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之小组评估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58797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工作之小组评估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小组工作之小组评估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小组工作之小组评估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小组工作之小组评估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小组工作之小组评估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组工作之小组评估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工作之小组评估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组的评估,本讲主要内容,1.小组评估概述2.小组评估设计3.测量工具选择和资料收集分析4.评估报告的撰写,第一节 小组评估概述,一、小组评估的涵义 小组评估是指通过科学系统的评估方法,运用相关的资料与技术,对小组工作的需求、目标、理论、过程与结果等各个方面进行单一或综合的评价,从而发现问题、提供信息作为决策和改进的依据。 目的是为了工作过程的有效性,组员改变状况,以及机构管理的有效性。小组评估即是一种研究方法,又是一种工作方法,贯穿于小组工作的全过程。,二、小组评估的类型,1.作为研究方法的评估: 过程评估,又称为形成性评估,是对小组计划、方案和尚在进行的活动,以提出改进意见为目标,在小组过

2、程中进行的一种评估。 结果评估,又称终结性评估或总结性评估,是以总结一个经历较长阶段并告一段落的活动为目的而进行的评估。,2.作为过程的评估,事前评估,是在小组工作实施前所进行的评估,主要包括实施该项小组工作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内容。它常常带有预测的性质,但不同于一般的预测分析。 事中评估,是在小组工作实施过程中进行的监督性评估,着重检验是否按照预定的目标、计划执行,对前面工作的进展与预期效果进行比较,并对未来进行预估,以发现问题,调整或修正目标与策略。,事后评估,是小组工作完成后进行的评估,重点评估小组工作的目标实现情况以及小组工作的水平、效果和影响。 跟踪评估,是小组工作完成一段时间后的后

3、效评估,重点评估小组工作的整体效果以及目标制定、计划管理等综合影响和经验,从而为后期的小组工作提供参考。,3.按性质划分的评估类型,定性评估,根据评估者的学识和经验做出判断的一种评估方法。 定量评估,则是根据事先拟定的评价设计,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计算出定量结果的一种评估。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是把以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一种评估方法。,4.作为工作方法的小组评估,(1)组前计划评估:通常是评估小组的设计和计划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收集相关资料,2)进行需求评估。 (2)小组的需求评估:社工必须在小组筹备阶段对小组的需要作出正确评估,从而设计出有效的干预计划 。实际上是一个研究过程

4、。,(3)小组过程的检测评估:小组发展过程中,收集相关资料,来显示组员变化和小组的发展过程状况,跟进监测结果,对小组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和改变,以便更加符合组员和小组发展的需要。 (4)小组的效果评估:在完成任务之后,工作者对自己工作的总结,一方面了解目标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积累工作经验。,三、评估的相关概念,1.基线数据2.前侧3.后侧4.跟进测量5.目标行为,四、小组评估的意义,1.对机构的作用2.对小组工作者的作用3.对小组成员的作用4.对小组工作教育的作用,第二节 小组评估的设计,实验设计准试验设计 单一个案设计 AB设计 ABAB设计,一、实验设计,自变量与因变量:实验来考察自变量对因变

5、量的影响。自变量通常是实验中的刺激因素(犹如干预过程)。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结果。前测与后测:受试首先作为因变量接受测量(前测),然后接受自变量的刺激,之后作为因变量再接受测量(后测), 因变量前测与后测之间的差异,就是自变量的影响力。实验组与对照组:接受刺激的组为实验组,而不接受刺激的组就是对照组。,实验设计的逻辑,利用两组资料之间的对比,前测1与前测2的对比,后测1与后测2的对比,找出两组之间的相同或相异,从而比较出干预的效果。,实验设计的变体,单次研究设计(one shot case-study): 不设对照组,对实验组接受刺激后直接进行测量。单组前后测设计(one group pre

6、test-posttest design): 不设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前测和后测,对比前后测的变化,成为准实验设计。静态组间比较(static-group comparison): 只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后测,对比两组数据,来决定变化。,实验设计在社会工作中的困境,研究伦理的问题:我们有权力将一组人定位实验对象和对照对象吗?在研究过程中,如何处理研究人员与被试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社会工作者只能采用一个与自己职业伦理相冲突的研究方法吗?,二、准实验设计,没有对照组的实验设计, 按照时间顺序,对实验组自身的资料进行对比的一种实验。避免了伦理困境操作方便,单一个案设计,定义:以一个个案或一个群体作为实

7、验或研究对象,不设对比组或控制组,研究者直接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和研究。,单一个案设计,单一受试研究利用时间顺序的方法,来评估干预的效果或政策对个人或个案的影响力。这类设计涉及到反复测量针对案主(或系统)某个特定问题的行为指标,资料的收集在干预前后进行,然后比较前后两组资料,找出变化。,单一个案设计的目的,评估个案情况,监督案主或事件发生的变化;评估在目标事件中,是否出现积极或消极的变化;评估实务者的干预是否与变化有关;帮助实务者比较各种干预的有效性。,(一)AB设计,A为基线期, B为干预期 在干预介入之前的重复测量阶段为“基线阶段”,这是一个控制阶段,近似于控制组的功能。在干预过程中

8、收集的资料为干预阶段。通过两个阶段的对比,相关变量的改变,可以看做是干预的结果。,AB设计的注意事项,三角测量的问题: 选择超过一种测量方式:标准化测量工具(问卷和量表),自我报告,行为计量表,口头意见回馈,日记和日志,工作员的观察记录,小组过程记录,总结记录,书面评估表,组员的作业和作品等。 有一个以上的人进行测量 选择一个以上的指标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结果分析,资料中是否具有视觉重要性? 目标行为的改变是否发生在干预过程中和干预撤除之后 目标行为如果因为检测干预而改变,从实际和诊断的角度来看,这种改变有实质性的重要性吗?,(二)、ABAB 设计,A1阶段:基线阶段,某种行为或量表测出的量化

9、的数据,在干预开始前某段时间内,均被有系统地记录。 B1最初干预处理阶段:在本阶段中,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对受试者采取某种训练或辅导。 A2 追踪基线阶段:干预处理和辅导已停止,但如果某些行为再次出现时,干预处理还是必要的。 B2 追踪干预处理阶段:在本阶段,再次恢复干预处理措施,有关的训练策略可以再次使用。设计框架:A1- B1-A2-B2,ABAB设计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的变化方向 ,有时会出现变化方向不明显得问题。 这种设计不太容易实施,除非在干预实施之前就作好准备,否则不可能让干预停下来重新开始,以便获得基线资料。,第三节 测量工作的选择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一、测量工作的选择二、资料收集三、资料分析,第四节 评估报告的撰写,一、撰写准备1.确定写作目的2.文献回顾,二、研究性评估报告的基本格式,1.前言2.文献回顾3.评估研究的设计4.评估的结果与分析5.讨论6.结论7.参考文献,本章小结,1.小组评估概述2.评估的设计3.测量工具和资料收集分析4.评估报告的撰写,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