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与康复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65583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与康复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与康复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与康复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与康复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与康复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与康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与康复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与康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姜保国,肱骨近端3部分4部分骨折,手术适应症,绝对适应症:肱骨头关节面压缩超过50%、肱骨头粉碎性骨折、因手术延迟致使肱骨头严重吸收者; 相对适应症:Neer分型中的4部分骨折,部分3部分骨折,骨折-合并脱位,肱骨头劈裂者,尤其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的患者。对于年轻患者(50y)首选切开复位内固定,而非行置换术。,1955年,Neer首次发表了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方法。,手术方法,TRAUMA,显露骨折,切开并保护肩袖的完整性,取出肱骨头,处理肱骨近端,安置假体,重建肩袖,关闭伤口,典型病例,患者,女,67岁,颜顺皋院士,男,88岁,

2、左侧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康复治疗方案,1、术前训练着重在对于术后训练的提前教导与示范。,康复治疗方案,2、术后早期训练A术后当日到术后7日 a术后止痛与消肿:药物治疗,理疗。 b被动康复活动健侧上肢及双下肢持续主动活动及日常生活功能活动。直立位须带肩带。,康复治疗方案,B、 术后12周 a消肿止痛: b卧床摆位:患肩前屈增加至4560度,外展呈2030度。 c康复活动: 仰卧位进行被动肩关节前屈, 钟摆活动。,仰卧位进行主动协助活动,三、康复治疗方案,D、术后3周到术后4周 a、止痛与消肿: b、康复活动:每日可做34回,每回2030次。 I、活动方式及内容同前。 II、日常生活功能活动:以患手

3、拿食物进食。用患手摸裤后兜。 患手摸对侧耳垂。,康复治疗方案,3、术后中期: A、术后1个月到3个月康复活动 I、直立下进行患肩关节主动活动。 II、日常生活功能活动:摸双侧耳朵、洗脸,摸下背。 III、直立姿推墙,肩胛内收、外展、下移患肢前伸。 IV、患肩各个活动方向的自我牵拉,直立位患肩关节主动活动,康复治疗方案,3、术后中期: B、术后4个月到6个月 a、康复活动 I、直立下进行患肩关节主动活动 II、日常生活功能活动: “拔剑”、梳头,患手摸腰背。 III、肩带肌群的稳定运动。 IV、高位自我牵拉 V、肌力与肌耐力训练。,康复治疗方案,定期随访期 1、术后6个月到术后1年 a减少软组织

4、粘连:牵拉运动。牵拉前须热疗15分钟。 b阻力肌力训练。 c、肩带肌群的高级稳定运动:部分承重的俯卧撑及下压。 d练习在前胸水平传球,在高过头顶水平传球。,颜某,男性,88岁,7个月前因走路滑倒撞击左肩后,左肩明显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急诊来我院后诊断为左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行左肩关节置换术,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恢复良好。 既往无特殊病史。 术后拔除引流管后开始进行康复锻炼。,病例,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7个月,强某,女性,54岁,8个月前因跌倒撞击右肩后,右肩明显疼痛、畸形、活动受限,急诊来我院后诊断为右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行左肩关节置换术,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恢复良好。 既往高血压、

5、糖尿病多年,控制不佳。 术后3周开始进行康复锻炼。,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引导和促进神经有效再生的部分脱乙酰甲壳质生物套管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号:ZL01136314.2 (已授权)一种人工生物套管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号:ZL01134542.X (已授权)含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物质的人工周围神经 申请号:200410009429.3 (已授权)促进神经再生的中药复方 申请号:2004100096138 (已授权)可吸收桡骨远端板接骨板 申请号 200620022960.9 (已授权),主编、主译的著作,专利申请,创伤骨科手术学(第二版)骨折内固定图谱 创伤骨科急诊手册骨盆与髋臼骨折外科学(专科教材)

6、外科学应试指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邵阳医专药理教研室 周效思,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天然品:主要有红霉素、麦白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抗菌谱较窄;对胃酸不稳定;血药浓度低;主要胆汁排泄部分合成品: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克拉霉素。对胃酸稳定;血药浓度高,组织渗透好;半衰期延长;抗菌谱更宽而作用增强;不良反应较天然品少。,红霉素 erythromycin,它们的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但抗菌强度较弱。红霉素不耐酸,口服制剂有三种:1.肠衣片,在十二指肠溶出吸收。2.无味红霉素系红霉素丙酸酯的十二烷基硫酸盐,对酸稳定,口服吸收较其他制剂好,无味,可供儿童患者服用。3.琥乙红霉素(红霉素琥珀酸乙酯)等酯化红霉

7、素碱在体内释出酯和游离碱两部分。4.注射剂为乳糖酸红霉素粉针剂吸收后在体内分布广,由肝代谢,胆汁排泄,少量由尿排泄。,体内过程,红霉素不耐酸,口服需用肠溶片体内分布广,但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主要经肝代谢、胆汁排出,胆汁浓度高,有肝肠循环,5%原型药物由尿排出。,抗菌作用,红霉素的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而更广另外对百日咳杆菌、流感杆菌、肺炎军团菌、弯曲杆菌、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立克次体有效。作用机制:与敏感菌的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转肽酶,阻止肽链延长,从而抑制菌体蛋白质的合成。易产生抗药性。,临床应用,1.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和对青霉素过敏患者2.肺炎军团菌引起

8、的肺炎3.白喉带菌者、百日咳4.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如婴儿衣原体肺炎、新生儿衣原体眼炎等5.弯曲杆菌感染,不良反应,1.局部剌激:胃肠道反应,较常见。不宜肌注,静脉用药可致静脉炎。故静脉滴注浓度不超过0.1%。2.肝损害:尤其是酯化红霉素,可致肝肿大,黄疸和转氨酶升高,孕妇及肝脏疾病者不宜用,婴幼儿慎用。3. 耳毒性:4g/日易发生,用药后12周。4.心脏毒性:心律失常,可出现晕厥或猝死,静滴速度过快时易发生。,人工半合成品的主要特点,罗红霉素:对支原体、衣原体作用较强,阿奇霉素:支原体作用最强,克拉霉素: 对G+菌、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的作用尤其突出。 1. 用于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

9、软组织、耳鼻咽喉等部位感染2.耐酸、生物利用度高、血药浓高、t1/2延长3.对儿童耐受好,林可霉素(lincomycin)和克林霉素(clindamycin)抗菌作用:抗G+菌、厌氧菌,抑菌药作用机制: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 质合成。不与红霉素合用。 临床用途:急慢性敏感菌引起的骨、关节感染 需、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不良反应:胃肠反应、伪膜性肠炎,林可霉素类抗生素,在骨髓腔浓度高,课后思考题,简述红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与防治?说出半合成红霉素的作用特点?简述林可霉素类的主要用途与不良反应?,End of lessonThanks,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邵阳医专药理教研室 周效思,大环内酯

10、类抗生素,天然品:主要有红霉素、麦白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抗菌谱较窄;对胃酸不稳定;血药浓度低;主要胆汁排泄部分合成品: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克拉霉素。对胃酸稳定;血药浓度高,组织渗透好;半衰期延长;抗菌谱更宽而作用增强;不良反应较天然品少。,红霉素 erythromycin,它们的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但抗菌强度较弱。红霉素不耐酸,口服制剂有三种:1.肠衣片,在十二指肠溶出吸收。2.无味红霉素系红霉素丙酸酯的十二烷基硫酸盐,对酸稳定,口服吸收较其他制剂好,无味,可供儿童患者服用。3.琥乙红霉素(红霉素琥珀酸乙酯)等酯化红霉素碱在体内释出酯和游离碱两部分。4.注射剂为乳糖酸红霉素粉针剂吸收后在

11、体内分布广,由肝代谢,胆汁排泄,少量由尿排泄。,体内过程,红霉素不耐酸,口服需用肠溶片体内分布广,但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主要经肝代谢、胆汁排出,胆汁浓度高,有肝肠循环,5%原型药物由尿排出。,抗菌作用,红霉素的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而更广另外对百日咳杆菌、流感杆菌、肺炎军团菌、弯曲杆菌、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立克次体有效。作用机制:与敏感菌的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转肽酶,阻止肽链延长,从而抑制菌体蛋白质的合成。易产生抗药性。,临床应用,1.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和对青霉素过敏患者2.肺炎军团菌引起的肺炎3.白喉带菌者、百日咳4.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如婴儿衣原体肺

12、炎、新生儿衣原体眼炎等5.弯曲杆菌感染,不良反应,1.局部剌激:胃肠道反应,较常见。不宜肌注,静脉用药可致静脉炎。故静脉滴注浓度不超过0.1%。2.肝损害:尤其是酯化红霉素,可致肝肿大,黄疸和转氨酶升高,孕妇及肝脏疾病者不宜用,婴幼儿慎用。3. 耳毒性:4g/日易发生,用药后12周。4.心脏毒性:心律失常,可出现晕厥或猝死,静滴速度过快时易发生。,人工半合成品的主要特点,罗红霉素:对支原体、衣原体作用较强,阿奇霉素:支原体作用最强,克拉霉素: 对G+菌、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的作用尤其突出。 1. 用于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耳鼻咽喉等部位感染2.耐酸、生物利用度高、血药浓高、t1/2延长3.对儿童耐受好,林可霉素(lincomycin)和克林霉素(clindamycin)抗菌作用:抗G+菌、厌氧菌,抑菌药作用机制: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 质合成。不与红霉素合用。 临床用途:急慢性敏感菌引起的骨、关节感染 需、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不良反应:胃肠反应、伪膜性肠炎,林可霉素类抗生素,在骨髓腔浓度高,课后思考题,简述红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与防治?说出半合成红霉素的作用特点?简述林可霉素类的主要用途与不良反应?,End of lesson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