反应。3.意识状态观察:明确病人现处的意识状态,注意意识的动态改变。4.注意观察呼吸道通畅情况:防止窒息,防止吸入性肺炎。,bye -bye,再 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