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企业消防培训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65459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PPT 页数:245 大小:5.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企业消防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5页
公司企业消防培训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5页
公司企业消防培训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5页
公司企业消防培训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5页
公司企业消防培训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企业消防培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企业消防培训ppt课件.ppt(2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司企业消防培训课件,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毕达哥拉斯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洛克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西塞罗,公司企业消防培训课件公司企业消防培训课件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毕达哥拉斯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

2、秀斯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洛克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西塞罗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消防防火安全的培训目的达到控制和杜绝火险(灾)事故的发生,确保公司的人生财产安全 。加强全员的防火意识熟悉公司各区域的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的所在位置熟悉公司各区域的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的所在位置掌握火警险、(灾)发生后的报警程序掌握灭火技能及疏散逃生、自救的办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消防防火安全的培训目的,达到控制和杜绝火险(灾)事故的发生,确保公司的人生财产安全 。,加强全员的防火意识,熟悉公司各区域的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的所在位置,熟悉公司各区域的消防设

3、施及消防器材的所在位置,掌握火警险、(灾)发生后的报警程序,掌握灭火技能及疏散逃生、自救的办法,消防工作的意义,关系到历史文化遗产和革命文物的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安危,Text in here,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意义,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消防管理工作的原则,消防安全管理人职责,1、拟订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3、拟订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2、组织制订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4、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5、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维护保养,确保其

4、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管理人职责,火灾的基本概念,火灾 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危害。,燃烧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伴随有火焰、发光和烟雾的放热反应。,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着火源,助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氧或其它氧化 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为可燃物,助燃物: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 应的物质称为助燃物,点火源:能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如腐蚀的蓄电池汇接条、扎到开关、烟头等,火灾的种类(按燃烧的特性分),按燃烧的特性分,指固体物质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溶化固体物质火 灾,指气体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钠、镁、钾等,火灾

5、,雷电、电气线路和设备使用不当。,B类火灾,C类火灾,D类火灾,电气火灾,A类火灾,基站防雷一定要落到实处,电气火灾发生特征,电气火灾发生的机率大,约30%以上,eSolution,2004,扑灭电气火灾不得采用水式灭火设施,应采用干粉、 CO2等灭火器。,电气线路的火灾发生率大。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短路(76%)、过载(7%)、漏电(7%),产生有毒气体,熏坏物质或造成人员伤亡,特征,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漏电:电线绝缘或其支架材料绝缘能力不佳,以致导线与导线或导线与大地间,有微量电流通过,短路:线路的火线和零线、火线与地线磁在一起,引起电流突然大量增加的现象,过负荷:指电气线路负

6、载的电流量超过了额定的安全载流量。也叫超负荷。,接触电阻过大:是指输电线路上接线上的电阻过大,电火花、电弧:电火花是电极间放电的效果。电弧是由大量密集电火花所构成的,它的温度可达3000度以上,电气火灾的预防,电气火灾预防,1、定期对电线进行检查、整理、除尘。禁止使用湿抹布等清洁电器表面。,2、老化,损伤的电线易短路或断路,应更换。绝缘层损坏的用绝缘胶带包扎,3、地面上露出的电线应设在金属管或胶管内,以防损伤,4、插座应固定,应有电压标识,1个插座最多容4个插头,禁止直接将电器导线(无插头),5、严禁私拉乱接现象,灭火的基本方法,抑制灭火,冷却灭火,隔离灭火,窒息灭火,(化学灭火法)使灭火剂参

7、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抑制燃烧反应(可用干粉灭火器),利用各种方法使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可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 ),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 ,使燃烧物质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可作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 ),用吸收大量的热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于燃点以下(可用灭火器),扑灭火灾的一般原则,Title,1,2,3,4,5,6,物品疏散的原则: 先易燃易爆物品,后其它物品。,扑救早,损失小。宜在初期阶段扑灭,边报警边扑救(打电话、按铃、呼喊),先控制火势,再全面灭火,紧闭门窗,减少烟气的流通,先救人,再救物,不得返回火场,防中毒、防窒息、听指挥、别惊慌,二、消防器材及使用篇,常用的消

8、防器材,CO2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消防水带,泡沫灭火器,1211灭火器,消防车,怎样配置灭火器?,1,2,3,4,精密仪器和贵重设备场所,电气设备场所,忌用水灭火,干粉灭火器的残渍会损坏设备, 应选用气体灭火器。,高温设备场所、贵重书籍和档案资料场所,为了避免水渍损失,忌用水灭火,应选用气体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化学危险物品场所,有些灭火剂可能与某些化学物品起 化学反应,有导致火灾扩大的可能,应选用干粉灭火器。,可燃气体场所,有可能出现气体泄漏火灾,应选用扑灭 可燃气体灭火效果较好的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器,压把,提把,钢瓶,虹吸管,喷筒,启闭阀,气体灭火剂,注:.灭火时不可手握喷

9、筒钢管及对准人体,否则会冻伤,二氧化碳灭火气的操作程序及灭火技能: 手提灭火器,向起火点奔跑。 在起火部位前约1.5至2米处,把灭火器直立地上,拉 掉灭火器上面的保险销。 站在火源上风一手掌握好喷筒的灭火幅度,一手握提把及压把。灭火时从火源侧上方朝下扑灭。,定期检查灭火器,灭火器使用方法,提取就近的灭火器,在距起火点大约1至1.5米处停下,先拨保险销,然后右手握压把,左手握住喷嘴,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左右扫射,均匀的喷射到燃烧物表,直到将火全部扑灭。,灭火器使用方法,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切实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要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具体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定期

10、开展防火检查巡查,落实员工岗位消防责任;对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要立即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要制订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限时消除。,消防设施器材要设置规范、醒目的标志,用文字或图例标明操作使用方法;重点部位、重要场所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要设置“提示”和“禁止”类消防标语;要落实消防教育培训制度,员工普遍达到“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切实做到“能火场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员工普遍掌握火场逃生自救基本技能,熟悉逃生路线和引导人员疏散程序。单位要明确疏散引导人员,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组织在场人员安全疏散。,切实做到“火情发现早、小火灭得了”

11、。依法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的企事业单位要建立专职消防队,其他单位要建立志愿、“保消合一”等多种形式的消防队。要结合单位实际,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情,员工能按职责分工及时到位、有效处置。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要持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上岗,熟悉消防设备,并熟练掌握火警处置及启动消防设施设备的程序和方法。,一、提高单位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二、提高单位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三、提高单位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四、提高单位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TitleAdd your text,实施“三会三化”建设,打造消防安全示范单位,会检查消除火灾隐患,一会,二会,三会,三会

12、三化,三化,消防宣传常态化,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一化,消防管理 标准化,二化,消防标示明细化,当我第一个发现起火后怎么办?,大声呼喊,打电话报警,小火灭火,共同灭火,迅速撤离,搬走贵重物件,临危不乱,简易防护,善用通道,寻求救助,不入险地,切勿惊跑,明辨方向,黄江逃生,固守待援,自救四件宝,三、逃生篇,火灾自救,时刻留意逃生路扑灭小火,惠及他人利自身突遇火灾,保持镇静速撤离尽快脱离险境,珍惜生命莫恋财迅速撤离,匍匐前进莫站立,6.善用通道,莫入电梯走绝路7.烟火围困,避险固守要得法8.跳楼有术,保命力求不损身9.火及己身,就地打滚莫惊跑 10.身处险境,自救莫忘救他人,逃生误区

13、主要表现在五个心理方面,从众心理,向光心理,模仿心理,习惯心理,趋利避害心理,在火灾现场跟随他人一窝蜂地涌向一个消防通道,身体感到自己被迫行动,然而,缺乏指引其行为的规范,不管前面能否冲出火海,结果在混乱中被踩死、踩伤的 人不少。,人类对黑暗有着本能的恐惧,火灾常常伴随着停电发生,因此人总是向亮光的地方走,有的逃到窗前又不能获得安全,情急之中开窗跳楼而下。,人的行为具有明显的感染作用。因此,前面的人走对了,后面的人也就跟对了,前面的人走错了,后面的人也跟着遭殃。,趋利避害是人类与动物共有的本性,在生命受到危害时,许多人做的是避害趋利的选择。比如躲进卫生间,衣柜,床底一些表面看来很安全的空间。,

14、人习惯走熟悉的线路,这在一般状况下无可挑 剔,然而在着火现场,众多人因为这一习惯而拥挤在一个通道口,使逃生工作难度加大,不利于尽快脱离危险。,四、常见火灾隐患,常见火灾隐患,一是单位主体责任不落实。务必做到层层落实责任,依照消防法的规定履职尽职。 二是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务必做到制度健全、严格奖惩、管理到位。 三是通道出口不畅通。务必做到通道出口不堆放杂物、不占用通道、不锁闭出口。 四是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不正常。务必做到应急照明明亮、疏散指示标志指示方向清楚,在火灾断电的情况下,能找到逃生的通道和出口。 五是员工培训不到位。务必做到员工“三懂三会”懂岗位火灾危险性、懂防范措施,懂逃生常识、

15、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会扑救初起火灾”,常见火灾隐患,六是电线敷设不规范。务必做到立即对单位场所的电气线路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停止营业后关阀断电。 七是消防设施设备不完好。务必做到应有尽有,完好有效,消防设施由专业消防公司进行维护保养。 八是消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务必做到消防设施设备具有符合国家消防安全技术标准的最低配置,应投尽投。 九是违规在单位场所住人。务必做到坚决消除“三合一或多合一”场所存在。 十是违规在外窗设置广告牌或防盗网。务必做到坚决撤除外窗设置广告牌或防盗网,确保万一发生火灾的情况下,不影响逃生、排烟和消防员灭火。,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消防工作任重而道远,做好消防工作是确保社会健

16、康和谐,企业顺利发展,家庭幸福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抓好制度落实工作,坚持“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抓好职员教育培训工作,增强安慰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技能。,第一章 机械电气安全技术,基本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机械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主要设备危险因素的类型和机械本质安全要求的熟悉程度;对机械伤害主要类型及预防对策的掌握程度;对电气事故类型、事故原因及危害后果等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对电气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电气安全系统基本技术要求;对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工作场所安全要求、安全防护技术的掌握程度;对机械、电气安全主要法规与标准的了解程度。,第一节 机械安全,一、机械产品制造 (一

17、) 了解 机械产品主要类别 1、机械行业生产的主要产品 机械行业系统生产的机械产品有12种(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机床、汽车等); 2、非机械行业系统生产的机械产品 有5种(铁道机械、建筑机械、纺织机械等) 机床的种类 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械、木工机械、铸造机械,(二) 了解 机械设计本质安全要求、机器的安全装置类型 机械安全:包括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拆卸等各阶段的安全。 机械安全设计:在机械设计阶段,从零件材料到零部件的合理形状和相对位置,从限制操纵力、运动件的质量和速度到减小噪声和振动,采用本质安全技术与动力源;通过选用适当的设计结构,尽可能避免或减小危险。,1、本质安全 P

18、7 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来消除机械的危险的一种机械安全方法。(考虑到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什么问题) 本质安全实质:机器设备不需要采取任何安全和防护装置,就可以在预定条件下实现预定的功能,并满足自身的安全要求。,2、失效安全 设计者应该保证当机器发生故障时不出危险,即不会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3、定位安全 把机器的部件安置到不可能触及的地点。 4、机器布置 合理地机器布置可有效地减少事故。 5、安全装置 P8固定安全装置联锁安全装置控制安全装置隔离安全装置跳闸安全装置双手控制安全装置,(三)熟悉空压站、煤气站、制氧站、乙炔站危险点及通用安全技术与管理要求 P9 1、煤气站安全技术 危险点:煤气属于有毒、

19、易燃、易爆气体,易导致中毒事故及火灾爆炸事故。 安全技术管理要求:煤气站的设计及煤气生产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安全装置、仪表信号完好有效,电气设备符合防爆要求。,2、制氧站安全技术危险点:氧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助燃,且能促进一些物质自燃,因此在制取、储存及罐装过程中均存在相当大的危险。 安全技术管理要求:站房建筑的布局符合有关要求,贮瓶间应为单层建筑,地面不产生火花;凡与纯氧接触的工具、物质严禁沾染油脂;消防设施齐全并符合消防要求。 3、空压站安全技术危险点:当压缩机将空气压缩成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储存到储气罐中,这时储气罐具有一定的压力,有爆炸的危险。 安全技术管理要求:压缩机

20、及贮气罐符合设计要求,安全装置灵敏可靠,空压机皮带轮设置防护罩,防止储气罐由于腐蚀而降低承压能力,保证贮气罐支撑牢固。,4、乙炔发生站安全技术 危险点:乙炔气体具有爆炸极限范围宽、爆炸下限低、点火能力小等危险特性,极易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安全技术管理要求:乙炔站的设计符合安全要求,管道、阀门严密可靠,管道采取防静电措施并设置回火防止器,乙炔站消防设施和防雷设施完备、可靠。,二、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一) 掌握常用机械的危险因素 P14 危险因素静止部件的危险旋转部件的危险内旋转咬合的危险往复运动或滑动的危险,(二) 熟悉常用机械的主要危险部位、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措施,1、常用机械的主要危险部位

21、P2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旋转的轴,包括连接器、心轴、卡盘、丝杠和杆等。旋转的凸块和孔处,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处,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处,接近类型,通过类型,单向滑动,,3、常用机械的安全防护装置及其要求齿轮啮合传动的防护:两轮开始啮合的地方最危险。将齿轮装入机座内,使其不外露;如有外露的,加防护罩。皮带传动机械的防护:皮带接头处和皮带进入皮带轮的地方最危险。采用防护罩加以防护。联轴器等的防护:安全联轴器,螺钉采用沉头螺钉,不突出轴面。还应增设防护罩(套)。,三、机械伤害类型及对策 (一)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发生伤害的主要类型、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1、机械制造过程中发生伤害的类型

22、 P4 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伤、火灾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等14种。 2、机械零件对人体的伤害形状和表面性能:锐边、利角、粗糙。相对位置:运动与静止物的相对距离小。质量和稳定性:在重力作用下可能运动的零部件的位能。机械强度不够:零件、构件的断裂。,3、原因分析 正常工作状态:执行预定功能时,对人员产生的危险因素。非正常工作状态:故障状态和检修保养状态。 非工作状态:机械处于停止静止状态,不排除发生事故的可能。4、预防措施(1)实现机械安全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危险部件的机会;使人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提供防护用品。(2)保护操作者的安全培训以提高操作

23、者辨别危险的能力;使用警示标志;提高操作者避免伤害的能力和自觉性等。,(二)掌握通用机械安全设施、安全装置和安全防护罩、网的技术要求 1、设计安全设施、安全装置考虑的因素 P5(1)考虑人的因素,降低疲劳 正确地布置各种控制操作装置。 正确地选择工作平台的位置及高度。 提供座椅。 出入作业地点要方便。(2)考虑安全装置的性能 强度、刚度、耐久性 对机械可靠性的影响可视性对其他危险的控制,2、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安全防护装置应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无锐利的边缘和突缘。安全防护装置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腐蚀性、抗疲劳性,以确保安全;安全防护罩、栏的材料及其至运转部件

24、的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安全防护罩与设备运转连锁,保证安全防护装置未起作用之前,设备不能运转。光电式、感应式等安全防护装置应设置自身出现故障的报警装置。,紧急停车开关应保证瞬时动作时能终止设备的一切运动(灵敏)。对有惯性运动的设备,紧急停车开关应与制动器或离合器连锁,以保证迅速终止运行。紧急停车开关的形状应区别于一般开关,颜色为红色。紧急停车开关的布置应保证操作人员易于触及,且不发生危险。设备由紧急停车开关停止运动后,必须按启动顺序从新启动才能重新运转。,3、对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罩的技术要求开启式防护罩,在防护罩闭合前,活动部件就不能运转。防护罩打开时或一部分失灵时,应使活动部件不能运转或运转中的

25、部件停止运动。固定式防护罩应牢固的固定在设备或基础上,拆卸、调节时必须使用工具。防护罩与活动部件间有足够的间隙,避免防护罩和活动部件间的任何接触。使用的防护罩不允许给生产场所带来新的危险。一般防护罩不准脚踏和站立,必须作平台或阶梯时,应能承受1500牛顿的垂直力,并采取防滑措施。,4、对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网的技术要求 P6,防护罩应尽量采用封闭结构,当现场要采用网状结构时,应满足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对不同网眼开口尺寸的安全距离(防护罩外缘与危险区域人体进入后,可能引起致伤危险的空间区域)间的直线距离的规定。,手掌,不同网眼开口尺寸的安全距离(mm),四、掌握机械制造生产过程对工作场所的设备布局

26、、物料堆放、输送通道、采光等安全技术要求 P12 1、采光:自然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保证有足够的照度。 2、通道:宽度(厂区干道、车间安全通道)符合要求;有醒目标记;危险地段设置限速牌、警示牌;道路土建施工有警示牌或护栏;夜间有红灯警示。 3、设备布局:设备间距(设备与设备、设备与墙之间的距离,操作者的空间)。 4、物料堆放:划分物料区域(毛坯、成品、半成品、工器具、废料);工器具放在指定位置;产品坯料限量存放(白班存放为每班加工量的1.5倍,夜班为2.5倍);物料摆放不得超高。 5、地面状态:平坦、清洁,无绊脚物。,第二节 通用机械的安全技术,一、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危险因素、运转异常判断与故

27、障检测、防护措施 1、常见事故 P14 设备接地不良、漏电;旋转部位没加防护罩;操作者清除铁屑无专用工具,操作时未戴护目镜,操作旋转机床带手套;零部件装卡不牢,飞出伤人;砂轮有裂纹或装卡不合规定。 2、机床运转异常状态电动机温升异常;机床转速异常;机床在运转时出现振动和噪声;机床出现撞击声等。,3、易损件的故障检测(1)检测重点:传动轴、轴承(滚动)、齿轮、叶轮。(2)滚动轴承的损伤现象损伤现象:滚珠砸碎;断裂;压坏;磨损;生锈等。检测参数:振动;噪声;温度;间隙。(轴承监测器)(3)齿轮装置的故障损伤现象:齿轮的损伤、齿轮本体损伤;轴、键、连轴器的损伤。检测参数:噪声;振动;发热;齿轮箱漏油

28、。 4、常见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设备可靠接地,照明采用安全电压楔子、销子不能突出表面安全联轴器操作中使用专用工具零部件装卡牢固及时维修安全防护装置选用合格砂轮机,装卡合理做好个人防护,5、砂轮机的安全防护技术 砂轮质脆易碎,转速高,安装不当,易破碎伤人(1)砂轮机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P16安装位置:应有专用的砂轮机房,或正面装设不低于1.8m的防护挡板;保持静平衡:振动、破碎。直径大于或等于200mm的砂轮安装后安装后进行静平衡调试砂轮与卡盘的匹配:卡盘直径不小于砂轮直径的1/3。防护罩:最主要的防护装置,不得随意拆除或丢弃不用;开口角度在主轴水平面以上不得超过65 。接地保护:砂轮机的外壳有

29、良好的接地保护装置。(2)砂轮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要求禁止侧面磨削不准正面操作不准共同操作,二、熟悉锻压机械、冲床的危险因素及安全技术要求;冲压作业伤害原因,冲压伤害的防护技术(一)锻压机械 金属压力加工的方法之一,热锻,金属加热至红热状态,工作条件恶劣 1、危险因素: 灼伤、高温辐射、机械伤害、噪声、振动 2、安全技术要求锻压机械的机架和突出部分不得有棱角外露传动装置有防护装置启动装置灵敏可靠,并能防止设备意外的开动,(二)冲压机械 1、冲压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冲压事故主要发生在模具行程间,且伤害部位主要是作业者的手部,即当操作者的手处于模具行程之间时模块下落,就会造成冲手事故。 2、冲压

30、作业的危险因素设备结构具有危险性:离合器接合后,一定要完成一个全环,才会停止。动作失控:零部件损坏后,发生连冲。开关失灵:由于人为或外界因素引起误动作。模具危险:系统能量集中释放的部位。模具设计不合理,使操作者手直接或经常性地伸进模具才能完成作业。,3、防止冲压伤害的防护技术使用安全工具:使用专门工具,如夹钳、吸盘等,避免用手直接伸入上、下模口之间,实现模外作业。 模具防护措施:包括在模具周围设置防护板(罩);通过改进模具减少其危险面积,扩大安全空间。冲压设备的防护装置:防护装置的形式较多,按结构分为机械式、按钮式、光电感应式等。,三、掌握起重机械的基本分类和构件组成,主要受力构件、钢丝绳等安

31、全性能的检测(一)起重机分类和特点 1、起重机械的基本类型轻小型起重机械:千斤顶,绞车,电动葫芦等,多为单一的升降运动机构。桥式类型起重机:梁式、龙门式、装卸桥式起重机等;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运动机构,将重物在三维空间内搬运。臂架类型起重机:门座式,塔式、汽车式起重机等,运动机构还有变幅机构和旋转机构。升降类型起重机:电梯、提升机等,只有一个升降机构,但安全装置和附属装置完善。,3、起重机构件钢丝绳:用钢丝捻成绳股,再由绳股捻成绳,起重机多采用双绕绳。钢丝绳在使用时,每月至少润滑2次,当钢丝磨损或腐蚀量为原来直径10时,应更换新绳。钢丝绳长度保证吊钩降到最低位置时,余留在卷筒上的钢丝绳不少于2圈

32、。滑轮:在起升机构中,滑轮起着省力和支承钢丝绳并为其导向的作用。材料为铸铁或铸钢。增大滑轮的直径可以大大延长钢丝绳的寿命。当轮槽磨损达3mm或壁厚磨损达原来壁厚的20时,应报废。卷筒:用来卷绕钢丝绳,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卷筒常见的损坏部位是绳用的沟槽处。吊钩:取物装置,将起吊物品与钢丝绳连接起来,多采用双钩。吊钩有锻造和铆合两种。当危险断面的磨损量达到原尺寸的10%,应报废。新投入使用的吊钩应作负荷试验。,四、熟悉木工机械的危险特点和安全装置 木工机械有: 带锯机、平刨机、压刨机等。 1、木工机械的危险特点切削速度高,难于制动;手工送料,易造成割断手指的伤害;切削过程中噪声大、振动大。 2

33、、安全装置技术要求各种木工机械配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对噪声、木粉尘或有挥发性有害气体的机械设备,要配置消声、吸尘和通风装置;刀轴与电气应有安全联锁装置(在装卸、更换刀具时能切断电源并保持断开位置)采用安全送料装置或设置防反弹屏护装置,第三节 电气安全,一、触电事故 (一)了解电击和电伤的危害 1、电击:即触电事故,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使肌肉发生痉挛,严重时破坏人的心脏、肺部以及神经系统,甚至危及生命。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 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 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故障状态下意外带电的带电体 2、电伤:包括电能转化为热能造成 的电弧烧伤,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或机械能造成的电烙印、

34、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眼等。,(二)了解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电流通过人体内部时,其对人体伤害的严重程度与电流通过人体时的大小、持续时间、途径和人体电阻及人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三)掌握触电事故预防措施 1、直接接触电击防护: 绝缘:用绝缘材料对带电体封闭和隔离。屏护:采用护罩、箱闸、遮拦等将带电体与外界隔离;金属屏护装置应可靠接地。安全距离:带电体与人,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保持必要的距离。,2、间接接触电击防护保护接地 IT、TT系统;保护接零 TN系统自动断开电源(过载保护和漏电保护) 3、直接和间接接触电击防护安全电压:42V、36V、24V、12V、6V。 漏电保护:单相电

35、击保护,可配合其他电气安全技术使用。电气隔离:工作回路与其他回路实现电气上的隔离。双重绝缘:工作绝缘和保护绝缘。具有双重绝缘的电气设备属于类设备,在其明显的部位应有“回”形标志。,供电系统:,IT系统,TT系统,TN系统,供电系统,TNS系统,TNC系统,TNCS系统,说明:(1)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中性点接地状态: T接地,I不接地(绝缘)(2)第二个字母表示负荷接地状态: T电气设备外露导体接地, N电气设备外露导体接零。(3)第三、第四个字母表示中线与保护线是否合用 C合用,S不合用,(三)熟悉IT、TT和TN系统的构成 1、IT系统 电源与地绝缘,而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直接接地的系统,用于

36、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其原理:把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接地电阻RE4).适用于各种不接地配电网。,2、TT系统 低压配电网中性点直接接地(RN工作接地),TT系统的接地电阻RE也能大幅度降低故障电压,但不能降低到安全范围以内,还需装设漏电保护装置。适用于低压用户。,3、TN系统 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配电网,负荷侧的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通过保护零线 (即PE线,包括PEN线)与该接地点连接的系统,即保护接零系统。,三种类型:1)TNS系统:整个系统保护零线PE与中性线N是分开的。用于火灾、爆炸危险性大的环境及安全要求高的场所。,电源接地极,L1,L2,L3,建筑物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

37、部分,PEN,2) TNC系统:整个系统保护零线与中性线是合一的,可用于无爆炸的危险、火灾危险性不大、用电设备较少、用电线路简单且安全条件较好的场所。,PE,N,PE,3)TNCS系统:系统中有一部分保护线零线与中性线是合一的,有一部分是分开的。用于低压配电的场所和民用楼房。,电源接地极,L1,L2,L3,建筑物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部分,PEN,PE,N,PE,PE,N,二、雷电危害 (一)了解雷电的种类及危害 1、雷电的种类直击雷:带电积云与地面目标之间强烈放电。感应雷:静电感应雷;电磁感应雷。球雷:雷电放电时形成的火球。 2、雷电危害 雷电电流幅值大,雷电流陡度大、冲击性强、冲击过电压高火灾

38、和爆炸:直击雷放电的高温电弧直接导致火灾和爆炸,冲击电压击穿电气设备的绝缘间接引起火灾和爆炸。触电:直击雷对人体放电。设备和设施损坏大规模停电:电力设备或线路损坏后导致大规模停电。,(二)掌握防雷装置的类型、作用、人身防雷措施 1、防雷建筑物分类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制造、贮存炸药、火药等危险物质的建筑物,遇电火花会引起爆炸。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对政治、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或制造、存放爆炸危险物质的建筑物,但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第一、第二类以外的建筑物。 2、直击雷防护 建筑物、输电线、变电站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 3、感应雷防护 建筑物内不带电的金属设备、结构连成整体并

39、接地。 4、雷电冲击波防护 变配电装置、架空线安装阀型避雷器。 5、人身防雷 雷暴时,减少在户外停留;在户内离开电源线、照明线、天线等,关闭门窗。,三、电气系统故障 了解异常停电、异常带电。 电气系统可分为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电气系统故障引发的事故包括:异常停电、异常带电。异常停电:指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由于供电系统故障导致供电突然中断。使生产陷入混乱,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会造成事故和人员伤亡。异常带电:指在正常情况下不应带电的生产设施或部分意外带电,俗称“漏电”,从而造成人员伤害。在工程设计和安全管理工作中,适当安装漏电保护器等安全装置,保护人员不致受到异常带电的伤害。,四、变配电站和变配电设备

40、 了解变配电站危险点及安全技术要求 变配电站室企业的动力枢纽,装有变压器、互感器、避雷器、电力电容器、高低压开关、电缆等。变配电站位置:避开易燃易爆、容易沉积粉尘的环境,设在企业上风侧,不应设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建筑结构:耐火建筑。门为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向外开启(或两边开启)。间距、屏护和隔离:变、配电装置与建筑物具有防火间距,充油设备要进行隔离。通道:根据通道长度,设置出口。标志:重要部位设“止步,高压危险”等标志。封堵:门窗及孔洞设置金属网,通向站外的孔洞、沟道应封堵。安全用具和灭火器材:备有各种绝缘器具,可带电灭火的器材。 管理制度:工作票制度、操作票制度、工作监护制度等。,第四节 机械

41、电气防火防爆 安全技术一、熟悉机械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一)电气引燃源 1、危险温度过热产生的危险温度。电热器具和照明灯具产生的危险温度。 2、电火花和电弧 电火花是电极间的击穿放电,大量电火花汇集起来即构成电弧。电火花分为工作火花和事故火花,(二)非电气引燃源1、明火吸烟取暖器具焊接与切割2、高热物体及高温表面3、自燃发热及化学反应热4、冲击和摩擦5、光线,2、危险环境 (1)气体、蒸气爆炸危险环境0区:正常运行时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除装有危险物质的密闭空间,很少存在0区);1区: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2区:正常运行时不出现,或即使出

42、现也只是短时间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2)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10区:正常运行时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出现粉尘、纤维的区域;11区:正常运行时不出现,或不正常运行时短时间出现粉尘、纤维的区域。,二、掌握防止机械电气火灾事故的措施 1、综合防火防爆技术 限制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消除点火源使用安全装置惰化和稀释耐燃结构和防爆结构 2、电气防爆 根据电气设备安装环境选型。防爆型电气设备有隔爆型、增安型、充油型、本质安全型、正压型、无火花型等。电气线路安装位置、敷设方式、导线材质等的选择。,第五节 机械电气安全有关技术规程与标准,一、了解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二、了解机械安全风险

43、评价的原则(GB/T16856-1997)三、了解机械加工设备一般安全要求(GB12266-1990) 四、了解金属切削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GB15760-1995); 五、熟悉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1992); 六、熟悉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1990); 七、熟悉起重机械吊具与索具安全规程(LD48-1993)。,第二章防火防爆安全技术,基本要求 检验应考人员对火灾基本概念和火灾防治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的主要危险因素掌握程度;对各类火灾发生的特点、发展规律及危害性的掌握程度;对不同火灾的防治方法和技术关键的掌握程度;对民用爆破器材、

44、烟花爆竹企业防爆工程和建筑结构等相关技术的熟悉程度。,内容: 第一节 防火安全技术 第二节 防爆安全技术 第三节 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安全技术 第四节 安全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第一节 防火安全技术,一、火灾与燃烧 (一)掌握燃烧的条件和过程 燃烧:可燃物与氧化物之间的放热反应,释放出火焰和可见光。火灾:火失去控制蔓延而形成的一种灾害性燃烧现象燃烧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剂、点火源燃烧过程: 气态可燃物扩散燃烧,燃料与氧化剂边混合边燃烧; 液态可燃物先蒸发为可燃蒸气,再与氧化剂结合燃烧; 固态可燃物先通过热解等过程产生可燃气体,再与氧化剂结合发生燃烧。,(二)熟悉火灾分类、火灾的发

45、生特点 1、火灾分类(1)按照发生地点分森林火灾:具有大尺度、开放性的特点建筑火灾:在受限空间中蔓延工业火灾:多发生于油类生产、加工和贮存的场所,蔓延迅速、火强度大城市火灾:建筑物与植被混杂,既有建筑火灾的特点,又有森林火灾的特点(2)按照燃料的性质分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火灾;C类火灾:气体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2、建筑火灾发展过程 火灾的发展过程: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和熄灭期 初起期:火灾从无到有,可燃物热解 发展期:火势由小到大;满足时间平方规律,即火灾热释放速率随时间的平方非线性发展,是轰燃的发生阶段。 最盛期:火势大小由建筑物的通风情况决定。 熄

46、灭期:火灾由最盛期开始消减直至熄灭。,(三)了解闪点、燃点、自燃点的定义;了解闪燃、阴燃、自燃、氧指数的概念 闪燃:可燃物表面或上方在很短的时间内(1秒)重复出现火焰,一闪即灭的现象。闪点:发生闪燃时的最低温度。燃点:可燃物质被点燃时的最低温度。自燃:自加热引起的自发引燃。自燃点:不用任何辅助引燃能源而燃烧的最低温度。阴燃:没有火焰和可见光的燃烧。爆燃:伴随爆炸的燃烧波。,(四)熟悉火灾发展变化及其防治途径,阻燃的要求、分类及特点 1、火灾的防治途径 设计与评估:在建筑及工程的设计阶段就考虑到火灾,进行安全设计;对已有的建筑和工程可以进行危险性评估,以确定火灾安全性能阻燃:对建筑材料和结构进行

47、阻燃处理,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和发展的速率;火灾探测报警:一旦火灾发生,要准确、及时地发现它,并克服误报警因素;灭火:发现火灾之后,要合理配置资源,迅速安全地扑灭火灾。,2、阻燃 通过阻燃剂使高分子聚合物不容易着火或着火后燃烧速度变慢。按阻燃剂使用方法分反应型阻燃剂:参加聚合反应,使聚合物具有阻燃性添加型阻燃剂:机械混合,使用方便,影响聚合物性能,(五)熟悉火灾探测的基本要求,火灾探测方法的分类及特点 1、火灾探测:火灾报警器根据在火灾的孕育与初期阶段,建筑物内会出现的特殊现象或征兆,及时将火灾迹象通知有关人员,及早疏散或组织灭火。 2、火灾探测方法:接触式探测:利用某种装置直接接触烟气来实现火

48、灾探测的,但只有烟气到达该装置所安装的位置时感受元件方可发生响应;非接触式探测:根据火焰或烟气的光学效果进行探测,可以在离起火点较远的位置进行探测,所以速度较快,适宜探测那些发展较快的火灾。,(六)掌握灭火的分类及特点,火灾烟气控制 1、灭火方法隔离法:将可燃物与着火源隔离开来,适用于扑救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使燃烧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适用于扑救燃烧部位空间较小,容易封闭的场所的火灾。冷却法: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 2 、灭火剂气体灭火剂:二氧化碳、七氟丙烷泡沫灭火剂:高倍泡沫灭火灭火剂用于石油化

49、工等。 3、火灾烟气控制挡烟:适用于建筑物与起火区没有开口、漏洞的区域排烟:自然排烟(烟囱、烟井);机械排烟,(七)掌握火灾安全评价的内容和分析方法 确定分析对象的现场状况:弄清建筑物结构特点,识别火灾危险源的位置和危险程度。设定防火安全目的和目标:人员安全(疏散通道、避难区的设计,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财产安全。选择合适的定量分析方法:火灾过程的计算机模拟(预测火区大小、烟气层高度、室内温度、烟气浓度等)。分析影响防火安全目标的因素:结合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建筑物的结构、可燃物的燃烧特性和分布状况、室内外环境、室内消防设施的配备。火灾防治有效性和经济性的评价:火灾代价。给出分析报告:对原设计的修改

50、意见,具有时效性。,二、点火源及其控制(一)了解点火源的概念及其分类 概念: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分类: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机械能。(二)掌握控制点火源引起火灾的方法 1、化学点火源(1)化学自燃着火与水作用化学自燃着火:这类物质主要有活泼金属、金属磷化物、金属碳化物、金属粉末等。与空气接触化学自燃着火:黄磷等与氧发生化学反应而着火。相互接触化学自燃着火:一种强氧化剂,一种强还原剂。,(2)蓄热自燃着火 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蓄热。长期堆积在一起的煤、植物等,与氧发生缓慢氧化反应,放出的热量散不出去,会发生蓄热自燃着火。 2、电气火源电动机超负荷运转或绝缘不良、短路发热起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