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67199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专题: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专题: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专题: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专题: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1正确理解商鞅变法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商鞅变法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突出表现在其变法的内容上。(1)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商鞅新法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增强了士兵作战的勇气,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新法还同时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2)废除井田,奖励耕织。商鞅在全国范围内废除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制度。新法废止“田里不鬻”的原则,准许民间买卖土地,承认土地私有权。,(3)推广县制,强化中央集权。新法规定,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县制。而国君直接任免官员,则使从地方到中央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集中于国君一人,强

2、化了中央集权,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2全面认识商鞅变法(1)核心内容是鼓励“农战”和实行“法治”,既提高了军事作战能力,又增强了国力。(2)实质是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实现富国强兵。,(3)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对旧贵族打击最有效、变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的改革。(4)影响最为深远,不仅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发展也有重大影响。,3正确理解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趋势。(2)商鞅取信于民,执法如山,不惧权贵,以大无畏的精神将改革进行到底。(3)商鞅变法的内容符合下层劳动人

3、民的利益,深入人心。,(4)法家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5)秦孝公变法图强的决心,以及对商鞅的支持、重用是变法的后盾。,4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5.正确认识孝文帝改革(1)特点: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2)成功原因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孝文帝改革顺应了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适应了鲜卑等族封建化的要求。,内容全面,措施得力。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涉及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根本上改革了鲜卑族落后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生活习俗,有利于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孝文帝的以身作则及改革的坚定信心。孝文

4、帝在面临重重社会阻力的情况下,毅然进行社会改革。民族融合的社会环境。,(3)历史影响孝文帝通过推行均田制、整顿吏治大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6全面认识王安石变法(1)必要性:社会矛盾的激化(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的反抗斗争;,辽、西夏的威胁;改革派与守旧派斗争。“冗官”“冗兵”“冗费”出现,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

5、2)内容:富国之法:推行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强兵之法:整顿军队,推行保甲法、将兵法、保马法,设军器监等。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等。,(3)历史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社会局面,增加了政府收入;解决了冗兵问题,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4)特点是一场以“富国强兵”为中心内容的变法。,王安石变法是统治阶级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的局部调整,即调整国家、地主、农民的关系,是克服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应急措施,改革一开始就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5)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

6、运动。,(6)失败原因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改革充满了阻力。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变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被废除。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真正给农民以更大的利益,因而不可能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也不可能很好地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7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比较,(2010高考浙江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北魏孝文帝说)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籍,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若仍旧俗,恐数世之后,伊洛之下复

7、成披发之人。魏书咸阳王禧传,材料2:陆法言著切韵,时俗皆以法言吴人而为吴音也论音韵者二十余家。皆以法言为首出法言本代北人,世为部落大人,号步陆孤氏,后魏孝文帝改为陆氏。苏氏演义卷上,(提示:陆法言是隋代语言学家,切韵是一部关于汉字读音的专门书。)(1)根据材料1及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如何从两个方面阐述“一从正音”的必要性。(2)根据材料2,联系材料1所学知识,试分析“陆法言现象”出现的原因。,【命题分析】本题从孝文帝改革中语言改革入手,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题注意从材料中归纳出孝文帝从历史和鲜卑族自身发展角度分析“一从正音”的必要性。第(2)题从孝文帝改革的

8、成效及对后世的影响来分析“陆法言现象”出现的原因。,【答案】(1)孝文帝认为作为中原(正统)王朝,必须说汉话;如果不说汉话,又将回到改革前的状态。(2)陆法言是鲜卑贵族的后裔,撰成一流的汉语言音韵的专著。他是鲜卑族对汉族文化认同的代表,这一现象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成效。,(2010高考山东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材料2: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请回答:(1)据材料1,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2)材料2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命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关于“育才”方面的改革、评价。第(1)问需对材料信息归纳,第(2)问应紧扣“教育的实用性”组织答案。,【答案】(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