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ppt课件人教版必修二.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66861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ppt课件人教版必修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ppt课件人教版必修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ppt课件人教版必修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ppt课件人教版必修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ppt课件人教版必修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ppt课件人教版必修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ppt课件人教版必修二.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二、教法与学法 三、教学过程 四、板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的区位选择是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的第一节 ,内容包括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和农业地域的形成两部分。这一节是本章的学习重点,又是学习后面两节的基础。本节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广,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教材以通俗化的语言,丰富的地理信息资源,典型的事实案例和富有探索性的活动设计,来深入浅出地介绍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的形成、发展,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又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 “ 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质”的基本理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 结

2、合具体的农业生产活动,理解农业 区位的含义;2 . 识记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并理解不同的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3 .通过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1 . 通过对农业景观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2 . 通过对法国和西班牙两国农业区位差异的对比,让学生学会区域比较的分析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 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想;2 . 培养学生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观念,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重点和难点】,重点 : 农业主要区位因素的分析和应用。难点 : 运用所学原理,合理评价农业区位。,二 教法与学法

3、 【教法 】 比较法 案例分析法 分组讨论法 实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法】 读图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三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 趣味引入:利用PPT给学生展示四幅观光农业图片。,引出问题: 近几年来,城市郊区观光农业兴起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进而引出本节课题。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并引起学生对本课题的兴趣。,【教学环节二:农业区位的含义】,教学设计: 利用PPT给学生展示教材第42页两幅农业景观图,引导学生分析农业区位的含义。,引导提示:让学生更全面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学生总结:农业区位的含义:1. 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位置2. 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

4、因素的相互关系 设计意图: 这样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体现了主体性教学的教育思想。,【教学环节三:农业的区位因素】 教学设计: 根据学生学情和新课标要求,打破常规教学过程,先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活动题,同时进行知识拓展和检测。 过程方法: 结合教材活动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适时引导点拨。,活动1:“世界水稻种植分布区域”为例,通过学生分析得出气候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点拨:季风区气候特点是雨热同季,正好满足水稻好暖喜湿的条件;地中海气候特点是雨热不同季,不利于水稻的生长。,活动2,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这个地区为什么要

5、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点拨: 江西的千烟洲是丘陵山区,属于我国的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丘陵山区耕作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适宜发展林业和人工草场。坡度小的缓坡和地势更为平坦的谷地,土层较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耕作业。地势更为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出现洪涝灾害,因此因地制宜发展鱼塘养鱼业。地形条件是这里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活动3,改革开放以来,洛阳郊区一些耕地经历了“小麦田蔬菜地花卉棚”的业景观变迁,你知道为什么吗?,点拨:一般说来,受市场价格的影响,同样的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花卉产品,农民的收益是逐渐递增的。同时随着东南沿海

6、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鲜花消费逐渐兴起。同时东南沿海地区紧邻港澳台地区,便于出口,市场需求量大。市场需求量的变化导致农业生产的变化。,案例补充: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海南岛冬季的蔬菜种植要想获得更好的效益,除了培育良种、扩大种植面积之外,还要依靠什么?,交通运输是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条件。,2、国家指导棉花收购价格对棉花生产有何影响?,政策,科技,实质: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学生总结,牛刀小试: 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否灵活运用,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选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1、影响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的最重要的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土

7、壤 D.市场2、受交通运输影响最明显的是( )A.春小麦 B.棉花 C.奶牛业 D.玉米3、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A.政策 B.交通运输 C.科技 D.市场*4、当前,我国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 B.政策 C.技术条件 D.市场*5、下列农业生产成果是通过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而取得的是( )A城市农业的重点转向以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为主B通过改造地形,我国将小麦的种植高限发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C通过大棚、玻璃温室,生产反季节蔬菜D农业在大范围内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6、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苹果畅销,但1996年

8、苹果价格大跌,主要由于( )A.政策变化 B.市场需求变化 C人口增长趋缓 D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设计意图: 我认为:思维活动的参与是最本质的参与。通过这样具体的活动分析、知识拓展和知识运用,突破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环节四: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教学设计: 先给学生展示三幅农业景观图,引导学生思考:图中农业活动分别对那一种因素改造而实现?进而引出农业区位因素是变化的。,问题探究: 让学生阅读教材案例1,回答下面问题。 1、根据材料,评价法国“时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2、根据地中海地区“时鲜业”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试一试你能对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提出哪些建议?,过程方法: 让学生分

9、组讨论,老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总结方法、规律。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思路。,【教学环节五:农业地域的形成】,教学设计: 老师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农业地域的概念和特点。 问题探究: 让学生利用教材案例2图片和资料,结合澳大利亚的地形图,从澳大利亚气温、降水、地形和人口分布,引导学生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过程。,设计意图: 让学生理解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教学环节六:巩固反馈】,教学设计: 设计一道综合题让学生练习,并由学生讨论、自评,老师适时点拨。,下图为“某城镇郊区平面图”,在城镇

10、周围可以发展乳牛、花卉、小麦三种农业。如果你可以合理规划该城镇,你打算在图中A、B、C三个区位如何安排三种农业?为什么?,设计意图: 让学生将掌握知识的过程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学环节七:课后作业】 进行实地调查,查阅相关资料,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农业区位因素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当地农业发展有何影响?,设计意图: 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乡土情结,并学会多渠道搜集地理资料。,四 板书设计农业的区位选择(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区位的含义2、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3、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农业地域的概念2、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设计意图: 以简洁、清晰为原则,突出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