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65278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3.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ppt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耳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E.N.T,1,学习交流PPT,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耳的解剖,耳是听觉和平衡感受器的末梢器官 分为 外耳 中耳 内耳 外耳道骨部、中耳、内耳、和内听道位于颞骨内,具有传导声音的作用,称为导音系统,有听觉、位觉(平衡觉)得感受装置,2,学习交流PPT,3,学习交流PPT,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颞骨 (temporal bone),位于顶骨、蝶骨和颧骨、枕骨之间,参与组成颅中窝和颅后窝分为鳞部、鼓部、乳突部、岩部和茎突外耳道骨部、中耳、内耳和内听道包含在颞骨内,4,学习交流PPT,鳞部(squampus portion),内侧面:垂直位、鳞状骨板,内面有脑膜中动脉沟,脑回

2、印记外侧面:光滑,外耳门的前方有呈水平的颧突,其根部分为前、中、后三个根,即关节结节、关节后突和颞线,颞线为颅中窝底硬脑膜的颅外标志。颞线之下,骨性外耳道口后上方有一棘突状突起,称为道上棘(suprameatal spine ),棘的后方,外耳道后壁向上延伸与颞线相交所形成的表面粗糙、稍凹陷的三角形区域,称道上三角区,又称为筛区,相当于鼓窦的外侧壁,为乳突手术的重要标志。,5,学习交流PPT,鼓部(tympanic portion),从前上向后方卷曲的四方形薄骨板,他构成外耳道骨部的前、下及后壁的一部分。鼓沟:内侧端的窄沟,鼓膜边缘的纤维软骨嵌于沟内岩鼓裂:鼓索神经、鼓室动脉、静脉通过鼓乳裂:

3、该裂内侧投影为面神经乳突段,乳突手术及面神经手术的解剖标志。,6,学习交流PPT,乳突部(mastoid portion),呈锥状突起,其内侧面有乙状沟,乙状窦位于其中,乙状沟的深浅、宽窄、及骨壁厚薄与乳突气房发育程度不同而各异乳突气房发育良好者,其与外耳道后壁见的距离增大,反之,则与外耳道壁的距离较小,后者在乳突手术时易引起乙状窦损伤引起严重出血,或发生气栓,导致生命危险。,7,学习交流PPT,岩部(petrous portion),形似一横卧的三棱锥体,顾又名岩椎,位于颅底,介于枕骨与蝶骨之间,内藏有听觉和平衡终器。,8,学习交流PPT,茎突,茎突:位于鼓部的下面茎乳孔:位于茎突起的后面,

4、面神经由此出颞骨。,9,学习交流PPT,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一)外耳耳廓 (auricle),形态:漏斗,喇叭由软骨、皮肤、韧带及肌肉构成。耳廓前面的皮肤与软骨膜粘连较紧密,炎症时肿胀,感觉神经压迫至剧烈疼痛若因外伤或耳部手术,易引起软骨膜炎,甚至发生软骨坏死,引起耳廓畸形血管浅表、皮肤菲薄易冻伤,10,学习交流PPT,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耳前切记,耳前面观,耳后面观,耳后沟,11,学习交流PPT,先天性耳前瘘管,先天性外耳廓畸形 (副耳),耳廓假性囊肿,先天性小儿畸形,12,学习交流PPT,外耳道 (external acoustic meatus),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起自耳甲腔底

5、,止于鼓膜分两部:软骨部(外1/3 )、骨部(内2/3)长2.53.5cm两处狭窄:软骨部与骨部交界处、外耳道峡(距鼓膜约0.5cm)S形弯曲:检查时向后上(成人)或后下(小儿)皮下组织少炎症时剧痛软骨部富含耵聍腺(耵聍栓塞)、毛囊和皮脂腺(耳疖)颞下颌关节位于外耳道前方,外耳道软骨部随着颞下颌关节的活动而活动,13,学习交流PPT,外耳血供,颞浅动脉,耳后动脉,上颌动脉,外耳神经,下颌神经耳颞支-前、下壁(牙疼可引起反射性耳痛),迷走神经耳支-后、下壁(刺激后壁可引起反射性咳嗽),面神经及舌咽神经分支,外耳淋巴引流:外耳的淋巴引流至耳廓周围淋巴结,14,学习交流PPT,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6、(二)中耳 (middle ear),中耳介于外耳和内耳之间,是位于颞骨中的不规则含气空腔和通道。包括以下四部分:鼓室(tympanic cavity)咽鼓管(eustachian tube)鼓窦(antrum)乳突(mastoid process),咽鼓管,鼓室,鼓窦,鼓膜,15,学习交流PPT,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鼓室 (tympanic cavity),2开口:前方-咽鼓管,后方-鼓窦入口3部分(以鼓膜紧张部上、下边缘为界):上鼓室、中鼓室、下鼓室内容物:听骨、肌肉、韧带,16,学习交流PPT,鼓室六壁,外侧壁:鼓膜,上鼓室外侧壁内侧壁:内耳的外壁。鼓岬,前庭窗,圆窗前壁:颈内动脉后壁

7、:乳突壁上壁:鼓室盖下壁:颈静脉球,外壁,内壁,17,学习交流PPT,外侧壁 鼓 膜 (tympanic membrane),形状: 半凹、近圆、珍珠灰色、半透明大小:8*9*0.1mm分三层:上皮层、纤维组织层和粘膜层分两部:紧张部、松弛部三标志: 锤骨短突、锤骨柄和光锥四象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18,学习交流PPT,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19,学习交流PPT,穿孔,20,学习交流PPT,鼓室内壁,面神经管突,前庭窗(卵圆窗),蜗窗(圆窗),鼓岬,21,学习交流PPT,鼓室前壁(又称颈动脉壁),22,学习交流PPT,后壁(乳突壁),特点:上窄下宽,面N垂直段通过此壁内侧上部:鼓窦入口通鼓

8、窦面N管水平段、垂直段相交处后方:砧骨窝(容纳砧骨短脚,中耳手术的重要标志)后鼓室(鼓膜后缘以后):内有鼓室窦和面神经隐窝,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3,学习交流PPT,上壁(鼓室盖),将鼓室和颅中窝分开后连鼓窦盖,前连鼓膜张肌半管之顶壁上有:岩鳞裂(婴幼儿时常未闭合硬脑膜细小血管中耳感染入颅径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4,学习交流PPT,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下壁(颈V壁),鼓室下壁先天性缺损时,颈静脉球可突入下鼓室,鼓膜切开时容易损伤血管,25,学习交流PPT,鼓室内容物,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肌肉:镫骨肌、鼓膜张肌韧带: 锤上、前、外侧韧带 砧骨上、后韧带 镫骨环韧带,东南大学附属中

9、大医院,26,学习交流PPT,听小骨,砧骨,镫骨,锤骨,27,学习交流PPT,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8,学习交流PPT,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鼓室肌肉与韧带 鼓膜张肌肉:牵拉锤骨柄向内、增加鼓膜张力,以免鼓膜震破或伤及内耳 镫骨肌:牵拉镫骨头向后、足板前缘向外跷起,以减少内耳压力,29,学习交流PPT,血管:动脉颈外动脉神经: 鼓室丛:司鼓室、咽鼓管、乳突气房的粘膜的感觉 鼓索神经:(自面N垂直段的中部分出,司舌前2/3味觉),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鼓室的血管与神经,30,学习交流PPT,面神经,面神经是人体居骨管中最长的脑神经,含运动及感觉纤维,以运动功能为主。分段:运动神经核上段 运动神

10、经核段 桥小脑角段 内耳道段 迷路段 鼓室段 乳突段 颞骨外段,31,学习交流PPT,面神经,内耳道段迷路段鼓室段(水平段)乳突段(垂直段),32,学习交流PPT,咽鼓管,长35鼓口比咽口高20-25骨部(外1/3):开放状态软骨部(内2/3) 闭合状态,33,学习交流PPT,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为什么小儿容易患中耳炎?,小儿咽鼓管特点:短、平、宽、直,34,学习交流PPT,鼓窦,鼓窦入口,乳突气房,上鼓室,鼓窦盖,通上鼓室.,鼓窦:,35,学习交流PPT,乳突,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混合性,36,学习交流PPT,(三)内耳(Inner ear)迷路,按解剖和功能:前庭半规管耳蜗按组织学分:骨迷

11、路膜迷路,37,学习交流PPT,内耳(迷路)-骨迷路,前庭最膨大 ,椭圆形 653mm容纳:椭圆囊和球囊前下部:借椭圆孔通耳蜗的前庭阶 后上部:3个骨半规管的5个开口外壁:构成部分鼓室内壁,有前庭窗和蜗窗内壁:构成内耳道底,38,学习交流PPT,骨半规管 外(水平) 上(前)(垂直) 后(垂直)3管垂直,5口通前庭膜半规管占骨半规管腔隙的1/4,内耳(迷路)-骨迷路,39,学习交流PPT,耳蜗:位于前庭的前部形似蜗牛壳由蜗轴和周围的骨蜗管组成高5mm ,底9mm 旋绕2.52.75周底周相当鼓岬后下方有蜗窗,内耳(迷路)-骨迷路,前庭阶与鼓阶在蜗孔相通,40,学习交流PPT,按解剖和功能 前庭

12、半规管耳蜗Cochlea 内部结构 (三个管),前庭阶与鼓阶在蜗孔相通,不相通,内耳(迷路)-骨迷路,41,学习交流PPT,按组织学膜迷路 内淋巴系统骨迷路 骨密质构成,内耳(迷路):Inner ear,42,学习交流PPT,膜迷路,膜半规管,椭圆囊,球囊,膜蜗管,内淋巴囊,43,学习交流PPT,按解剖和功能前庭 半规管 耳蜗按组织学膜迷路 内淋巴系统骨迷路 骨密质构成,由相连通的膜管和膜囊组成骨迷路内:3个膜半规管(5孔)椭圆囊相通密闭内淋巴系统(听觉与位觉感受器) 椭圆囊、球囊(斑) 直线加速 膜 半 规 管(壶腹嵴) 角加速 膜 蜗 管(螺旋器) 感音,内耳(迷路):Inner ear,

13、44,学习交流PPT,膜迷路,内耳(迷路):Inner ear,45,学习交流PPT,膜迷路,内耳(迷路):Inner ear,46,学习交流PPT,螺旋器 (Corti器),内耳(迷路):Inner ear,由内、外毛细胞(听觉感受细胞)、支持细胞和盖膜组成,是听觉感受器。,盖膜,基底膜,耳蜗神经,内毛细胞,外毛细胞,47,学习交流PPT,血管,迷路动脉 来自:小脑前下动脉 (或)基底动脉、椎动脉,内耳(迷路):Inner ear,48,学习交流PPT,蜗神经,前庭神经,听神经acoustic nerve 及其传导径路,螺旋器,球囊斑,椭圆囊斑,螺旋神经节,49,学习交流PPT,蜗神经及起传

14、导径路,毛细胞 螺旋神经节 蜗神经 蜗神经背核、腹核两侧上橄榄体核 外侧丘系 下丘核外侧丘系核 内侧膝状体核内囊 上颞横回一侧外侧丘系或听皮层受损不会导致明显的两侧听力减退一侧蜗神经或蜗神经核受损,同侧全聋,上颞横回,50,学习交流PPT,前庭神经及起传导径路,毛细胞 前庭神经核内侧纵束 脊髓 肌肉 内侧纵束 动眼、滑车、外展神经核 眼反射 脑干网状结构与植物神经细胞群 植物神经反射 绳状体 小脑,51,学习交流PPT,外耳:收集声波中耳 :鼓膜和听骨链:增强声压 咽鼓管:保持中耳内外压力平衡内耳: 耳蜗:传音、感音 前庭:平衡,耳的生理 听觉、平衡觉,概述,52,学习交流PPT,耳的生理 听

15、觉、平衡觉, 听觉生理 平衡生理,53,学习交流PPT,耳的听觉生理,听觉一般特性 人耳能感觉到的声波频率在20-20000HZ 之间,对1000-3000HZ频率的最敏感 声音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听觉,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声强称为听阈 到声压强度增加超过一定强度时人耳会产生痛觉,这一声音强度称为感觉阈或痛阈,54,学习交流PPT,耳的听觉生理 听觉、平衡觉 空气传导、骨传导,55,学习交流PPT,听觉生理,声波,耳廓,外耳道,听骨链,前庭窗,外、内淋巴液,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空气传导,骨传导,声波,移动式和压缩式骨导,外、内淋巴液,56,学习交流PPT,收集声波,耳的生理 听觉、

16、平衡觉,外耳中耳内耳,57,学习交流PPT,鼓膜和听骨链:增强声压声能由空气水: 99.9%能量反射损失掉声波-内耳淋巴能量30dB 增强声压功能由完成咽鼓管 维持中耳内外压力平衡 引流 防声 防逆行感染,外耳中耳内耳,耳的生理 听觉、平衡觉,58,学习交流PPT,外耳中耳内耳,耳的生理 听觉、平衡觉,59,学习交流PPT,传音: 淋巴液基底膜 感音:Corti器 (基底膜与盖膜剪切运动刺激纤毛 毛细胞兴奋一机械能变电能神经冲动) 编码:Corti器 精细的频率分析 耳声发射来自外毛细胞释能活动, 增强基底膜对声刺激的反应,提高频率分辨率和听敏度.,内耳耳蜗前庭,耳的生理 听觉、平衡觉,60,学习交流PPT, 前 庭 视 觉 本体感觉协调、平衡,耳的生理 听觉、平衡觉,61,学习交流PPT,前 庭视 觉本体感觉协调、平衡,半规管壶腹嵴 正负角加速-旋转球囊斑椭园囊斑两者主要感受直线加速度,维持人体的静态平衡,耳的生理 听觉、平衡觉,62,学习交流PPT,谢谢,63,学习交流PP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