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67670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9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概 述,1.阻塞性肺气肿,是气道远端局部膨胀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并伴有气腔壁的破坏、肺弹性减退及肺容量增大的一种疾病。2.肺气肿包括: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老年性肺气肿、代偿性肺气肿等。,一.病因与发病机理,一病因肺气肿的发生与吸烟、大气污染、感染等综合因素有密切关系,其中吸烟尤为重要。绝大多数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开展而来,其次是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亦可引起肺气肿。,二发病机制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等均可引起肺气肿、尤以慢性支气管炎为最多见。 1、小气道的不完全阻塞 2、肺组织弹性减退 3、弹性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的失衡 4、遗传

2、因素总之,肺泡过度充气、持久膨胀、构造破坏、弹性回缩力下降、肺容积增大,导致肺气肿形成。,发病机制,二.病理和病理生理,一肺脏的变化,1.肉眼:肺脏过度膨大,失去弹性,灰白色。,2.镜下:见肺泡壁变薄、胀大,破裂或形成大泡,血供减少,弹性纤维网破坏。,3.病理分型:小叶中央型:终末细支气管/一级呼吸性支气管狭窄,导致二级呼吸性支气管呈囊状扩张全小叶型:呼吸性细支气管狭窄,所属终末肺组织扩张混合型,TB:终末细支气管 RB:呼吸性细支气管AD:肺泡管 AS:肺泡囊,From Murray & Nadel: Textbook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3rd ed.,(二)

3、肺血管、心脏改变,小血管管腔变窄、闭塞。后期开展成肺心病时有右心改变。,通气功能障碍:肺顺应性,RV,FEV1,最大呼气中期流量。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分布不均匀,(三)肺功能变化,三.临床表现,除有原发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病症体征外,尚有以下表现: 一病症1.早期不明显。随病情的开展,可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最初常在劳动、上坡、上楼梯时出现气促,以后在平地活动亦感气促,严重时静息状态亦有气促。持久性的气促是肺气肿重要病症。2.肺气肿病人感染后使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缺乏,出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二体征1.望诊可见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弱2.触诊语颤减弱3.叩诊为过清音、肺下界

4、下降4.听诊呼吸音减弱,桶状胸,2.如出现呼吸衰竭,除呼吸困难更加严重外,与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相关的临床表现相继出现如:紫绀、神志恍惚、昏迷等。3.如开展至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于上腹剑突下可见收缩期心尖搏动,此处心音较心尖部明显等右心增大体征。,四.实验室与辅助检查,一X线检查 可见肺野透光度增强,膈下降,膈顶平坦,膈及胸廓运动减弱。,X线胸片检查,肺野扩大,透亮度增加,肋间隙增宽,横隔下降,心界缩小。,二肺功能检查:用力呼气流速持续降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 / 用力肺活量 FEV1/FVC%60%残气/肺总量增加RV/TLC40% MVV 最大通气量 80%。,三血气分析 呼吸功能障碍直接影响动

5、脉血氧分压Pa2下降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2增高。在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时,pH值下降。,五.并发症,自发性气胸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部急性感染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六.诊断,一原发病主要是慢性支气管炎的存在。二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三肺气肿体征,诊断并不难。四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病因、病理,临床上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分为以下类型: 1、气肿型A型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全小叶型或伴小叶中央型肺气肿。临床上起病隐匿,病程长。呈喘息外貌。常发生过度通气,而维持动脉血氧分压正常。晚期可出现呼吸衰竭或伴右心衰竭。 2、支气管炎型B型其主要病理变化为严重慢支伴小叶中央型肺气肿,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而导致呼吸衰竭和右心

6、衰竭。 3、混合型,治疗目的: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工作、生活能力。1、舒张支气管 可选用抗胆碱药、茶碱类、2肾上腺受体冲动剂等。2、抗感染 急性发作期应根据病原菌的种类、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3、呼吸功能锻炼 进展腹式呼吸,缩唇缓慢呼气训练,以促进呼吸肌的活动,提高肺活量,纠正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提高血氧饱和度,从而改善呼吸功能。,七.治疗,腹式呼吸,1腹式呼吸:肺气肿患者常呈浅速呼吸,呼吸效率低,让患者作深而慢的腹式呼吸,通过腹肌的主动舒张与收缩加强腹肌训练,可使呼吸阻力减低,肺泡通气量增加,提高呼吸效率。,体位:开场训练时以半卧位,膝半屈曲最适宜。立位时上半身略向

7、前倾,可使腹肌放松,舒缩自如,全身肌肉特别是辅助呼吸肌尽量放松,情绪安定,平静呼吸。,训练方法,训练方法,呼吸训练:用鼻吸气,经口呼气,呼吸要缓慢均匀,切勿用力呼气,吸气时腹肌放松,腹部鼓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下陷。开场训练时,患者可将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前胸,以感知胸腹起伏,呼吸时应使胸廓保持最小的活动度,呼与吸时间比例为23:1,每分钟l0次左右,练习数次后可稍事休息,两手交 换位置后继续进展训练。每日训l练两次,每次l015分钟,熟练后可增加训练次数和时间,并可在各种体位时随时进展练习。,缩唇呼气,2缩唇呼气:肺气肿患者因肺泡弹性回缩力减低,小气道阻力增高,呼气时小气道提早闭合致使气

8、体滞留在肺泡内,如在呼气时将口唇缩成吹笛子状,气体经缩窄的口唇缓慢呼出称缩唇呼气。其作用是提高支气管内压,防止呼气时小气道过早陷闭,以利肺泡气排出。总之,患者掌握腹式呼吸,并将缩唇呼气融人其中,便能有效增加呼吸运动的力量和效率,调动通气的潜能。,治 疗,4、家庭氧疗 给病人每天10-15小时1-2L/min持续吸氧可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5、康复治疗 可采用呼吸操、气功、太极拳等。6、手术治疗 对灶性肺气肿或有肺大疱的病人可进展手术治疗;对局部病人可做肺减容手术。,预 后,本病预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是否采取了合理的治疗有关。预 防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戒烟;防止气道刺激物;麻醉、镇静剂、非必要的手术等有可能加重本病。,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