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63122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部编版三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部编版三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部编版三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部编版三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卖火柴的小女孩,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它运用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等表现手法,通过有趣的情节,来说明一个道理。,安徒生,19世纪丹麦人。生于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一生写过160多篇童话,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被誉为“童话之王”。主要作品有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丑小鸭、海的女儿,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能复述吗?请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旧围裙 又冷又饿 打成卷 挣钱 富商明晃晃 几乎 擦燃 蜡烛 火焰 喷香,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 凄美 故事。,把课文分成三段。并分别说出各段的段意,第一段:(1-4)讲

2、在下着雪的大年夜,一个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第二段:(5-10)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了各种幻象。,第三段:(11-12)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小组合作,找找文中的小女孩一共点燃了几次火柴,每次她看到了什么,心里盼望着什么?完成下面的表格。,小组合作,找找文中的小女孩一共点燃了几次火柴,每次她看到了什么,心里盼望着什么?完成下面的表格。,观察这张表格,你有什么发现,又有什么问题呢?,3、课文几次提到“大年夜”,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体会它的作用。,课文三次提到“大年夜”;第一次是在文章一开头,写小女孩在“大年夜”出去卖火柴;第二次是写小女孩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看着别人家窗户透出

3、的灯光,闻着烤鹅的香味,心里忘不了这是“大年夜”;第三次是写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课文三次提到“大年夜”,这是给故事安排的特定时间、特定的环境。大年夜本应是欢乐的、幸福的,而小女孩在大年夜走在街头,在大年夜看着别人家窗户里透出的灯光,闻着烤鹅的香味,在大年夜冻饿而死了,这就更突出了小女孩的悲惨,更引起人们对她的同情、怜悯。,品读课文第1-4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受到小女孩生活穷苦的语句。,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

4、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学习第二部分,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快速阅读第510自然段,思考讨论下面问题,并填好表格: 1、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她都看到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小女孩为什么接连不断地擦燃 火柴?,大火炉,香喷喷的烤鹅,圣诞树,慈祥的奶奶,和奶奶一起飞走,渴望得到温暖,渴望得到食物,渴望得到欢乐,渴望得到疼爱,想摆脱寒冷,饥饿和痛苦,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火柴灭了,烤鹅不见了,火柴灭了,圣诞树不见了,怕奶奶不见,赶紧擦着大把火柴,小女孩冻死了,寒冷,饥饿,孤独,痛苦,大火炉,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烤鹅,香喷喷的烤鹅一直向小女孩走来,圣诞树,翠绿的

5、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奶奶,奶奶,请把我带走吧!,小女孩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火柴发出强烈的光,返回,奶奶抱着小女孩一起飞走了,小女孩和她奶奶飞到了没有寒冷、饥饿、痛苦的地方去了,小女孩为什么接连不断地擦燃火柴?,极度的寒冷使小女孩抽出了第一根火柴,火柴擦燃后出现的幻象带给她片刻的幸福和欢愉,所以她不假思索地一次又一次擦燃火柴。她渴望幻象中的一切变成现实,永不消失额反,尤其是慈爱的奶奶,所以她不惜擦燃“一大把”火柴想要留住幻象中的奶奶。小女孩连续擦燃火柴的举动表现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也反衬出当时社会的残酷。,卖火柴的小女孩,渴 望,幻 想,大火炉,温 暖,食 物,烤 鹅,欢 乐,疼

6、 爱,圣诞树,奶 奶,幸 福,奶 奶,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的含义相同吗?为什么?,重点句子理解,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的含义不同:第一个“幸福”的含义是小女孩临死时是在种种美妙的幻觉中度过的,是幸福的;第二个“幸福”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摆脱了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两个“幸福”的实际意义就是受罪和死亡。,“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句什么意思?,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好的幻象中死去了。小女孩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只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只有死

7、亡才能让她远离寒冷、饥饿和痛苦。,2、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小女孩既然冻死的,为什么还“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这是因为小女孩曾在幻想中感到自己的灵魂飞到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天国去了。她就是在这样美好的幻想中死去的,所以“两腮通红,嘴角带着微笑”。,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从“敢”和“终于”这两个词可以看出小女孩当时怎样的心情?,说明了小女孩擦燃第一根火柴之前经过长时间、激烈的思想斗争,本文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本文多处运用

8、了虚实结合 的写作方法。作用:实写和虚写交替进行,美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小女孩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强烈不满。,写作方法分析的规范答题模板:,文章运用了_的写作方法,写出了_(内容),表达了_(作者的情感)。,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运用了虚实结合 的写作方法,写出了幻象中的美好与幸福以及现实生活的悲惨,两相对比,突出了小女孩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愤恨。,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一个。你别问,这是为什么?爸爸给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哥哥给我一盒歌片,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我要把蛋糕送给她,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在一块儿唱那最美丽的歌。你想知道她是谁?请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或者你准备怎么做?,想一想 说一说 写一写,2.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 词,( )的火炉( )的烤鹅( ) 的小女孩 ( )的生活( )的奶奶( )的圣诞树,暖烘烘,喷香,可怜,悲惨,慈祥,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