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法申报技巧及案例分析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59466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4.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法申报技巧及案例分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工法申报技巧及案例分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工法申报技巧及案例分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工法申报技巧及案例分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工法申报技巧及案例分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法申报技巧及案例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法申报技巧及案例分析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法申报技巧及案例分析 (2014),2,工法动画演示制作,工法申报书填写要点,工法正文编制技巧,申报国家级工法必备的资料,工法综述,目录,3,鲁布革水电站是我国第一个使用世界银行贷款,第一个国际招投标的水电建设工程,1984年日本大成公司建设以低于标的43%的价格中标,(这个价格低于中国+挪威联合体标价36 ), 1989年建设部开始在全国施工企业推行工法。 鲁布革经验:FIDIC 应用、QC质量管理、工法应用,中国“工法”的起源,4,1989年,建设部出台了施工企业实行工法制度的试行管理办法1996年,建设部修订为建筑施工企业工法管理办法 2005年,建设部再次修订为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

2、中国“工法”管理制度的发展,变革轨迹试行办法 建筑施工企业 工程建设企业,5,工法的定义对象-工程核心-工艺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工程实践证明工法 = 工艺的施工方法,工法的作用是“科技示范工程”申报不可缺少的内容是“投标”、“施组”、“方案”编制的参考是企业特级资质申报的重要指标,工法的特点,标准性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工法的概念、作用与特点,6,2007年建设部市场司72号文颁布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明文规定,特级企业必须拥有3项以上国家级工法的规定;2009年最新特级资质征求意见稿要求企业还必须具有省部级以上,公路工程类工法3项以上的规定;同时工法署名第二的单位不予认可。,工法是企业特级资质

3、申报的重要指标,7,工法1 前言2 工法特点 3 适用范围 4 工艺原理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6 材料与设备 7质量控制 8 安全措施 9 环保措施 10 效益分析 11 应用实例,总结(论文)前言或工程概况1 方案确定2 方案设计3 施工工艺4 体会或结语,工法与技术论文的区别,8,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方案设计及施工工艺,效益分析,体会和结语,9,19972008年度国家级工法申报简况,1999年之前国家级工法是由建设部组织评审1999年之后国家级工法是由建设部委托中国建筑业协会承担评审19992000年申报102项工法,评审通过61项,通过率59.8%20012002年申报13

4、6项工法,评审通过83项,通过率61.0%20032004年申报232项工法,评审通过120项,通过率51.7%20052006年申报842项工法,评审通过348项,另升级版20项,通过率43.7%20072008年申报1700余项工法,评审通过360项,另升级版57项,通过率24.5%,10,申报国家级工法必备的资料,11,工法的选题,1 选题原则2 选题范围3 选题步骤4 选题误区5 选题技巧,12,1 选题原则,1 总结工程中有实用价值、有规律性的工艺技术;2 在原有的工法发展起来的新技术;3 四新技术形成的工艺方法4 专利、发明的总结,13,第一类重工业工程项目(如石化、冶炼、电力)第

5、二类土木工程项目(如水利水电、路桥、港口、污水处理)第三类公共建筑工程项目(如文化体育、会展中心、航站楼)第四类住宅工程中容易产生质量隐患的关键技术项目。,2 选题范围,14, 工程重点、难点 (中标工程的施组查询) 网络排查类似工法(专业网站公布的已通过评审的各级工法名单) 对关键技术进行主题研究(按照科技成果的立项、鉴定评估、报奖等),3 选题步骤,15, 切忌选题重复 题目宜定在 “点”,不宜定在 “面” 题目应以工艺为主题,切忌以项目名称为主题 新材料引发的降效不能写成工法。 没有经过实践证明的新技术不能写成工法。,4 选题误区,16,5 工法选题技巧,1 瞄准高、大、精、尖工程2 高

6、技术含量工程3 与政策导向一致的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热点工程(节能、生态、抗震等)4 题目定题要“新颖”、有“吸引力”,17,工法正文内容,1 前言2 特点3 适用范围4 工艺原理5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 材料与设备7 质量控制8 安全措施9 环保措施10 效益分析11 应用实例,18,(1)立项原因(2)工法形成过程、立项过程、研课题研究过程等(3)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单位及研究评审结果(4)应用情况(5)获奖情况(专利、各级奖励),【前言】编制要点,19,【特点】的编写要点,(1)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2)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造价等技术、经济效能等方面的先

7、进性和新颖性。,20,【适用范围】的编写要点,说明最适宜采用本工法的工程对象或者工程部位,以及最佳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1)工程性质:什么性质的工程(住宅、厂房、体育场馆等);水文地质:什么样的地质条件。(2)工程特点:针对设计要求的工程性能和特点,施工中的特点。(3)周边环境及环保要求方面。,21,【工艺原理】的编写要点,(1)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2)关键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3)关键技术的施工主要过程的阐述。,22,【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的编写要点,(1)整个工艺流程图,按工艺流程图对各工序进行介绍,必要时各工序也要用工艺流程图去介绍。(2)在介绍工艺流程时,对关键技术进行较详细介

8、绍。(3)施工组织及施工管理的介绍。,23,【材料与设备】的编写要点,(1)与普通工法不同的材料列表介绍。(2)与普通工法不同的设备列表介绍。,24,【质量控制】的编写要点,(1)必须遵照的国家现行规范、标准。(2)现行规范、标准还未规定的,本工法涉及的质量标准及控制方法。(3)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标准及控制方法。,25,【安全措施】的编写误区,安全措施不周全说明:在操作要点中涉及的安全操作要纳入安全措施里,【安全措施】的编写要点,结合本工法特点,如何贯彻国家、地方(行业)有关安全法规,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26,【环保措施】的编写要点,结合本工法特点,如何满足国家、地方环保要求

9、。包括(1)水土保持。(2)大气、噪声、设备车辆对环境的污染控制等污染。(3)生产和生活废物的处治、人员健康。(4)树木、文物保护。,27,【效益分析】的编写要点,(1)经济效益:直接(物料消耗、人工减少、造价降低); 间接(与其他方案比,减少杜绝事故)。(2)社会效益:提前工期对社会的贡献;环保方面。(3)技术效益:推进科技进步;开辟困难条件下某种技术的应用范围。(4)节能效益:满足节能要求,节省能源或推进可再生资源利用。,28,【应用实例】的编写误区,应用实例只有一例,或写成工程概况,【应用实例】的编写要点,简要介绍工程概况(项目名称、地点、开竣工日期、实物工作量),应用本工法的情况,取得

10、的经济、社会、技术、效益,应用该工法存在的问题等。,29,工法正文排版注意事项,用国标“西码”排版,禁用“中西码”混排一 或一、 1、 全部禁用,工法字体大小写、间距以国家级工法编写规定为准,不再赘述,30,申报单位不能是子母公司,可以是平行单位,只能申报两家,31,工法评审通过时间和单位工法鉴定时间和结论,工法获得科技成果奖励情况(有可能没有获奖),32,附件 工法的申报及管理,1工法要逐级申报 公司级-集团级-省部级-国家级,33,省部级工法,集团级工法,国家级工法,每年两次,分别是当年的6月和11月,总公司级工法 :每年申报一次,一般是3月初申报,10月前完成评审 北京市级工法:可随时申

11、报,每两年申报一次,一般在单数年的3月底前申报,10月份组织评审,12月公布,2 工法申报时间,34,3 工法的管理,(1)集团级工法的申报评审流程 提前1个月发布工法申报通知汇总工法申报项目集团工程技术部进行初步排查工法的重复性工法的格式,35,(2)初审:(重点对工法的内容进行审查)相关部门主要人员组成初审小组对工法进行批注对工法进行打分(按照审查评分表)组织初评会议,讨论反馈工法的修改意见形成初审反馈意见,返回给各工法执笔人,(3)交叉审查:组织各子公司进行交叉审查,一般由技术部门组织完成,按照审查评分表进行打分,并提出修改反馈意见,36,(4)召开集团工法评审会:确定评委、评审时间,提

12、前发放评审评审会程序:介绍工法申报、初审和交叉审查情况参评工法执笔人进行陈述(配合ppt)主副审和评委提问质疑最后由评委投票,2/3多数通过审定为集团级工法。,宣布评审的结果: 1、直接通过;2、修改后通过;3、修改后再审;4、不通过评审通过率:近两年达到70%,37,(5)中建总公司级工法 设主审、副审各1人,会议集中评审,以1/2多数通过审定为总公司级工法,2/3多数推荐申报国家级工法。评审通过率一般为60%左右,(6)国家级工法: 由专家库中抽取,组成当年的国家级工法评审委员会。按照房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工业安装工程分成3个大评审组,每个大评审组下设多个评审小组,每篇工法设主审1人、副

13、审2人,小组推荐、大组权衡、评委会投票,以评委会2/3多数同意通过为国家级工法。,38,科技成果鉴定历史沿革,我国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出台了三部科技成果鉴定办法。 第一阶段(1958-1977年) 1961年4月22日国务院颁布的新产品新工艺技术鉴定暂行办法; 第二阶段(1978-1986年) 1978年11月颁布的关于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管理办法 第三阶段(1987-1994年) 1987年10月2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 第四阶段(1995年-至今) 1994年10月26日以原国家科委第19号令形式颁布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目前各地政

14、府陆续出台该办法实施管理规定,但本质没有大的变化。,39,科技成果鉴定含义和意义,1 科技成果鉴定含义 科技成果鉴定是主管科技工作政府机关的一种行政行为。由其从国家各级专家库中聘请同行专家,按照规定形式和程序,对科技成果进行审查和评议,并对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及推广应用的前景等作出相应结论。科技成果鉴定分为三种形式并具有同等效力。检测鉴定会议鉴定函审鉴定,2 科技成果鉴定意义 通过权威机构证明企业科技成果的先进性、科学性和推广价值。,40,科技成果鉴定目的,申报省(直辖市)级科技示范工程申报省(直辖市)级工法申报省(直辖市)级科学技术奖申报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申报国家级工法申报建设部鲁班奖、詹天

15、佑奖、华夏奖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41,国家认可的科技查新机构,1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2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3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4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5 冶金信息标准研究院6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信息研究所 7 建设部科技信息研究所 8 煤炭技术信息研究院9 天津科技信息研究所10 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11 辽宁省科技情报研究所12 湖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13 四川省科技情报研究所14 陕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15 河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16 山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17 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18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19 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20 广西区科学技术情报

16、研究所21 铁道部科技信息研究所22 中国石化信息研究所23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信息研究所24 煤炭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5 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26 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所27 山西省科技情报研究所28 甘肃省科技情报研究所29 云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30 安徽省科技情报所,42,查新单位:建设部科技信息研究所,43,科技成果查新流程,44,科技成果查新委托书填写样例,45,科技成果鉴定流程,46,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委员会组成: 现场会议鉴定 委员会专家7-15人,建委指定5-12人;申请鉴定的单位可以提供四分之一名额的专家,即2-3人,但此专家不能是成果研究人员,也不得担任鉴定委员会主任。

17、函审鉴定 委员会专家5-9人,均由建委指定。鉴定结论的通过: 无论是会议鉴定还是函审鉴定,其鉴定结论必须依据参加鉴定专家的四分之三以上多数的意见形成。鉴定结论等级依次为: 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47,科技成果鉴定意见,科技成果鉴定意见标准样稿:年月日, 市(省)建设委员会组织了由 等单位完成的 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课题组的汇报,审阅了鉴定文件,考察了施工现场。经过与会专家质询和研发单位答辩后,经鉴定委员会专家认真讨论,形成鉴定意见如下:一、提供的鉴定资料齐全、完整,符合鉴定要求。 二、简单概述课题研究了那几项关键技术,解决了什么问题。三、主要技术创新点。 四、技术水平评价(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五、建议进一步深入开发和研究,以利推广 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 副主任委员:,48,科技成果鉴定意见,49,成果鉴定资料内容,50,成果鉴定资料内容,51,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样稿,在所有鉴定资料完成后,向省建委提出申请鉴定的请求,填写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送交省建委审批。,52,科技成果鉴定资料编写技巧,53,科技成果鉴定资料编写技巧,54,科技成果鉴定资料编写技巧,55,科技成果鉴定资料编写技巧,56,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