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常用的设计方案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568170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试验常用的设计方案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临床试验常用的设计方案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临床试验常用的设计方案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临床试验常用的设计方案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临床试验常用的设计方案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试验常用的设计方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试验常用的设计方案课件.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设计方案的分类(科学论证的强度、研究者能否主动控制试验因素),一级设计方案-论证强度佳前瞻性随机研究 设对照组 研究者可主动控制干预措施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组群随机对照试验、交叉试验等二级设计方案前瞻性设对照组研究者不能主动控制干预措施包括前后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等,设计方案的分类,三级设计方案多属回顾性研究多设对照组研究者不能主动控制干预措施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非同期随机对照试验等四级设计方案科学论证强度弱叙述(描述)性研究包括临床系列病例分析、个案总结、专家评述等,随机对照试验(RCT)设计,一级设计方案 前瞻性设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分配到试验组和

2、对照组,然后接受相应的试验措施,在一致的条件和环境里,同步地进行研究和观察试验效应,并用客观的效应指标,对试验结果进行测量和评价的试验设计。,RCT设计模式,R 随机分配 试验效应时期,合格受试对象Ne,R,试验组,对照组,阳性结局(有效)阴性结局(无效),阳性结局(有效)阴性结局(无效),分析模式 RCT试验结果,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分析四格表 结 果 + - 合 计 试验组 a b a + b 对照组 c d c + d 合 计 a + c b + d N,RCT应用范围,主要是临床治疗性或预防性研究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用于病因学因果效应研究 还可用于非临床试验的系统工程,RCT的优点、缺点,

3、优点:1 可排除研究对象分组时选择性偏倚的干扰2 研究对象诊断确凿3 试验研究的同步性、条件的一致性4 试验期间的一致性5 研究结果在研究结束时方可获得6 增强研究结果的组间可比性7 增强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效能,缺点:1 研究费时、人力与财力支付较大2 单个RCT研究的结果,仅限于合格的被研究对象3 安慰剂的不恰当应用,某种有害致病因子主动暴露于人体,有悖医德,RCT设计的质量评价,随机对照的可靠性和隐匿性处理是否为盲法干预和观测诊断标准是否正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是否合适样本量的估算是否合理改善患者依从性及其处理措施是否具体可行统计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是否合理,交叉试验,一级设计方案前瞻性设计

4、对两组受试者使用两种不同的处理措施,然后将处理措施互相交换,最后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的设计方法。,交叉试验的设计模式,有效 有效 甲组:试验 对照 措施 无效 措施 无效 NeR ? 有效 有效 乙组:对照 试验 措施 无效 措施 无效 治疗期 洗脱期 治疗期,交叉试验的结果分析本试验的每个受试者都要接受2种治疗措施,因而都有2种结果,其结果分析应采用配对卡方检验。,配对卡方四格表 对照措施 合计 有效 无效 有效 a b a+b试验措施 无效 c d c+d 合计 a+c b+d N,应用范围: 适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效果观察,临床上主要用于对症治疗药物效果研究,或预防药物的效果观察,优点:1

5、病人自身先后比较,可消除个体差异。2 每个受试者都先后接受2种方案的处理,得到2种结果,可减少样本含量。3 随机分组可避免人为的选择性偏倚。4 可用双盲法实施,且有同期对照。,缺点:1 应用范围受限,只能用于慢性复发性疾病的对症治疗。2 需要一定的洗脱期,过短则难以避免治疗的重叠作用,过长则使病人长期得不到治疗,影响病情。3 用药周期长,病人失访、退出、依从性降低等概率增加。4 各个病例很难在第二阶段治疗前与第一阶段治疗前的情况一样。,前-后对照研究,二级设计方案前瞻性研究将两种不同的措施或两种治疗方法,在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应用后,对其结果进行比较,而不是同一措施的重复应用。自身前-后对照(前瞻

6、性研究) 不同病例前-后对照研究(历史性对照研究),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设计模式,有效 有效 Ne试验措施 对照措施 无效 无效 试验前期 洗脱期 试验后期,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结果分析,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结果分析表 对照措施 试验措施 有效 无效 有效 a b 无效 c d数据分析应用配对 x2 检验或配对 t 检验,应用范围: 适用于慢性复发性疾病的治疗效果观察。,优点:1 每个病人均有接受新药或新疗法的机会。2 诊断标准、研究措施可以标准化,结果有一致的衡量标准。3 可消除个体差异,减少样本含量。4 可消除自愿者偏差,有较好的代表性。 5 可用双盲法实施,也可随机安排前后治疗措施,更有利于效果的比较。,缺点:1 时间不同的二个阶段进行自身对照,如两阶段间隔时间太长,则影响二个阶段起始点的可比性。2 应用范围受限,只能用于慢性复发性疾病。3 洗脱期过长则使病人长期得不到治疗,影响病情。4 前后二个阶段,若个病人有不同并发症时,会对结果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