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概论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64313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卫生概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公共卫生概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公共卫生概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公共卫生概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公共卫生概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卫生概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卫生概论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共卫生概论Overview of Public Health,浙江大学 陈 坤,概 述Overview,公共卫生的发展史History of Development,美国:20世纪以前,政府缺乏专业的公共卫生职能机构 英国:于19世纪末成立了专业的公共卫生政府职能机构;最大的发展是于1988年在“未来公共卫生职能的发展”一文中提出“公共卫生是通过社会的有组织活动达到延长生命、促进健康的科学和艺术”。 明确了公共卫生的两大主要职能: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健康服务计划、评价。,公共卫生的发展史History of Development,日本:公共卫生发展在亚洲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在1874年成立的

2、医疗系统中就已经包含了公共卫生职能部门。 中国:建国前没有大的发展,建国后政府成立了专业的政府职能机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卫生的地位日益重要。 现在:在世界各国都有很大发展,随着国家发展程度不同,各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大趋向是国家工业化及现代生活方式所引发的一系列与人群健康相关的问题的解决。,公共卫生的界定Definition,以社会和群体为对象,以宏观调控、监督执法、宣传教育为手段,以控制群体疾病,提高公众卫生水平为中心,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科学。 运用局部的、各级地市的、国家的乃至国际的人力、物力资源解决影响人群健康的所有问题、因素的过程。与人群健康、疾病有关的一切问题

3、、因素都可以纳入公共卫生的研究范畴。,公共卫生的理念范围Programmatic Scope,目标设定 (goal setting) 结合具体的国情、时期确定公共卫生事业阶段性的工作目标,宗旨是为公共卫生的最终目标服务 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 (prevention of diseases & promotion of health) 公共卫生事业的最终目标 医疗保健 (medical care) 促进健康的主要方式,公共卫生的理念范围Programmatic Scope,改变行为 (influencing behavior)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环境控制 (environmental contr

4、ol) 环境、工业污染物的处理和控制 总之,公共卫生策略措施包括在社区/群体水平上采取预防性的、治疗的、行为学的以及环境等的各方面措施,最终是为了促进人群健康。,公共卫生策略Strategies,监测(surveillance) 国家的乃至全球性的疾病监测、报告、预警体系以及应急机制体系的建立 干预(intervention) 公共卫生的核心问题所在,成功的公共卫生干预的施行需要社会多部门的参与 评价(evaluation) 干预后评价是公共卫生工作顺利开展所必须的,可以为后续工作的改进提供客观依据。,公共卫生的基本职能Basic Functional Authorities,健康促进职业卫生

5、保护环境公共卫生立法公共卫生管理监测人群健康状况特殊公共卫生服务高危人群和脆弱人群卫生服务 预防、监测和控制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公共卫生研究的方法学Scientific Research Approaches,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人口统计学与生命统计学 生物和生理科学 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相关医学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科学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 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信息科学 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公共卫生研究的方法学Scientific Research Approaches,其中: 流行病学、统计学等学科是公共卫生研究领域传统并且是根本的方法学 而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

6、、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新兴学科在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的引入,必将掀起公共卫生研究的新高潮,公共卫生组织机构Organization,政府机构 (government structure) 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非政府机构 (non-governmental public health agencies) 在我国的发展尚欠缺,小 结Summary,理念包含范围越来越大 可识别的公众健康危害增加 可行的解决控制健康危害的策略措施也越来越多 涉及的学科范围越来越广 包括生理学的、生物学的、医学的、物理学的、行为学的、社会学的、数学的多学科领域范围知识以及新兴的各类信息科学 工作重心向多方发展 包括

7、传染病和慢性病的控制、心理生理健康、环境安全评价、各类伤害的减少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促进等。,问题与进展Challenge & Advance,人类健康相关疾病和因素Diseases & Factors,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Threat from Diseases, 感染性疾病 (infectious diseases) 有传染性的、可造成人群传播流行的疾病 慢性疾病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已扩展到一切的非传染性疾病 伤害 (injury) 外伤、交通事故、暴力、自杀等 心理或生理紊乱 (disorder) 精神问题、心理健康、酒精中毒、儿童暴

8、力、学习障碍等,人类疾病谱的变化The Change of Diseases Spectrum,从上个世纪前50年的以传染性疾病为主向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的转变,但传染性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危害仍不容忽视 人类疾病预防的策略也随之发生变化:应综合考虑包括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心理生理健康、环境安全评价、各类伤害的减少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促进形成,传统传染性疾病的重新抬头 03年底至04年初禽流感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众多亚洲国家的大流行; 我国:49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1982年首例AIDS病人; 2001年全球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4000万; 我国:艾滋病感染者估计累计人数100万,

9、存活85万,报告只有4万多例,95%的传染源处于潜伏状态。,新发传染性疾病的不断涌现 以2003年37月间,SARS的全球爆发流行最为典型 全球累计病例(03-8-7):8422例,死亡:916例; 中国大陆累计病例(03-8-15):5327例,死亡:349例。,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 从4月27日起,国际卫生组织将H1N1流感病毒从3级升到4级警报,2日后又升级至5级警报。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已决定,警戒级别由5级提升至6级最高级别。 截至2009年12月27日,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已造成至少12220人死亡 ;截至2010年1月10日,中国内地已有1

10、24764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其中744例死亡 .,90年代以来新出现和再现的传染病 阿根廷、玻利维亚出血热 登革出血热HTLV 乙型和丙型肝炎 牛海绵状脑病 HIV感染/AIDS 黄热病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流感 SARS 结核病 巴西紫癜热 幽门螺杆菌感染 埃博拉出血热 莱姆病 疟疾 炭疽病 疯牛病 口蹄疫 拉沙热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E.coli O157:H7),期间还有疯牛病、口蹄疫、猪流感、手足口病等小型传染病爆发,以及近期的霍乱、蜱虫叮咬导致的“无形体病”等。传染病疫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不仅没有随着人类医疗水平的提高而得到控制,反而因为流动人口的加速,使传染性疾病发生和蔓

11、延的危险性成为更加严重的问题。,2022/12/6,23,可编辑,表明人类控制传染病任重而道远,主要措施包括健康教育、病原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的开展应用以及预防治疗用药和疫苗的开发;同时营养支持即食疗是医学新兴领域。,慢性病 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 是目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对于45岁以上的人群。 损伤 包括外伤、交通事故、暴力、自杀等; 精神疾患 包括精神问题、心理健康、酒精中毒、儿童暴力、学习障碍等 不良的生活方式 吸毒、不良性行为、吸烟、饮酒等,健康相关行为:人口老龄化 (ageing)酒精滥用,尤其是未成年人酗酒(underage drinking)药物滥用即

12、吸毒(drug abuse) 高危性行为(high-risk sex)和性攻击(sexual assault)自杀(suicide)暴力(violence),健康相关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物理性环境污染: 如电离辐射、噪声化学性环境污染: 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生物性污染 : 如病毒、细菌等,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Challenge during Development of Public Health,SARS全球爆发流行后必须思考的几个问题 如何完善现有的公共卫生预防体系 人类需要什么样的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如何建设发展公共卫生人力资源 如何建立国家的

13、乃至全球性的疾病监测、报告、预警体系以及应急机制体系 如何提高卫生系统的应变能力 如何提高公众基本的疾病预防知识,WHO提出,应建立全球性的疾病监测、报告、预警体系以及应急机制体系 ,即建立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2003年月日,国务院第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003年6月日,第三届公共卫生北京论坛,我国将加大公共卫生建设力度,全面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 2003年7月31日,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会议提出我国计划在今后三年全面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同时逐步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城市基本

14、医疗服务体系、卫生科普宣传体系和财政经费保障体系。,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建设,2010年4月卫生部发布了地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建设技术指南,中心思想就是 “平战结合、预防为主”八个字。,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建设,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已经初步建立,但还存在“六个不够”,即信息不够灵敏、反应不够迅速、处置不够合理、体系不够完善、队伍不够健全、基础不够扎实。 反映的实质问题-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还缺乏系统全面的新思维:如医疗预防资源不能整合,健康教育依然没有列入重要议程等。,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建设,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公共卫生信息系统(Public Health Infor

15、mation System, PHIS) 基本功能:公共卫生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面向各级对象的信息服务现代社会对PHIS的要求:容量 、能力、权威我国PHIS存在的问题:疫情信息报告、监测时效性差卫生信息网络覆盖面小医疗救治信息及指挥不灵卫生执法监督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缺乏统一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信息整合能力差,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我国PHIS建设的总体目标依托国家公用数据网,建立覆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CDC、CHIS、各类医疗机构的高效、快速、通畅的IS,触角延伸到城乡社区;加强法制化和标推化建设,规范和完替公共卫生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提高信息质量;建立中央、省、市三级疫情和突发公共

16、卫生事件预警应急指挥系统平台,提高公共卫生管理、医疗救治、科学决策以及应急指挥能力。国家PHIS基本网络构架纵向到底五级网络、三级平台横向到边区域公共卫生信息网,全人:包括居民健康档案、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免疫规划、基本医疗、康复医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传染性疾病管理、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生命事件登记等11个子系统; 全程:包括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10个生命节点。目标:实现区域内卫生信息的资源整合、共享和发展。,全人全程健康信息系统的建立,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的储备,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培养与储备 高等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专业教

17、育的改革与创新 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及行业准入公共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 其他卫生行业领域从业人员公共卫生知识的普及 和相应素质的培养 医学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公共卫生知识 的普及 公众基本的疾病预防知识的普及教育,附:第九届世界公共卫生联盟国际大会,2000年9月2日6日,北京,概括了20多年来人类公共卫生领域的三大成就、三大教训和三大挑战。 三大成就 总的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稳步下降; 某些疾病特别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防治取得重大进展; 婴幼儿死亡率降低,人均期望寿命增高。,三大教训 抗生素滥用导致了抗药性产生 全球疾病监测系统不健全 对能有效预防与控制的AIDS未能及时落实防治措施三

18、大挑战 人们尚不能享受均等的医疗与卫生保健服务 各部门之间尚缺乏有效的合作 全球一体化带来诸多新的公共卫生问题,附:第九届世界公共卫生联盟国际大会,附:第九届世界公共卫生联盟国际大会,七个行动方向 依靠社区潜力,积极而有效地开展公共卫生工作; 加强领导能力和人力资源开发,特别注重青年人参与; 确定并支持基本的公共卫生领域的功能建设; 采取综合措施开展卫生保健,包括个人卫生服务、健康促进、疾病预防等; 各级卫生系统应有强烈的责任心,并提供开放的管理服务模式; 从事有关研究、知识创新; 在公共卫生事业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知识传播和更新。,附:国际抗癌联盟第廿一届世界抗癌大会,2010年8月18

19、日,国际抗癌联盟(UICC)第21届世界抗癌大会(WCC)在中国深圳拉开帷幕。会议主题曲:预防可预防的疾病(preventing the preventable)治疗可治疗的患者(treating the treatable)通过系统付诸实现(systems to make it happen),附:第63届世界卫生大会,第63届世界卫生大会17日在日内瓦万国宫开幕。议题包括防范大流行性流感,实施世卫大会此前通过的国际卫生条例(2005),监测与卫生相关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实现情况,食品安全及减少假冒医疗产品等一系列公共卫生问题,世卫组织的预算、行政和管理等事项。,谢 谢 !,2022/12/6,44,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