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67402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pptx(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你们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检查识记,1论语是一部体散文集,是孔子的和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论语包括学而为政八佾里仁等共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精警诫人。宋儒把论语和合称为“四书”。,语录,门人,再传弟子,20,大学,中庸,孟子,2、论语中主要人物孔子,名丘,字,是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春秋时著名的家、家,是家学派的创始人。曾长期聚德讲学,开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 人,身通六艺者 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 者尊奉

2、为至圣先师。,仲尼,思想,教育,儒,私人,三千,七十二,整体把握文意结构和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问志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述志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评志,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因为,介词。,年纪比你们大,不要,如,连词,表假设。或,不定代词,有人。知,了解。,用,做,闲居,平时,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

3、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轻率急忙,比( b)等到,正道,指是非准则,微笑,五谷不熟曰饥,蔬菜不熟曰馑。,指军队,夹,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方圆,纵横,或者,动词,治理。,比( b)等到,使动用法,使足。,至于,

4、等待,“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或者,穿礼服戴礼帽名作动,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小官,诸侯相见曰会;诸侯同见天子曰同。,“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

5、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同“稀”,铿的一声,起,放下,通“暮”,何妨,才能,此指为政的才能。,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风,动词,吹风。,“曾点,你怎么样?”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6、?”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长叹的样子,罢了,用,赞同,谦让,落在后面,同“欤:,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子路)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

7、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的赞礼人,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呢?”,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3、宗庙之事,如会同。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一)一词多义,如果,至于,或者或者,知识归纳,(1)如,1、以吾一日长乎尔2、子路率尔而对曰3、鼓瑟希,铿尔4、尔何如,(2)尔,你们,的样子,相当于“然”,样子,相当于“然”,你,1、以吾一日长乎尔2、摄乎大国之间3、异乎三子者之撰4、浴乎沂,风乎舞雩5、何伤乎,(3)乎,比,在,和、跟,到、在,语气词 表反问“呢”,1、以吾一日长乎

8、尔2、毋吾以也3、则何以哉4、加之以师旅5、以俟君子,(4)以,介词 因为,动词 认为,动词 做 、用,介词 用,连词 而,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2、鼓瑟希,铿尔3、三子者出,曾皙后4、浴乎沂,风乎舞雩,(1)名词活用为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弹奏,跟在后面,吹风,乘凉,(二)词类活用,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正道,是非标准。译成“为人的道理”,小的事情,大的事情,(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子路率尔而对曰2、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回答,使富足,(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1、不吾知也2、毋吾以也,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3、则何以哉4

9、、何伤乎,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三)特殊句式,(1)宾语前置,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其),译文:可以使(他们)都有勇气,并且懂得做人的道理。,(3)省略句,2、毋吾以也,译文:(你们)不要认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他们就何话题展开对话?,志向,孔子问志四子言志孔子评志,构,整体把握文意结构和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问志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述志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评志,析,分组讨论下列问题,各自完成表格的填写。 A组:(表格一) 1.四弟子各自怎样述志的?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有怎 样的性格? 2.课文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10、? 3. 你从四个“青年学生”身上受到哪些启发? B组:(表格二) 1.孔子是怎样评志的? 2.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有怎样的政治 思想? 3.孔子的教育艺术怎样?概括本文中的孔子形象。,表格一:,表格二:,表格一:,表格二:,孔子形象:,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态度谦和、亲切、批评含蓄,循循善诱、热情鼓励。是一个既有抱负又充满苦闷的活生生政治家形象。,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唯求则非邦也与B莫春者,春服既成C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D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D,欤,暮,稀,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写在最后,谢谢大家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