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部目》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1567971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文部目》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说文部目》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说文部目》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说文部目》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说文部目》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文部目》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文部目》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王福庵及其说文部目,学习篆书应当从小篆人手,至于以哪本帖为范本,前人总结出不少成功的经验,无论是先秦刻石,还是清季诸家之帖,均对习篆者产生过 很大影响。近代著名书法篆刻家王福庵说文部首一经行世,习篆者 多作为临摹范本,并受到广泛的赞誉。,1,王福庵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原名寿祺,后更名褆,字维季,号福 庵,晚号持默老人。西泠印社主要创始人之一。王福庵幼承家训,耳濡 目染,博学滋养,十余岁即工书法篆刻,二十五岁就与丁辅之、吴石潜 等创立了西泠印社,从此声名大振,曾被故宫博物院聘为顾问,目睹了 清宫所藏书画器物精品,精审鉴定,使他的书法篆刻艺术达到了很高的 造诣。,2,3,4,5,王福庵的说

2、文部首是他的典型代表作之一,其用笔纯净单一,提 按、起止、转折都达到了圆润浑厚的立体效果,结体均衡准确又饶有韵 致,篆法规矩又不失灵动,反映了他在小篆把握上的成熟和表现上的极 致。下面我们以此为蓝本,择字进行具体的技法分析指导,以期对小篆 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初学者从偏旁部首入手,不仅能掌握小篆的结体、用 笔,而且在识篆上,也会打下扎实的基础。,6,字形长方,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3:2左右。,7,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8,结构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

3、书的独特魅力。对称不仅存在于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而且还存在于字的局部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9,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部的笔画则可以耸起。,10,小篆的基本笔法,掌握小篆的基本笔法,是学好篆书最关键的基本功。小篆的基本笔法应当用“中锋用笔”来概括。就是说笔的主锋必须在画的中央,不使之外露。其特点是藏头护尾,力含其中,因为中锋用笔写出的笔画凝练劲挺,圆健美观,一直被视为书法的主要用笔方法。下面将小篆中常用的几种笔画分别予以阐述。,11,横的写法,(1)逆入藏锋至首端 (2)转成圆锋向右行 (3)行至末端

4、转锋 (4)向左回锋,12,13,竖的写法,(1)笔尖向上逆入,徐徐上引至顶点 (2)使笔尖垂直,然后转锋向下行笔 (3)行至底点勿顿 (4)轻提锋颖,顺势提收,14,15,横弯,(1)逆锋落笔向左 (2)转锋向右行笔 (3)顺锋向下行笔 (4)行笔渐慢,顺势上提收笔,16,17,直弯,(1)逆锋落笔向上 (2)转锋向下行笔 (3)顺势向右转笔再向下渐慢行笔 (4)行至末端顺势收笔,18,19,上 弧,小篆的弧笔笔法和前面的横竖一样都是欲右先左,欲上先下的,关键是要保持圆劲的势态,保持笔毫着纸的深浅一致以及适当的速度,注意对称,两弧在中间地段衔接,衔接处要写的自然不留痕迹。,20,21,下弧,

5、下弧要先写左半弧,后写右半弧,写右弧时要注意和左弧的对应,线条要一气呵成,不要迟疑缓慢,否则线条会柔弱而缺乏力感.,22,23,左右外弧,写左右外弧时,主要是两边弧的起讫处要一致,不要偏倚,要对称自然,紧凑处而不松散,充分体现篆书的婉转流畅之美。,24,25,方弧,写方弧时,无论长方或正方的弧形,都要圆转行笔,化角为弧,四角要对应,接笔处不留痕迹,方圆要和谐。,26,27,弯曲弧,小篆的曲画变化多,难度大,要视其圆转程度顺势而写。最好是一笔完成,一笔完不成,就用两笔或三笔搭接笔方法加以完成。转折处注意调整袄笔锋或略捻动笔管并与手脘的内转动作相配合,使笔锋顺势转过。,28,29,搭接笔的技法,篆

6、书的许多笔画看似一笔完成,实则靠若干搭接笔而写成的,要使接笔处不留痕迹,主要是前一笔的尽处无须回锋,后一笔势插入,两笔重合正好将搭接处掩藏于笔画之中。搭接笔是篆书笔法技巧中很重要的一环,掌握了这一环节,就能使字舒畅婉转,遒劲自然。,30,31,笔顺特点,笔顺是写好篆书的关键之一,合理的笔顺有助于字的结构安排,有助于书写速度的提高。因此,掌握篆书的笔顺,对初学者来说,也是入门的一把钥匙。篆书的笔顺和汉字笔顺规则基本相仿,如先横后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这些对初学者来说是不成问题的。重要的是和汉字不同的笔顺,而这些不同之处正是篆书笔顺的特点,掌握了这些特点,就能把握好篆书的结体,做到匀称匀衡。,

7、32,先中间后左右,对称均衡是篆字的特点。对于有中心竖线的篆字,应先写中间竖笔或中间部位的笔画,中间定位后,再写左右对称的其他笔画。,33,对于有中心长弧(一般为撇、捺笔)的篆字,应先从中间长弧写起,再写左右对称的笔画。,34,先外包后里头,对于有字框的笔画,一般应写出外框的笔画,随后再写框内的部分。这样可以控制篆字形体的大小,避免整体不一致。,35,先主笔后副笔,对于篆字中有主笔曲画的字,宜先写主笔后写副笔。,36,先副笔后主笔,篆字当中,个别有主笔曲画并起支撑的作用的字,应先写副笔后写主笔,以便更好的掌握重心。,37,独体结构,字有独体和合体之分。独体结构的字没有偏旁,独立而自成体势。篆字

8、的独体结构一般分直势和曲势两种。直势形正,而骨涵其中,要不偏不倚,严整端稳;曲势和婉而字形美观,要掌握好重心,稳而得势。,38,直势,39,曲势,40,向背结构,篆字中有内抱和外抱之分。弓之背向外,弦向内者,指内抱,谓之“相向”;背向内,弦向外,指外抱,谓之“相背”。两者各有体势,不可等而视同。相向者虽向内抱,但两部分皆有独存之势;相背者虽向外分,但两部分皆存联络之形。,41,相向,42,相背,43,相让结构,有的篆字由于自身的特点,两部分的字都朝向一个方向,安排不好,极易歪斜。这就要求对字作出相对的提升左侧或提升右侧的安排,彼此相让,以达到和谐统一。,44,45,附丽结构,有的篆字存在有主有

9、次的情况,也就是说字的一部分附于另一部分,两者不可偏离。这类字一般是以曲附正,字的正势要写得端庄凝练,而旁附的另一部分要写得多姿多态,这样才会静中有动,风神飘逸。,46,47,天覆结构,这类字属上重下轻者,状如顶戴,欲得其势,应注意上下对准,不可偏倚,更不可头重尾轻。,48,地载结构,这类字多半是上轻下重者,状如生长之草木。承上部分要耸起,地载之笔要托住。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幅作品中,地载结构的字最下面一画要略高于有垂脚篆字的底线。,49,排叠结构,字的左右为排,上下为叠。称排的字,书写时要有收有放,宽狭得所,自成体势;称叠的字要消纳停匀,蹙缩得当,连接紧密。,50,51,包裹结构,包裹结构都有

10、围包着的体势。上包下、右包左的字宜阔,要围中有缺,有舒展秀劲之气;下包上、左包右和四包围的字宜收,使外围而不死,有静穆之感;使内布置爽然,内外有呼应之势。,52,53,54,55,56,工具书目: 说文解字 汉许慎撰 中华书局 说文解字注 清段玉裁注 上海古籍山版社 清代书家篆隶字集 日北川博邦 西泠印社 小篆疑难字字典 王同愈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作篆通假校补 王福庵著 四泠印社 其它工具书及有关文字学书目可视其文中介绍以及入门程度逐步增 置。 临摹碑、帖书目: 王福庵书说文部目 李斯峄山碑 李阳冰三坟记 邓石如篆书弟子职 邓石如篆书白氏草堂记六屏吴让之篆书四条屏吴均与朱元思书杨沂孙篆书道德经 赵之谦书汉铙歌真迹,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