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肝脏良性肿瘤(最新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64524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肝脏良性肿瘤(最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2020年、肝脏良性肿瘤(最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2020年、肝脏良性肿瘤(最新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2020年、肝脏良性肿瘤(最新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2020年、肝脏良性肿瘤(最新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肝脏良性肿瘤(最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肝脏良性肿瘤(最新ppt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0-11-25,1,Dr.Feng,2020年、肝脏良性肿瘤(最新课件),2020-11-25,2,肝脏良性肿瘤,一、肝血管瘤二、肝细胞腺瘤三、局灶性结节增生四、肝炎性假瘤五、其他少见肿瘤 (一)脂肪瘤 (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三)血管内皮细胞瘤 (四)胆管囊腺瘤,2020-11-25,3,一、肝脏血管瘤,(一)、定义肝脏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分为4种类型: 海绵状血管瘤 厚壁型,壁内较多的胶原纤维和纤维细胞,血管腔很小, 薄壁型,壁内少量的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血管腔很大 硬化性血管瘤、 血管内皮细胞瘤和 毛细血管瘤,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2020-11-25,4,一、肝

2、脏血管瘤,(二)、病理1、由充盈血液的血窦组成。2、腔内常见新鲜或机化血栓。3、偶尔见钙化。4、厚壁型、薄壁型。5、由肝动脉和门静脉供血。,2020-11-25,5,一、肝脏血管瘤,(三)、典型特征1、增强后向心性、“快进慢出”型强化。2、多回波序列T2WI上,随TE时间的延长,肿瘤信号强度递增。3、重T2WI上,病灶呈亮白高信号-“灯泡征” 4种强化类型: 1、动脉期,瘤体周边C形、花环状、结节状强化,快进慢出-海绵状血管瘤、 2、瘤体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与主动脉密度相近,门脉延迟稍高-直径小于1.5cm 3、动脉期瘤体无强化,门脉期或延迟期可见肿瘤周边结节性增强,充盈缓慢-厚壁性血管瘤。晚近

3、晚出。 4、动态扫描瘤体始终无强化,罕见,多见于硬化性血管瘤。,2020-11-25,6,一、肝脏血管瘤,(四)、影像学表现CT表现:1、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灶,境界清楚,密度均匀;2、增强后呈向心性、“快进慢出”型强化。MRI表现:1、呈长T1长T2信号,中央瘢痕在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2、多回波T2WI,随TE时间延长,肿瘤信号强度递增;3、重T2WI(TE120-150)上,病灶呈亮白高信号,称为“灯泡征”;4、增强后可见向心性“快进慢出”型强化。B超表现1、强回声;2、均质、边缘清楚。,2020-11-25,7,一、肝脏血管瘤,(五)、影像学首选1、B超。2、不典型者首选MRI

4、 多回波T2WI、重T2WI.,2020-11-25,8,一、肝脏血管瘤,(六)、鉴别诊断1、肝细胞肝癌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AFP增高;强化后呈“快进快出”型;包膜常见;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无“灯泡征”。2、局灶性结节增生中心瘢痕T2WI为高信号,无“灯泡征”。增强扫描延迟强化;呈中心强化,向周边呈涌泉样推进。中心瘢痕延迟强化。动脉期可见扭曲、增粗血管。注射SPIO后T2WI信号显著降低;注射Gd-BOPTA或Mn-DpDp后呈持续强化。,2020-11-25,9,一、肝脏血管瘤,(六)、鉴别诊断3、肝细胞腺瘤T2WI呈稍高信号,脂肪抑制或反相位图像信号可降低;动脉期相对均匀强化,延迟

5、期多为等密度;注射Gd-BOPTA或Mn-DPDP后呈持续性强化。,2020-11-25,10,一、肝脏血管瘤,(七)、临床特征1、30-50岁女性常见。2、多无症状而偶然发现。3、肝左右叶受累相差不大。4、大小不一,单发、与多发不一。,2020-11-25,11,二、肝细胞腺瘤,(一)定义: 肝细胞腺瘤又称肝腺瘤,为少见的肝细胞起源的良性肿瘤,居肝脏良性肿瘤的第三位。由肝细胞条索及扩张血窦构成,无胆管结构,瘤细胞分化良好,与正常肝细胞酷似,内含大量糖原和脂质。,2020-11-25,12,二、肝细胞腺瘤,(二)病理:1、多为单发,肝右叶多见。2、30%可见包膜。由瘤周被挤压的肝细胞内脂肪空泡

6、增加所致。3、由肝细胞条索及扩张的血窦构成,无胆管结构。4、瘤细胞分化良好,与正常的肝细胞酷似,内含大量糖原和脂质。5、血供丰富,血流方向呈向心性。6、脂肪变性型、扩张血窦型、混合型。7、腺瘤内可见正常的Kupffer细胞,但其数量较正常肝组织少,而且吞噬功能也有降低。,2020-11-25,13,二、肝细胞腺瘤,(三)典型特征:1、含有脂肪成分,在MRI反相位检查或脂肪抑制图像中信号减低。2、常可见包膜。3、动脉期明显强化,肝门静脉期或延迟期呈等密度。,2020-11-25,14,二、肝细胞腺瘤,(四)影像学表现:CT表现:1、圆形或卵圆形等密度,边界清楚;2、出血-25%3、脂肪(7%-1

7、0%)4、31%-66%可见包膜;5、动脉期明显强化,肝门脉期或延迟期呈等或稍低密度。B超表现:1、边界清楚,形态规整,圆形或椭圆形稍低回声;2、丰富肝门脉样血流及低速动脉样血流。,2020-11-25,15,二、肝细胞腺瘤,(四)影像学表现:MRI表现:1、T1WI、T2WI均呈稍高信号;2、脂肪抑制图像上信号减低;3、化学位移反相位图像亦显示信号减低;4、动脉期呈明显强化,肝门脉期或延迟期呈等信号;5、注射SPIO后信号轻微降低或不降低;6、注射Gd-BOPTA和Mn-DPDP后呈持续强化。影像学首选:MRI:反相位检查或脂肪抑制图像。,2020-11-25,16,二、肝细胞腺瘤,(五)鉴

8、别诊断:1、肝细胞肝癌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AFP增高;强化后呈“快进快出”型MRI特异性对比剂可行鉴别。2、局灶性结节增生与口服避孕药无关,常合并出血,恶变等并发症。可有中心瘢痕,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MRI反相位检查或脂肪抑制图像中无信号减低。无包膜。注射SPIO后T2WI信号显著降低。,2020-11-25,17,二、肝细胞腺瘤,(五)鉴别诊断:3、血管瘤T2WI为明显高信号,重T2WI上呈“灯泡征”。向心性、“快进慢出”型强化。MRI反相位检查和脂肪抑制图像无信号减低。MRI特异性对比剂可行鉴别。,2020-11-25,18,二、肝细胞腺瘤,(六)临床表现:1、生育期

9、妇女多见。2、与口服避孕药和性激素治疗有密切关系。3、有自发出血和恶变倾向。4、治疗上一般主张手术切除。,2020-11-25,19,三、局灶性结节增生,(一)定义:FNH-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局灶性结节增生是继血管瘤之后肝内第二常见的良性占位性病变,由正常肝细胞、Kupffer细胞、血管、和胆管组成,无正常排列的肝小叶结构,也不与胆管树相通。,2020-11-25,20,三、局灶性结节增生,(二)病理:1、多为单发,无包膜。2、由正常肝细胞、Kupffer细胞、血管、和胆管组成。3、无正常排列的肝小叶结构,也不与胆管树相通。4、中心瘢痕;血供丰富,出血、坏死、钙

10、化罕见。5、离心状供血;由一条或多条供血动脉由病灶中心向周围呈放射状分布。6、血液引流途径血液直接引流到病灶周围肝组织的中心静脉或肝静脉。由肿瘤内血窦直接引流到周围正常肝组织扩张的肝窦内。,2020-11-25,21,三、局灶性结节增生,(三)典型特征:1、中央有星状瘢痕,病延迟强化。2、增强呈“快进慢出”型:动脉期明显强化,肝门脉或延迟期呈等或低密度。3、病灶内或周边可见增粗的供血动脉。,2020-11-25,22,三、局灶性结节增生,(四)影像学表现:CT表现1、等或略低密度肿块,密度均匀,境界清楚;2、钙化、坏死、出血罕见;3、1/3中心可见更低密度瘢痕组织,呈延迟强化;4、增强呈“快进

11、慢出”型:动脉期明显强化,肝门脉期或延迟期呈等或低密度。5、病灶内或周边可见增粗的供血动脉或引流肝静脉。,2020-11-25,23,三、局灶性结节增生,(四)影像学表现:MRI表现1、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肿块,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肿块;2、增强亦呈“快进慢出”型;3、中心瘢痕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并延迟强化;4、注射SPIO后信号明显降低;5、注射Gd-BOPTA或Mn-DPDP后呈持续强化。B超表现:1、高或等回声;2、20%可见中心瘢痕。,2020-11-25,24,三、局灶性结节增生,(五)鉴别诊断:1、肝细胞肝癌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AFP增高;强化后呈“快进快出

12、”型;可见包膜,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中心瘢痕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强化不明显;MRI特异性对比剂可行鉴别。2、纤维板层状肝细胞癌男女发病率相等,青少年好发;中央瘢痕粗大,并可见斑点状钙化;强化呈“快进快出”型,中央瘢痕无强化;MRI特异性对比剂可行鉴别。,2020-11-25,25,三、局灶性结节增生,(五)鉴别诊断:3、肝细胞腺瘤与口服避孕药有关,常合并出血、恶变等并发症;无中心瘢痕;MRI反相位检查或脂肪抑制序图像中信号减低;可见包膜;注射SPIO后T2WI信号轻微减低或不降低。4、血管瘤T2WI为明显高信号,重T2WI上呈“灯泡征”;向心性、“快进慢出”型强化;中心瘢痕

13、T2WI信号较亮,无延迟强化;MRI特异性对比剂可行鉴别。,2020-11-25,26,三、局灶性结节增生,(六)临床特征:1、30-50岁女性多见;不是真正的肿瘤,可能是肝细胞对血管发育异常或损伤的一种增殖性反应。2、一般无症状,可表现为腹部肿块。3、少数可自发破裂而大出血。,2020-11-25,27,四、肝炎性假瘤,(一)定义肝脏炎性假瘤是一种少见的由各种致炎因子引起的局部肝组织炎性细胞侵润、凝固坏死、肉芽肿形成和纤维组织增生 为特征的肿瘤样病变,典型表现是闭塞静脉炎。,2020-11-25,28,四、肝炎性假瘤,(二)病理1、慢性炎症和胆汁淤积。2、胆管壁变形坏死。3、胆管周围脓肿或黄

14、色肉芽肿形成。三种类型:1、黄色肉芽肿型,以组织细胞为主。2、浆细胞肉芽肿型,以浆细胞为主。3、玻璃样硬化型,以纤维素增生为主。,2020-11-25,29,四、肝炎性假瘤,(三)典型特征:坏死、肉芽肿形成和纤维组织增生;形似葫芦形改变,可见脐凹切迹;增强无或轻度强化。,2020-11-25,30,四、肝炎性假瘤,(四)影像学表现CT表现1、低密度。2、密度均匀或不均匀。3、增强无强化(凝固性坏死),边缘薄环状强化(周边炎细胞侵润)、分隔状强化(纤维间隔)或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多数仍有中度强化。MRI表现1、T2WI呈中央低信号,周围高信号。2、似葫芦形改变,可见脐凹切迹。B超

15、表现 无特征性。,2020-11-25,31,四、肝炎性假瘤,(五)影像学首选1、螺旋CT多期扫描。2、MRI T2WI可反映病灶内部病理改变。,2020-11-25,32,四、肝炎性假瘤,(六)鉴别诊断1、肝细胞肝癌有肝炎、肝硬化病史,AFP升高;肿块强化模式呈“快进快出”的特点。2、肝转移瘤有原发肿瘤病史,常为多发;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2020-11-25,33,四、肝炎性假瘤,(六)鉴别诊断3、胆管细胞癌肝左叶多见;有肝内胆管扩张、结石等;肿块呈延迟强化。4、肝脓肿临床有高热、寒战;液化坏死明显;增强后呈“双环征”。,2020-11-25,34,四、肝炎性假瘤,(七)临床特征1、男女均

16、可发病。2、单发或多发。3、肝右叶多见。4、一般无临床症状而偶然发现。,2020-11-25,35,肝脏少见良性肿瘤,五、脂肪瘤六、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七、血管内皮细胞瘤八、胆管囊腺瘤,2020-11-25,36,五、脂肪瘤,(一)定义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间叶性肿瘤,起源于肝窦周围有蓄积脂类能力的肝细胞。,2020-11-25,37,五、脂肪瘤,(二)病理1、完全由成熟脂肪组织构成。2、周围可有完整的薄层纤维组织包膜或无包膜。,2020-11-25,38,五、脂肪瘤,(三)典型特征1、脂肪密度或信号肿块。2、脂肪抑制序列信号明显下降。3、增强扫描无强化。,2020-11-25,39,五、脂肪

17、瘤,(四)影像学表现CT表现1、边界清楚的脂肪密度肿块;2、密度均匀或可见细分隔;3、增强扫描无强化。MRI表现1、T1WI,T2WI均呈高信号;2、脂肪抑制序列信号明显下降;3、增强扫描无强化。B超表现1、实性均一极强回声,后方伴声影;2、边界清晰。,2020-11-25,40,五、脂肪瘤,(五)鉴别诊断1、肝局灶性脂肪侵润楔形或不规则状,边缘不清。无占位效应;有正常走行的血管穿行其中;增强后均匀强化。2、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由不同含量的脂肪组织、异常血管和平滑肌组织构成;增强扫描可见强化的血管影和软组织影。免疫组化HMB45+,2020-11-25,41,五、脂肪瘤,(五)鉴别诊断3、脂肪肉

18、瘤少见;CT上密度比正常脂肪高;需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4、血管瘤B超表现与脂肪瘤相近;CT和MRI易于鉴别。5、肝癌脂肪变性有肝炎、肝硬化病史,AFP升高;肿块强化模式呈“快进快出”的特点。,2020-11-25,42,五、脂肪瘤,(六)临床特征1、病因不明。2、40岁以上女性多见。3、多位于肝右叶。4、多无症状而偶然发现,少数可破了出血。5、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不会恶变,预后良好。,2020-11-25,43,六、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定义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间叶性肿瘤,由不同比例的血管、平滑肌和脂肪构成,部分HAML尚可见髓外造血细胞。,2020-11-25,44

19、,六、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二)病理1、多位于肝右叶,单发多见。2、属错构瘤样病变,但不含胆管上皮。3、由畸形血管、平滑肌细胞和成熟的脂肪细胞3种成分组成。4、联合表达HMB45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2020-11-25,45,六、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三)典型特征1、由畸形血管、平滑肌细胞和成熟的脂肪细胞3种成分组成。2、根据其组成成分不同而影像学表现各异。3、MRI平扫可见流空血管影,增强扫描可见强化的出大血管。,2020-11-25,46,六、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四)影像学表现1、脂瘤型主要有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组成,可见少量畸形血管和平滑肌细胞;CT平扫密度与脂肪相似,其内可见软

20、组织密度;MRI平扫在短T1、长T2脂肪信号内出现条片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脂肪成分无强化,而软组织结构强化明显。2、肌瘤型主要由平滑肌成分组成,脂肪成分10%;CT平扫呈稍低密度软组织肿块,其内密度不均匀;MRI平扫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信号混杂;增强扫描强化明显。3、血管瘤型由大量的畸形血管及平滑肌细胞组成,脂肪成分较少;CT平扫呈低密度,其内可见条状血管样钙化;MRI呈长T1,稍长T2信号,钙化呈低信号;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其强化有所减退,延迟期呈低密度或信号。,2020-11-25,47,六、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五)鉴别诊断1、脂肪瘤均匀脂肪密度肿块,无其

21、他成分;增强扫描无强化。2、脂肪肉瘤发病率低;体积较大,边缘不光滑;内部脂肪密度高且不均匀;软组织成分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2020-11-25,48,六、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五)鉴别诊断3、肝细胞肝癌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AFP增高;合并脂肪变性时鉴别困难;强化后呈“快进快出”型;包膜常见。4、血管瘤T2WI呈明显高信号,重T2WI上呈“灯泡征”;多回波序列随TE时间延长而信号增高;向心性,“快进慢出”型强化。,2020-11-25,49,六、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六)临床特征1、中老年女性多见。2、5-10%合并结节性硬化。3、多无症状而偶然发现。4、多为良性,切除后不再复发。5、已见有恶

22、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报道,故一经发现应尽快手术。,2020-11-25,50,七、血管内皮细胞瘤,(一)定义血管内皮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血管内皮细胞源性肿瘤,多发生在软组织或肺、骨、脑和小肠等脏器,原发于反正者甚少。婴儿型肝血管内皮细胞瘤(IHHE)是婴儿期最常见的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肝脏良性肿瘤,约占儿童肝脏肿瘤的12%。,2020-11-25,51,七、血管内皮细胞瘤,(二)病理1、多发多见。2、是一种血管源性肿瘤,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大小不等的血管。3、型为良性,型具有潜在恶性。4、部分可见出血、钙化、血栓和纤维化。5、对血管内皮细胞抗原(CD31、CD34等)染色阳性。6、血供丰富,主

23、要由肝动脉供血。,2020-11-25,52,七、血管内皮细胞瘤,(三)典型特征1、常多发。2、增强后呈向心性、“快进慢出”型强化。,2020-11-25,53,七、血管内皮细胞瘤,(四)影像学表现CT表现1、低密度肿块,边界清楚;2、常多发。3、密度均匀或不均匀,50%可见钙化、坏死、出血、血栓或纤维化。4、增强后呈向心性、“快进慢出”型强化。与肝血管瘤相似。5、坏死出血、血栓或纤维化区不强化。,2020-11-25,54,七、血管内皮细胞瘤,(四)影像学表现MRI表现1、T1WI多呈低信号,T2WI呈不同程度的高信号;2、增强扫描与CT类似。B超表现1、强回声;2、均质、边缘清楚。影像学首

24、选:1、B超。2、均质、边缘清楚。,2020-11-25,55,七、血管内皮细胞瘤,(五)鉴别诊断1、血管瘤1岁以下病人罕见。钙化少见。2、肝母细胞瘤是小儿反正最常见的恶性肿瘤。AFP可明显升高。也可见散在或聚集的钙化灶。强化行为与HCC类似,呈“快进快出”型。3、肝脏转移瘤婴儿最多见为神经母细胞瘤肝转移。钙化少见。无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2020-11-25,56,七、血管内皮细胞瘤,(六)临床特征1、发病年龄20-80岁,男女比例为1:2.2、IHHE多见于6个月内的婴幼儿,女孩多见。3、临床症状无特征性。4、多数IHHE患儿AFP升高。,2020-11-25,57,八、胆管细胞腺瘤,(一

25、)定义胆管囊腺瘤是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常发生于肝内胆管,少数发生于肝外胆管,极少数发生于胆囊,具有潜在恶变性及较高的复发率。,2020-11-25,58,八、胆管细胞腺瘤,(二)病理1、囊腔较大。2、囊壁及分隔厚薄均一,内壁光滑。3、出血、钙化少见。4、卵巢样间质。,2020-11-25,59,八、胆管细胞腺瘤,(三)典型特征1、囊性病灶。2、囊壁及分隔持续强化。,2020-11-25,60,八、胆管细胞腺瘤,(四)影像学表现CT表现首选1、单发巨大低密度病灶;2、线样分隔;3、囊壁及分隔持续强化;4、囊腺癌间隔增厚、壁结节或乳头状突起、囊内出血及粗大钙化。MRI表现1、囊性肿块;2、囊液成分

26、不同而信号各异。B超表现1、低回声;2无特征性。,2020-11-25,61,八、胆管细胞腺瘤,(五)鉴别诊断1、胆管囊腺癌囊壁及间隔不规则增厚;可见多发乳头状突起;可见钙化及出血;10cm提示囊腺癌可能大2、囊性转移瘤囊壁较厚,内壁不光滑;多为单房,常多发;原发肿瘤病史;3、囊性肝癌常合并肝炎,肝硬化病史,AFP阳性;强化呈“快进快出”型,2020-11-25,62,八、胆管细胞腺瘤,(五)鉴别诊断4、单纯肝囊肿壁菲薄光滑,无分隔;增强无强化。5、肝脓肿临床有高热等感染症状,白细胞增高;有分隔或分房;囊壁及间隔不规则且厚,增强后壁及分隔可见强化;周围多可见水肿带。6、肝包虫囊肿壁可有不同程度的弧形、环形钙化。典型可见囊中囊及“水上浮莲征”。包虫补体试验阳性。疫区生活史。,2020-11-25,63,Dr.Feng,2020-11-25,64,感谢您的下载观看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感谢您的聆听您的关注使我们更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