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讲座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58078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9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讲座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讲座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讲座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讲座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讲座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讲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讲座课件.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数学概念教学,(1)对数学概念的认识(2)数学概念的学习形式(3)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途径(4)数学概念教学的组织策略(5)数学概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6)小学生构建数学概念能力的培养,目录,一、对数学概念的认识,1、什么叫数学概念? (1)数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 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中的反映。或 数学概念是反映一类对象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2)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3)数学概念是数学学科的基石。,小学数学中有很多概念,包括:数的概念、运算的概念、量与计量的概念、几何形体的概念、比和比例的概念、方程

2、的概念,以及统计初步知识的有关概念等。这些概念是构成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它们是互相联系着的。,一、对数学概念的认识,2、数学概念的构成(内涵与外延)(1)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共同本质属性的总和。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内涵就是平行四边形所代表的所有对象的本质属性:有四条边,两组对边互相平行,对角线互相平分等。(2)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所有对象的总和。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外延包括了一般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3)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关系: 概念内涵是概念的质的反映,概念外延是概念的量的反映。 明确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的逻辑方法是对概念下定义。概念定义,一、对数学概念的认识,

3、3、小学数学概念的分类 概念的分类 分类的三要素:种概念、属概念、分类标准。 分类时往往把一个大类分成若干小类,大类称为种概念,小类称为属概念。 例如,将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就是这种分类中种概念;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就是这种分类中的属概念。,一、对数学概念的认识,概念分类的原则 (1)分类必须是相称的。 分类所得的各个属概念的外延的并集应等于种概念的外延。例如,把整数划分为质数与合数,就违反了本规则,因为遗漏了“1”。(2)分类所得各个属概念应互相排斥。 例如,对学生进行分类时,有学生将其分为纯小数、带小数、循环小数。这样的分类是不正确的,因为,纯

4、小数可以是循环小数,带小数也可以是循环小数。,一、对数学概念的认识,(3)每次分类应按同一标准进行。 例如,把三角形划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这个划分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个划分中用了边、角大小的两个不同的根据。这就犯“标准不同一”的逻辑错误。(4)分类不能越级进行。 分类应当按照被划分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具有的内在层次逐一地进行。例如,“把实数划分为整数、分数、无理数”就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因为整数和分数与实数不是最邻近的各类关系。,一、对数学概念的认识,4、小学数学概念的表现形式 (1)定义式 定义式是用简明而完整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的方法,具体的做法是用原有的概念说

5、明要定义的新概念。 如“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等等。这样定义的概念,条件和结论十分明显,便于学生一下子抓住数学概念的本质。,一、对数学概念的认识,(2)描述式 用一些生动、具体的语言对概念进行描述,叫做描述式。如:“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叫自然数”;“象1.25、0.726、0.005等都是小数”等。 在小学低年级通常采用描述式的方式来表示,而到了高年级则采用定义式来表示。,一、对数学概念的认识,5、数学概念教学的误区 (1)“一个定义,三项注意”式抽象讲解普遍存在。 (2)不注重概念教学的过程。 忽视概念的引入和概念定

6、义的抽象概括以及多角度的理解,而把重点方法概念的应用上。一些教师认为教概念不如多讲几道题目更实惠,这样的教学难以培养学生数学能力(3)不知道如何进行概念教学,二、数学概念学习形式,学习概念意味着去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并能辨别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能举出概念的正例和反例,能利用数学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解决相应数学问题。 学生获得概念有两种基本形式: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1.概念的形成 概念形成就是指让学生对同类事物中若干不同例子进行反复感知、分析、比较和抽象,以归纳的方式概括出这类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达到掌握这一概念。因此,数学概念的形成实质上是抽象出数学对象的共同本质特征的过程。 概

7、念形成的阶段可概括如下:,概念形成的阶段:(1)观察概念实例(2)分析共同属性(3)抽象本质属性(4)确认本质属性(5)概括概念定义(6)符号表示(7)具体运用,案例1:“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1、观察实例,写出变量间的关系表达式:(1)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匀速行使的汽车,所驶过的路程和时间(2)由某一天气温变化的曲线所揭示的气温和时刻(3)用表格给出的某水库的贮水量与水深。2、找出上例中两变量之间关系的共同本质3、辨别正反例,找出本质属性(一一对应)4、概括出函数定义5、练习巩固成形,概念形成的教学方式,(1)背景引入;(概念引入要讲背景)(2)通过典型、丰富的具体例证(必要时要学生自己举

8、例),引导学生开展分析、比较、综合的活动;(3)概括共同本质特征得到概念的本质属性(4)下定义(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可以通过看教科书完成)(5)概念的辨析,即以实例(正例、反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关键词的含义,包括对概念特例的考察;(6)概念的运用 概念形成阶段的精确表述:,(1)感知具体对象阶段(观察实例) 观察数学概念的各种不同的肯定例证,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或事物,也可以是教师提供的典型事例。(2)尝试建立表象阶段(分析共同属性) 分析所观察实例的属性,通过比较得出各实例的共同属性。(3)抽象本质属性 从上面得出的共同属性中提出本质属性的假设。并通过比较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检验假设,

9、确认本质属性。(4)符号表征阶段 尝试地用语言或符号对对象进行特征的概括与表征,从而获得概念。(5)概念的运用阶段 通过举出概念的实例,在一类事物中辩认出概念,或运用概念解答数学问题,使新概念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概念建立起牢固的实质性的联系,把所学的概念纳入到相应的概念体系中。概念引入的方法如下:,概念形成教学过程中需注意: (1)提供的概念实例应该是正例,而且数量要恰当; (2)注意选择那些刺激强度适当、变化性大和新颖有趣例子; (3)让学生进行充分自主的活动,使他们经历概念产生的过 程,了解概念产生的条件,把握概念形成的规律; (4)在确认了事物的关键属性,概括成概念以后,教师应采取适当

10、措施,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新旧概念分化,以免造成新旧概念的混淆,新概念被旧概念所湮没;,(5)必须使新概念纳入到已有的概念系统中去,使新概念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起固着点作用的相关概念建立起实质的和非人为的联系;(6)教师的语言中介作用很大,因为教师的语言引导可以使学生更加有的放矢地对概念的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7)教师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完成概念形成的每一个步骤。,2.概念的同化 概念同化的学习形式是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原有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 由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可知,要使学生有意义地同化新概念,必须: 第一,新概念具有逻辑意义; 第二,学生的

11、认知结构中具备同化新概念的适当知识; 第三,学生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概念与他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发生相互作用,改造旧知识,使新概念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分化和融会贯通。,概念同化的学习过程经历阶段: (1) 揭示本质属性。给出概念的定义、名称和符号,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 (2) 讨论特例。对概念进行特殊分类,讨论各种特例,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3) 新旧概念联系。使新概念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建立联系,把新概念纳入到相应的概念体系中,同化新概念。 (4) 实例辨认。辨认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确认新概念的本质属性,使新概念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概念精确分化。 (5) 具体运

12、用。通过各种形式运用概念,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使有关概念融会贯通成整体结构。,案例2:如“一次函数”的概念(1)给出名称、定义、符号:函数 特例: 等(2)把一次函数与函数概念、一次多项式概念等作比较(3)用肯定、否定例证让学生辨认:,概念同化教学方式,1、突出概念的关键特征 呈现概念的定义,不仅要以正确的语言描述概念,更重要的是要突出概念的关键特征。2、呈现正例、反例、特例 正例、特例在于强化本质属性,反例在于辨析,以便于从头脑中的已有概念分化。3、在应用中强化对概念的理解,概念同化教学过程中要注意:(1)同化方式学习概念,实际上是用演绎方式来理解和掌握概念。因为它是从抽象定义出发来学习的,

13、所以应注意及时利用实例,使抽象概念获得具体例证的支持;(2)学习中必须经过概念分类这一步,使学生从外延角度进一步对概念进行理解;(3)在引入概念的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智力动作,以防止出现知道概念的定义而不知如何将它用于解题的情况;,(4)为学生及时提供应用概念进行推理、论证的机会,在应用中强化概念,以防止由于没有经历概念形成的原始过程而出现的概念加工不充分、理解不深刻的情况;(5)一定要将所学概念纳入到已有认知结构中,形成概念系统。,三、概念教学的基本途径,概念的引入提炼定义深化理解概念运用 1、概念的引入与定义的提炼 包括了解新概念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初步揭示它的内涵和外延,给概念下定义。

14、是概念学习的感性认识阶段。 (1)原始概念 一般采用描述法和抽象化法或用直观说明或指明对象的方法来明确。 比如“针尖刺木板”的痕迹引入“点”、用“拉紧的绳”或“小孔中射入的光线”来引入“直线”的方法是直观说明法,“1,2,3,叫做自然数”是指明对象法。,(2)对于用概念的形成来学习的概念 一般可通过观察实例,启发学生抽象出本质属性,师生共同进行讨论,最后再准确定义。(3)对于用概念的同化来学习的概念 (a)用属加种差定义的概念 新概念是已知概念的特例,新概念可以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具有较高概括性的概念中繁衍出来。 (b)由概念的推广引入的概念 讲清三点:推广的目的和意义; 推广的合理性; 推广后

15、更加广泛的含义。,(c)采用对比方法引入新概念 当新概念与认知结构中已有概念不能产生从属关系,但与已有的旧概念有相似之处时可采用此法。 关键是讲清不同之处,防止概念的负迁移。 (d)根据逆反关系引入新概念 多项式的乘法引入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由乘方引入开方、由指数引入对数等。 关键是讲清逆反关系。(4)发生式定义 通过观察实例或引导学生思考,进行讨论,自然得出构造过程,即揭示出定义的合理性。,小学常用的概念引入方法:直观引入 数学概念很抽象,而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逐步上升、逐步发展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实物图像的直观性,联系儿童熟悉的事例或已

16、有的知识,来形象地引进新的概念。,如:1、平行线概念的学习2、角的学习3、轴对称图形 概念的学习 这样教师借助于直观教学,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建立表象,从而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的形象性的矛盾。,计算引入 有的概念不便直观引入,但通过计算能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这时就要采取计算引入的方法。,如:循环小数的学习商不变规律的学习倒数概念的学习圆周率概念的学习 这样,引导学生把大量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综合,形成了概念。,运用旧知识引出新概念 数学中的有些概念,往往难以直观表述。但它们与旧知识都有内在联系。教学时,要充分运用旧知识来引出新概念。总之,把已有的知识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以旧带新,

17、再化新为旧,如此循环往复,既促使学生明确了概念,又掌握了新旧概念间的联系。,1.整除,约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如:,2.最简整数比最简分数 比的化简分数的化简,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能找出新概念与已有的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实现知识的迁移,同时也巩固了旧知识。,.其他引入方法故事引入,猜谜引入等。如:1、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2、倒数,3、概念的深化理解 是概念的理性认识阶段(1)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 举反例 抓住关键词突出交代 抓住概念名称,符号进行讲解 分析概念成立的条件(2)充分揭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3)联系已有概念纳入概念系统:比较易混淆概念;阐明

18、概念间的关系 深化理解概念的方法如下:,抓关键词 有些概念往往是由若干个词或词组组成的定义。这些数学语言表述精确,结构严谨,对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作了明确的阐述。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抓”住这些本质的东西不放,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概念。,如,平行线的概念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叫做平行线”如,分数定义中的关键词,“平均分“,学生只有把这些词语的含义弄清楚了,才会理解分数的概念。如,整除概念的判断,一是被除数、除数(不为0)、商必须是自然数;二是没有余数。再如,揭示倒数概念时,应重点强调“乘积为1”、“互为”两个重点,让学生明白两个数互为倒数是表示两个数的关系,一个数是不能称为倒数的。再如,什

19、么叫循环小数?课本是这样定义的:“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数叫循环小数。”这里要抓住两点,前提是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没关系,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明确了这两点就能迅速的判断出某些数字是不是循环小数。 对定义的分析是帮助学生认识概念的又一次提高。,运用变式 所谓变式,就是所提供的事例或材料,不断地变换呈现形式,改变非本质属性,使本质属性不变。在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巧用变式,对于学生形成清晰的概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如,低年级几何图形的学习(正方形、梯形、直角三角形等),对比辨析 在小学数学中,有些概念其含义接近,但本质属性

20、又有区别。对这类概念,学生常常容易混淆,必须及时把它们加以比较,以避免互相干扰,可以找出概念间的差异,发现概念间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如数位与位数化简比与求比值时间与时刻质数与互质数比与比例体积与容积整除和除尽面积和周长等等,另外,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概念对比,是数学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 如,小数的基本性质、方程,4、概念运用(进一步深化理解)三个层次:(1)概念的识别 对学生易出错地方有针对性地设计例题、练习题(2)概念的简单运用 直接运用解决问题(3)概念的灵活运用 变式用、逆用,理解概念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概念,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灵活地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计算、作图等,能运用概念分

21、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运用的途径有:自举实例;运用于计算、作图;运用于生活实践。,自举实例 这是要求学生把已经初步获得的概念简单运用于实际,通过实例来说明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如:图形特征的学习(圆柱、圆锥、轴对称图形);分数概念的学习等。,运用于计算、作图等 对于学过的概念及时的应用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如:分数的基本性质 通分、约分 小数的基本性质 化简或改写 等腰三角形 画图,运用于生活实践 数学概念来源于生活,就必然要回到生活实际中去。引导学生运用概念去解决数学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各种数学能力的过程。 如:圆的面积一棵树的横截面 正比例根据影子算旗杆的高度,四、小学数

22、学概念教学的组织策略,1、概念引入的基本策略(1)生活化策略(2)操作性策略(3)情境激疑策略(4)知识迁移策略,2、概念构建的基本策略多例比较策略(对比、类比、运用反例与变式)例1:学习“垂直”概念,教师除了用常见的图形(图 (1)展示外,还应采用变式或反例图形图形(图(2)、(3)、(4)、(5)去强化这一概念。,例2:讲授“等腰三角形”概念,教师除了用常见的图形(图 (1)展示外,还应采用变式图形(图2-1(2)、(3)、(4)去强化这一概念,因为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去解题时,所遇见的图形往往是后面几种情形。,表象过度策略 表象是儿童从直观对象到抽象概念之间的一个桥梁,表象的建立是以获得

23、鲜明的、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基础的。 概括关键要素策略表述交流策略 在学生对概念有了一定的表象后,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认识用简洁的语言将概念表述出来,使学生的认识逐步逼近对象的本质属性,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的内涵。 如,在学习“垂直”概念,多次归纳策略 如,学习梯形时,学生在概括时可能会出现下面的几种情形:“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是梯形”。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再次进行归纳,采用举反例的方式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进而进行全面归纳的一种好方法。,操作分类策略 例如,学习梯形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对四边形进行分类,集合图是分类时的种方法。,3、概念的巩固和运用 教学中

24、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变式训练策略精加工策略概念结构化策略 案例:“整除部分”的概念系统图。强化应用策略,概念的应用可以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方面进行。(1)概念内涵的应用 复述概念的定义或根据定义填空。 根据定义判断是非或改错。 根据定义推理。 根据定义计算。,概念的应用可以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方面进行。(1)概念内涵的应用 复述概念的定义或根据定义填空。 根据定义判断是非或改错。 根据定义推理。 根据定义计算。,例3(1)什么叫互质数?答: 是互 质数。 (2)判断题: 27和20是互质数( ) 34与85是互质数( ) 有公约数1的两个数是互质数( ) 两个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 ) (3)钝

25、角三角形的一个角是 82o,另两个角的 度数是互质数,这两个角可能是多少度?,(2)概念外延的应用 举例 辨认肯定例证或否定例证。并说明理由。 按指定的条件从概念的外延中选择事例。 将概念按不同标准分类。,例4 (1)列举你所见到过的圆柱形物体。 (2)下列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哪些是扇形? (图62),图62,(3)分母是9的最简真分数有,分子是9的假分数中,最小的一个是 (4)将自然数219按不同标准分成两类(至少提出3种不同的分法),(3)注意辨析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掌握的概念不断增多,有些概念的文字表述相同,有些概念内涵相近,使得学生容易产生混淆,如质数与互质数,整除与除尽,体积与容积等

26、等。因此在概念的巩固阶段,要注意组织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弄清易混淆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以促使概念的精确分化。,例5 : 关于面积和周长,可组织学生从下列几个方面 进行对比 ( 1 )什么叫做长方形的周长?什么叫做长方形的面积?(2)周长和面积常用的计量单位分别有哪些?(3)在图63中,A,B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面积相等吗?,五、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把握概念教学的目标,处理好概念教学的发展性与阶段性之间的矛盾。 案例1:分数的认识 如:对分数意义理解的三次飞跃 平均分下定义拓展单位“1” 案例2: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2、加强直观教学,处理好具体与抽象的矛盾 (1) 通过演示、

27、操作进行具体与抽象的转化 案例:几何初步知识 教学 圆周率教学(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具体与抽象的转化 案例:乘法结合律的教学,3、遵循小学生学习概念的特点,组织合理有序的教学过程 (1)概念的引入要注重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 案例:教学分数的意义 如何理解单位“1”。 注意事项: 所选材料要确切。 案例:角的认识,。 所选材料要突出所授知识的本质特征。 案例:直角三角形的本质特征,(2)概念的理解要注重正反例证的辨析,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剖析概念中关键词语的真实含义 分析三角形的高的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28、。” 中的关键词。 辨析概念的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 案例: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揭示后如何辨析概念。,变换本质属性的叙述或表达方式 对近似的概念及时加以对比辨析 案例:区别“数与数字,数位与位数,奇数与质数,偶数与合数,化简比与求比值,时间与时刻,质数、质因数与互质数,周长与面积 ”,(3)重视概念的运用,发挥概念的作用 自举实例 运用于计算、作图等 案例:学了乘法的运算定律后,练习设计。运用于生活实践 案例:学习圆的面积后 ,运用于生活实践 。(4)注重概念之间的比较分类,深化概念,4、区分概念的数学意义和日常用语意义的不同 数学概念是用词或词组来表达的

29、,但有些词语受日常用语的影响,会给学生造成认识和理解上的错觉。 如:高、底、腰、倒数,六、小学生构建数学概念能力的培养,一、影响儿童构建数学概念的主要因素(一)经验对概念学习的影响1、经验对概念学习产生积极的正效应(1)经验可以成为概念学习的一种动力(2)经验可以转化为学习 儿童学习数学概念的一种方式是概念的形成,它主要依靠的是直接经验,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进行抽象概括,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概念。如果儿童原来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就有利于概念的形成。,2、经验对概念学习产生积极的负效应(1)当数学概念与日常生活的经验在语义上不一致时,经验会阻碍概念的学习。 例如,日常生活中的“扩大一倍”与

30、数学概念中的“扩大一倍”。 (2)当数学概念与日常词汇相近时,经验也会阻碍概念的学习。例如,日常生活中的“竖直”与数学概念中的“垂直”。 (3)当数学概念较为抽象时,往往难以摆脱相近的经验。 例如,儿童对“线” 、“直线”等的认识,常常会自觉地依靠“毛线”这样的经验来支持,因而对“直”、“无限”等本质属性的认识就比较困难。,(二)语言对概念学习的影响1、语言对概念学习影响的表现(1)用语言表达新的表象,可以使表象更清晰、更明确、更精细。(2)用语言表达某个内容,可以增强对形成新概念的迁移作用。(3)用语言来表达概念,可以使概念更清晰。,2、形成数学概念的不同阶段的语言的特征(1)概念引入阶段:

31、用的是直观语言。(2)形成表象阶段:摆脱了对象的具体性,反映的是对象的各种属性。(3)获得概念阶段:用精炼好准确的语言揭示对象的本质属性。例:分数的概念,二、构建数学概念能力的构成(一)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概念(二)数学思维能力(三)数学语言能力,三、构建数学概念能力的培养(一)重视表象的过渡(二)加强数学交流 1、表达和交流自己的发现 2、解释和说明自己的观点 3、质疑和反驳他人的想法 (三)促进数学思维 1、发展观察能力 2、发展分析比较能力 3、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四、 概念教学片段举例 面积单位及其进率教学片段 1感知1平方分米 (1)学生观察:教师在黑板上贴的纸上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

32、段,以这条线段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告诉学生,这个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l平方分米。接着教师用剪刀剪下这l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贴在黑板上。 (2)学生操作:剪出一个l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用手摸一摸,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分米的样子及大小。,2感知1平方厘米 (1)师:谁能第一个剪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学生动手剪出了l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后,要求他们说说是怎样剪的。然后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闭上眼睛想一想l平方厘米的样子及大小。 (2)把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和l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放在桌面上,看一看,比一比,闭上眼睛想一想它们的样子及大小。 3感知1平方米 师:谁能告诉大家,怎样剪出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学

33、生说完,教师就把事先剪好的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看一看,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和大小。 4讨论:什么叫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l平方米?,5讨论:1平方分米、l平方厘米及l平方米的关系。 (1)要求学生看着自己桌上的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想一想怎样才能测出1平方分米中有多少个l平方厘米?学生认为动手摆一摆、画一画就能测出来。开始学生把两张正方形纸的一个顶点对齐,然后沿着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的边沿把它所占的平面位置画在了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上。再挪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紧挨着画好的小正方形摆好,再沿边沿画出它所占的位置。再挪动正方形这样画了一排,再画第二排,第二排没有

34、画完,有的学生已经用尺子把l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每边平均分成了10份,把对边上的两点连结,画出格线,数一数,算一算,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评析: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增加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在操作中获得实物的表象,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里的教学片段,教师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摆一摆,画一画,想一想,算一算,真正理解了1平方米、1平方分米、l平方厘米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并且印象深刻,记忆持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始至终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主动积极的。,(2)提问:怎样知道1平方米中有多少个1平方分米?如果沿l平方米的正方形的边长摆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

35、一排能摆几个?可以摆多少排?得出: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想一想,算一算,l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学生很快就得出: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6巩固运用 (1)举例说说1平方厘米、l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2)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略),思考题1、什么是数学概念?小学数学概念具有哪些特点?2、举例说明什么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什么关系?3、举例说明数学概念学习的两种基本方式: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4、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概念引入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概念引入的方法。5、怎样实现对概念的理解?怎样实现对概念的巩固?6、简述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概念的基本策略。7、写出一份概念教学的教案。,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