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59040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数民族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少数民族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少数民族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少数民族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少数民族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少数民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数民族课件.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民族文化,.,2,目录,白族风花雪月傣族婀娜多姿回族穆斯林式苗族银色世界满族高贵典雅,.,3,白族风花雪月,白族是世居在我国云南大理的一支少数民族,白族服饰总体上看,男子的穿戴简洁朴素,中老年服饰较为淡雅,姑娘和小孩服饰比较艳丽。以年轻姑娘的服装为例,上衣多为白色或浅色襟衣或衬衣,紧袖管上镶有各色花边。外罩多为红色,浅蓝色为主的领褂。下穿白色或浅色长裤。腰系短围裙,镶有花边,缀有绣花图案。宽花腰带和飘带紧束腰身,头梳独辨,盘于叠成长条形的桃花或印花头巾中间,再缠以红头绳,左侧飘吊着一束雪白的缨穂,手腕上戴银质或玉石的手镯。脚穿绣花鞋。这一身打扮,浓艳而又不失庄重,线条美丽,婀娜多姿,飘

2、然若舞,十分讨人喜欢。 “苍山绿,洱海清,月亮白,山茶红,风摆杨柳枝,白雪映霞红”,这正是婀娜多姿、飘然若舞的大理白族服饰的真实写照。说了这么多,只是片面描写而已。白族 最有特色的就要数“风花雪月”这四个字了。 “风花雪月”四个字是用来描写白族少女的帽子的:垂下的穗子是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洁白的帽顶是苍山的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的月。这四个字不仅听上去令人感到诗情画意,更重要的是,它是代表了一个民族,是本民族的特色。当我去到大理,一路上听到导游的解说,白族姑娘的形象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当中。也许,当别人听到这段解说是,也会将它牢牢的记住,记住这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大理白族。,.,4,.,

3、5,傣族婀娜多姿,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婷婷玉立,仪态万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她们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善于打扮,一个个用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如花似玉。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园领窄袖,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傣族妇女的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经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傣族男子一般都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长管裤,用白布、青布或绯布包头,有的戴呢礼帽,显得潇洒大

4、方。,.,6,.,7,回族穆斯林式,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一种是六棱形的,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美的图案。回族妇女常戴盖头。盖头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绿色的,显得清新秀丽。不少已婚妇女平时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带沿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用白漂布制成的,一种是用白线或黑色丝线织成的,往往还织成秀美的几何图案。服装方面,回族老汉爱穿白色衬衫,外套黑坎肩(老乡称“马夹”)。回族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夏季则戴白纱巾,并有扎裤褪的习惯。青年妇女冬

5、季戴红、绿色或兰色头巾,夏季戴红、绿、黄等色的薄纱巾。山区回族妇女爱穿锈花鞋,并有扎耳孔戴耳环的习惯。,.,8,.,9,苗族银色世界,苗族服饰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苗家的姑娘最爱穿百褶裙,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00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这些裙子从纺织布到漂染缝制,一直到最后绘图绣花,都是姑

6、娘们自己独立完成,再加上亲手刺绣的花腰带,花胸兜,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头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花梳、银耳环、银童帽饰。,.,10,.,11,满族高贵典雅,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为长期适应寒冷气候而选择了保暖性较好的袍装作为日常服饰。在明朝中期满族吸收中原汉族的袄式服装,改进成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装”。 旗头”满语称之为“答拉赤”它是满族妇女在一般礼仪或婚礼场合佩带的头饰。具体做法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头饰。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除“旗装”、“答拉赤”外,满族妇女的“旗鞋”也极富特色。旧时满族妇女与汉族妇女不同,她们崇尚脚力劲健、登山行马,拒绝缠足陋习而以大脚“天足”为美。由此在鞋袜装饰上获得了充足的创艺空间,“旗鞋”便从而产生。这种装饰以精美刺绣的旗鞋以木为底,鞋根起于中央,这种鞋俗称“旗鞋”或通称“高底鞋”。,.,12,.,13,调查结果,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的同学对少数民族文化都具有深度了解,部分同学对此具有基本的认识,只有极少数同学还不是特别了解。由此可知,现在的同学们并不只是死读课本,而是对课外只是也具有了解,这也是我们此次研究的初衷与意义。,.,14,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